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19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例如适合在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穿设于车辆时使用,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用于将例如前下扰流板或后下扰流板(以下将它们统一简称为下扰流板)、后扰流板等车辆外部装饰部件安装于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车辆中,为了提高空气动力特性和外观设计性等,将下扰流板安装于前保险杠或后保险杠(以下将其统一简称为保险杠),或将后扰流板安装于车尾行李箱盖上。
在相对于这样的保险杠或车尾行李箱盖等的安装位置安装下扰流板或后扰流板等车辆外部装饰部件的场合,通过夹紧螺母等将螺栓穿插到开设于车辆外部装饰部件上的车辆安装用孔和开设于安装位置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中,在该螺栓的前端拧上螺母,从而将车辆外部装饰部件安装于安装位置(例如参照日本实开平6-49231号和日本实开平2-136788号)。
可是,在安装作为车辆外部装饰部件的下扰流板的保险杠中,在对应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预先设置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时,如未安装下扰流板,则可从外部看到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所以,可能损害车辆整体的外观设计。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过去,在保险杠上,在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位置、且在从外部看不到的背面预先设有开孔用的划线标记,当实际进行下扰流板的安装作业时,暂时从车辆上拆下保险杠,按照背面的划线标记用图钉等实施开孔后,根据该由图钉等形成的孔部,用钻等开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
为此,在下扰流板向保险杠安装的安装作业中,由于为了作业者用眼确认设于保险杠背面的划线标记,需要每次从车身拆下保险杠,从而存在使安装作业变得烦杂,对于作业者来说,作业负担大,而且,安装作业也费时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将作为车辆外部装饰部件的后扰流板安装于车尾行李箱盖的安装作业中,如图17所示那样,将预先设置了开孔用的划线标记100的纸模板101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102的上表面103上,从而根据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102上的划线标记100用图钉等在车尾行李箱盖102上开孔,然后,根据该由图钉等形成的孔部用钻头等开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
然而,关于在车尾行李箱盖102上定位的纸模板101,由于按与车尾行李箱盖102的上表面103大体相同的尺寸形成,整体较大,所以,难以操作,为了将纸模板101的四角全部定位到车尾行李箱盖102的四角上,需要技术熟练,安装作业烦杂,对于作业者来说,作业负担大。另外,当纸模板101不能相对车尾行李箱盖102正确定位时,需要将纸模板101的四角全部再次定位,所以,存在安装作业也费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可很大程度地减轻安装车辆用部件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中,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用于将车辆用部件安装于车辆;其中具有卡定部、延伸部、及定位部;该卡定部用于相对于上述车辆限定用具主体;该延伸部从由上述卡定部限定的上述用具主体朝上述车辆用部件的安装预定位置侧延长形成,设有上述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标记;该定位部用于相对于上述车辆对上述延伸部进行定位。
另外,在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中,上述卡定部相对于上述车辆高度方向限定上述用具主体,上述延伸部朝向与由上述卡定部限定的上述高度方向大致直交的方向延长而形成。
另外,在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中,在上述延伸部具有相对上述车辆限定上述延伸部的位置的第2卡定部。
另外,在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中,上述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是通过组装板状构件而形成的。
按照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只要使用卡定部和定位部将用具主体定位于车辆,即可根据穿设标记,相对于安装预定位置正确地示出在将车辆用部件安装于车辆时所需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位置,所以,作业者不进行其它作业,只要在该穿设标记的位置进行打孔,即可正确地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可很大程度地减轻安装车辆用部件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
另外,按照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可根据穿设标记,相对于预定高度位置正确地示出在将车辆用部件安装于车辆的预定高度位置时所需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位置,所以,作业者不进行其它作业,只要在该穿设标记的位置进行打孔,即可正确地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
另外,按照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由于当用卡定部限制用具主体的位置时,也由第2卡定部限制延伸部的位置,所以,可进一步防止延伸部移动,这样,可相对于安装预定位置更正确而且稳定地对穿设标记进行定位。
另外,按照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由于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在不使用时可形成为平坦的板状,所以,可减小收容其用的空间,因此,可容易与车辆用部件包装到一起,这样,可与车辆用部件一起流通。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展开图。
