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7638发布日期:2020-03-24 14:0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立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炒菜机。



背景技术:

现有炒菜机具有自动搅拌烹饪的功能,可以解放用户双手,越来越受到欢迎。

这类炒菜机通常包括锅体、搅拌桨及锅盖等,其中搅拌桨竖直安装在锅盖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桨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锅体内的食材运动实现烹饪。但是,搅拌桨在搅拌过程中仅是旋转搅拌,食材只受搅拌桨水平推动作用,使得食材在锅体内跟随搅拌桨圆周运动而不能达到人工翻炒效果,加热不理想,并且锅体内食材及调料无法均匀混合,影响食材烹饪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炒效果理想、加热和混合均匀的独立炒菜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独立炒菜机,包括机体、安装于机体上的炒锅及驱动机构,所述炒锅内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机构配合的翻炒机构,所述炒锅包括锅体及锅盖,所述翻炒机构包括翻炒悬臂,所述翻炒悬臂具有横向的旋转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翻炒悬臂绕旋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翻炒悬臂在所述炒锅内横向摆动翻炒。

优选的,所述翻炒机构安装于所述锅盖上,所述翻炒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配合,所述锅盖盖合于所述锅体上,所述翻炒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配合连接;所述锅盖自所述锅体上取下,所述翻炒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脱离。

优选的,所述锅盖具有盖腔,所述翻炒悬臂具有全部位于盖腔内的脱离状态,在所述脱离状态下,自所述锅体上取下所述锅盖,所述锅盖带动所述翻炒机构脱离所述锅体。

优选的,所述翻炒悬臂还具有翻炒状态,在所述锅盖盖合与于所述锅体上时,所述翻炒悬臂自所述盖腔摆动至锅体内,与所述锅体内壁配合翻炒。

优选的,所述翻炒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锅体上,所述锅体与所述机体可拆卸配合,且所述翻炒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配合,所述锅体放置于所述机体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翻炒机构配合连接;所述锅体自所述机体上移开,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翻炒机构脱离。

优选的,所述翻炒机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锅体上,所述翻炒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配合,所述翻炒机构安装入所述锅体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翻炒机构配合;所述翻炒机构自所述锅体内拆除,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翻炒机构脱离。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架设所述锅体的架口,所述架口内安装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锅体呈半球面,所述架口呈与所述锅体配合的球面,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导线沿所述架口的背侧盘绕。

优选的,所述机体安装有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的主控板及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向所述主控板输入控制指令以驱动所述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锅体上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板无线连接的控制模块及控制按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炒菜机的翻炒悬臂安装于所述炒锅上,所述翻炒悬臂与所述锅体悬置配合,外置驱动机构带动翻炒悬臂相对炒锅运动,传动连接可靠、翻炒运动平稳;转动部还具有横向的旋转轴,通过外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翻炒悬臂绕横向旋转轴转动,使得所述翻炒悬臂相对所述炒锅循环摆动翻炒食材,锅体内食材不断的通过翻炒更替位置,从而使得食材、调料混合更加均匀,并且食材经过多次翻炒之后,能够增加食材各个面的受热概率,促使食材加热更加均匀、理想,制作出来的食材口感更好,还能避免出现锅底糊锅问题。

2.通过所述翻炒机构与机体上的驱动机构可拆卸配合,方便翻炒机构拆装,并且通过将所述翻炒机构安装于所述锅盖上,翻炒悬臂通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实现锅体内食材的翻炒,以及食材、调料的均匀混合,翻炒机构安装于锅盖上,并通过锅盖的盖和与取下操作控制传动的连接与断开,进而控制翻炒悬臂翻炒,盖合锅盖,翻炒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翻炒食材,取下锅盖,翻炒机构与驱动机构脱离,锅盖与翻炒悬臂清洗方便,同时传动断开,从而防止高温食材随翻炒悬臂转动甩出锅体外,使用安全。

3.所述翻炒悬臂具有翻炒状态及脱离状态,在翻炒状态时,所述翻炒悬臂自盖腔延伸至锅体,以便与锅体配合,模拟人工翻炒操作,翻炒锅体内的食材完成自动烹饪过程;在所述脱离状态,所述翻炒悬臂全部位于盖腔内,所述锅盖相对于锅体分离,翻炒悬臂脱离食材,方便将锅体内食材取出,并且,脱离状态时揭开锅盖连带翻炒悬臂一起脱离锅体,方便对锅盖及翻炒悬臂进行清洗,用户体验好。

