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预制梁预制场硬化层进行再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1131发布日期:2018-06-23 01:31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预制梁预制场硬化层进行再利用的方法,属于预制梁预制场改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受场地及地方征地限制,桥梁预制场建设在主线路基上。梁板预制结束后,对预制场硬化层常规处理方法是需要破除掉预制场的台座和砼硬化层,整平至路基顶层面标高,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路面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工期。且拆除硬化层会造成大量弃渣,弃渣堆放不仅占用土地,也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PPP、BOT等模式在工程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投资设计施工一体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工程造价、节约资源、缩短工期、保护环境,通过对预制场硬化层进行改动,以充分利用硬化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对预制梁预制场硬化层进行再利用的方法,首先填筑或开挖路基,对施作完成的路基路床进行验收,然后填筑级配碎石垫层,在级配碎石垫层上施作水泥混凝土硬化层,在水泥混凝土硬化层上进行预制台座施工及梁板预制;在预制梁预制场的施工完成后,凿除台座,修整砼硬化层,最后进行水泥混凝土硬化层验收。

预制梁预制场建设需要先在路基上填筑级配碎石,再铺筑厚的水泥混凝土作为硬化层。预制梁预制场完成预制梁工作后,先凿除台座,并对预制梁预制场的损坏部分进行修补。

路基回弹模量不得小于40MPa。

预制场梁体预制吊装完成后,级配碎石作为路面结构层中的垫层,水泥混凝土硬化层作为路面结构层的底基层。

在预制梁预制场的表面设置纵向和横向的排水沟,纵向和横向的排水沟交错布置,排水沟与沉淀池及过滤池连接。预制梁的预制场台座四周设有梁体养生用的自动喷淋设施。预制场中安装有监控设备。

制梁台座设计为扩大基础形式,台座采用钢筋砼结构,台座两端采用钢筋砼扩大基础承重。为防止台座两端在张拉时下沉,将两端2.0m的位置台座进行加固,采用砼钢筋砼扩大基础,基础埋深50cm。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时,摊铺基就位距硬化层50cm位置开始摊铺。摊铺机与硬化层之间部分采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松铺厚度比摊铺机摊铺厚度高出1cm,摊铺完成后先用人工对与硬化层结合处进行水泥浆灌注,然后使用压路机横向碾压,距硬化层15cm范围内使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最后使用振动冲击夯对与硬化层结合处位置进行冲击夯实保证压实度。

本发明通过开展利用路基上预制场的硬化层再利用施工技术研究,以达节约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环保施工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对预制梁预制场硬化层进行再利用的方法,本方法主要根据以下技术要求进行再利用的。

1)、根据TJ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验算最大轴载作用下混凝土硬化层所受的弯拉应力是否小于混凝土的弯拉强度,确定硬化层混凝土标号、硬化层作为路面结构垫层及底基层厚度。

2)、硬化层施工完成后,预制梁生产过程中模板安装问题,需采取专项措施。

3)、硬化层施工时需做好纵横向排水措施,将施工养生水及雨水及时排出预制场。

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正常路段)与硬化层结合处,采取措施保证结合处压实度。

为保障预制梁的总体施工进度,预制场总体布置严格按照龙怀高速龙连标准化施工管理的要求,从全局考虑、统筹安排,保证预制梁的生产,并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应付不可预见的因素:综合考虑施工环境的优越性,注意环保,不断引进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预制梁场经全方位综合考虑,规划的预制场地整体纵坡与线路纵坡相同,预制场施工区主要由预制梁生产作业区(包括制梁台座、内模拼装区、钢筋加工区、原材料堆放区等),存量区,施工道路,运梁通道,生活区等功能区域组成,各功能区域分别设置明显标识。预制场按桥梁预制场硬化层再利用技术方案施工要求,路基回填或开挖至路基顶面设计标高以下10cm后,确保路基经验收平整度及承载力合格后,先铺筑20cm未筛分碎石,再采用25cmC25混凝土硬化。

场地硬化时做好纵横向排水措施,将施工用水和雨水排出预制场外,减少场地积水,所有排水最后沿纵向排水沟引入沉淀池及过滤池进行处理。排水沟环绕梁场四周外侧,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制梁区台座四周设梁体养生用的自动喷淋设施。预制场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安装监控设备;制梁区与办公、生活区设置安全距离。

由于预制场均设置在桥台后的路基上,场地条件较好,制梁台座设计为扩大基础形式,台座采用钢筋砼结构,台座两端采用钢筋砼扩大基础承重。为防止台座两端在张拉时下沉,将两端2.0m的位置台座进行加固,采用C25砼钢筋砼扩大基础,基础埋深50cm。

考虑20m、25m梁台座与30m梁台座共用,台座按长30.5m设置,宽88cm,台座面层砼标号为C25,按厚度25cm起沿路基纵坡加厚保持台座顶面水平;基础为C25砼,厚25cm。纵向两侧预埋5#槽钢与台座平齐做预留密封槽,顶面铺设6mm钢钢板,边缘与预埋槽钢焊接,并打磨平整,顶面向下15cm横向预埋Φ30PVC管,间距50cm,作为模板对拉孔。为便于箱梁起吊作业,在台座两端1.1m处各留长20cm的预留槽,槽口上铺活动钢板。

为了防止预制梁上拱过大及预制梁与桥面现浇层由于期差别而产生过大收缩差,根据设计建议,按存梁期不超过90天,预制梁台座跨中按设计值预设向下的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的反供。若累计上供超过计算值10mm,应采取控制措施。

台座受力以30m小箱梁台座进行验算(最不利荷载)。制梁台座在箱梁末初张前,整体受力,承受均布荷载作用。此状态下,台座本身及其西部的承载地基所受的应力值较小,不进行验算;张拉后小箱梁起供,所有重量集中至台座两端,此时基础与地基受力为最不利情况,须对其进行验算。

为防止雨水及预制梁养生水浸入路基,影响路基稳定性。场地硬化时需做好纵横向排水措施,在每个台座之间两侧沿路基纵坡设置10cm×6cm排水明沟,在每排台座之间沿路基横坡设置20cm×20cm排水明沟,将施工用水和雨水排出预制场外,减少场地积水。所有排水最后沿纵向排水沟(排水沟40cm×30cm)引入沉淀池及过滤池进行处理。排水沟用红砖进行砌筑,地面采用M7.5砂浆进行抹面,排水通畅,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时,摊铺基就位距硬化层50cm位置开始摊铺。摊铺机与硬化层之间部分采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松铺厚度比摊铺机摊铺厚度高出1cm,摊铺完成后先用人工对与硬化层结合处进行水泥浆灌注,然后使用压路机横向碾压,距硬化层15cm范围内使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最后使用汽油振动冲击夯对与硬化层结合处位置进行冲击夯实保证压实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