图3是表示第1和第2间隔保持面部的配合片夹入到切口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定位于后保险杠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由卡定部将延伸部定位于后保险杠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将孔部形成于后保险杠的底面上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展开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展开图。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说明由卡定部将延伸部定位于后保险杠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为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在车尾行李箱盖上定位以往的纸模板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在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1示出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穿设于车辆的后保险杠(后述)时使用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用于整体安装后下扰流板(图中未示出)。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为组装式,整体由具有厚度的硬质纸材形成,如图1所示那样,由用具主体2和带状的延伸部3a、3b构成,该用具主体2大体配置于中央部,该延伸部3a、3b从用具主体2朝与箭头x和z方向正交的箭头y方向侧延伸。
在此,用具主体2通过将图2所示那样的作为板状构件的纸材折曲数次而组装成大体箱状,在组装后,重量轻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度。
实际上,该用具主体2由中央面部4、侧面部5a、5b、第1间隔保持部6、及第2间隔保持部7构成;该中央面部4大体呈长方形;该侧面部5a、5b与该中央面部4相连,朝内侧折曲成与侧面部5a、5b大体成直角,相互面对;该第1间隔保持部6与中央面部4的一端相连,被朝内侧折曲,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该第2间隔保持部7与中央面部4的另一端相连,并被朝内侧折曲,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
侧面部5a、5b大体为L形,为相同形状,夹住中央面部4,分别具有卡定部8a、8b,该卡定部8a、8b形成为沿后保险杠的后表面和底面的形状从一端到另一端凹成弯曲状。
在该卡定部8a、8b上,在第1间隔保持部6侧朝相同方向形成预定长度的切口9,该切口9彼此相对,同时,在第2间隔保持部7侧也朝相同方向形成预定长度的切口10,该切口10彼此相对。
第1间隔保持部6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当从与中央面部4的连设部分朝内侧折曲时,设于前端的配合片11分别夹入到相对的侧面部5a、5b的切口9。另外,第2间隔保持部7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当从与中央面部4的连设部分朝内侧折曲时,设于前端的配合片12分别夹入到相对的侧面部5a、5b的切口10。
在此,第1间隔保持部6和第2间隔保持部7的设于中央面部4的连设部分与前端的配合片11、12间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尺寸选定得比中央面部4的横向的宽度尺寸稍小。这样,第1间隔保持部6和第2间隔保持部7的中间部分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当侧面部5a、5b相对中央面部4折曲到直角以下时,中间部分的侧端部可抵接于侧面部5a、5b,这样,可防止侧面部5a、5b相对中央面部4折曲到直角以下。
实际上,如图3所示那样,该第1间隔保持部6和第2间隔保持部7通过分别将配合片11、12夹入切口9、10,从而可防止侧面部5a、5b相对中央面部4展开到直角以上。另外,此时第1间隔保持部6和第2间隔保持部7通过配置在侧面部5a、5b间,从而可防止侧面部5a、5b相对中央面部4折曲到直角以下。这样,侧面部5a、5b可在相互平行状态下保持为一定间隔。
在该实施方式的场合,在中央面部4的一端侧设有第1间隔保持部6,同时,在中央面部4的另一端侧设有第2间隔保持部7,这样,第1间隔保持部6和第2间隔保持部7可夹着中央面部4设有间隔地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这样,即使从侧面部5a、5b的任意的部位朝内侧施加外力,也可在整个侧面部5a、5b间确实地维持一定间隔。
另一方面,延伸部3a、3b重量轻而且具有一定强度,且为与作为车辆用部件的安装预定位置的后保险杠的底面形状大体相同的形状,沿该后保险杠的底面地整体上大体形成L形。
另外,该延伸部3a、3b的一端一体成形于用具主体2的侧面部5a、5b上,通过将其从该侧面部5a、5b的连设部分折曲,从而在使平面部13a、13b大体为水平状态下朝箭头y方向延伸,前端朝箭头x方向延伸。
除了该构成外,在该延伸部3a、3b,对应于作为车辆用部件的后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预先在两平面部13a、13b上分别各设置多个开孔用的划线标记14(在该场合,例如×标记),成为刺入图钉等划线形成工具时的目标。
另外,除了该构成外,还在延伸部3a、3b上设置定位部15a、15b,该定位部15a、15b成为将划线标记14定位于后保险杠底面的预定位置时的目标。
实际上,该定位部15a、15b为与设于后保险杠上的车身安装部大体相同的形状,当使平面部13a、13b以水平状态朝箭头y方向延伸时,为了成为与设于该后保险杠上的车身安装部间的距离相同的距离而突出形成于相互分开预定距离的部位。
在以上构成中,从图2所示那样的一张纸模板,通过以下的步骤组装图1所示那样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
首先,以设于中央面部4与侧面部5a、5b的连设部分的平行的2条折曲假想线为棱线,使侧面部5a、5b朝相同方向分别大体折曲成直角,从而使该侧面部5a、5b相互面对。
