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8469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轮胎行走模式和履带行走模式转换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工程机械底盘主要分为轮胎式行驶和履带式行驶底盘两种,这两种底盘各有特点和优势,轮式底盘具有行驶速度快,转场容易,不需要专门的转场工具;而履带式底盘具有适用性广,能够在复杂恶劣的地形作业,但是行驶速度慢,需要专门的平板车进行转场,如何使车辆既能够适应复杂恶劣的地形又能够快速转移一直是业界底盘方面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工程机械底盘快速移动和在相对复杂地形作业不能兼顾的问题,集成轮胎式行驶和履带式行驶底盘形式的优点,增加现有工程机械的移动速度的同时也扩大其作业适用范围。
[0004]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包括上车部分1、轮胎行走部分2、轮胎3、轮胎行驶模式液压和控制模块4、连接管路5、履带行走部分6、轮胎回正检测装置7、轮胎转向角度传感器8、连接管路下车接口 9、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车架11、桥架12、整车液压系统上车部分13、中央回转接头14、下车履带行驶多路阀15、轮胎行驶多路阀16、左前行走马达17、右前行走马达18、左侧履带行走马达19、右侧履带行走马达20、左后行走马达21、右后行走马达22、前轮转向油缸组23、后轮转向油缸组24、三种转向模式选择阀25、轮胎转向差速模块26、履带行驶模式和轮胎行驶模式多回路选择阀27。
[0005]在本发明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中,此车仍是由其由上车部分I和下车组成,上车部分I由整车液压系统上车部分13、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等组成,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与连接管路5可实现液压和控制系统快速的连接和断开。
[0006]在本发明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中,下车由独立的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履带行走部分6和轮胎行走部分2,上车与履带行走部分6相连,可以实现履带行走的所有功能,将上车和履带行走部分6行驶到轮胎行走部分2的车架上,通过连接管路5将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与轮胎行走部分2连接后,实现轮胎行驶功能。
[0007]在本发明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中,履带行走部分6由左侧履带行走马达19和右侧履带行走马达20实现行走和转向。
[0008]在本发明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中,轮胎行走部分2的车架11上装有桥架12,桥架12安装轮胎3和行驶马达17、18、21、22,同时作为轮胎回正检测装置7和轮胎转向角度传感器8的安装基础,轮胎行驶模式液压和控制模块4通过连接管路下车接口 9与连接管路5连接。
[0009]在本发明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中,轮胎行走部分由左前行走马达17、右前行走马达18、左后行走马达21和右后行走马达22驱动行驶,由前轮转向油缸组23和后轮转向油缸组24实现转向。
[0010]在本发明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中,整车液压系统上车部分13驱动行驶部分的管路与履带行驶模式和轮胎行驶模式多回路选择阀27连接,通过轮胎和履带模式切换阀27的切换实现行驶模式转变,一路管路通过中央回转接头14连接到下车的下车履带行驶多路阀15驱动左侧履带行走马达19和右侧履带行走马达20实现履带行走和转向,另一路管路通过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连接管路5连接管路下车接口 9连入轮胎行驶模式液压和控制模块4中的轮胎行驶多路阀16和连接轮胎转向差速模块26,随后分别于左前行走马达17、右前行走马达18、左后行走马达21和右后行走马达22驱动轮胎3行走,通过切换轮胎行驶多路阀16实现轮胎行驶时的二轮驱动或四轮驱动。
[0011]在本发明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中,轮胎行驶时转向控制油路由整车液压系统上车部分13通过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连接管路5连接管路下车接口 9连接至三种转向模式选择阀25、前轮转向油缸组23和后轮转向油缸组24,通过三种转向模式选择阀25的切换实现二轮转向、四轮转向和斜行等三种转向模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整车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桥架示意图
[0014]图3为系统部分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本发明专利中,整车需要在公路行驶或者快速转场时,驾驶员采用履带行驶模式将上车用履带行走部分6开到轮胎行走部分2的车架11上面,调整至如图1整车结构示意图所示位置和角度后固定好,将轮胎行驶部分2轮胎行驶模式液压和控制模块4中的连接管路下车接口 9通过连接管路5接到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上,此时液压动力和电气控制管路连接完毕。
[0017]本发明专利中,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内,将整车控制切换到轮胎行驶模式,此时履带行驶模式和轮胎行驶模式多回路选择阀27切换到轮胎行驶通路,油路由上车部分13通过履带行驶模式和轮胎行驶模式多回路选择阀27,经过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连接管路5连接管路下车接口 9连入轮胎行驶模式液压和控制模块4中的轮胎行驶多路阀16和连接轮胎转向差速模块26,最终驱动左前行走马达17、右前行走马达18、左后行走马达21和右后行走马达22实现驱动轮胎3行走。驾驶员通过切换轮胎行驶多路阀16实现轮胎行驶时的二轮驱动或四轮驱动,驾驶员通过三种转向模式选择阀25的切换实现二轮转向、四轮转向和斜行等三种转向模式,最终实现了整车的轮胎行驶模式下高速形式的驱动和转向功能。
