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1095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载人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斜拉桥桥梁工作中一种用于斜拉索检测维修的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
【背景技术】
[0002]在斜拉索检测技术领域中,往往通过起吊牵引设备将载人机具沿斜拉索由下而上缓慢牵引来进行人工检测斜拉索。传统检修机具有单组或多组滚轮、载人挂篮机构和牵引设备组成。滚轮组悬挂于斜拉索之上,下挂载人挂篮构成检修小车,在由牵引设备牵引小车,从而沿斜拉索行走。
[0003]另外,现有技术中用于斜拉索检修的载人挂篮,利用安置于地面的卷扬机作为牵引装置,卷扬机带动钢丝绳,通过一系列转向滑轮,拖动安装在斜拉索上的挂篮上下移动,为斜拉索做检测、维护等作业。现有的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的控制端在地面,挂篮上作业人员要移动挂篮时,必须通过对讲机告知地面控制端人员,再由控制端人员操控卷扬机控制挂篮移动;挂篮的刹车装置安装在地面卷扬机上,同时牵引的钢丝绳只有一条,具有安全隐患,且体积大、安装拆卸不便。
[0004]公开号为CN2026585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索面斜拉桥斜拉索的检修系统,包括爬升器、第一动力装置、安全绳、可安置检修人员的作业平台和防坠落装置,爬升器下面设置有卡槽的滚轮,爬升器通过有卡槽的滚轮与单索面斜拉桥的斜拉索接触,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安装在爬升器内,所述爬升器与所述作业平台通过绳索连接,所述防坠落装置位于单索面斜拉桥的桥塔顶端,通过安全绳与作业平台内的检修人员连接。所述有卡槽的滚轮的数目为偶数个,与单索面斜拉桥最上面的一对斜拉索接触,滚轮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有卡槽的滚轮与单索面斜拉桥最上面的一对斜拉索接触,接触的方式是斜拉索位于滚轮的卡槽内。该检修系统将防坠落装置设置于单索面斜拉桥的桥塔顶端,施工难度大;采用第一动力装置及第二动力装置使得该检修系统结构复杂且成本增加,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包括设置于斜拉索上且沿斜拉索滑动的轮架组件,轮架组件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提升机,轮架组件的中部两侧均设有挂篮;以及包括固定于斜拉索顶端锚头上的钢圈滑轮组件,所述钢圈滑轮组件包括钢圈及对称设置于钢圈两侧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设为两根,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斜拉索主体的顶端,另一端依次穿过钢圈两侧的滑轮及轮架组件两侧的提升机后与地面粧体连接。
[0008]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轮架组件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的两端均设有架体滑轮,下架体的两端均设有架体滑轮。
[0009]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提升机设有防坠刹车装置。
[0010]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提升机分别与操控板、控制电箱连接,所述控制电箱通过电缆与地面电源连接。
[0011]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挂篮之间设有螺杆。
[0012]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轮架组件通过螺栓与挂篮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在挂篮设计上进行优化,采用轮架组件通过螺栓与挂篮固定的方案,使安装拆卸更为方便快捷,利用安装在轮架组件顶端的提升机作为牵引装置,提升机的操控板设置于挂篮内,避免了由于通讯不畅造成指令不清的问题,在提升机设置防坠刹车装置,提高了检修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所述架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所述挂篮与架体组件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中所述钢圈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识如下:
[0019]1-斜拉索、11-锚头、12-钢圈滑轮组件、121-钢圈、122-第一滑轮、123-第二滑轮、2-轮架组件、21-上架体、22-下架体、23-架体滑轮、3-提升机、31-防坠刹车装置、4-钢丝绳、5-挂篮、51-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包括设置于斜拉索I上且沿斜拉索I滑动的轮架组件2,轮架组件2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提升机3,轮架组件2的中部两侧均设有挂篮5 ;以及包括固定于斜拉索I顶端锚头11上的钢圈滑轮组件12,所述钢圈滑轮组件12包括钢圈121及对称设置于钢圈121两侧的第一滑轮122和第二滑轮123 ;还包括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设为两根,所述钢丝绳4 一端固定于斜拉索I主体的顶端,另一端依次穿过钢圈121两侧的滑轮及轮架组件2两侧的提升机3后与地面粧体(图中未示)连接。所述提升机3设有防坠刹车装置31。