然后,在该状态下,以设于中央面部4与第1间隔保持部6的连设部分上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为棱线,朝内侧折曲第1间隔保持部6,然后,将该配合片11夹入到侧面部5a、5b的切口9中。另外,以设于中央面部4与第2间隔保持部7的连设部分上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为棱线,使第2间隔保持部7朝内侧折曲,然后,将该配合片12夹入侧面部5a、5b的切口10中。这样,由第1间隔保持部6、第2间隔保持部7、及中央面部4将将侧面部5a、5b稳定地保持为相互平行状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用具主体2。在该状态下,延伸部3a、3b被配置成朝与中央面部4的纵向相同的方向即箭头z方向延伸。
然后,将设于侧面部5a、5b与延伸部3a、3b的连设部分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作为棱线,使朝箭头z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a、3b分别朝外方折曲成与侧面部5a、5b大体成直角,从而分别使该延伸部3a、3b朝与箭头y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地配置。这样,可从图2所示那样的平板状的纸模板组装成图1所示那样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
这样,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可通过折曲1张的平面状的纸模板而形成,在组装前为平面状,可减小收容其用的空间,可容易地与后下扰流板一起输送。
下面,说明使用这样组装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在后保险杠上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场合。
如图4所示那样,作业者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的卡定部8a、8b同时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和后表面19,从而限制用具主体2朝作为车辆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与该行进方向正交的车辆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的移动,这样,可将延伸部3a、3b相对该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的场合,如图5所示那样,通过使卡定部8a、8b对应于后保险杠17的形状形成为朝箭头x和z方向延伸的弯曲状,从而可确实地使用具主体2沿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后表面19的形状紧密接触,这样,可稳定而且确实地将用具主体2在箭头x方向(车辆的行进方向)和箭头z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对相对后保险杠17定位。
另外,此时延伸部3a、3b的平面部13a、13b形成为保持水平状态从卡定部8a、8b沿作为车辆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延伸,所以,可使该延伸部3a、3b的平面部13a、13b紧密接触地确实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
在该状态下,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中,通过将延伸部3a、3b的定位部15a、15b分别定位于设在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上的车身安装部20a、20b,从而可相应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形状正确地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结果,可相对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预定位置正确地对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的场合,作业者可把持作为把持部的形成为立体的用具主体2,所以,可一边将延伸部3a、3b维持为水平状态,一边容易地使用具主体2朝箭头y方向等方向移动,这样,可容易地将延伸部3a、3b相对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定位。
这样,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中,可将预先设于后保险杠17的车身安装部20a、20b作为基准,相对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所以,可相对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预定位置对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正确地进行定位。
这样,在该状态下,作业者通过用图钉22刺延伸部3a、3b的划线标记,从而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表面开设很小的孔,如图6所示那样,可对后保险杠17实施与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应的孔部23。
此后,作业者用图钉22刺所有划线标记14,在后保险杠17上形成孔部23,结束后,使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从该后保险杠17离开。
然后,作业者可由钻24根据孔部23对后保险杠17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由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可在将后保险杠17安装于车身上的状态下,对该后保险杠17正确地穿设与各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
因此,通过夹紧螺母等将螺栓穿入穿设于后保险杠17上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和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中,使该螺母拧在该螺栓的前端,从而可将车辆外部装饰部件(后下扰流板)安装于作为安装预定位置的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上。
另外,在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中,通过仅沿后下扰流板的安装预定位置延长地形成延伸部3a、3b的形状,从而可极力减小延伸部3a、3b整体的区域,这样,作业者可容易操作。
