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89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较易与公路两侧的防护杆、路灯等固定设施发生碰撞,现有的公路两侧的防护杆、路灯等交通固定设施大多为用钣金制成的,这些固定设施虽然耐候性较好,但是所能承受的汽车的冲击力较小,实际上交通事故发生时,汽车的冲击力有时会比较大,这些固定设施较易被汽车冲撞变形、塌陷、弯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对汽车的冲撞具有缓冲作用,承受冲击能力强,有效保护道路固定设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包括套筒、至少一个的防撞板、至少一个的缓冲弹簧和至少一个的固定螺栓,所述套筒的形状为圆筒形,所述套筒套设在外设的位于公路两侧的交通固定设施上,所述防撞板的形状为弧形板,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外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板的内侧面连接,所述固定螺栓将所述套筒和外设的交通固定设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板与所述套筒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防撞板通过一个所述缓冲弹簧与所述套筒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防撞板通过两个所述缓冲弹簧与所述套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上设有螺纹孔,外设的交通固定设施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套筒上的螺纹孔螺接,且穿设所述交通固定设施的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防撞板的弧形面均小于1/2圆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防撞板的相对的侧边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固定螺栓从两个所述防撞板之间的间隙处安装在所述套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固定螺栓从两个所述防撞板的一侧间隙处安装在所述套筒上,另外两个固定螺栓从两个所述防撞板的另外一侧间隙处安装在所述套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一端焊接在所述套筒的外侧面,另一端焊接在所述防撞板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防撞装置通过套筒套在外设的公路两侧的交通固定设施上,该交通固定设施包括防护杆、路灯、咪表,套筒的外侧通过缓冲弹簧与防撞板连接,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当防撞板受到冲击时,缓冲弹簧会吸收一部分防撞板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交通固定设施的抗冲击防撞能力;防撞板的形状为弧形板,与套筒连接,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且使防撞板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防冲击能力;套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交通固定设施上,实现防撞装置与交通固定设施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套筒;2、防撞板;3、缓冲弹簧;4、固定螺栓;

21、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公路的交通固定设施上套设防撞装置,防撞装置上设有与弹簧连接的防撞板,增强交通固定设施的防冲击能力,保护公路两侧的交通固定设施。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包括套筒1、至少一个的防撞板2、至少一个的缓冲弹簧3和至少一个的固定螺栓4,所述套筒1的形状为圆筒形,所述套筒1套设在外设的位于公路两侧的交通固定设施上,所述防撞板2的形状为弧形板,所述缓冲弹簧3一端与所述套筒1的外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板2的内侧面连接,所述固定螺栓4将所述套筒1和外设的交通固定设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板2与所述套筒1同轴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撞板2与套筒1同轴设置,使防撞装置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防撞板2通过一个所述缓冲弹簧3与所述套筒1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每个防撞板2通过一个缓冲弹簧3与套筒1连接,结构简单合理。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防撞板2通过两个所述缓冲弹簧3与所述套筒1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每个防撞板2通过两个缓冲弹簧3与套筒1连接,结构合理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1上设有螺纹孔,外设的交通固定设施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栓4与所述套筒1上的螺纹孔螺接,且穿设所述交通固定设施的通孔中。

由上述描述可知,套筒1上设有螺纹孔,交通固定设施上设有通孔,固定螺栓4与套筒1上的螺纹孔螺接,并且穿设在交通固定设施的通孔中,实现套筒1在交通固定设施上的安装定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板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外设的所述套筒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防撞板2的弧形面均小于1/2圆弧。

由上述描述可知,汽车撞击交通固定设施,主要就是在其左右两侧,两个防撞板2分别位于套筒1的左右两侧,结构合理,对交通固定设施起到有效防护作用;防撞板2的弧形面均小于1/2圆弧,使两个防撞板2的相对的侧边之间设有间隙21,使一个防撞板2受到外力冲击后,具有向另一个防撞板2移动的空间,结构合理。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防撞板2的相对的侧边之间均设有间隙21,所述固定螺栓4从两个所述防撞板2之间的间隙21处安装在所述套筒1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固定螺栓4从两个防撞板2的相对的侧边的间隙21处安装在套筒1上,安装空间设置合理,且固定螺栓4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防撞板2的运动空间,结构设置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栓4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固定螺栓4从两个所述防撞板2的一侧间隙21处安装在所述套筒1上,另外两个固定螺栓4从两个所述防撞板2的另外一侧间隙21处安装在所述套筒1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固定螺栓4的数量为四个,两两从防撞板2的两个侧边固定在套筒1上,使套筒1与交通固定设施之间安装结构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3一端焊接在所述套筒1的外侧面,另一端焊接在所述防撞板2的内侧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缓冲弹簧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套筒1连接,还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防撞板2连接,结构稳固,加工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板2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缓冲弹簧3的材料为弹簧钢。

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撞板2材料为不锈钢,结构强度好,防腐能力强;缓冲弹簧3的材料为弹簧钢,弹性系数好,弹性恢复力好。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包括套筒1、至少一个的防撞板2、至少一个的缓冲弹簧3和至少一个的固定螺栓4,所述套筒1的形状为圆筒形,所述套筒1套设在外设的位于公路两侧的交通固定设施上,所述防撞板2的形状为弧形板,所述缓冲弹簧3一端与所述套筒1的外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板2的内侧面连接,所述固定螺栓4将所述套筒1和外设的交通固定设施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缓冲弹簧3一端焊接在所述套筒1的外侧面,另一端焊接在所述防撞板2的内侧面。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防撞板2与所述套筒1同轴设置,每个所述防撞板2通过一个所述缓冲弹簧3与所述套筒1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

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与实施例二不同的地方为:每个所述防撞板2通过两个所述缓冲弹簧3与所述套筒1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为:

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套筒1上设有螺纹孔,外设的交通固定设施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栓4与所述套筒1上的螺纹孔螺接,且穿设所述交通固定设施的通孔中。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为:

一种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防撞板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套筒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防撞板2的弧形面均小于1/2圆弧,两个所述防撞板2的相对的侧边之间均设有间隙21,所述固定螺栓4从两个所述防撞板2之间的间隙21处安装在所述套筒1上;具体实例为:所述固定螺栓4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固定螺栓4从两个所述防撞板2的一侧间隙21处安装在所述套筒1上,另外两个固定螺栓4从两个所述防撞板2的另外一侧间隙21处安装在所述套筒1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两侧桶式防撞装置,防撞板2为弧形板,防撞板2与套筒1同轴设置,防撞板2通过缓冲弹簧3与套筒1连接,套筒1通过固定螺栓4与外设的交通固定设施连接,防撞板2为多个时,相邻的防撞板2的侧板之间设有间隙21,用于作为安装固定螺栓4的空间,以及作为防撞板2的移动空间,结构合理稳固,安装使用便捷,增强交通固定设施的防冲击能力,延长交通固定设施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