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向无级自锁枕高调节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5179发布日期:2018-11-20 18:4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纵横向无级自锁枕高调节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纵横向无级自锁枕高调节装置涉及生活类枕头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枕头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颈椎病患者与日俱增,在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的座椅靠背上安装枕高调节装置势在必行。然而,现在不仅在公共场合难以看到,而且在家用或办公室的座椅靠背上也难以见到枕高调节装置。目前所能见到的无论是床用枕头或各类靠背可调枕高的装置,大多需要专设定位锁紧机构,否则无法准确定位,因此结构复杂,调节步骤多,难以广泛应用。而少量没有定位锁紧装置的可调枕高产品,采用多层叠加法,虽然看上去结构简单,但分层调节,层级少难以满足各型人员的枕高调节需求,层级多反而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不便,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因此不仅无法满足医院、影剧院、候车大厅以及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公共场所座椅靠背频繁的枕高调节需求,也不适合家庭和办公用椅,更无法使专利号为201410100016x的钳式颈椎牵引装置应用于公共场所的座椅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没有调节层级,不需专设定位锁紧装置且能准确定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纵横向枕高调节的方法及其装置。不仅适于家庭和办公用座椅靠背,也便于各类公共场所座椅靠背和床的靠背枕高调节,更可满足钳式颈椎牵引装置应用于公共场所座椅和床的靠背枕高调节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纵横向枕高无极调节和自锁定位融为一体,简化结构形式,减少操作步骤,以增强枕高调节装置的广泛适应性。纵横向无极自锁枕高调节装置由横向调节部分和纵向调节部分组成。从枕头到靠背的枕高调节为横向调节,横向调节部分由枕头、枕轴和枕架组成,其结构特征是枕头为筒状,筒孔偏心,用硬质棒作枕轴贯穿于枕头的偏心筒孔内,枕轴两端连接在枕架上端,枕架高度大于枕头最大外围旋转半径,以支撑枕头可绕偏心轴转动。由于筒状枕头的筒孔偏心,枕轴到枕头的外围距离不等,因此,采用转动偏心筒状枕头的方法来改变枕头到靠背的相对距离,以实现横向枕高调节(对纵向枕高也有调节作用,在此忽略不计)。其中,枕头和枕轴可过渡配合,枕轴与两端轴架上端固定连接,枕头可绕枕轴转动;也可枕头与枕轴固为一体,枕轴两端插入枕架中的轴孔内且过度配合可转动连接。两种结构虽有不同,但效果一样,不仅可无极调节横向枕高且能自锁定位。从枕头到座面的枕高调节为纵向调节,纵向调节部分由连接杆和套筒组成,其主要结构特征是连接杆插入套筒内且过度配合滑动连接。连接杆的上端可连接横向调节部分的枕架下端,连接杆的下端于靠背的上端可直接同向(纵向)固定连接,套筒定位连接于横向调节部分的枕架下端;也可将连杆固定于枕架下端,套筒同向(纵向)固定于靠背上端。不管那种结构形式,其调节方法和作用是一样的,都是沿着套管的轴向提拉或按压横向调节装置中的枕架,以无级调节纵向枕高。由于横向枕高调节部分对使用者头部的支撑产生很大的垂直压力,从而通过枕架的杠杆作用,放大了连接杆与套筒之间过度配合所产生的阻尼作用,实现了枕高的自锁定位。当连接杆下端与靠背固为一体,提拉或按压枕架调节纵向枕高时,相对移动的是套管,因此这种结构称为套管移动式结构;当连接杆上端与枕架下端定位连接时,按压或提拉枕架,相对移动的是连接杆,因此称为连接杆移动式结构。二者虽结构不同,但都是沿着套管的轴向提拉或按压枕架,改变的是纵向枕高。当使用者入座后,头部对靠背产生较大的垂直压力,在杠杆作用下,这种垂直压力使套管与连接杆之间的阻尼作用倍增,因此在没有专设紧锁装置的情况下,枕头纵向高度能准确自锁定位。本发明纵横向无极自锁枕高调节装置,实现了纵横向无级调节,省却了定位锁紧机构;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制造成本,适应和满足了办公、休闲、娱乐、旅游等各类公共场所座椅(或床)靠背频繁地枕高调节需求。