另外,对于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在组装过程中,通过从箭头z方向朝外侧将延伸部3a、3b折曲到与箭头y方向平行的方向侧,从而可调节该折曲角度,使该延伸部3a、3b相对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更紧密地接触地进行定位。
另外,按照以上的构成,根据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和安装其的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形状,在延伸部3a、3b设置划线标记14,由卡定部8a、8b沿作为车辆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同时,利用设于后保险杠17上的车身安装部20a、20b由定位部15a、15b在作为车辆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从而只要使用卡定部8a、8b和定位部15a、15b定位于后保险杠17,即可根据划线标记14相对于后保险杠17正确地示出安装后下扰流板时所需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位置,所以,作业者不进行后保险杠17的拆卸等作业,仅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穿设孔,即可在最佳的位置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可较大程度地减轻安装后下扰流板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
另外,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不使用时可将其形成为平坦的板状,所以,可减小收容其用的空间,因此,可容易将其与后下扰流板包装到一起,这样,可与后下扰流板一起流通。
(2)第2实施方式图7和图8在与图1和图2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7和图8中,示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在将用于安装后下扰流板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穿设于车辆的后保险杠17上时使用。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的定位部26的构成以及第1间隔保持部27和第2间隔保持部28的位置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该场合,省略了后保险杠17的整体图,仅说明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近旁的部分。
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为组装式,由整体具有厚度的硬质的纸材形成,如图7所示那样,包括用具主体29和带状的延伸部3a、3b,该用具主体29大体配置在中央部;该延伸部3a、3b从用具主体29朝与箭头x和z方向直交箭头y的方向延伸。
在此,用具主体29通过将图8所示那样的一体形成的平板状的纸材折曲数次而大体组装成箱状,形成得重量轻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度。
实际上,该用具主体29由中央面部4、侧面部5a、5b、第1间隔保持部27、及第2间隔保持部28构成;该中央面部4形成为大体长方形;该侧面部5a、5b与该中央面部4相连,朝内侧折曲成与该中央面部4大体成直角,相互面对;该第1间隔保持部27与侧面部5b相连,朝内侧折曲,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该第2间隔保持部28与另一方的侧面部5a相连,朝内侧折曲,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
第1间隔保持部27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当从与侧面部5b的连设部分朝内侧折曲了时,设于前端的配合片30分别被夹入到形成于另一侧面部5a的弯曲部分的切口31中。另外,第2间隔保持部28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当从与侧面部5a的连设部分朝内侧折曲了时,设于前端的配合片33分别被夹入到形成于一侧面部5b的前端部分的切口34中。
在此,第1间隔保持部27和第2间隔保持部28的设于中央面部4的连设部分与前端的配合片30、33间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尺寸选定得比中央面部4的横向的宽度尺寸稍小。这样,第1间隔保持部27和第2间隔保持部28的中间部分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当侧面部5a、5b相对于中央面部4折曲到直角以下时,中间部分的侧端部可接触于侧面部5a、5b,这样,可防止侧面部5a、5b相对中央面部4折曲到直角以下。
这样,第1间隔保持部27和第2间隔保持部28通过分别将配合片30、33夹入于切口31、34中,从而可防止侧面部5a、5b相对中央面部4展开到直角以上。另外,此时通过将第1间隔保持部27和第2间隔保持部28配置在侧面部5a、5b间,从而可防止侧面部5a、5b相对于中央面部4折曲到直角以下。这样,侧面部5a、5b可在相互平行状态下保持恒定的间隔。
在该实施方式的场合,隔开间隔地将第1间隔保持部27和第2间隔保持部28连设于侧面部5a、5b的不同的边,这样,即使从侧面部5a、5b的任意部位朝内侧施加外力,也可确实地维持侧面部5a、5b间的间隔。
除了该构成外,还在中央面部4连设凸状的定位部26,通过将该定位部26多次按直角折曲,从而可形成多个台阶部。
实际上,该定位部26由带状的台阶校正片36和设于该台阶校正片36前端的突出片37构成,该突出片37的宽度尺寸比台阶校正片36小,可朝箭头z方向突出。另外,该突出片37将其宽度尺寸选定为比用于将后保险杠17安装于车身上的车身安装部20a的螺栓插入用的贯通孔28的直径稍小。
延伸部3a、3b的一端分别一体成形于用具主体29的侧面部5a、5b,通过该延伸部3a、3b从该侧面部5a、5b的连设部分折曲,从而使平面部13a、13b保持为水平状态地平行于箭头y方向延伸。在该实施方式的场合,通过仅沿作为车辆用部件的安装预定位置的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一部分(在该场合,例如大体形成为直线状的部分)延长地形成延伸部3a、3b,从而可进一步减小延伸部3a、3b整体的区域,这样,可容易地由作业者操作。
另外,在延伸部3a、3b,对应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预先在两平面部13a、13b上设置开孔用的划线标记14。
