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器外套筒以及具有该隔振器外套筒的隔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438发布日期:2018-11-07 20:37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隔振器外套筒以及具有该隔振器外套筒的隔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隔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振器外套筒以及包含上述隔振器外套筒的隔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轨道交通以其便捷、快速、准时、节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优势,迅速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热点。但其振动与噪声污染也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在建设同期采取必要的隔振降噪措施。其中减振降噪效果最好的还是由阻尼弹簧构成的轨道系统浮置道床隔振结构。

在轨道系统浮置道床隔振结构,隔振器是其核心部件,其由内套筒、外套筒以及顶盖等组成。其中,内套筒可以随时拆卸更换,但外套筒由于浇筑在混凝土道床中,一旦损坏则无法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振器外套筒,其能够在不破碎混凝土道床、不影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利用窗口时间进行更换。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振器外套筒,其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上设置有N个孔,N个孔分为M个用作注浆的孔和N-M个用作锚固的孔,其中,N≥2,M≥1,N-M≥1。

其中,N个所述孔分成至少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两个孔,每组中的孔的中心均位于所述筒体的同一母线上,且在所述母线上的分布位置相同。

其中,每组中的孔的数量为三个。

其中,每组中的孔的孔壁所在的圆周面均平行于该孔的中心与基点之间的连线,所述基点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并在该孔的中心与所述筒体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内,且位于所述轴线远离该孔的一侧。

其中,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倒刺。

其中,所述倒刺与用于安装所述隔振器外套筒的孔过盈配合。

其中,所所述筒体的母线与所述倒刺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β。

其中,45°≤β≤75°。

其中,所述倒刺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隔振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隔振器外套筒。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振器外套筒,可以在不破碎混凝土道床的前提下,完成外套筒的更换。因此可以利用轨道运维的窗口时间操作,不占用正常地铁运营时间,操作安全可靠,且更换后加固效果明显。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便于安装拆卸,以便检修或更换隔振器的外套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振器外套筒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隔振器外套筒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隔振器外套筒安装在道床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孔;3:倒刺;4:道床;5:锚固筋;B: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振器外套筒的一个优先实施例。如图所示,该隔振器外套筒包括筒体1,在筒体1上设置有N个孔2,这N个孔2分为M个用作注浆的孔2和N-M个用作锚固的孔2,其中,N≥2,M≥1,N-M≥1。该隔振器外套筒还包括与用作锚固的孔2适配的锚固筋5。在该实施例中,孔的总数量N为9个。这9个孔包括1个用作注浆的孔2和8个用作锚固的孔2。优选用作注浆的孔2位于筒体1的最下端。孔的直径例如为20mm。

当需要更换隔振器外套筒时,首先使用水钻机将需要更换的外套筒取出;并将该外套筒压入混凝土道床4用于安装外套筒的孔中;在筒体用作锚固的孔2中打入锚固筋5;然后在外套筒的下端放入充气垫,并进行充气,利用充气垫封堵外套筒底部外侧环状缝隙(即筒体1与混凝土道床4用于安装外套筒的孔之间的间隙);通过用作注浆的孔2向筒体1和用于安装外套筒的孔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混凝土砂浆;等浇筑的混凝土砂浆凝固后移除充气垫,最后进行顶升即可完成隔振器外套筒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隔振器外套筒,可以在不破碎钢筋混凝土道床的前提下,完成外套筒的更换,因此可以利用轨道运维的窗口时间操作,不占用正常地铁运营时间。操作安全可靠,且更换后加固效果明显。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便于安装拆卸,以便检修或更换隔振器的内套筒。

优选地,N个孔2分成至少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两个孔2,每组中的孔2的中心均位于筒体的同一母线上,且在母线上的分布位置相同。在该实施例中,9个孔2分成三组,每组包括三个孔2,这三个孔2的中心位于筒体1的同一母线上,且在母线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也就是说,这9个孔2中位于不同母线上部的孔2分布在同一水平上,位于不同母线中部的孔2分布在同一水平上,位于不同母线下部的孔2分布在同一水平上。该隔振器外筒体通过将在同一母线上设置3个孔2,且在筒体1的同一水平上也设置三个孔,使得当通过锚固筋5锚固时外套筒与混凝土道床4之间的连接会更加牢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孔2的数量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数量,例如6个,10个,12个,且孔2在筒体1上的分布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只要便于外套筒和混凝土道床4连接牢固即可。

此外,为了便于向用作锚固的孔2内打入锚固筋,且向用作注浆的孔2内注浆,优选每组中的孔2的孔壁所在的圆周面均平行于该孔2的中心与基点B之间的连线,其中,该基点B位于筒体1的上部,并在该孔2的中心与筒体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内,且位于轴线远离该孔2的一侧。

为了防止外套筒从混凝土道床4中的安装孔中脱出,优选在筒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倒刺3。优选倒刺3与用于安装隔振器外套筒的孔过盈配合,以便进一步提高外套筒和混凝土道床4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具体地,倒刺3与筒体1的连接点所在的母线与倒刺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β,优选45°≤β≤75°,例如60°。并优选这些倒刺3均匀地分布在筒体1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隔振器,其包括如上的隔振器外套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器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隔振器外套筒技术效果相对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将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