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80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手持电动工具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以及一种以电动手持工具为动力源的千斤顶组。
背景技术
按,用以输出旋转动力的手持电动工具,依其输出端用以转接器的连结结构的不同,而分有电动起子、电钻及电动扳手等然而,该等电动工具的用途却因其连结结构而受限制。例如,多数人随车携带的电动扳手,其输出端为一方形的输出接头,用以结合于一转接套筒一端的方形接孔中;该转接套筒另端为一六角形孔,用以容置一螺栓的头部。由此,该电动工具的输出端得以与螺栓连结而可将螺栓锁入一螺孔中或取离该螺孔。然而,上述电动扳手的方形接头除了可用以结合上述的转接套筒外,并无法作其它的用途,使得该电动扳手的用途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可增加手持电动工具的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组,是以手持电动工具为动力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包含有一主体,其具有一第一连结部、一第二连结部、以及一分别连接该第一、二连结部的轴部;其中,该第一连结部用以供连接一可输出旋转动力的电动工具的输出端,该第二连结部则用以连接一以输入旋转动力产生作功动作装置的输入端上;一用以供人手握持的握持筒,套设于该轴部上,使该主体可于该握持筒上依该轴部的心轴为中心转动。
其中该第一连结部具有一方形接孔,用以可容接一电动扳手的方形输出接头。
其中该第二连结部具有一勾体,用以可勾接于一车用千斤顶的环状输入端。
其中该握持筒由二个半筒体结合而成。
其中该主体由一第一构件及一第二构件结合而成。
其中该第一构件具有该第一连结部,该第二构件则具有该轴部及该第二连结部。
其中该第一构件具有该第一连结部及一连接头,该第一连结部具有一方形接孔,其于该第一连结部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一开口,用以可容接一电动扳手的方形输出接头;该连接头自该第一连结部的另一端面凸伸出且呈方形;另外,该第一构件还具有一穿孔,自该方形接孔的底面贯穿至该连接头的自由端端面;该第二构件具有一第二连结部及一轴部,该第二连结部具有一勾体,而该轴部一端连接该第二连结部,另端则具有一方形容置孔,用以容置该连接头;另外,第二构件还具有一螺孔,自该容置孔的底面向该第二连结部方向延伸一预定深度;该第一构件的连接头穿入该第二构件的容置孔中,由一螺栓穿过该第一构件的穿孔并螺锁于该第二构件的螺孔中而使该第一、二构件相结合。
其中该握持筒包含有一筒体、以及二分别设置于该筒体两端处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手持电动工具为动力源的千斤顶组,其包含有一可输出旋转动力的手持电动工具,其具有一输出端;一千斤顶,其具有一旋转动力输入端;一转接器,其包含有一主体及一握持筒;其中,该主体具有一第一连结部、一第二连连结部、以及一分别连接该第一、二连结部的轴部;该第一连结部供连接该电动工具的输出端,该第二连结部则供连接于该千斤顶的输入端;该握持筒套设于该轴部上,使该主体可于该握持筒上依该轴部的心轴为中心转动。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举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上视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构件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1,其包含有一主体10,该主体具有一第一连结部11,呈圆柱状,该第一连结部11具有一方形接孔111,该方形接孔111是于该第一连结部11的一端面上形成一开口112,用以可容接一电动扳手的方形输出接头;一第二连结部12,其具有一勾体121;一轴部13,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连结部11及该第二连结部12。
一握持筒20,由二个半筒体21由四螺栓22结合而成;该握持筒20套置于该主体10的轴部13上,使该主体10可以其轴部13的心轴为中心于该握持筒20上旋转。
请参阅图4,由上述转接器1,使用者可将一电动扳手2的方形输出接头A插置于该第一连结部11的方形接孔111中,并将该第二连结部12的勾体121勾接于一车用千斤顶3的环状输入端B上;以一手握持该电动扳手2,另一手握持于该握持筒20上,启动该电动扳手2,由该转接器1的连结,便可使该电动扳手2驱动该千斤顶3作动。