另外,在以上构成中,从图8所示那样的1张纸模板,按照以下的步骤组装图7所示那样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
首先,以设于中央面部4与侧面部5a、5b的连设部分的折曲假想线为棱线,使侧面部5a、5b朝相同方向分别大体折曲与侧面部5a、5b成直角,从而使该侧面部5a、5b相互相对。
然后,在该状态下,以设于一侧面部5b与第1间隔保持部27的连设部分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为棱线,朝内侧折曲第1间隔保持部27,然后,将配合片30夹入到另一侧面部5a的切口31中。另外,以设于另一侧面部5a与第2间隔保持部28的连设部分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为棱线,朝内侧折曲第2间隔保持部28,然后,将该配合片33夹入到侧面部5b的切口34中。这样,由第1间隔保持部27、第2间隔保持部28、及中央面部4将侧面部5a、5b稳定地保持为相互平行状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用具主体29。在该状态下,延伸部3a、3b被配置成朝与中央面部4的纵向相同的方向即箭头z方向延伸。
然后,将设于侧面部5a、5b与延伸部3a、3b的连设部分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作为棱线,使朝箭头z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a、3b分别朝外方折曲成与侧面部5a、5b大体成直角,从而分别将该延伸部3a、3b配置成朝与箭头y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此外,还以在定位部26按预定间隔设置的平行的2条折曲假想线为棱线,大体折曲成直角,从而形成在2个部位具有台阶部的台阶校正片36,同时,形成朝箭头z方向突出的突出片37。
这样,可从图8所示那样的平板状的纸模板组装成图7所示那样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
下面,说明使用这样组装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在后保险杠17上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场合。
如图7所示那样,作业者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的卡定部8a、8b同时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和后表面19,从而限制用具主体29朝作为车辆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的移动,这样,可将延伸部3a、3b相对于该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的场合,通过使卡定部8a、8b对应于后保险杠17的形状形成为朝箭头x和z方向延伸的弯曲状,从而可确实地使用具主体29沿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后表面19的形状紧密接触,这样,可稳定而且确实地将用具主体29在箭头x方向和箭头z方向相对于后保险杠17定位。
另外,此时,延伸部3a、3b的平面部13a、13b形成为在水平状态下从卡定部8a、8b沿箭头y方向延伸,所以,可使该延伸部3a、3b的平面部13a、13b确实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
可是,当进行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的定位作业时,预先从后保险杠17的车身安装部20a拆下螺栓(图中未示出)。
在该状态下,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中,通过将连设于中央面部4上的定位部26的台阶校正片36接触在设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上的车身安装部20a,同时,将突出片37插入到该车身安装部20a的螺栓插入用贯通孔38中,从而可吻合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形状地在作为车辆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上对延伸部3a、3b正确地进行定位,结果,可相对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预定位置正确地对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进行定位。
在该实施方式的场合,作业者把握作为把持部而立体地形成的用具主体29,从而可在将延伸部3a、3b维持在水平状态的同时,容易地使用具主体29朝箭头y方向等方向移动,所以,可容易地将延伸部3a、3b相对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进行定位。
这样,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可将预先设于后保险杠17上的贯通孔38作为基准,相对于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所以,可相对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预定位置对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进行定位。
这样,在该状态下,作业者通过用图钉22刺入延伸部3a、3b的划线标记14,从而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从后保险杠17的表面开设很小的孔,这样,可在后保险杠17上形成与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应的孔部。
作业者在将图钉22刺入划线标记14、将孔部形成于后保险杠17上后,使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从该后保险杠17离开,可根据该孔部用钻对后保险杠17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25,可在将后保险杠17安装于车身上的状态下,相对于后保险杠17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正确地穿设于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位置。
