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1139发布日期:2018-06-23 01:3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透水铺装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在建设城市时,也在改变着大自然的环境,破坏着大自然的循环与平衡。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天然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及非透水性硬化地面所取代,从而改变了自然土壤植被及下垫层的天然可渗透属性,从而破坏了大自然中水和气的原有循环,因而产生了很多负面问题。如:硬化地面使雨水从地面流失或者被阳光蒸发掉,阻断了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使城市地下水难以得到补充,造成城市地下水位下降;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不透水的道路容易积水,降低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当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雨水只能通过下水设施排入河流;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暴雨季节内涝频发,当短时间内集中强降雨时,不透水路面导致排水不畅,雨量过度集中造成路面积水、内涝,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甚至造成交通瘫痪。由于以上问题的出现,对能够探索与应用能够“与环境共生”的透水性铺装材料的需要日益增加。目前,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对透水性铺装有了一定的研究,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发展的比较早。我国也已经开始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这标志着城市建设逐步走出硬化的误区,向人们展示一种全新的,具有环境、生态、水资源保护功能的地面铺设。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采用的透水铺装系统由于设计结构缺乏合理性,仅仅侧重于雨水渗透功能,对于细节的设计考虑并不周全,当雨水水流过大时,很容易造成路面塌陷,使透水铺装系统与自然土层无法很好的进行结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模块化铺设,稳定性好,提高了铺设的灵活性,绿色环保。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水混凝土层、铺装层、渗透层和承压层;

所述铺装层由若干铺装机构拼接形成,铺装机构包括第一铺装机构和第二铺装机构,第一铺装机构和第二铺装机构均包括正四棱柱结构的铺装机构壳体,铺装结构壳体中设有透水腔,透水腔为圆柱体结构,透水腔的中心处设有支撑环,支撑环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支撑环将透水腔分隔成内腔和外腔,内腔上部为花岗石层、内腔下部为活性炭层,花岗石层和活性炭层之间通过滤网层加以分隔,滤网层包括第一滤网层和第二滤网层,第一滤网层位于第二滤网层的上方,第一滤网层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层的孔径,外腔中设有一圈圆环形结构的支撑管,支撑管的外壁分别与透水腔的内壁、支撑环的外壁相接触,支撑管的外部填充褐土,所述铺装机构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分别设有若干透水孔;第一铺装机构的铺装机构壳体上方设有一圈上拼接块、第二铺装机构的铺装机构壳体下方设有一圈下拼接块,第一铺装机构和第二铺装机构交替设置,使上拼接块和下拼接块相互叠合,再通过螺栓加以固定;

所述渗透层由轻壤土和石灰岩按8:3的重量份数比混合组成,石灰岩的粒径为10-30mm;

所述承压层由砾石、卵石和重壤土按5:2:7的重量份数比混合而成,砾石的粒径为10-20mm、卵石的粒径为15-30mm,卵石的粒径为砾石粒径的1.5倍;

所述渗透层和承压层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水平加强板、上加强板组和下加强板组,水平加强板水平的设置在承压层中,上加强板组包括若干垂直固定在水平加强板上方的上加强板,上加强板一端穿过承压层位于渗透层中,下加强板组包括若干垂直固定在水平加强板下方的下加强板,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交错设置。

上述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其中,所述上加强板的高度为h1、宽度为L1,下加强板的高度为h2,、宽度为L2,h1=1.5*h2,L2=3*L1。

上述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其中,所述花岗石层由粒径为5-20mm的花岗石组成。

上述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其中,所述活性炭层由粒径为3-10mm的活性炭组成。

上述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其中,所述支撑管的外壁上向内凹陷的设有若干透水槽。

本发明的有意效果为:

本发明模块化铺设,稳定性好,提高了铺设的灵活性,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铺装机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管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透水混凝土层1、铺装层2、渗透层3、承压层4、第一铺装机构5、第二铺装机构6、铺装机构壳体7、支撑环8、花岗石层9、活性炭层10、第一滤网层11、第二滤网层12、支撑管13、透水槽14、褐土15、透水孔16、上拼接块17、下拼接块18、水平加强板19、上加强板20、下加强板21。

如图所示一种生态环保的透水铺装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水混凝土层1、铺装层2、渗透层3和承压层4;

所述铺装层由若干铺装机构拼接形成,铺装机构包括第一铺装机构5和第二铺装机构6,第一铺装机构和第二铺装机构均包括正四棱柱结构的铺装机构壳体7,铺装结构壳体中设有透水腔,透水腔为圆柱体结构,透水腔的中心处设有支撑环8,支撑环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支撑环将透水腔分隔成内腔和外腔,内腔上部为花岗石层9、内腔下部为活性炭层10,所述花岗石层由粒径为5-20mm的花岗石组成,所述活性炭层由粒径为3-10mm的活性炭组成,花岗石层和活性炭层之间通过滤网层加以分隔,滤网层包括第一滤网层11和第二滤网层12,第一滤网层位于第二滤网层的上方,第一滤网层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层的孔径,外腔中设有一圈圆环形结构的支撑管13,支撑管的外壁分别与透水腔的内壁、支撑环的外壁相接触,支撑管的外壁上向内凹陷的设有若干透水槽14,支撑管的外部填充褐土15,所述铺装机构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分别设有若干透水孔16;第一铺装机构的铺装机构壳体上方设有一圈上拼接块17、第二铺装机构的铺装机构壳体下方设有一圈下拼接块18,第一铺装机构和第二铺装机构交替设置,使上拼接块和下拼接块相互叠合,再通过螺栓加以固定;

所述渗透层由轻壤土和石灰岩按8:3的重量份数比混合组成,石灰岩的粒径为10-30mm;

所述承压层由砾石、卵石和重壤土按5:2:7的重量份数比混合而成,砾石的粒径为10-20mm、卵石的粒径为15-30mm,卵石的粒径为砾石粒径的1.5倍;

所述渗透层和承压层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水平加强板19、上加强板组和下加强板组,水平加强板水平的设置在承压层中,上加强板组包括若干垂直固定在水平加强板上方的上加强板20,上加强板一端穿过承压层位于渗透层中,下加强板组包括若干垂直固定在水平加强板下方的下加强板21,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交错设置;所述上加强板的高度为h1、宽度为L1,下加强板的高度为h2,、宽度为L2,h1=1.5*h2,L2=3*L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