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保安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221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头保安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双头保安门锁,属于固定建筑物锁类。
随着社会治安宣传的深入,人们的防范意识普遍提高,装置保安门的单位和家庭日趋增加。安全防盗的关键是配置性能可靠的锁。
现行的保安门上所使用的锁,大多数采用三保险(或称多保险)弹子门锁,该锁的锁舌部分结构如


图1所示。呆舌拖身(2)与呆舌(4)通过沉头螺钉(3)相连(亦有采用电焊连接),呆舌副拖身(1),呆舌拖身(2)与呆舌(4)分别为三个不同零件。该结构的缺点是①整个锁体外露,安装时与门(图上为双点划线表示)仅靠三个小螺钉固定,与门内侧留有间隙C,很容易被撬。②呆舌拖身(2)的厚度较薄,与呆舌(4)的连接处仍有被破坏的可能。
在保安门的研制上,出现了一些刚性好强度大的门锁,如公告号2060174U的防盗机械锁。它的结构是利用齿轮带动丝杆(起锁舌作用)伸缩,由于安装了齿轮,整个锁体厚度增加,影响了美观,又由于锁头装在侧面,安装纱网后,内外开门增加困难(目前大多数保安门兼有纱门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可靠,锁体厚度与保安门相匹配的美观锁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将保安门锁设计成如图2形状,其外形为一扁形长方体的封闭型的锁体(15),锁体前后两侧同轴位置上装有锁头(14)(便于内外均可开门),锁芯(13),偏心凸轮(12),除此,锁体内还装有下列零件
(1)、在偏心凸轮的上方装有锁舌(5),锁舌为一整体的等截面的大刚性方形长杆,中间部位开有2~3个轮齿;(2)、锁舌(5)上部与锁体(15)间有弹簧止推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承套(8)、弹簧(9)及轴芯(10)等零件 起到止推锁舌作用;(3)、尾部轮齿内有顶针(11),偏心凸轮转动时推动顶针顶开芯轴,使锁舌能自由伸缩。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锁体制成封闭的长方体型,整体焊装在保安门上,因而被破坏的可能性极小。
(2)、将通常使用的三保险锁的呆舌、呆舌拖身及呆舌副拖身三个零件合并为一个零件锁舌,制成等截面方形,因而大大增加强度。
(3)、减少了零件,简化生产工艺,又使锁体减薄,可与保安门厚度相匹配,平整美观。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2为双头保安门锁主剖视图,外形为一封闭的扁形长方体,由锁体(15)、锁头(14)、锁芯(13)、偏心凸轮(12)、锁舌(5)等组成。锁舌的中部铣有两个轮齿,当钥匙插入锁芯并顺时针旋转时,偏心凸轮推动顶针(11)上移,将芯轴(10)顶出锁舌,并拨动锁舌向右移动(开启),直至锁舌与锁扣(图中双点划线表示,实际为装在门框或墙上的一个方孔或方形短管)脱离,门打开。
反之,当锁芯逆时针转动,锁舌向左移动直至顶针与芯轴同一轴线时,由于弹簧(9)作用,将芯轴压入锁舌凹孔内,门关闭并自锁。
双头保安门锁的主要尺寸根据门框用料而定。当用L30×30×3角钢做门或门框时,锁体厚度30毫米,锁舌开有三齿,伸缩量为37.5毫米。当用
25×2方形钢管时,锁体厚度25毫米,锁舌开二齿,伸缩量为25毫米。
在锁舌下面装有活舌(7),它为一常闭防风机构,为方便用户而配置,在双向凸轮(17)的方孔中装有执手,旋转执手,双向凸轮带动挡板(18)使活舌打开,又由防风弹簧(16)的弹力自动复位。防风机构亦可采用其它形式,如滚珠弹簧装置。
下面给出附图及零件名称。
图1三保险弹子门锁锁舌示意图图2双头保安门锁主剖视图(1)呆舌副拖身(2)呆舌拖身(3)沉头螺钉(4)呆舌(5)锁舌(6)支 承 板(7)活舌(8)支 承 套(9)弹簧(10)芯轴(11)顶针(12)偏心凸轮(13)锁芯(14)锁头(15)锁体(16)防风弹簧(17)双向凸轮(18)挡板
权利要求1.一种双头保安门锁外形为封闭型扁形长方体,由锁体(15)、锁头(14)、锁芯(13)、偏心凸轮(12)等组成,其特征是在锁体内装有下列零件(1)、在偏心凸轮(12)的上方装有锁舌(5),锁舌为一整体的等截面的大刚性的方形长杆,中间部位有2~3个轮齿;(2)、锁舌(5)上部与锁体(15)间有弹簧止推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承套(8)、弹簧(9)及轴芯(10)等零件;(3)、在锁舌尾部的轮齿内装有顶针(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双头保安门锁,属于固定建筑物的锁类。它的外形为封闭的扁形长方体,体内有一等截面的方形长杆锁舌,中间部位有若干轮齿,内外锁芯同轴安装,锁芯上装有偏心凸轮,当钥匙插入锁芯并转动时,通过偏心凸轮拨动锁舌自由伸缩,起到开启、关闭门的作用。该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锁舌强度大,防盗性能更加可靠;锁体成封闭型,整体焊装在保安门上;由于减少了零件,简化了生产工艺;锁体厚度可与保安门框相匹配,增加美感。
文档编号E05B63/14GK2073458SQ9021885
公开日1991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31日
发明者丁金树 申请人:义乌市保安服务公司防盗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