因此,通过夹紧螺母等将螺栓穿入穿设于后保险杠17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和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使该螺母拧上于该螺栓的前端,从而可将作为车辆外部装饰部件的后下扰流板安装于作为安装预定位置的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上。
按照以上的构成,根据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和安装其的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形状,在延伸部3a、3b上设置划线标记14,由卡定部8a、8b沿作为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同时,利用设于后保险杠17上的贯通孔38由定位部26在作为车辆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从而只要使用卡定部8a、8b和定位部26定位于后保险杠17上,即可根据划线标记14相对后保险杠17正确地示出安装后下扰流板时需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位置,所以,作业者不进行后保险杠17的拆卸等作业,仅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穿设孔,即可在最佳的位置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可较大程度地减轻安装后下扰流板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
(3)第3实施方式图9和图10在与图7和图8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在图9和图10中,示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在将用于安装后下扰流板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穿设于车辆的后保险杠17上时使用。在该场合,省略后保险杠17的整体图和对重复的部分的说明,仅说明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近旁的部分和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
实际上,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为组装式,定位部41的构成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不同,不从后保险杠17的车身安装部20a拆卸螺栓或螺母等连接部件42,就可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正确地定位于预定位置。
在此,在中央面部4上连设定位部41的一端,该定位部41通过大体直角地折曲多次而可形成多个台阶部。
实际上,该定位部41具有台阶校正片43和对位片44,可通过折曲而使对位片44相互面对;该台阶校正片43将一端与中央面部4相连,大体为T形;该对位片44连设于该台阶校正片43的两前端,组装后朝箭头x和z方向的中间方向倾斜。
在以上构成中,首先,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从1张的纸模板组装用具主体29和延伸部3a、3b。
此外,在定位部41上,将设于定位部41上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作为棱线,朝远离用具主体29的方向(箭头z方向)大体直角地折曲台阶校正片43。然后,在该状态下,在定位部41中,使连设于台阶校正片43上的对位片44朝远离用具主体29的方向(箭头x方向)折曲。
这样,可从图8所示那样的平板状的纸模板组装图7所示那样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
下面,说明使用这样组装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在后保险杠17上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场合。
作业者首先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如图9所示那样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的卡定部8a、8b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和后表面19上,从而限制用具主体29朝箭头x方向和箭头z方向的移动,这样,可相对于该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
然后,在这样状态下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使定位部41的对位片44接触于设在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上的车身安装部20a外轮廓上。
这样,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即使在将连接部件42安装于车身安装部20a上的状态下,也可将该车身安装部20a作为基准,相对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所以,可将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正确定位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预定位置。
这样,在该状态下,作业者通过用图钉刺延伸部3a、3b的划线标记14,从而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从后保险杠17的表面开设很小的孔,这样,可在后保险杠17上形成与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应的孔部,所以,可根据该孔部用钻对后保险杠17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
按照以上的构成,根据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和安装其的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形状,在延伸部3a、3b设置划线标记14,由卡定部8a、8b沿作为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同时,利用设于后保险杠17上的车身安装部20a的外轮廓由定位部41在作为车辆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从而只要使用卡定部8a、8b和定位部41将上述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40定位于后保险杠17上,即可根据划线标记14相对后保险杠17正确地示出安装后下扰流板时需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位置,所以,作业者不进行后保险杠17的拆卸等作业,仅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穿设孔,即可在最佳的位置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可较大程度地减轻安装后下扰流板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
