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金属陶瓷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8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金属陶瓷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炊具。
压力锅是一种带密封盖和限压阀的圆柱形容器,能够在内部保持一定气压的条件下进行蒸煮作业,常用铝板中压制造,如锅体采用压铸成型,还可在其底面加做吸热肋片,以提高热效率。由于国际医学界已查明铝元素对人体为有害元素,而在长期的日常使用中,因机械和化学作用,总有一部分铝元素物质由锅壁转到食物当中,随之被带入人体内部。因此,这种情况有必要加以避免。此外,由于铝质材料的耐热性不够,也难以满足做肋片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保留铝制压力锅优点和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变更部分材料的措施,来消除上述缺陷。具体办法是将锅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让下部分改用一种金属陶瓷来制作,並分别将它们定名为上锅体和下锅体。由于这种金属陶瓷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和成型工艺性都很好,可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上下锅体的连接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上锅体1和烧结而成的下锅体4在装配之前先将其配合面进行精加工,然后按过盈配合中的热配合方式进行装配,再装上一个紫铜的辅助密封垫圈3,而后将上锅体边缘进行收口,使其紧压在密封垫圈及下锅体上。下锅体在内腔中所占的高度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决定的它一方面要基本上能够装下煮烧食物,另一方面又要能够留出蒸烧食物所需要的空间高度,因为上下锅体在内分界处所形成的台肩正好供放置蒸隔板2用。
与现行铝质压力锅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它能在满足强度及导热性要求的前提下,基本上消除了铝元素危害的问题,并给使用带来方便。又由于它易于制出吸热肋片,从而又为这种有效节能措施找到一个实施的途径。此外,它尚有可能使成本降低。当然,压力锅的重量将因此而稍有增加。
现举例说明上下锅体的连接工艺。铝质的上锅体经冲压成形后,对其下段进行调圆,然后通过精加工(精车或精冲)将这一段结合面(内园柱面)加工出来。而这一段的壁厚也将减少略1MM。下锅体的相关部位也要进行磨削精加工,假设它们的名义直径为φ250MM,二者可按H8/u8的公差配合标准来定出它们的精加工尺寸要求,即上锅体的孔为φ250+0.072,下锅体的外圆柱面为φ250+0.356+0.284,光洁度要求均为
7~
8。由于铝的膨胀系数较大,只要将上锅体放到润滑油中加热后就能将下锅体装上去。待它们冷却固定后,把予先备好的紫铜密封垫圈入位,该垫圈是允许切开的,只要求入位后其接口处的间隙小于0.1MM即可。然后用专用机具将上锅体下缘挤压收口。这种连接方式可使它们获得双重承载和双重气密的效能。
图1,表示铝——金属陶瓷压力锅整体构造的主视图。
图2,表示上下锅体连接方式的图1中Ⅱ部的放大图。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压力锅,它是由园筒形锅体及密封锅盖等组成的,底面上还可加做吸热肋片,其特征在于锅体是由上、下两部分连接而成,而将下锅体改用能满足人体保健要求並能节约能源的金属陶瓷来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节能压力锅,其上下锅体按下述方法进行连接,将它们的园柱形配合面进行精加工,以过盈量较大的公差配合尺寸进行装配,加上一个可以开口的耐温密封圈,然后将上锅体下缘进行收口即成,其构造如图2所示。
专利摘要
铝—金属陶瓷压力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活炊具。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保健等方面的要求,其措施是将锅体改由上下两部分连接而成,而将下部分改用金属陶瓷制作。这样可以避免在长期使用中由锅壁落入食物里的对人体有害的铝元素物质被带入人体内。该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并能方便地在锅底面将吸热肋片做出来,因而又为这一有效节能措施找到一个实施的途径。此外它还可能降低压力锅的成本。
文档编号A47J27/08GK85201642SQ85201642
公开日1986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26日
发明者吴久诚 申请人:吴久诚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