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排气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2979发布日期:2018-10-09 22:2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排气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浇筑模板,属于板下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客运专线、城际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这种新的结构形式对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提出了新要求,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除了应具备高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能,同时应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层状空间内自流平密实,并具备优越的耐久性和高体积稳定性。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在无砟轨道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弹性作用,施工过程在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前提下,如何使板底与自密实混凝土牢固的结合也至关重要。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一般从轨道板预留中间灌注孔灌注,其他两孔设防溢观察管,轨道板最远端的四角设观察排气孔,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与板面接触极易汇集气泡及腔内空气且不宜排出,影响轨道板底与填充层的牢固结合。浇筑过程中要满足诸多灌注质量要求,其中表面无面积大于50cm2以上的工艺性气泡,面积6cm2及以上气泡的面积之和不宜超过板面积的2%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技术要求,所以在灌注过程中对工装和工艺方面的要求特别高,控制好腔体内空气合理的排出是解决板面气泡的关键。

在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填充层是由两侧纵向挡浆模板和两端横向挡浆模板组合拼装在一起,然后由挡浆模板压紧装置和斜支撑装置使其固定,从而形成的一个四角预留排气观察孔的中空腔体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挡浆模板与轨道和底座板(支撑层)之间形成的几乎是一个完全密闭的中空腔体结构,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板腔内极易形成气泡汇集,而板腔内空气只能通过四角预留排气观察孔和挡浆模板的模板布溢出,会导致排气缓慢且不宜将板腔中部气泡排出,导致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板面气泡偏多,使填充层与轨道板有效接触面积减少,粘结力降低,严重影响结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排气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浇筑模板,在现有的填充层浇筑模板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横向挡浆模板部位增设排气观察孔,并在纵向挡浆模板与轨道板之间增设L型排气构件,使板腔内空气在灌注过程中更好地排出,从而解决填充层气泡不宜排出的问题,使结构质量更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易于排气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浇筑模板,包括底座板上方的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四个侧边的下部设有由两个纵向挡浆模板和两个横向挡浆模板围成的挡浆模板围挡,所述挡浆模板围挡通过挡浆模板压紧装置紧固贴合于轨道板的四个侧边,所述挡浆模板围挡的四个角以及横向挡浆模板均设有排气观察孔,所述轨道板、挡浆模板围挡和底座板之间的中空腔体为填充层,所述轨道板与两侧的纵向挡浆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一组L型排气构件,所述L型排气构件由相互垂直的钢板组成,其中一块钢板为长方体板,另一块钢板为底面与长方体板垂直的楔形板,所述L型排气构件的楔形板底面与轨道板的侧面贴合。

所述L型排气构件中长方体板和楔形板的宽度均为3~5cm。

所述轨道板上表面设有压紧装置。

所述横向挡浆模板通过斜撑支撑。

本实用新型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排气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浇筑模板,在现有的填充层浇筑模板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横向挡浆模板增设排气观察孔,与传统的排气观察孔仅设置在四角部位相比,有助于排气;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排气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浇筑模板,在纵向挡浆模板与轨道板之间增设L型排气构件,L型构件的楔形板能够轻易楔入纵向挡浆模板和轨道板之间,使板腔内空气在灌注过程中更好地排出,从而解决填充层气泡不宜排出的问题,使结构质量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排气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浇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L型排气构件楔入前状态示意图。

图3是L型排气构件楔入后状态示意图。

图4是L型排气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向挡浆模板,2-挡浆模板压紧装置,3-横向挡浆模板,4-排气观察孔,5-斜撑,7-L型排气构件,71-长方体板,72楔形板,8-轨道板,9-底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排气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浇筑模板,参照图1,包括底座板9上方的轨道板8,所述轨道板8的四个侧边的下部设有由两个纵向挡浆模板1和两个横向挡浆模板3围成的挡浆模板围挡,所述挡浆模板围挡通过挡浆模板压紧装置2紧固贴合于轨道板8的四个侧边,所述挡浆模板围挡的四个角以及横向挡浆模板均设有排气观察孔4,所述轨道板8、挡浆模板围挡和底座板9之间的中空腔体为填充层,所述轨道板8与两侧的纵向挡浆模板1之间分别设置有一组L型排气构件7,参照图4,所述L型排气构件7由相互垂直的钢板组成,其中一块钢板为长方体板71,另一块钢板为底面与长方体板71垂直的楔形板72,所述L型排气构件7的楔形板72底面与轨道板8的侧面贴合。

所述L型排气构件中长方体板和楔形板的宽度w均为3~5cm。

所述横向挡浆模板通过斜撑5支撑。

所述轨道板上表面设有压紧装置6,用于放置灌注过程中轨道板上浮。

在浇筑前,如图2所示,首先将L型排气构件7的楔形板贴合于轨道板8和纵向挡浆模板1之间,然后敲击楔入,楔入后效果如图3所示,楔入深度为填充层混凝土的上表面,通过支撑作用,挡浆模板围挡与轨道板之间产生一个席位的空隙,灌注过程中,板腔内的空气能通过这个席位空隙更快更有效地排出,而不影响灌注的自密实混凝土浆体的溢出。通过试验证明,纵向每侧均匀分布插入9个此L型排气构件,填充层混凝土表面有害气泡量较少,说明排气效果很好,并且敲击插入后,不会变形、断裂,不会破坏挡浆模板和压紧装置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