蚕茧撑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6805阅读:1359来源:国知局
蚕茧撑紧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茧夹持结构,更具体地说是指蚕茧撑紧结构。



背景技术: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茧是蚕丝的一种呈现状态。

由于蚕茧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现在很多人喜欢用蚕茧当成洗脸工具,在使用蚕茧进行洗脸时,人们将蚕茧套在手指上,然后将手指伸入水中,将蚕茧浸泡后再进行洗脸,但是,此过程中,由于手指能单面接触脸,因此,蚕茧只有单面洗脸,没有办法翻面洗脸,造成蚕茧的浪费,并且,不便于蚕茧的拿取。

采用关键词“蚕and(茧or蛹)and(涨or撑or胀)”并没有检索到相关专利,采用其他关键词检索到下述专利:

中国专利201310004311.0涉及一种阴道或直肠阻塞器及其夹持装置。所述阴道或直肠阻塞器及其夹持装置,包括阴道或直肠阻塞器和阴道或直肠阻塞器的夹持装置,所述阴道或直肠阻塞器包括若干爪臂,爪臂的末端粘合在一起,作为被夹持部位,爪臂的前端相互分开,每个爪臂的前端有一个球状体,夹持装置可以将阴道或直肠阻塞器送入阴道或直肠内,爪臂撑开,球状体与阴道壁或直肠壁紧密贴合,进行持续长期的给药,阴道或直肠阻塞器不易因动物的活动而滑出阴道或直肠,使用简单,卫生。

上述的专利中,只适用于实验动物内的阴道或直肠阻塞器的拿取,并且该专利中需要配合夹持钳工作,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蚕茧撑紧结构,实现夹持蚕茧,结构简单,能实现360°全方面洗脸,提高蚕茧的利用率,便于拿取蚕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蚕茧撑紧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蚕茧撑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撑紧头,所述撑紧头包括至少两个的弹性支撑片以及连接段,且所述弹性支撑片围绕着所述连接段的外端布置,所述弹性支撑片插设在被夹持物品内,撑开并夹持被夹持物品。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支撑片呈内侧面凹陷、外侧面凸出的圆弧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外端呈圆弧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蚕茧撑紧结构还包括撑紧本体,所述撑紧本体的外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撑紧本体的外端设有弹性段,所述弹性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段与所述撑紧本体呈一定的角度倾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撑紧头的个数为一个,所述撑紧头的长度为20mm至40mm,所述弹性支撑片的长度为15mm至35mm,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外圆直径为15mm至30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撑紧头的个数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撑紧头的连接段与设有的撑紧本体连接,所述撑紧头的长度为20mm至40mm,所述弹性支撑片的长度为15mm至35mm,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外圆直径为15mm至30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撑紧本体内设有PCB板以及振动器件,所述撑紧本体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PCB板与所述振动器件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振动器件为超声波振动器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蚕茧撑紧结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弹性支撑片以及连接段,且弹性支撑片围绕着连接段的外端布置,弹性支撑片插设在被夹持物品内,撑开并夹持被夹持物品,便于360°撑开被夹持物品,旋转连接段,弹性支撑片带动被夹持物品360°旋转,结构简单,能360°全方面洗脸,提高蚕茧的利用率,便于拿取蚕茧,并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更加柔软,使用方便,柔韧度较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蚕茧撑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蚕茧撑紧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蚕茧撑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提供的蚕茧撑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四提供的蚕茧撑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弹性支撑片 20 连接段

31 上盖 32 底壳

40 弹性段 50 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蚕茧撑紧结构,可以运用在夹持蚕茧的过程中,夹持蚕茧实现360°全方面洗脸,提高蚕茧的利用率,便于拿取蚕茧,当然,也可以运用在其他卷状物品的夹持过程中。

如图1至图2所示,是实施例一,蚕茧撑紧结构,包括撑紧头,撑紧头包括至少两个弹性支撑片10以及连接段20,且上述的弹性支撑片10围绕着连接段20的外端布置,弹性支撑片10插设在被夹持物品内,撑开并夹持被夹持物品。

弹性支撑片10的个数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撑开被夹持物品,弹性支撑片10具有弹性,在撑开被夹持物品的过程中,由于被夹持物品的内部空间有限,弹性支撑片10在被夹持物品的内部空间内受到被夹持物品的侧壁挤压,由于弹性支撑片10对被夹持物品的侧壁有向外的作用力,从而能夹持被夹持物品。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弹性支撑片10围绕着连接段20的外端布置,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弹性支撑片10围合形成球形状,便于360°撑开被夹持物品,旋转连接段20,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弹性支撑片10带动被夹持物品360°旋转,360°全方面洗脸,提高蚕茧的利用率,便于拿取蚕茧。

