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7253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大跨度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口部挡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警示效果不受车库出入口宽度限制的大跨度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将雨水阻隔在地下建筑,如地下车库口部之外,是防止暴雨、特大暴雨导致车辆、财物被淹,造成巨大损失的有效措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自动挡水装置”(申请号:201410395552.7,公开日:2014.10.29)公开了一种无需外力驱动,自动实现挡水的装置。其包括底座和面板,面板下表面设有可使面板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前端向上打开的浮体。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申请号:201610078353.2,公开日:2016.5.4)公开了一种适应不同挡水宽度的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其包括多个可拆式并列的挡水单元,每个挡水单元也包括底座和面板,面板下表面设有可使面板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前端向上打开的浮体。

上述现有技术中,当有水进入挡水装置的底座后,面板随浮体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打开挡水。此后,车辆不能通行,否则挡水装置会被车辆撞击可压坏,或者车辆被挡水装置撞坏。由于挡水装置的开启是在水位作用下自动进行的,通过的车辆往往难以及时发现。

为提示和防止自动挡水装置打开时车辆误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申请号:201611194760.6,申请日:2016年12月22日,申请人:南京军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在挡水装置打开时能及时提示和阻止车辆错误通行的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座1和一端自由、另一端与底座1铰接的面板2,还包括禁行指示装置3,当面板2打开时,禁行指示装置3与面板2联动,提示并阻挡车辆通行。所述禁行指示装置3包括固装于侧墙上的机架31、固装于机架31上的驱动机构32、与驱动机构32输出轴相连的摆门组件33、固设于面板2下的角度传感机构34,所述角度传感机构34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机构3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摆门组件33包括转动轴331和一端与转动轴331固连的门页332,所述转动轴331与驱动机构32输出轴固定连接。门页332上设有禁止车辆通行的标识,优选为禁止车辆通行的反光标识。

当包括底座1内充满水时,面板2翻转离开底座1内,门页332因为驱动机构32作用而旋转至垂直于侧墙位置,实现禁止车辆通行指示作用。

上述方案的门页332是依靠转动轴331悬支在侧墙上的,为保证工作可靠性,悬出的门页332不能做得太宽,通常不超过1米。在车库出入口不很宽、如单车道时尚较为可靠、有效。因为此时门页332不需要很宽就可以在打开时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但当车库出入口较宽时,如正常的双车道出入口,宽度在7米左右,过窄的门页332使得其上设置的禁止车辆通行的标识不易被所有进出车辆发现,严重影响了防车辆误入的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良好的防车辆误入警示效果不受车库出入口宽度的限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大跨度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底座和一端自由、另一端与底座铰接的面板,还包括与两侧墙之间距离同宽的警示条和置于侧墙上的警示条提升装置,当面板打开时,在警示条提升装置作用下,所述警示条处于易于被车辆驾驶人员发现的高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防车辆误入警示效果不受车库出入口宽度的限制。其原因在于:

警示条提升装置置于侧墙上,警示条与两侧墙之间距离同宽,面板打开时,在警示条提升装置作用下,所述警示条处于易于被车辆驾驶人员发现的高度位置。警示条的宽度可根据不同宽度的车库出入口灵活设置,没有结构受力方面的限制,警示效果更加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此时面板关闭,警示条收藏在地面或底座上的凹槽内。

图4为图2的右视图。此时面板打开,警示条位于易于被车辆驾驶人员发现的高度。

图5为图2的右视图。此时面板打开,与图4的区别在于滑块与拉簧之间通过牵引绳和动滑轮连接。

图6为图2的右视图。此时面板打开,与图4的区别在于提升装置中拉簧被替换为卷扬设备。

图中,底座1,面板2,警示条3,提升装置4,凹槽5,

导轨41、42,滑块43、44,拉簧45、46,滑块定位机构47、48,

牵引绳61、62,动滑轮71、72,卷扬设备81、82,拉绳83、84。

其中导轨42,滑块44,拉簧46,滑块定位机构48,牵引绳62,动滑轮72,卷扬设备82,拉绳84在图中未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底座1和一端自由、另一端与底座1铰接的面板2,还包括与两侧墙之间距离同宽的警示条3和置于侧墙上的警示条提升装置4,当面板2打开时,在警示条提升装置4作用下,所述警示条3处于易于被车辆驾驶人员发现的高度位置。

