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1640阅读:1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浆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诸如豆浆机类的食物料理机正广泛受到家庭用户的欢迎。一般而言,这类食物料理机都具有食物粉碎、加热等功能,可以实现食材的自动烹饪,从而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

传统豆浆机结构一般由机头和外桶两个组件组成,机头和外桶两个部件相互配合以实现搅打和加热,设置在机头内的粉碎刀叶与外桶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最终的粉碎效果,其一般有如下几种样式:

1.豆浆的外桶(桶壁)冲凸筋+刀叶的结构(叶片成型角度水平错开)

该结构粉碎原理:电机转动时液体产生的漩涡,利用桶壁的冲凸筋来改变漩涡的运行轨迹,使涡流和食物往桶的中心聚拢,运转中的刀叶正好与涡流内的食物相互碰撞,与水平面形成正角度的刀叶叶片负责把漩涡涡流往向上吸,与水平面形成负角度的刀叶叶片负责把涡流往下压,搅拌过程中以达到粉碎食物的目的。

此结构的缺陷是:

搅拌过程中桶内液体受上下抬压的影响会冲的很高,液体非常容易溢出桶口,桶容量的实际利用率不高;

两种角度的刀叶在运转时噪音更大;

对于体积小、密度高的(如:珍珠大米、绿豆)和体积大、密度低的(如:花生、干麦子)食物难以充分搅打粉碎。

2.豆浆桶不加冲凸筋+机头增加一个扰流罩+刀叶(平的或水平错开)

此结构粉碎原理:电机转动时液体产生的漩涡,利用扰流罩来干涉搅打时形成的漩涡涡流,使涡流产生不规则运行轨迹,因扰流罩是悬在刀叶上的,搅打过种中会产生吸力,运转中的刀叶正好与涡流内的食物相互碰撞来达到粉碎的目的。

此结构有的缺陷是:

加工食物的种类非常单一(如:只有豆浆和米糊等较少的几个功能);

设置半球面罩就需要电机的输出轴露出下盖很多,即需要较长的输出轴,在豆浆机工作时电机因中心难以居中降低了稳定性,这样噪音过大会影响电机的寿命;

体积小、密度高的(如:珍珠大米、绿豆)和体积大、密度低的(如:花生、干麦子)食物难以充分搅拌粉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豆浆机,能降低豆浆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并提高搅打粉碎食材的效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豆浆机,包括上盖组件和杯体组件,所述上盖组件适于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的杯口上,所述上盖组件包括容纳有电机的下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下盖,在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设有粉碎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内桶,所述粉碎组件伸入所述内桶内;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翼根及多个刀叶,每个所述刀叶沿所述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向外向下延伸;在所述内桶的底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扰流筋;在所述豆浆机工作时,所述电机能带动所述刀叶旋转形成下压旋转水流,所述刀叶与所述第一扰流筋配合以搅打食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刀叶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刀叶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扰流筋与所述内桶一体冲压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扰流筋呈螺旋形,从所述内桶的底面中心向外展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扰流筋沿所述内桶的底面中心径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桶的桶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二扰流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扰流筋纵向设置在所述内桶的桶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扰流筋与所述第一扰流筋在各自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桶的底面设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豆浆机,其粉碎组件包括多个刀叶,每个刀叶沿输出轴向外向下延伸,在内桶底面设有第一扰流筋,在豆浆机工作时,电机能带动刀叶旋转产生整体向下的漩涡涡流,从而降低噪音,旋转涡流碰到第一扰流筋后改变水流方向以提高搅打粉碎食材的效率。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装配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粉碎组件的主视图。

图3B示出了图3A的侧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装配示意图。图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粉碎组件的主视图。图3B示出了图3A的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豆浆机100包括上盖组件101和杯体组件102,上盖组件101适于盖合于杯体组件102的杯口上。上盖组件10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提手103、电路板104、内盖组件105、电机106和下盖107。其中电路板104与电机106电连接且电机106适于安装在下盖107内。电机106的输出轴108向下伸出下盖107的底面。杯体组件102包括外桶110和设置在该外桶110内的内桶111,外桶110的上沿与内桶111的上沿相互密封配合形成杯体组件102的杯口。在输出轴108的输出端安装有粉碎组件109,粉碎组件109位于内桶111的内部,在豆浆机100工作时,粉碎组件109在电机106的驱动下旋转。

