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张开的手持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93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张开的手持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手持工具,该手持工具带有两个在一铰链内交叉的工具半部,尤其是呈钳子,剪或类似物的形式,其中, 一个工具半部在铰链的一侧设计为钳口,并且在铰链的另一侧设计为一手柄,其中,为另一手柄配设有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孔,所述手柄穿过该孔并且可以有选择地通过转动从一个不作用位置移动到至少一个作用位置,弹性元件在该作用位置根据手柄的张开以及相应复位力的产生而与对置的手柄接触。
背景技术
一种这种类型的、形式为钳子的手持工具例如由德国实用新型7508863公开。弹性元件的孔具有圆形的截面。由于孔是圓形的,因而没有精确地确定弹性元件的个别位置。这会导致弹性元件的意外移动。弹性元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仅通过所产生的弹性材料夹持力保持在钳子的手柄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使用地发展开头所述的手持工具。该技术问题首先并基本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手持工具解决,其中设计为,手柄容纳在一手柄套中,并且通过形状配合支持弹性元件在作用位置和不作用位置的保持。
这样构造的手持工具在操作中对于使用者是有利于使用的,因为,通过形状配合使弹性元件保持在有关位置上,并且同时可以通过手柄套可靠地固定在工具半部上,所述手柄套通常不可动地保持在工具半部的相应部段上。例如通过手柄套在铰接侧的棱边将弹性元件固定在工具半部上。此外,总归与这种手柄套相关的优点(绝缘,把手轮廓)也可与有利地与在此所述的弹性元件结合使用。由于形状配合使得在手持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通常没有弹性元件意外转动的问题。此外,弹性元件也可以如此地构造,使得其可在不同的作用位置与对置的手柄形状配合地布置,这相应导致不同的弹性特性或者说是在弹簧张紧时钳口之间的不同的张开角度。形状配合既可以是在弹性元件和手柄之间,也可以是在弹性元件和手柄套之间存在。这也以卡锁的形式。例如一在弹性元件的孔的区域内的卡锁或一与弹性元件和手柄套的平坦侧共同作用的卡锁。可以有多个卡锁位置,优选设计为对应于弹簧的不同作用位置。
此外,记载有优选在与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时具有意义的若干特征,但原则上也可以在仅与权利要求1的一些特征组合时具有意义或单独具有意义。
因此尤其也设计为,手柄套穿过弹性元件的孔。弹性元件因此支撑在手柄套上。在此,在弹性元件和手柄套之间产生形状配合。由此,手柄套穿过弹性元件,也可以获得手柄套通常的绝缘保护。这通过绝缘材料完全覆盖工具半 部的相应部,殳来保证。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各自的长度上看,手柄或手柄套为实现形状配合在截面上构造为非圆形的,并且,弹性元件的孔在截面上与手柄或手柄套的部段形状配合。非圓形的横截面尤其是多边形,例如是正方形的横截面。各角可以与材料相适应地导圓。与之不同,横截面也可以为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类似。也可以是椭圓形的截面。横截面优选这样选择,使得不同的各作用位置或不作用位置被稳定地占据或保持,尽管如此,但还可以轻易地手动调整。
弹性元件优选设在形成于手柄套上的支撑凸肩的铰接侧。即使在弹性元件穿过手柄套时也防止了弹性元件滑动。弹性元件卡在支撑凸肩和铰链之间。此外,支撑凸肩优选弹性元件处在不作用位置时的基本轮廓形状相匹配。在不作用位置,与弹性元件相结合的手柄套因此相应于通常的手柄套,其中,防止手朝铰链滑动的铰链侧加厚部被加厚地设计。因此,两个工具半部的手柄套也不同地设计。
穿过弹性元件的手柄套优选在弹性元件的铰接侧,以恰当的方式,也就是说,除了前述支撑凸肩之外形成一凸肩。由此,本来会干扰,使得弹性元件不能越过凸肩向铰链移动。弹性元件至铰链可以遵循确定的间距。必要时通过凸肩固定的弹性元件以恰当的方式相对铰链的外轮廓以一间距布置。该
间距可以相当于弹性元件在工具半部或手柄套的轴向上的厚度尺寸的1至4倍,优选1至2倍。该尺寸优选相当于弹性元件的厚度尺寸的1.5倍。原则上也可能将弹性元件沿手柄套的轴可移动地向布置在凸肩和支撑凸肩之间。关于这一点,例如也为实现作用位置的更多的改变。然而优选的是轴向不可移动i也布置。
凸肩优选具有比支撑凸肩更小的轮廓。这相应于其功能,主要仅保证弹性元件的轴向固定。此外,如此可实现弹性元件自由定位的加载面(较宽的一侧,铰接侧),其也可以用于弹型元件的操纵。在考虑到弹性元件可以为
的手柄套移动到工具半部上)的情况下,凸肩较小的轮廓也是有利的。
