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0772发布日期:2018-11-20 22:5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热力、给水等各类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近年来,城市综合管廊发展迅速,已批准的国家级试点城市达25个。与此同时,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配合综合管廊建设。在大城市的综合管廊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处理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的关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过程中发现,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存在大量的共线段、交叉节点,给后续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带来诸多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本实用新型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易于操作、施工工序简单,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非常有效。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包括管廊站台综合段、出入口整合段,所述管廊站台综合段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地下一层的开发空间层、地下二层的地铁站厅层和地下三层的地铁站台层;所述开发空间层在一侧集中设置管廊,另一侧剩余部分为一体化开发空间,所述开发空间层底板和地铁站厅层顶板共用一道结构板;

所述出入口整合段位于所述管廊站台综合段的一侧设置,其主要结构是,地下一层的所述开发空间层设置出入口连通所述出入口整合段内的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所述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设置出入口连通周边地铁地下空间;地下二层的所述地铁站厅层设置出入口连通所述出入口整合段内的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所述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设置出入口连通周边地铁地下空间;所述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中部设置水平的分段提升平台段,明挖车站入口处的地面亭和所述分段提升平台段之间、所述分段提升平台段和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之间均设置垂直交通设施连通。

所述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与所述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同向设置;所述地面亭和分段提升平台段之间、所述分段提升平台段和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之间设置的垂直交通设施同向、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设置人防区。

所述管廊为设备、出线综合管廊,包括多个仓体。

所述一体化开发空间的底板是地铁站厅层的部分顶板。

所述管廊及周围的一体化开发空间的围墙上均设置出入口。

所述垂直交通设施设置为多个。

所述明挖车站各部分共用明挖基坑和围护结构。

所述垂直交通设施为扶梯或直梯。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1)传统的地铁站覆土约需达到3米,覆土较深,而管廊覆土较浅,将管廊和地铁站共构之后,由于地铁站上方增加了管廊结构,可将覆土厚度按管廊要求控制,整体结构覆土厚度较常规地铁站减少,而共构之后由于管廊和地铁站集约化,使整体的断面高度减小;进而节约工程投资;

2)将管廊工程与地铁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兼顾管廊和地铁工程相关规范要求,采用统一的明挖工法及场地,并同期实现完工,降低了对社会交通的影响,减少重复破土造成的社会干扰,节约征地、拆迁等方面资金,避免分期建设相互之间的影响;

3)两者共用土建结构,减小整体工程规模,使地下空间的利用更加集约、合理;

4)管廊工程与地铁工程的共构形式,使空间整合具有更多的可变性,在综合考虑管线的出线需求和出入口设置难度的前提下,更易产生具有规模性的高品质剩余开发空间,从而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运输价值与城市功能和空间价值的综合效益;

5)管廊工程、地铁车站及剩余空间的出入口可有效整合,形成便捷的服务通道,并与周边地块紧密结合,同时减小地下空间设施对周边景观的影响,从而提升地下空间开发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管廊与车站共构三层结构标准断面图;

图2地铁出入口与剩余空间出入口结合示意图;

图3是图2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编号:1-地面亭,2-开发空间层,201-一体化开发空间,3-地铁站厅层,4-出入口,5-共构结构板,6-垂直交通设施,7-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71-人防区,8-分段提升平台段,9-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10-侧墙,11-管廊,12-地铁通道,13-地铁站台层,14-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实用新型从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实施的角度出发,综合管廊结合地下轨道交通规划,统筹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一次规划、一次设计、一次建设的方式,统一采用明挖法施工,形成管廊与地铁站共构的结构形式,具体为综合管廊在上,地铁功能在下,管廊层结合出线需求和出入口设置难度合理整合,产生的剩余空间作为一体化开发之用,从而更好的将城市空间资源和功能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避免二次开挖和重复破土,降低工程风险及工程造价。在高度控制方面,可根据工程各处的功能需求,合理规划标高,通过对共构部分的区域性抬板或降板,产生层高更高,空间更加规整的剩余空间,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品质。