常规的,当豆浆机100工作时,启动电机106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08,输出轴108旋转,粉碎组件109在输出轴108的带动下旋转,对内桶111内的带有食材的液体进行搅打粉碎。

粉碎组件109包括翼根及多个刀叶112。每个刀叶112呈沿输出轴108的轴线向外向下延伸的状态。换言之,刀叶112沿水平方向并向下倾斜一角度延伸,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负角度。可以理解的,如果刀叶向上倾斜,则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正角度的夹角。在图3A和图3B的示例中,粉碎组件109包括3个刀叶112,均布在粉碎组件109的周边。在豆浆机100工作时,电机106能带动翼根116,进而带动刀叶112旋转。由于每个刀叶112都具有负角度,在刀叶112旋转时会形成下压力,进而形成下压的旋转水流,且所形成的下压漩涡平稳。因为没有刀叶112与水平面形成正角度的夹角,整个粉碎组件109运转时更平稳,能有效降低噪音。在内桶111的中心形成下压旋转水流,在内桶111靠近桶壁的周边自然形成向上的旋转水流,从而让整个内桶111的桶底形成食材混合液体中心向下,周边向上的有序对流。此外,刀叶112旋转形成的下压旋转水流可以防止液体飞溅,特别是阻止工作过程中食材混合液体溢出内桶桶口的情况发生,提高内桶桶容量的实际利用率。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内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进一步的,在内桶111的底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扰流筋113。当豆浆机100工作时,高速旋转的刀叶112带起向下的旋转水流,食材混合液体被下压到内桶111的桶底,在同第一扰流筋113发生碰撞后会改变其流动方向,增加食材与刀叶112接触的机会,提高对食材的搅打粉碎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豆浆机100的刀叶112仅形成向下旋转水流,能够将体积小、密度低的(如:珍珠大米、绿豆)或体积大、密度低的(如:花生、干麦子)食材带入到内桶111桶底,方便切削,且在桶底易与第一扰流筋113发生碰撞后改变其运行方向,提高其与刀叶112碰触几率。换言之,与传统豆浆机类型比较,该豆浆机100应用范围更广,不但可以处理传统的密度高的食材(如:豆浆、米糊等),还能处理上述密度低的食材。

较佳地,每个刀叶112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具体来说,刀叶112的数量可以增减,其大小和夹角可以按实际要求调整,以获得合适的切削角度或下压力。

较佳地,第一扰流筋113与内桶111一体冲压成型。

较佳地,第一扰流筋113呈螺旋形,从内桶111的底面中心向外展开。

较佳地,第一扰流筋113沿内桶111的底面中心径向排布。即第一扰流筋113的一端设置在内桶111的底面的中心,沿径向向外延伸。更佳地,在内桶111的桶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二扰流筋114。在豆浆机100工作时,内桶111内的食材混合旋转水流运行至桶壁位置时,食材混合液体在同第二扰流筋114发生碰撞后会改变其流动方向,进一步增加食材与刀叶112接触的机会。第二扰流筋114与第一扰流筋113及粉碎组件109配合,提高对食材的粉碎效率。优选的,第二扰流筋114纵向设置在内桶111的桶壁上。第二扰流筋114与第一扰流筋113在各自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如图4所示,第二扰流筋114与第一扰流筋113分开设置,且在各自的长度方向上错开一设定距离,以提升扰流效果。

另一方面,设置于内桶111的底部附近(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于内桶111的底部,或者也可以靠近内桶111的底部的侧壁上)的加热装置115可以对内桶11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熬煮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豆浆机,其粉碎组件包括多个刀叶,每个刀叶沿输出轴向外向下延伸,在豆浆机工作时,电机能带动刀叶旋转产生整体向下的漩涡涡流,从而降低噪音并提升粉碎效果;整体向下的漩涡涡流可以防止食材液体飞溅,提高桶容量的实际利用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