弹性元件优选在几何形状上的其它细节如此地构造,使得由于几何形状而获得一种确定的弹性特性或在圓周上和对应于各作用位置的不同弹性特性。因此优选的是在弹性元件内设置至少一个凹槽。优选形成为通孔的凹槽位于弹性元件的作用区域内。由于凹槽的构造可以具体按照意愿调节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优选在弹性元件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凹槽也可以过渡到已经存在的孔内。可以在弹性元件中设计一个大凹槽,也或可以在弹性元件中设计多个小凹槽。各凹槽也可以4又局部穿过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优选由橡胶-材料或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其可以是聚氨酯或聚丙烯弹性体(PPEPDM)。肖氏-硬度A优选在50至80范围内选择,进一步优选在60至70之间。
弹性元件也可以由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制成,所述材料以恰当的方式具有不同的硬度。因此例如有利的是,为调整到各作用位置而由手加载的弹性元件的各个区域由较硬的材料形成,原有的弹性区域相应地由较软的材料制成。但所谓的材料组合也可以用于调节弹性特性。
为有利地支持可操作性,可以设计为,在弹性元件上形成手柄紋。当弹性元件总体上按照两组分注塑方法制造时,该手柄紋可以如前述地由一较硬的材料制成。不仅如此,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设定一色彩。
具半部或手柄套的轴向延伸的厚度尺寸。孔尺寸优选相当于弹性元件的所述厚度尺寸的1.2至4倍,进一步优选相当于1.2至2倍,此外优选为1.5倍。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工具,该手持工具带有两个在铰链交叉的工具半部,尤其是呈钳子、剪子或类似物的形式,其中, 一工具半部在铰链的一侧设计有一钳口,并在铰链的另一侧设计有一手柄,该手柄由一手柄套包 围,其中,还为手柄套内侧配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通过在手柄套的 纵向延伸方向上的移动从不作用位置朝铰链方向移动到至少一个作用位置, 其中,弹性元件在所述不作用位置由手柄背向支撑,弹性元件在所述作用位 置根据手柄的张开以及相应复位力的产生而与对置的手柄发生接触。
形式为钳子的这种类型的手持工具例如由DE10 2004 024 385A1公开。 在这种钳子中,弹性元件由一金属片形成,该金属片在手柄和手柄套之间导 引。该金属片具有预定的曲率,该曲率在不作用位置通过弹性变形并因此持 久抵靠的张紧而强烈地复位。通过将金属片移动到其作用位置,金属片在张 紧增加的情况下再次首先具有其预定的曲率,由此,金属片悬空的端部相对 手柄或手柄套出现明显的间距。在使用钳子时,该自由端在相应的弹性变形 以及复位力的形成的情况下朝手柄移动。
从前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弹 性元件的、有利的手持工具,该弹性元件通过在工具半部的纵向上的移动到 达作用位置或不作用位置。
该技术问题首先并主要通过权利要求17的主题解决,其中规定,在作 用位置弹性元件也通过手柄或手柄套背向支撑。不再需要弹性元件在移动时 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元件无需张紧地保持在不作用位置。所述移动不受基于 弹性元件的弹性张紧的力的影响。总体上可以实现一种简单并有利的结构。
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弹性元件也优选由一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材料或塑料 材料制成。关于此可参考上述其它实施形式。
弹性元件本身具有一作用部分和一滑动部分(Schlittenabschnitt )。该滑 动部分优选配设有设计在侧面的纵向槽,手柄套的导轨嵌入该纵向槽中。借 助于滑动部分和手柄套,具体而言是手柄套的所述导轨,弹性元件被沿手柄 套或工具半部的纵向导引。弹性元件形状配合地与手柄套连接。
滑动部分的宽度优选大于工具半部或手柄在该区域的宽度的一半。优选
是所述宽度的约4/10至9/10。
弹性元件在滑动部分的区域中进一步优选形成一手指加载部分。该手指 加载部分是向内朝向另一工具半部的自由定位(freiliegen)的滑块的背面区 域。由于弹性元件的作用部分(向铰链方向看)的前面优选设计为球状,从而 使弹性元件在作用部分的区域内明显比手指加载部分区域更厚,因此创造了这样一个操纵面,借助该操纵面例如可通过大拇指容易地实现弹性元件的移 动。由于较大的作用部分,同时也创造了用于大拇指的向前的支^C部。也可 能的是,在后面还设置一凸出部,例如所述的大拇指也可以在弹性元件向后 运动时形状配合地支承在该凸出部上。由于弹性元件的宽度,拇指通常不与 手柄套内侧接触,使得从这方面看也不会出现对移动的不利影响。
此外,该弹性元件也优选在作用部分具有一个或多个孔。相对滑动部分 凸起的作用部分可以借助于所述孔构造为形成一拖鞋状的结构。该孔也可以 优选设计为通孔。
另外,关于该实施形式也优选的是,手柄套也在弹性元件的区域内完全 包围手柄。