4.所述翻炒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锅体上,且所述锅体与所述机体可拆卸配合,从而通过锅体的放置或远离机体可以实现驱动机构与翻炒机构的连接或脱离,以便控制驱动机构动力传输与断开,方便食材烹饪及取出食材,用户使用更方便、安全。

5.所述翻炒机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锅体上,通过翻炒机构的安装或拆除可以实现翻炒机构与驱动机构的可拆卸配合,从而实现翻炒机构的动力传输控制,当烹饪结束,翻炒机构从锅体内拆除,翻炒机构对锅体内食材无阻挡,方便食材取出,并且翻炒机构可单独拆除,还能方便锅体及翻炒机构清洗。

6.通过在所述灶体上设置架设所述锅体的架口,使得所述锅体底部沉入所述架口内,从而实现锅体的限位摆放,防止锅体晃动,翻炒操作更稳定、理想,并且,所述架口内还安装有为所述锅体加热的加热装置,从而保证加热装置与锅体的距离恒定,加热效果更均匀、理想。

7.所述锅体呈半球面,使得锅体内部空间更深,锅体最低处距离锅沿的距离更大,防止翻炒悬臂摆动过程带出烹饪食材;所述架口呈与锅体配合的球面,使得架口与锅体底部配合更紧密,接触面积更大,且架口内设置电磁加热装置,球面配合使得锅体底部的受热面积大,锅体内食材受热均匀,避免出现食材糊锅。

8.通过在所述锅体的把手上设置控制模块及控制按键,方便用户操作,烹饪过程可以及时调整控制指令,方便根据食材的实时状态进行控制,响应更加快速、及时,防止食材出现受热不均或糊锅,所述控制模块及控制按键与主控板之间为无线连接,锅体与机体之间不受线路限制,方便锅体与机体实现可拆卸配合,且机器的防水密封性容易保证,烹饪过程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独立炒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独立炒菜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独立炒菜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锅盖与翻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炒锅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炒锅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体;11.架口;12.加热装置;2.炒锅;21.锅体;211.把手;2111.控制按键;22.锅盖;221.插接部;222.盖腔;3.驱动机构;31.插口;4.翻炒机构;41.翻炒悬臂;411.旋转轴;412.转动部;413.翻炒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炒菜机,包括机体1、安装于机体1上的炒锅2及驱动机构3,所述炒锅2内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机构3配合的翻炒机构4,所述炒锅2包括锅体21及锅盖22,所述翻炒机构4包括翻炒悬臂41,所述翻炒悬臂具有横向的旋转轴411,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翻炒悬臂绕旋转轴411转动,以使所述翻炒悬臂在所述炒锅2内横向摆动翻炒,通过外置的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翻炒悬臂绕横向旋转轴411转动,使得所述翻炒部413相对所述炒锅2循环摆动翻炒食材,锅体21内食材不断的通过翻炒更替位置,从而使得食材、调料混合更加均匀,并且食材经过多次翻炒之后,能够增加食材各个面的受热概率,促使食材加热更加理想,制作出来的食材口感更好,还能避免出现糊锅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为电机。