[0018]本发明专利中,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内,将整车控制切换到履带行驶模式,此时履带行驶模式和轮胎行驶模式多回路选择阀27切换到履带行驶通路,油路由上车部分13通过中央回转接头14进入到下车履带行驶多路阀15,控制左右履带行走马达19和20转动及换向,从而实现整车履带行驶时的行走及转向。
[0019]本发明专利中,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内,通过轮胎行驶模式将整车快速行驶至轮胎进不去的复杂地形工作场地时,将行驶控制模式转换至履带行驶模式,同时将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与连接管路5断开,将整车采用履带行驶模式从轮胎行走部分2的车架11上开下来即在复杂地形工作场地上的履带作业模式。
[0020]本发明专利中,驾驶员根据实际的需要,在驾驶室内通过切换轮胎行驶模式或履带行驶模式,快速插拔转台后部连接管路5与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 10,实现整车的轮胎行驶或履带行驶,使得整车既能够快速移动或转场也能够在复杂地形下采用履带行驶模式开展工作;轮胎行驶模式下整车具有二轮驱动或四轮驱动及二轮转向、四轮转向和斜行等三种转向模式,使其在轮胎行驶模式时能够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自如的转向和移动。
【主权项】
1.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包括上车部分(I)、轮胎行走部分(2)、轮胎(3)、轮胎行驶模式液压和控制模块(4)、连接管路(5)、履带行走部分¢)、轮胎回正检测装置(7)、轮胎转向角度传感器(8)、连接管路下车接口(9)、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10)、车架(11)、桥架(12)、整车液压系统上车部分(13)、中央回转接头(14)、下车履带行驶多路阀(15)、轮胎行驶多路阀(16)、左前行走马达(17)、右前行走马达(18)、左侧履带行走马达(19)、右侧履带行走马达(20)、左后行走马达(21)、右后行走马达(22)、前轮转向油缸组(23)、后轮转向油缸组(24)、三种转向模式选择阀(25)、轮胎转向差速模块(26)、履带行驶模式和轮胎行驶模式多回路选择阀(27)。
2.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此车仍是由其由上车部分(I)和下车组成,上车部分(I)由整车液压系统上车部分(13)、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10)、等组成,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10)与连接管路(5)可实现液压和控制系统快速的连接和断开。
3.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其特征在于:下车由独立的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履带行走部分(6)和轮胎行走部分(2),上车与履带行走部分(6)相连,可以实现履带行走的所有功能,将上车和履带行走部分(6)行驶到轮胎行走部分(2)的车架上,通过连接管路(5)将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与轮胎行走部分(2)连接后,实现轮胎行驶功能。
4.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履带行走部分¢)由左侧履带行走马达(19)和右侧履带行走马达(20)实现行走和转向。
5.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其特征在于:轮胎行走部分(2)的车架(11)上装有桥架(12),桥架(12)安装轮胎(3)和行驶马达(17)、(18)、(21)、(22),同时作为轮胎回正检测装置(7)和轮胎转向角度传感器(8)的安装基础,轮胎行驶模式液压和控制模块(4)通过连接管路下车接口(9)与连接管路(5)连接。
6.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其特征在于:轮胎行走部分由左前行走马达(17)、右前行走马达(18)、左后行走马达(21)和右后行走马达(22)驱动行驶,由前轮转向油缸组(23)和后轮转向油缸组(24)实现转向。
7.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整车液压系统上车部分(13)驱动行驶部分的管路与履带行驶模式和轮胎行驶模式多回路选择阀(27)连接,通过轮胎和履带模式切换阀(27)的切换实现行驶模式转变,一路管路通过中央回转接头(14)连接到下车的下车履带行驶多路阀(15)驱动左侧履带行走马达(19)和右侧履带行走马达(20)实现履带行走和转向,另一路管路通过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10)连接管路(5)连接管路下车接口(9)连入轮胎行驶模式液压和控制模块(4)中的轮胎行驶多路阀(16)和连接轮胎转向差速模块(26),随后分别于左前行走马达(17)、右前行走马达(18)、左后行走马达(21)和右后行走马达(22)驱动轮胎(3)行走,通过切换轮胎行驶多路阀(16)实现轮胎行驶时的二轮驱动或四轮驱动。
8.轮胎和履带复合式多转向模式底盘,其特征在于:轮胎行驶时转向控制油路由整车液压系统上车部分(13)通过液压和控制模块上车接口(10)连接管路(5)连接管路下车接口(9)连接至三种转向模式选择阀(25)、前轮转向油缸组(23)和后轮转向油缸组(24),通过三种转向模式选择阀(25)的切换实现二轮转向、四轮转向和斜行等三种转向模式。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采用轮胎行走或履带行走能够兼顾在复杂地形作业和快速移动转场的工程机械底盘。采用快速插接件连接上下车的液压和控制系统,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行驶模式,在复杂地形工作场地上采用履带作业模式,转场或者需要快速移动时选择轮胎行驶模式,并且轮胎行驶模式具有二轮驱动、四轮驱动及二轮转向、四轮转向和斜行等三种转向模式,使整车在轮胎行驶模式下具有多种行驶和转向模式具有较强的通过性。本发明集成轮胎行驶和履带行驶功能为一体,使工程机械车辆既能够在复杂恶劣场地上开展工作又能够在公路上快速转场转移。
【IPC分类】E02F9-20, B62D9-00, E02F9-22, B62D11-00
【公开号】CN104805882
【申请号】CN201410044453
【发明人】周峰, 陈利明, 高顺德, 陈梦企, 王欣, 滕儒民, 曹旭阳, 潘志毅, 郑亚辉, 刘纪权, 马光奇, 白朝阳, 魏兴, 孙丽, 李超, 孙晓天, 巩立场, 崔博, 葛硕
【申请人】江苏八达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