此外,该弹性元件也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必要时是由多种不同硬度的 材料制成。其尤其也可以按照两组分注塑方法制造。在此建议,尤其是与手 柄套滑动共同作用的区域由较硬的材料制成,与之相反,作用部分由较软的 材料制成。必要时,形成手指加载部分的、滑动部分的棵露背部也可以由较 软的材料形成,以便由此实现更有利的操纵。


下面根据仅示出了实施例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图中
图l是以前视图示出的形式为组合钳的手持工具的第一种实施形式,其
中,弹性元件处于不作用位置,而手持工具位于关闭位置; 图2是沿图1中的线n-n的剖视图3对应于图2所示剖视图,然而在此弹性元件位于作用位置; 图4是对应于图1的视图,然而在此弹性元件位于作用位置,并抵靠在 对置的手柄套上,因此手持工具处于张开位置;
图5是对应于图4的视图,然而在此手持工具克服弹性元件的复位力闭
合;
图6-图8是弹性元件另一种可能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9是形式为斜口剪的手持工具的另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弹性元件处 于不作用位置,并且所述手持工具闭合; 图10是沿图9中的线X-X的剖视图11是对应于图9的视图,然而在此弹性元件被移动到作用位置,从而使手持工具处于一张开位置,以及
图12是对应于图11的视图,然而在此手持工具克服了弹性元件的复位
力而闭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至图15所示和所述的是形式为组合钳的手持工具1的第一实施例。 该手持工具1由两个工具半部2, 3构成,所述工具半部借助于一4交《连4相 互连接。每个工具半部2, 3分别形成一钳口 5和一手柄6。两个手柄6分别 容纳在一手柄套7中。手柄套7在铰链侧形成有支撑凸肩11。支撑凸肩11 的铰链侧在两个手柄套7中的一个上设置有一弹性元件8。弹性元件8由弹 性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此外,弹性元件8形成有带有正方形横截面的 孔9。孔9由手柄套7的部分IO卡入,该部分具有与孔9的形状相匹配的才黄 截面。部分10的长度与弹性元件8的厚度,也就是厚度尺寸相匹配。弹性 元件8的厚度相当于手柄6在弹性元件8的区域内的厚度的0.5至2倍,优 选大约是1.5倍。
如尤其是表示出不作用位置的图2可知,弹性元件8的轮廓在该位置几 乎与支撑凸肩11的轮廓形状相匹配。
弹性元件8还在作用区域13具有多个凹槽12,其借助于腹板相互分开。 凸肩14具有比支撑凸肩ll小的轮廓。凸肩14的轮廓的尺寸是这样确定的, 使得弹性元件8可以由于孔9的弹性扩张而越过凸肩14装配在部分10上。 因此,为轴向位置固定,凸肩14仅搭接弹性元件8的一个小的表面区域。
在图3所示的(第一)作用位置上,弹性元件8相对图1和图2中的视图 转过180° 。现在,弹性元件8的作用区域13相对于从余下的手柄突伸出的 支撑凸肩11的凸起部精确对置地卸载。如进一步由图4可知,现在作用区 域13布置在手柄6之间的区域。对置的手柄套7从钳子最大可能的张开出 发,在打开角度cx大约为24°时支承在作用区域13上。然后,也就是克服 弹性元件8的弹性复位力进一步压紧工具半部2, 3。在卸载之后,工具半部 2, 3自动到达图4所示的位置。
另外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弹性元件8从如图1或图2的不作用位置出 发仅转过90。。然后,如例如基本上在图2和图6至图8所示,获得了作用 区域13,。显然在工具半部之间获得了不同的打开角度,从该角度起,在进一步压紧时产生弹性元件8的复位力。
在此,不同的作用区域13和13,通过弹性元件8的不同宽度(从开口边 缘至外棱边的距离)实现。但原则上也可能的是,由此实现不同的作用区域, 即,尽管给定相同的尺寸,也就是尽管在松开钳子半部时形成基本上相同复 位位置,但由于不同的弹性特性,例如弹性元件8中的不同凹槽12、 15,而 依然获得不同的弹性特性。
图6中示出了弹性元件8的另一种实施形式。在此,弹性元件8仅具有 一个大的凹槽15。弹性元件8的各凹槽12之间的腹板在图2中几乎#1去除。 因此形成一个大的凹槽15。通过凹槽12、 15的数目和形状可以调节弹性元 件8的弹性力。
在图7中示出了弹性元件8的另 一种实施形式。该实施形式不具有凹槽, 然而在作用区域13,的较宽侧加工有手柄紋16。手柄紋16为了用手指对弹 性元件6进行回转操纵而形成一定的形状闭合性。如前所述,凹槽也可以设 置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形式中。
此外,弹性元件8也可以由各种材料或塑料制成。其尤其可以按照两组 分注塑方法制造。在图8的实施形式中,带有手柄紋16的作用区域13,由 比作用区域13更硬的材料制成,然而,直接围绕孔9的区域由比手柄紋16 更软的材料制成。
参照图9至图12说明手持工具1的另一种实施形式。图9至图12中的 手持工具1是一种斜口剪。之前使用的附图标记在此也用于相同的元件。