促进站点周边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升地铁站点区域的整体品质,进而提升了城市的建设、管理、运行现代化水平。

参见图1至3,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包括管廊站台综合段、出入口整合段,所述管廊站台综合段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地下一层的开发空间层2、地下二层的地铁站厅层3和地下三层的地铁站台层13;所述开发空间层2在一侧集中设置管廊11,另一侧剩余部分为一体化开发空间201,所述开发空间层2底板和地铁站厅层3顶板共用一道结构板5;

参见图2、图3,所述出入口整合段位于所述管廊站台综合段的一侧设置,其主要结构是,地下一层的所述开发空间层2设置出入口连通所述出入口整合段内的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9,所述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9设置出入口连通周边地铁地下空间;地下二层的所述地铁站厅层3设置出入口连通所述出入口整合段内的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7,所述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7设置出入口连通周边地铁地下空间;所述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9中部设置水平的分段提升平台段8,明挖车站入口处的地面亭1和所述分段提升平台段8之间、所述分段提升平台段8和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7之间均设置垂直交通设施6连通。

参见图2、图3,所述一体化水平接口段通道9与所述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7同向设置;所述地面亭1和分段提升平台段8之间、所述分段提升平台段8和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7之间设置的垂直交通设施6同向、上下相对设置。

参见图2、图3,所述地铁水平接口段通道7设置人防区71。

所述管廊11为设备、出线综合管廊,包括多个仓体。

所述一体化开发空间201的底板是地铁站厅层3的部分顶板。

所述管廊11及周围的一体化开发空间201的围墙上均设置出入口。

所述垂直交通设施6设置为多个。

所述明挖车站各部分共用明挖基坑和围护结构。

所述垂直交通设施6为扶梯或直梯。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将地下综合管廊与常规地下两层明挖车站共构处理,管廊11底板与车站顶板共用一道结构板,形成地下三层的结构形式,以管廊11埋深要求控制结构的总体埋深,空间布局上结合管廊11的出线和分仓要求将管廊空间整合布置于一端。整个市政管廊工程与地铁车站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并同期实施。

在高度控制方面,根据工程各处的功能需求,管廊11要求的层高较低,一体化开发空间201要求的层高更高,下方地铁空间在公共区要求更高,设备区可依据设备所需高度控制层高,因此,在管廊11和地铁共构时,可对共构结构板5进行区域性抬板或降板,对上方一体化开发空间201和下方地铁空间的层高权衡调整,更大程度地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品质。

本实用新型利用地铁出入口的分段提升平台段8实现了分层出入的功能,使不同功能空间出入口有效整合,共用一处地面亭1,有效的缩减地面亭1体量,减小对地面景观的冲击(注明,此处出入口仅为二者联通口,如未设置特殊措施,不可作为商业疏散口考虑)。

这种整合形式转换便捷,极大程度的利用了轨道交通的大客流规模效益,提升地下空间开发价值,同时与周边两层地块地下空间实现了互联结合,逐渐带动周边形成以地铁站点为核心、步行可达范围内高密度空间形态。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假设某车站位于路中,线路沿道路敷设,周边南侧具有较好的开发结合条件。

对于该车站,若车站与规划综合管廊同期建设,且路由相同,可考虑干线管廊与轨道交通车站合建。该站为三层车站,由于管廊11出线需求,主要利用浅层地下空间,将管廊11空间集中设置在地下一层北侧,南侧预留一体化开发空间201。轨道交通利用中层地下空间,设置在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地下二层在明挖区间上方同样预留了一体化开发空间201。

该工程借助轨道交通与管廊同期建设的绝好机遇,通过共构方式可有效降低车站埋深,缩减工程投资,社会干扰小,施工工期合理。

该工程可产生大量剩余空间,并预留与南侧周边地块结合条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品质一体化开发空间201,可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运输价值与城市功能和空间价值综合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