更进一步的,弹性支撑片10呈内侧面凹陷、外侧面凸出的圆弧状,这样,是为了形成球形状,全面撑开被夹持物品,旋转连接段20,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弹性支撑片10带动被夹持物品360°旋转,360°全方面洗脸,提高蚕茧的利用率,便于拿取蚕茧。

具体的,弹性支撑片10的外端呈圆弧状,这样,在弹性支撑片10伸入到被夹持物品的内部时,不会戳坏被夹持物品,在洗脸时,也不会戳伤脸部,安全可靠。

更进一步的,为了弹性支撑片10与被夹持物品的内侧壁更好的贴合,弹性支撑片10呈内端小外端大的形状布置,这样,外端的大直径、圆弧状,可以全面贴合被夹持物品的内侧壁,更好的撑开被夹持物品。

蚕茧撑紧结构还包括撑紧本体,撑紧本体的外端与连接段20连接。在使用蚕茧时,可以手持撑紧本体,旋转撑紧本体,带动旋转连接段20,达到弹性支撑片10的旋转,才能360°全方位洗脸,也充分利用被夹持物品。

另外,撑紧本体的外端设有弹性段40,弹性段40与连接段20连接。

撑紧本体呈椭圆状,这样,人手持该撑紧本体更加舒适。

并且,弹性段40与撑紧本体呈一定的角度倾斜,弹性段40可以使得撑紧本体的用力过度时,弹性段40可以缓冲部分的力量,也可以撑紧本体保持水平或者竖直,而弹性支撑片10可以与脸部呈一定角度,进行清洗脸部,用户不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减少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而造成不适,便于用户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撑紧头的个数为一个,所述撑紧头的长度为20mm至40mm,所述弹性支撑片10的长度为15mm至35mm,所述弹性支撑片10的外圆直径为15mm至30mm。

并且,撑紧本体、弹性段40以及撑紧头呈一体化,这样,在加工的过程中较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20呈圆柱状布置,便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弹性支撑片10可以环绕连接段20的外周布置,形成球状布置。

如图3所示,是实施例二,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撑紧头的个数为若干个,若干个撑紧头的连接段20与设有的撑紧本体连接,所述撑紧头的长度为20mm至40mm,所述弹性支撑片10的长度为15mm至35mm,所述弹性支撑片10的外圆直径为15mm至30mm,这样,可以一次性夹持多个被夹持物品,对多个被夹持物品进行操作,对于洗脸,则可以一次性对脸部上不同的点同时清洗,保证洗脸的干净程度之余,还提高了洗脸的速率。

优选的,若干个撑紧头的连接段20呈环向布置。

如图4所示,是实施例三,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撑紧本体内设有PCB板以及振动器件,撑紧本体上设有按钮50,按钮50与PCB板连接,PCB板与振动器件连接。

按下按钮50时,PCB板上的控制单元接收按钮50输入的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振动器件,驱动振动器件发出超声波,由振动器件的超声波带动弹性支撑片10的振动,从而实现在洗脸的过程中,对脸部进行振动按摩。

所述撑紧本体包括上盖31以及底壳32,所述上盖31与所述底壳32围合形成容腔,所述PCB板以及振动器件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按钮50设在所述上盖31上。

具体的,振动器件为超声波振动器件

另外,所述上盖31的内端凸设有插柱,所述弹性段40内设有插槽,所述插柱插设在插槽内,便于拆卸和组装弹性段40与撑紧本体。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也是图5所提供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点。

上述的被夹持物品为蚕茧,也可以是其他卷状产品。

上述的弹性支撑片1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与塑料相比,更加柔软,使用方便,柔韧度较好。

上述的蚕茧撑紧结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弹性支撑片10以及连接段20,且弹性支撑片10围绕着连接段20的外端布置,弹性支撑片10插设在被夹持物品内,撑开并夹持被夹持物品,便于360°撑开被夹持物品,旋转连接段20,弹性支撑片10带动被夹持物品360°旋转,结构简单,能360°全方面洗脸,提高蚕茧的利用率,便于拿取蚕茧,并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更加柔软,使用方便,柔韧度较好。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