如图2所示,所述机体1上设有架设所述锅体21的架口11,所述炒锅2的底部沉入所述架口11内,可以对所述炒锅2进行限位,以便炒锅2可以稳定实现自动烹饪操作,另外,所述架口11内安装有加热装置12,从而保证加热装置12与锅体21的距离恒定,加热效果更均匀、理想。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锅体21呈半球面,使得锅体21内部空间更深,锅体21最低处距离锅沿的距离更大,防止翻炒部413摆动过程带出烹饪食材;所述架口11呈与锅体21配合的球面,使得架口11与锅体21底部配合更紧密,接触面积更大,球面配合使得锅体21底部的受热面积大,锅体21内食材受热均匀,避免出现食材糊锅,所述加热装置12为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导线沿所述球面的架口11的背侧盘绕,避免锅体21底部与电磁线圈直接接触,保证加热装置12干燥、清洁。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安装有与所述驱动机构3电连接的主控板及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向所述主控板输入控制指令以驱动所述驱动机构3,实现所述炒菜机的自动烹饪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翻炒机构4包括翻炒悬臂,所述翻炒悬臂包括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转动部412及与所述自动炒锅2配合的翻炒部413,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动部412绕旋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翻炒部413在所述自动炒锅2内横向翻炒。通过翻炒部413横向摆动设置使得翻炒部413循环摆动实现翻炒,且最先被翻炒部413推起的食材回落最慢,翻炒部413循环摆动,上下层食材不断的更替位置反复翻炒,从而使得食材、调料等混合更加均匀,并且食材经过翻炒之后,能够增加食材各个面的受热概率,促使食材加热更加均匀,制作出来的食材口感更好。

如图2所示,所述翻炒机构4通过转动部412铰接安装于所述锅盖22上,所述翻炒机构4凸出设置于锅盖22一侧,以便与外置的电机连接,所述翻炒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3可拆卸配合,所述锅盖22盖合于所述锅体21上,所述翻炒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3配合连接;所述锅盖22自所述锅体21上取下,所述翻炒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3脱离。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锅盖22具有与所述电机对接配合的插接部221,所述电机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221配合插接的插口31,所述插接部221可拆卸插接于所述插口31上,使得所述翻炒机构4与驱动机构3插装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锅盖22具有盖腔222,所述翻炒悬臂具有全部位于盖腔222内的脱离状态,在所述脱离状态下,自所述锅体21上取下所述锅盖22,所述锅盖22带动所述翻炒机构4脱离所述锅体21,同时,翻炒悬臂脱离食材,方便将锅体21内食材取出,并且,脱离状态时揭开锅盖22连带翻炒悬臂一起脱离锅体21,方便对锅盖22及翻炒悬臂进行清洗,用户体验好。

如图2所示,所述翻炒悬臂还具有翻炒状态,在所述锅盖22盖合与于所述锅体21上时,所述翻炒悬臂自所述盖腔222摆动至锅体21内,与所述锅体21内壁配合翻炒,模拟人工翻炒操作,循环翻炒锅2体内的食材完成自动烹饪过程,食材与调料均匀混合。

如图3所示,所述炒锅2还包括安装于锅体21上的把手211,所述转动部412安装于把手211相对的锅体21上,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把手211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方便手握把手211将转动部412与电机进行插装与拆卸。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翻炒机构安装于所述锅体上。

如图5所示,所述翻炒机构4固定安装于所述锅体21上,所述锅体21与所述机体1可拆卸配合,且所述翻炒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3可拆卸配合,所述锅体21放置于所述机体1上,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翻炒机构4配合连接;所述锅体21自所述机体1上移开,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翻炒机构4脱离。通过锅体21的放置或移离机体1可以实现驱动机构3与翻炒机构4的连接或脱离,以便控制驱动机构3动力传输与断开,方便食材烹饪及取出食材,用户使用更方便、安全。本实施例中其他未说明的特征与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所述翻炒机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锅体上,所述翻炒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配合,所述翻炒机构安装入所述锅体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翻炒机构配合;所述翻炒机构自所述锅体内拆除,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翻炒机构脱离。通过翻炒机构的安装或拆除可以实现翻炒机构与驱动机构的可拆卸配合,从而实现翻炒机构的动力传输控制,当烹饪结束,翻炒机构从锅体内拆除,翻炒机构对锅体内食材无阻挡,方便食材取出,并且翻炒机构可单独拆除,还方便锅体及翻炒机构清洗。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把手具体结构。

如图6所示,所述锅体21上的把手211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板无线连接的控制模块及控制按键2111,控制按键设于把手211上,用户操作方便,烹饪过程可以及时调整控制指令,方便根据食材的实时状态进行控制,响应更加快速、及时,防止食材出现受热不均或糊锅,所述控制模块及控制按键与主控板之间为无线连接,锅体21与机体1之间不受线路限制,方便锅体21与机体1实现可拆卸配合,且机器的防水密封性容易保证,烹饪过程更加安全。本实施例中其他未说明的特征与技术效果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