当与钳式颈椎牵引装置配合使用时,钳式颈椎牵引装置中的两侧钳口壁底部可直接定位连接于枕轴两端枕架上,而且为适应枕高调节需求,钳口臂也可设置为偏心筒状结构,不仅可提高对颈锥腰椎牵引的舒适度,而且能使钳式颈椎牵引装置方便地应用于医院、影剧院,以及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等公共场所,拓展了钳式颈椎牵引装置的适用范围,使用者可在工作、医疗、娱乐和长途旅行中得到颈锥腰椎的牵引理疗。

有些场合并非需要纵横双向枕高调节,因此,本发明纵横向枕高调节装置可拆分使用。当仅需单一的横向枕高调节装置时,枕架下端可直接固定连接在靠背上,也可根据需要的角度与靠背限位绞链;当横向枕高调节装置用于床面时,两侧枕架下端可连为一体并设为平面直接放在床上。这种床用可调枕高的枕头,不仅可适应颈椎曲度,而且偏心的枕头在旋转到相应角度时对颈椎具有很好的牵引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纵横向无级自锁枕高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纵横向无级自锁枕高调节装置套管移动式结构轴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纵横向无极自锁枕高调节装置连接杆移动式结构轴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与钳式颈椎牵引装置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中1.枕头,2.枕轴,3.枕架,4.套管,5.连接杆,6.钳口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发明所述纵横向枕高调节装置分横向调节和纵向调节两部分。横向调节部分由枕头1、枕轴2、枕架3组成,枕头1为筒状结构,筒孔偏心,枕轴2贯穿于枕头1的偏心孔内,枕轴2两端连接在枕架3的上端,轻轻转动枕头1便可无级调节横向枕高。参照附图2,纵向调节部分由连接于枕头1两端枕架3下端的套管4和连接杆5组成,套管4固定连接于枕架3的下端,连接杆5贯穿套管4的通孔与靠背固定连接。当需要调节纵向枕高时,沿着套管轴向提拉或按压套管4,便可无级改变纵向枕高,因此该种结构称为套管移动式结构。参照附图3,套管4固定安装在靠背上,枕架3下端与连接杆5上端结为一体,连接杆5下端插入套管4孔内并过渡配合可滑动连接,轻轻提拉或按压枕架3,可无级调节纵向枕高。纵横双向枕高调节,均无需专设定位锁紧装置便可准确锁定枕高。其中枕架3既是横向调节部分的支撑件也是纵横向调节部分的连接件,三通4和连接杆5既是纵向枕高调节件,也是纵向枕高锁定件,更是靠背与枕高调节装置的连接件。

参照附图4,当与钳式颈椎牵引装置配合应用时,钳式颈椎牵引装置中的钳口壁6底部连接于枕轴2两端的枕架3上端。为便于颈项两侧的枕高调节,钳口壁6设为偏心辊状结构,偏心孔设为螺口,以便旋入螺杆与枕轴2两端的枕架3连接,使偏心辊状的钳口壁可绕螺杆转动,调节钳口深度和宽度,适应不同身材的人使用。

参照图2、图3,当本发明单独应用时,筒状枕头1的轴向外围轮廓根据脖颈弧线做成细腰型最为舒适。参照图4,当与钳式颈椎牵引装置配合应用时,枕头1可做成直筒状,也可做成鼓腰状。鼓腰状枕头对使用者的风府穴具有按摩理疗作用。枕头1的制作材料根据生活环境和爱好不同,可采用塑料、木材等硬质材料,也可采用海绵、布料等软质材料。枕头1的偏心筒孔、枕轴2、枕架3、套管4和连接杆5采用pvc等塑料时,不仅定位准确,用力轻、手感好,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纵横向无级自锁枕高调节装置及方法,分横向调节和纵向调节两部分。横向调节部分由头枕1、枕轴2、枕架3组成,纵向调节部分由套管4与连接杆5组成。头枕1为偏心筒状,枕轴2贯穿于头枕1的偏心筒孔内,枕轴2两端定位连接在枕架3的上端,轴架3的下端与纵向调节部分的上端连接;纵向调节部分由套管4和连接杆5组成,连接杆5插入套管4的孔内并过渡配合滑动连接。绕枕轴2轻轻转动头枕1可无级调节横向枕高,沿套管4轴向轻轻提拉或按压枕架3,可无级调节纵向枕高。纵横向调节均省却了紧锁装置,降低了制作成本,更便于使用操作,不仅适于办公和家用,也能适于影剧院、医院、候车室、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公共场所各类靠背的枕高调节,更能使钳式颈椎牵引装置便捷地应用于各类座椅或床的靠背上。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建章
技术研发日:2018.05.01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