由上述可知,该转接器1可使得该电动扳手2除了其原有装卸螺栓的作用外,还具有驱动该千斤顶3作动的用途,特别有利于使用者为汽车换装轮胎工作。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4,其同样包含有一主体30及一握持筒40;其中该主体包含有一第一构件31及一第二构件32。该第一构件31具有一第一连结部311及一连接头312,该第一连结部311呈圆柱状,其具有一方形接孔313,该方形接孔313是于该第一连结部311的一端面上形成一开口314,用以可容接一电动扳手的方形输出接头;该连接头312呈方形,连接于该第一连结部311的另一端面上;另外,该第一构件31还具有一穿孔315,自该方形接孔313的底面贯穿至该连接头312的自由端端面。该第二构件32具有一第二连结部321及一轴部322,该第二连结部具有一勾体323,而该轴部322一端连接该第二连结部321,另端则具有一方形容置孔324,用以容置该连接头312;另外,第二构件32还具有一螺孔325,自该容置孔324的底面向该第二连结部321方向延伸一预定深度。
该握持筒40包含有一筒体41、以及二分别设置于该筒体41两端处的轴承42。
该第二构件32的轴部322穿入该握持筒40中,且该第一构件31的连接头312穿入该第二构件32的容置孔324中,由一螺栓316穿过该第一构件31的穿孔315并螺锁于该第二构件32的螺孔325中而使该第一、二构件31、32相结合,并使该握持筒套40设于该主体30的轴部322上。
本实施例主要提供一种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组装方式,而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用途及功效则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加赘述。
请参阅图6,该图所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构件分解立体图,其构成及功效概同于上述第一实施,唯构件外形不同,在此便不加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体,其具有一第一连结部、一第二连结部、以及一分别连接该第一、二连结部的轴部;其中,该第一连结部供连接一可输出旋转动力的电动工具的输出端,该第二连结部则连接一以输入旋转动力产生作功动作装置的输入端上;一供人手握持的握持筒,套设于该轴部上,该主体可于该握持筒上依该轴部的心轴为中心转动。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结部具有一方形接孔,容接一电动扳手的方形输出接头。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连结部具有一勾体,勾接于一车用千斤顶的环状输入端。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持筒由二个半筒体结合而成。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体由一第一构件及一第二构件结合而成。
6.依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构件具有该第一连结部,该第二构件则具有该轴部及该第二连结部。
7.依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构件具有该第一连结部及一连接头,该第一连结部具有一方形接孔,其于该第一连结部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一开口,容接一电动扳手的方形输出接头;该连接头自该第一连结部的另一端面凸伸出且呈方形;另外,该第一构件还具有一穿孔,自该方形接孔的底面贯穿至该连接头的自由端端面;该第二构件具有一第二连结部及一轴部,该第二连结部具有一勾体,而该轴部一端连接该第二连结部,另端则具有一方形容置孔,容置该连接头;另外,第二构件还具有一螺孔,自该容置孔的底面向该第二连结部方向延伸一预定深度;该第一构件的连接头穿入该第二构件的容置孔中,一螺栓穿过该第一构件的穿孔并螺锁于该第二构件的螺孔中使该第一、二构件相结合。
8.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持筒包含有一筒体、以及二分别设置于该筒体两端处的轴承。
9.一种以手持电动工具为电力源的千斤顶组,其包含有一可输出旋转动力的手持电动工具,其具有一输出端;一千斤顶,其具有一旋转动力输入端;一转接器,其包含有一主体及一握持筒;其中,该主体具有一第一连结部、一第二连连结部、以及一分别连接该第一、二连结部的轴部;该第一连结部供连接该电动工具的输出端,该第二连结部则连接于该千斤顶的输入端;该握持筒套设于该轴部上,该主体可于该握持筒上依该轴部的心轴为中心转动。
专利摘要一种手持电动工具的输出转接器,其包含有一主体及一握持筒;其中,主体具有分别可连结一可输出旋转动力的电动工具、及一可输入旋转动力产生作功动作装置的二连结部,握持筒则套设于主体上而可供人手握持且使主体可于握持筒上转动。
文档编号B25B21/00GK2750899SQ200420009750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1日
发明者吴建俊 申请人: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