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8071发布日期:2018-08-10 19:3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领域,涉及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



背景技术:

电蒸箱是一种现代的烹饪设备,通过将水进行加热形成蒸汽进而使食物蒸熟。现有的电蒸箱一般包括柜体、内腔、水箱、蒸汽发生器和控制器,水箱内的水流入蒸汽发生器并经蒸发后形成蒸汽进去内腔。电蒸箱在工作结束后,内腔中的会产生冷凝水,清洁较难,如果长期不清洗就会产生细菌和霉变。目前,电蒸箱冷凝水的问题已受到了关注。例如,公开号为CN10637716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蒸箱积水处理结构;公开号为CN10610868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凝水排水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电蒸箱。

不过,冷凝水仍然可能渗到内腔中的缝隙,冷凝水则会存在于内腔与柜体之间,会导致金属配件生锈、部分电力元件受潮或是漏电,甚至电蒸箱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另外,在电蒸箱使用后,还是需要用户对其进行清洁,若在电蒸箱刚加热完就清洁则会有烫伤手的危险,若要等待电蒸箱完全冷却之后才能进行清洁,则非常耗时,对用户造成了麻烦与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其具有快速降温及防止电力元件与金属配件受潮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包括柜体、设于所述柜体内的内腔、水箱、蒸汽发生器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在所述内腔外的防水外壳和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于所述内腔与防水外壳之间的空腔中;所述水箱与冷却装置相连;所述防水外壳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水箱连通的第一水流通道。

优选的,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管、设于喷淋管上的喷嘴;所述喷淋管的入口上设有控制水箱内的水进入喷淋管的第一水泵。

特别优选的,所述喷淋管为环绕分布在内腔外周的盘形水管。

最优选的,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多个分布在内腔外周的喷嘴。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上安装有控制所述空腔内的水回流至水箱内的第二水泵和第一电磁阀。

优选的,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还包括用于收集所述内腔中冷凝水的集水盘。

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集水盘连通的第二水流通道。

特别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内腔中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盘的第三水泵和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内腔中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感应器。

优选的,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柜体一体设置。

本实新型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内腔外设置防水外壳和在所述内腔与防水外壳之间的空腔中设置冷却装置,使喷淋冷却在独立的空间,用于喷淋降温的水不经过内腔,水质清洁,可通过第一水流通道流回水箱,水可以重复利用;冷却装置使内腔中的温度迅速下降,用户不需要长时间,即可对其进行清洁保养。冷却装置可以使内腔中的温度迅速下降形成冷凝水,减少了蒸汽在形成冷凝水的过程中冷凝水会渗到内腔中的缝隙的可能性;同时用户及时地对电蒸箱进行清洁擦拭,也减少了冷凝水会渗到内腔中的缝隙的可能性;再通过在内腔外设置防水外壳,进一步地防止了水进入柜体。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内腔中的温度迅速下降,而且能有效地防止电力元件与金属配件受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柜体;2-内腔;3-防水外壳;4-冷却装置;41-喷淋管;42-喷嘴;5-水箱;51-第一水泵;52-第一水流通道;521-第二水泵;522-第一电磁阀;53-第二水流通道;531-第三水泵;532-第二电磁阀;6-集水盘;7-温度感应器;8-控制器;9-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包括柜体1、设于柜体1内的内腔2、水箱5、蒸汽发生器、控制器8、包裹在内腔2外的防水外壳3和冷却装置4。冷却装置4设于内腔2与防水外壳3之间的空腔中。水箱5与冷却装置4相连;防水外壳3的底部设有与水箱5连通的第一水流通道52。水箱5内的水流入冷却装置4并对内腔2进行喷淋降温,喷淋降温的水通过第一水流通道52回流至水箱5内。

如图1所示,冷却装置4包括喷淋管41、设于喷淋管41上的喷嘴42。喷淋管41的进入口上设有控制水箱5内的水进入喷淋管41的第一水泵51。喷淋管为盘形水管,盘形水管环绕分布在内腔2的外周。喷淋管41上设有多个分布在内腔2外周的喷嘴42。第一水流通道52上安装有控制空腔内的水回流至水箱5内的第二水泵521和第一电磁阀522。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还包括用于收集内腔2中冷凝水的集水盘6。内腔2的底部设有与集水盘连通6的第二水流通道53。内腔2中的冷凝水通过第二水流通道53流入所述集水盘6。第二水流通道53上安装有控制内腔2中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盘6的第三水泵531和第二电磁阀532。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蒸箱还包括分别与控制器8电连接的温度感应器7和控制面板9。温度感应器7设于内腔2中。控制面板9与柜体1一体设置。控制器8设于柜体1内;第一水泵51、第二水泵521、第三水泵531、第一电磁阀522、第二电磁阀532的打开和关闭均受电蒸箱的控制器8控制。优选的,在防水外壳的底部设有与控制器8电连接的第一水位传感器,在内腔的底部设有与控制器8电连接的第二水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过程如下:

当电蒸箱工作结束后,可人为通过控制面板9向控制器8发出冷却信号,控制器8打开第一水泵51,水箱5中的水流入喷淋管41中,通过喷嘴42对内腔2进行喷淋降温。喷淋水会聚集在内腔2与防水外壳3间的内腔中的底部,当防水外壳底部的第一水位传感器感应到内腔中的积水,向控制器8发出排水信号,控制器8打开第一电磁阀522和第二水泵521,喷淋降温的水通过第一水流通道52回流至水箱5。此时,内腔中的温度下降,冷凝水产生,会聚集在内腔2的底部,当内腔底部的第二水位传感器感应到内腔中的积水,向控制器8发出排水信号,控制器8打开第二电磁阀532和第三水泵531,冷凝水通过第二水流通道53流至集水盘6。当内腔2的温度降低到设置的安全温度,温度传感器7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8关闭第一水泵51,水停止流入喷淋管41。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冷却装置使内腔中的温度迅速下降,用户不需要长时间,即可对其进行清洁保养;设置防水外壳防止水进入柜体,有效防止电力元件与金属配件受潮;喷淋冷却在独立的空间,用于喷淋降温的水不经过内腔,水质清洁,可通过第一水流通道流回水箱,水可以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