在该实施形式中,弹性元件8设置在手柄套7的手柄套内侧17。弹性元 件8具有一纵向的滑动部分18,该滑动部分在把手套7的纵向槽19中导引。 在此,弹性元件8也由弹性的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滑动部分18形成 了侧向延伸的槽20,由把手套7形成的导轨21伸入所述槽中。导轨21从纵 向槽19的边缘延伸至滑动部分18的槽21中。因此,弹簧元件8形状配合 地但却可纵向移动地保持在手柄套7中。
由于滑动部分18由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优选的、相对软的材料制成,也 使得可通过夹入(Einklipsung)实现轻易地装配。纵向槽19大约从手柄套7的 半部延伸至沿铰链4方向在手柄套7端部前面不远处。因此,弹性元件8可 以朝铰链4移动。如由图IO可知,纵向槽19如此宽地加工在手柄套7上, 使得手柄6在纵向槽19的区域内也由手柄套7完全包围。弹性元件8在链接侧在滑动部分18上形成有一作用部分22。该作用部 分22穿过孔23。孔23的轴线与纵向槽19的纵向成一锐角。在此,锐角的 顶点朝向铰链4。在手柄6的手柄端部方向上,滑动部分18在作用部分22 后面形成一手指加载部分24。手指加载部分24与弹性元件8的宽度相匹配。
现在,如果从图9出发,弹性元件8朝铰链4在纵向槽19内移动至端 部,那么弹性元件8位于图ll所示的作用位置。作用部分22在该位置抵贴 靠在手柄套7对置的手柄套内侧17上。由此,两个手柄6以及钳口 5相互 相隔。手持工具1保持在张开位置。由于手持工具l的闭合,因而弹性元件 8的弹性的作用部分22弹性变形。由于没有力施加在手持工具1的两个手柄 6上,因而手持工具1由于弹性元件8的弹性作用部分22施加的复位力而再 次回到图11所示的张开位置。在此实施形式中,也通过孔23实现,使得弹 性元件8可以在作用部分22的情况下更轻易地变形。同样,在此也可以改 变钳口 5的打开角度a 。这可以通过弹性元件8相对铰链4的位置无级地调 整。弹性元件8在铰链4上定位得越近,打开角度a就越大。
所有公开的特征(本身)都是本发明的重点。因此,在本发明的公开内 容中也完全引入了所属/所附的优先权文件(在先申请的副本),也出于此目 的,将这些文件的特征合并到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手持工具(1),该手持工具带有两个在一铰链(4)内交叉的工具半部(2,3),尤其是呈钳子、剪子或类似物的形式,其中,一工具半部(2,3)在所述铰链(4)的一侧设计有钳口(5),并且在所述铰链(4)的另一侧设计有一手柄(6),其中,为另一手柄(6)配设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弹性元件(8),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孔(9),该手柄(6)穿过该孔,并且可以有选择地通过转动从一不作用位置移动到至少一个作用位置,所述弹性元件(8)在所述作用位置根据所述手柄(6)的张开以及相应复位力的产生而与对置的手柄(6)发生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容纳在一手柄套(7)中,并且通过形状配合支持所述弹性元件(8)在作用位置或不作用位置的保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套(7)穿过所 述弹性元件(8)的孔(9)。
3.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 柄(6)或所述手柄套(7)的至少一个部分(10)在横截面上非圆形地构造。
4.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性元件(8)的孔(9)在横截面上与所述手柄(6)或所述手柄套(7)的所述部分(10) 形状相匹配。
5.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性元件(8)设置在形成在所述手柄套(7)上的支撑凸肩(11)的铰链侧。
6.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撑凸肩(11)在不作用位置与所述弹性元件(8)的轮廓形状相匹配。
7.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弹性元件(8)的铰链侧设有所述手柄套(7)的凸肩(14)。
8.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肩(14)具有比所述支撑凸肩(11)更小的轮廓。
9.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弹性元件(8)中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2)。
10.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元件(8)由橡胶或 一 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11.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8)由多种不同硬度的材料制成。
12.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元件(8)在外面由一种较硬的材料制成,而在内部由一种较软的材料制 成。