[0022]所述提升机3分别与操控板、控制电箱(图中未示)连接,所述控制电箱通过电缆与地面电源连接。所述轮架组件2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上架体21和下架体22,上架体21的两端均设有架体滑轮23,下架体22的两端均设有架体滑轮23。所述挂篮5之间设有螺杆51。所述螺杆51用于挂篮5之间定位,使得挂篮5之间保持设定的距离。所述轮架组件2通过螺栓与挂篮5固定,安装拆卸方便。所述轮架组件2能适应直径为6cm—24cm的斜拉索I。
[0023]在实际操作时,所述提升机3选用YEJ90L型提升机,单台提升机的安全升降重量为630kg,功率为1.5kw,额度升降速率为7-9m/min,制动力矩为1.5N.m,使用380v三相电供电。所述钢丝绳4选用直径为8.3mm的钢芯钢丝绳,单根钢丝绳4的安全承载重量为630kg。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的安装步骤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0025]SO1:将钢圈滑轮组件12安装于所要检修的斜拉索I顶端锚头位置,将两根钢丝绳4固定在斜拉索I主体的顶端。
[0026]S02:将所述轮架组件2设置于斜拉索I上,具体为,将轮架组件2的上架体21、下架体22扣紧斜拉索1,并通过螺栓将所述上架体21、下架体22连接为一体;所述轮架组件2安装完毕后,在上架体21和下架体22的顶端均安装提升机3。
[0027]S03:所述轮架组件2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挂篮5,通过螺栓锁紧;所述挂篮5之间通过螺杆51定位;同时使得挂篮5与地面保持平行,方便作业。
[0028]S04:将控制电箱设置于挂篮5内部,将控制电箱分别于地面电源及提升机3连接,以及将提升机3与操控板连接;所述钢丝绳4依次穿过设置于钢圈滑轮组件12两侧的第一滑轮122、第二滑轮123,以及穿过设置于轮架组件2顶部的提升机3,并将钢丝绳4与地面粧体固定。
[0029]检修时,需要操作人员通过操控板控制检修挂篮上升或下降,所述提升机3设有防坠刹车装置31,安全性高,且安装拆卸方便。
[0030]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主权项】
1.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斜拉索上且沿斜拉索滑动的轮架组件,轮架组件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提升机,轮架组件的中部两侧均设有挂篮;以及包括固定于斜拉索顶端锚头上的钢圈滑轮组件,所述钢圈滑轮组件包括钢圈及对称设置于钢圈两侧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设为两根,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斜拉索主体的顶端,另一端依次穿过钢圈两侧的滑轮及轮架组件两侧的提升机后与地面粧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组件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的两端均设有架体滑轮,下架体的两端均设有架体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设有防坠刹车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分别与操控板、控制电箱连接,所述控制电箱通过电缆与地面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之间设有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组件通过螺栓与挂篮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斜拉索载人检修挂篮,包括轮架组件,轮架组件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提升机,轮架组件的中部两侧均设有挂篮;以及包括固定于斜拉索顶端锚头上的钢圈滑轮组件,所述钢圈滑轮组件包括钢圈及对称设置于钢圈两侧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设为两根,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斜拉索主体的顶端,另一端依次穿过钢圈两侧的滑轮及轮架组件两侧的提升机后与地面桩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采用轮架组件通过螺栓与挂篮固定的方案,安装拆卸方便;提升机的操控板设置于挂篮内,避免了由于通讯不畅造成指令不清的问题,在提升机设置防坠刹车装置,提高了检修效率以及安全性。
【IPC分类】E01D22-00
【公开号】CN204530513
【申请号】CN201520209440
【发明人】余朝阳, 黄梅峰, 张东阳
【申请人】广州市承信公路工程检验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