(4)第4实施方式图11在与图7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在图11中,示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在将用于安装后下扰流板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穿设于车辆的后保险杠17上时使用。在该场合,省略后保险杠17的整体图和对重复的部分的说明,仅说明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近旁的部分和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
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为组装方式,定位部51的构成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不同,利用设于后保险杠17上的涂装用肋52,可相对预定位置正确地对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进行定位。
在这里,在中央面部4上连设有大体T形的定位部51,该定位部51通过按预定角度折曲多次而可形成多个台阶部。
实际上,该定位部51具有带状的台阶校正片53和带状的对位片54,该台阶校正片53将一端连设于中央面部4,该对位片54连接于该台阶校正片的前端,通过调节该对位片54的角度,从而可使该对位片54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涂装用肋52的外轮廓。
在以上构成中,首先,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从1张的纸模板组装用具主体29和延伸部3a、3b。
此外,在定位部51,将设于定位部51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作为棱线,按预定角度折回台阶校正片53形成倾斜后,朝接近用具主体29的方向按预定角度分别折曲连设于该台阶校正片53上的对位片54的两侧部。
这样,可从平板状的纸模板组装图11所示那样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
下面,说明使用这样组装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在后保险杠17上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场合。
作业者首先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如图11所示那样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的卡定部8a、8b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和后表面19,从而将延伸部3a、3b相对于该后保险杠17定位。
然后,在这样状态下,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中,使定位部51的对位片54接触于设在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上的涂装用肋52外轮廓。
这样,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可将该涂装用肋52作为基准,相对于箭头y方向正确地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所以,将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正确定位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预定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的场合,可自由调节对位片54的折曲角度,可使对位片54接触于由与图11所示那样的三角形状的涂装用肋52不同形状的梯形构成的涂装用肋55。因此,只要预先设定对位片54与涂装用肋52、55的接触部位,即可将各种各样的形状的涂装用肋作为基准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
这样,在该状态下,作业者通过用图钉刺延伸部3a、3b的划线标记14,从而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后保险杠17的表面开设很小的孔,这样,可在后保险杠17上形成与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应的孔部,所以,可根据该孔部用钻相对后保险杠17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
这样,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50,可在将后保险杠17安装于车身的状态下,相对后保险杠17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正确地穿设于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位置。
按照以上的构成,根据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和安装其的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形状,在延伸部3a、3b设置划线标记14,由卡定部8a、8b沿作为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同时,利用设于后保险杠17上的涂装用肋52、55的外轮廓由定位部51在作为车辆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从而只要使用卡定部8a、8b和定位部51定位于后保险杠17上,即可根据划线标记14相对后保险杠17正确地示出安装后下扰流板时需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位置,所以,作业者不进行后保险杠17的拆卸等作业,仅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穿设孔,即可在最佳的位置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可较大程度地减轻安装后下扰流板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
