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地下大流量渗漏的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9141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地下大流量渗漏的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地下大流量渗漏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地面用地越来越紧缺,因此地下空间的利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有地下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超市等等。
[0003]虽然地下施工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地下大流量渗漏是最主要的隐患,其危险程度甚至会造成地下空间的坍塌。现有技术中的地下修复工具种类虽多,但所消耗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工作效率较低,安全系数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地下大流量渗漏的修复装置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钻夹头和出料转换装置实现修复装置的钻孔和浇注集于一体,不仅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大大提高了施工时的安全性,使修复装置的操作更灵活,实用性更强。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应用于地下大流量渗漏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修复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混凝土料斗,混凝土料斗上设置有端盖,机体的右侧设置有手柄,手柄上设置有调速按钮,手柄通过滑动机构连接在机体上,机体的左侧设置有出料转换装置,出料转换装置包括转换接头,转换接头通过固定管固定连接在机体上,机体内设置有衔接管,衔接管与固定管相匹配,出料转换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台,定位台上设置有钻夹头,钻夹头内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周围均匀分布有夹片,钻夹头的侧面上设置有螺帽孔,螺帽孔通过同步螺杆连接夹片,钻夹头通过连接杆连接定位台,连接杆包括第二转轴和伸缩杆,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钻夹头的底面上,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伸缩杆;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滑块,电机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有离合器,离合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万向节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连接伸缩杆,离合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连接有螺旋杆,螺旋杆与衔接管相匹配,混凝土料斗通过送料管连接在螺旋杆上,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当混凝土装入混凝土料斗后通过合上端盖可以降低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延长混凝土的使用时间,手柄上的调速按钮可以有效控制钻夹头的转速,不仅可以提高钻头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保护钻头,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电机通过离合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当连接第一齿轮时,通过传动杆带动钻夹头工作,实现对渗漏处钻孔,当钻孔完毕后离合器连接第二齿轮,带动螺旋杆工作,螺旋杆将混凝土料斗内的混凝土通过送料管输送到出料转换装置,实现了钻孔和混凝土浇注集于一体,提高了操作者使用时的灵活性,钻孔时不需要人为将钻夹头抬起就可实现钻孔,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钻夹头内可以安装不同型号大小的钻头,提过夹片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钻夹头的实用性。
[0007]进一步,滑动机构包括限位槽和滑块,限位槽位于机体内,滑块固定连接在手柄上,限位槽与滑块相匹配,手柄通过滑块移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滑动机构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可以实现手柄沿着机体上下移动,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提高了操作者在操作时的舒适度。
[0008]进一步,钻夹头的侧面上设置有红外摄像头,由于地下钻孔施工时需要施工人员抬头工作,钻下的水泥灰会掉入眼睛,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大大降低了钻孔的效率,红外摄像头可以有效地将钻孔部位进行照射,代替了施工人员的眼睛对钻孔部位进行观察,进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9]进一步,机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显示窗口,显示窗口的下方设置有换挡开关、电机启动开关和显不屏开关,通过显不屏开关打开显不窗口,使钻孔部位清晰地显不在显不窗口上,施工人员通过显示窗口即可进行钻孔,提高了钻孔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换挡开关可以实现钻孔模式与浇注模式的转换,大大提高了修复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0010]进一步,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滚轮,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底面上,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滚轮通过限位件滑动连接在滑槽上,当修复装置在工作时,将滚轮推至滑槽的顶端,通过固定支架即可对修复装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时的稳定性,当需要移动修复装置时,只需将滚轮推至滑槽底端即可轻松地推动修复装置。
[0011]进一步,转换接头上设置有接口,接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罩,当使用一个接口时,其余的接口可以通过密封罩进行密封,防止混凝土外泄。
[0012]进一步,伸缩杆和传动杆滑动连接在定位台上,可以有效地提高钻夹头的钻孔范围,使钻孔更自由灵活。
[0013]进一步,混凝土料斗的下端呈锥形,锥形面可以使混凝土快速下落,防止混凝土沉积在混凝土料斗的侧壁而发生固化,进而造成送料管的堵塞。
[00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电机通过离合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当连接第一齿轮时,通过传动杆带动钻夹头工作,实现对渗漏处钻孔,当钻孔完毕后离合器连接第二齿轮,带动螺旋杆工作,螺旋杆将混凝土料斗内的混凝土通过送料管输送到出料转换装置,实现了钻孔和混凝土浇注集于一体,提高了操作者使用时的灵活性,钻孔时不需要人为将钻夹头抬起就可实现钻孔,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6]2、滑动机构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可以实现手柄沿着机体上下移动,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提高了操作者在操作时的舒适度;
[0017]3、由于地下钻孔施工时需要施工人员抬头工作,钻下的水泥灰会掉入眼睛,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大大降低了钻孔的效率,红外摄像头可以有效地将钻孔部位进行照射,代替了施工人员的眼睛对钻孔部位进行观察,进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8]4、通过显示屏开关打开显示窗口,使钻孔部位清晰地显示在显示窗口上,施工人员通过显示窗口即可进行钻孔,提高了钻孔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换挡开关可以实现钻孔模式与浇注模式的转换,大大提高了修复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0019]5、当修复装置在工作时,将滚轮推至滑槽的顶端,通过固定支架即可对修复装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时的稳定性,当需要移动修复装置时,只需将滚轮推至滑槽底端即可轻松地推动修复装置,提高了修复装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实现了修复装置的钻孔和浇注集于一体,而且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地下大流量渗漏的修复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钻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料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_机体;2_混凝土料斗;3_出料转换装置;4_手柄;5_端盖;6_调速按钮;7-显示窗口 ;8_换挡开关;9_电机启动开关;10_显示屏开关;11_固定支架;12_滑槽;13-滚轮;14_定位台;15_钻夹头;16_红外摄像头;17_连接杆;18_送料管;19_限位槽;20-滑块;21_电机;22_导线;23_第一转轴;24_离合器;25_第一齿轮;26_传动杆;27_衔接管;28_螺旋杆;29_第二齿轮;30_定位孔;31_夹片;32_同步螺杆;33_螺帽孔;34_第二转轴;35_伸缩杆;36_转换接头;37_固定管;38_接口 ;39_密封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地下大流量渗漏的修复装置,修复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I的顶面上设置有混凝土料斗2,混凝土料斗2上设置有端盖5,混凝土料斗2的下端呈锥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