警示条的宽度可根据不同宽度的车库出入口灵活设置,没有结构受力方面的限制,警示效果更加可靠。

警示条3工作时的高度根据现场灵活调节,以使其易于被车辆驾驶人员发现为准。

为保证良好的可视效果,如在夜间,所述警示条3为发光带状物。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警示条提升装置4包括竖向对置于两侧墙上的两导轨41、42、可沿导轨41、42上下滑动并可定位于导轨41、42一端的两滑块43、44和一端固定在导轨41、42上、另一端与滑块43、44连接的两拉簧45、46,所述警示条3两端分别与两滑块43、44固定连接。

为便于描述,以观察者自车库出入口外面对出入口为例,位于左侧墙上的导轨为41,位于右侧墙上的导轨为42,与之配套的其它部件标号规则与此相同。即导轨41、滑块43、拉簧45配套。

所述导轨41、42一端设有滑块定位机构47、48,所述滑块定位机构47、48与面板2连锁,当面板2打开时,滑块定位机构47、48解除对滑块43、44的锁定,使滑块43、44在拉簧45、46作用下带动警示条3位于易于被车辆驾驶人员发现的高度位置。

所述滑块43、44可定位于导轨41、42下端,拉簧45、46的固定端位于导轨41、42上部。

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或底座1上设有容纳警示条3的凹槽5。

如图3所示,当面板2关闭时,警示条3收藏在地面或底座1上的凹槽5内,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如图4所示,当面板2打开时,滑块定位机构47、48解除对滑块43、44的锁定,使滑块43、44在拉簧45、46作用下带动警示条31位于易于被车辆驾驶人员发现的高度位置。

当然,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所述滑块43、44也可定位于导轨41、42上端,拉簧45、46的固定端位于导轨41、42下部。

在这种替代方案中,地面或底座1无需设置凹槽5。当面板2关闭时,警示条3位于导轨41、42最高处。其不利之处在于,导轨41、42要足够高,以保证车辆正常通行时警示条3高于车顶。

如图5所示,所述滑块43、44与拉簧45、46之间通过牵引绳61、62和动滑轮71、72连接,所述动滑轮71、72的轮轴与拉簧45、46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61、62一端固定在导轨41、42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71、72与滑块43、44相连。

滑块43、44与拉簧45、46之间通过牵引绳61、62和动滑轮71、72连接,在拉簧45、46伸缩距离不变情况下,可使滑块43、44移动距离增加一倍,或在使滑块43、44移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减少导轨长度。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警示条提升装置4包括竖向对置于两侧墙上的两导轨41、42和可沿导轨41、42上下滑动并可定位于导轨41、42一端的两滑块43、44,所述警示条3两端分别与两滑块43、44固定连接,所述滑块43、44与一卷扬设备81、82的拉绳83、84相连,所述卷扬设备81、82固定在导轨41、42上。

滑块定位机构47、48可以采用与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申请号:201611194760.6,申请日:2016年12月22日,申请人:南京军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驱动机构相同的结构,即弹簧和电子插锁组合或弹簧和机械插锁组合,同时面板2下固设角度传感机构,所述角度传感机构的信号输出端与滑块定位机构47、4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详细结构及工作过程参见前述专利申请,此处不再重复叙述。只需将文中驱动机构替换为滑块定位机构47、48即可。

如图6所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滑块定位机构47包括固定于面板上的磁铁、固定于底座上与磁铁对应位置的干簧管、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端与干簧管相连,另一端控制卷扬设备动作;当面板打开时,磁铁远离干簧管,控制器使卷扬设备动作,通过拉绳提升警示条3。

以上实施方式,当面板2关闭时,由人工推动滑块43、44,使得警示条3容纳入凹槽5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