13.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元件(8)具有手柄紋(16)。
14.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元件(8)按照两组分注塑方法制成。
15.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元件(8)的孔(9)在所述弹性元件(8)的作用方向上的孔尺寸大于所述弹性 元件(8)在所述手柄(6)的轴向延伸上的厚度。
16.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元件(8)相对所述铰链(4)的外轮廓具有 一 间距。
17. —种手持工具(l),该手持工具带有两个在一铰链(4)内交叉的工具半 部(2,3),尤其是呈钳子、剪刀或类似物的形式,其中, 一工具半部(2,3)在所 述铰链(4)的一侧设计有钳口(5),并且在所述铰链(4)的另一侧设计有一手柄 (6),该手柄由一手柄套(7)包围,其中,为另一手柄套内侧(17)配设一弹性元 件(8),该弹性元件可以通过沿所述手柄套(7)的纵向延伸方向向所述铰链(4) 的移动从一不作用位置移动到至少一个作用位置,在所述不作用位置所述弹 性元件(8)由所述手柄(6)背向支撑,在所述作用位置所述弹性元件(8)根据所 述手柄(6)的张开以及相应复位力的产生而与对置的手柄(6)发生接触,其特 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8)在作用区域内的作用位置也由所述手柄(6)或所述 手柄套(7)背向支撑。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8)由 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19. 如权利要求17和18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 (8)具有一滑动部分(18)。
20. 如权利要求17至19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 (8)在不作用位置不变形。
21. 如权利要求17至20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分 (18)具有一个与所述铰链(4)的厚度相对应的宽度。
22. 如权利要求17至21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分 (18)形成一手指加载部分(24)。
23. 如权利要求17至22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 (8)具有一个带有孔(23)的作用部分(22)。
24. 如权利要求17至23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23)设 计为通孑L。
25. 如权利要求17至24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套(7) 在所述弹性元件(8)的区域内完全包围所述手柄(6)。
26. 如权利要求17至25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 (8)由多种不同硬度的材料制成。
27. 如权利要求17至26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分 (22)由比所述滑动部分(18)更软的材料制成。
28. 如权利要求17至27所述的手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 (8)按照两组分注塑方法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工具(1),该手持工具带有两个在一铰链(4)内交叉的工具半部(2,3),尤其是呈钳子、剪子或类似物的形式,其中,一个工具半部(2,3)在所述铰链(4)的一侧设计有钳口(5),并且在所述铰链(4)的另一侧设计有一手柄(6),其中,为另一手柄(6)配设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弹性元件(8),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孔(9),所述手柄(6)穿过该孔,并且可以有选择地通过转动从一不作用位置移动到至少一个作用位置,所述弹性元件(8)在所述作用位置根据所述手柄(6)的张开以及相应复位力的产生而与对置的手柄(6)发生接触。为进一步有利于使用地改进所述手持工具,本发明建议,将所述手柄(6)容纳在一手柄套(7)中,并且通过形状配合支持所述弹性元件(8)在作用位置或不作用位置的保持。
文档编号B25B7/00GK101479076SQ200780022827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8日
发明者斯蒂芬·普法布 申请人:威尔工具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