(5)第5实施方式图12在与图11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在图12中,示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在将用于安装后下扰流板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穿设于车辆的后保险杠17上时使用。在该场合,省略后保险杠的整体图和对重复的部分的说明,仅说明与第4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
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为组装方式,整体由具有厚度的硬质的纸材形成,由用具主体61和带状的延伸部3a、3b构成,该用具主体61大体配置于中央部,该延伸部3a、3b从用具主体61朝与箭头x和z方向正交的箭头y方向侧延伸,用具主体61和卡定部62a、62b的构成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不同。
即,该用具主体61由中央面部4、侧面部63a、63b、及第1间隔保持部28构成;该中央面部4大体形成为长方形;该侧面部63a、63b连设于该中央面部4,朝内侧折曲成与侧面部63a、63b大体成直角,相互面对;该第1间隔保持部28将一端连设于一侧面部63a,在与中央面部4相对的位置配置于侧面部63a、63b之间。
第1间隔保持部28通过将配合片33夹入到切口34中,从而可防止侧面部63a、63b相对中央面部4展开到直角以上。另外,此时第1间隔保持部28配置在侧面部63a、63b间,从而可防止侧面部63a、63b相对中央面部4折曲到直角以下。这样,侧面部63a、63b可仅由中央面部4和1个第1间隔保持部28在相互平行状态下保持为恒定间隔。
侧面部63a、63b大体为长方形,沿纵向的边设有延伸部3a、3b。
除了该构成外,在侧面部63a、63b上具有大体L形的卡定部62a、62b,该卡定部62a、62b在从连设中央面部4的短边通过角部到连设延伸部3a、3b的长边的范围中,沿后保险杠的底面形状形成。
在以上构成中,从1张的纸模板按以下的步骤组装图12所示那样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
首先,以中央面部4与侧面部63a、63b的连设部分的折曲假想线为棱线,分别朝相同方向大体与中央面部4成直角地折曲侧面部63a、63b,从而使该侧面部63a、36b相互面对。
然后,在该状态下,以侧面部63a与第1间隔保持部28的连设部分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为棱线,朝内侧折曲第1间隔保持部28,然后,将配合片33夹入到另一方侧面部63b的切口34中。这样,由第1间隔保持部28和与其相对的中央面部4将侧面部63a、63b稳定地保持为相互平行状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用具主体61。在该状态下,延伸部3a、3b被配置成朝与中央面部4的纵向相同的方向即箭头z方向延伸。
然后,将设于侧面部63a、63b与延伸部3a、3b上的连设部分的平行的折曲假想线作为棱线,使朝箭头z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a、3b分别朝外方折曲成与侧面部63a、63b大体成直角,从而分别将该延伸部3a、3b配置成朝与箭头y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关于定位部51,可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同样地组装。
这样,可从平板状的纸模板组装图12所示那样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
下面,说明使用这样组装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在后保险杠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场合。
作业者如图13(A)所示那样使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的卡定部62a、62b沿设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弯曲部接触,从而限制其朝作为车辆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的移动,这样,可相对该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
在这里,通过仅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进行定位地形成侧面部63a、63b,从而在如图13(B)所示那样使保险杠17的底面18朝上方上升、底面18与后表面19间的角度或弯曲形状变形的场合(由图中的虚线示出),也可如图13(A)所示那样,使卡定部62a、62b确实地接触于该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这样,可稳定而且确实地相对后保险杠17在箭头x和z方向上对用具主体61进行定位。
在这样的状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中,通过使定位部51的对位片54接触于设在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上的涂装用肋52的外轮廓上而进行定位,结果,可以将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用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正确地定位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的规定位置。
这样,在该状态下,作业者通过用图钉刺延伸部3a、3b的划线标记14,从而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后保险杠17的表面开设很小的孔,这样,可相对后保险杠17形成与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应的孔部,所以,可根据该孔部用钻对后保险杠17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
这样,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可在将后保险杠17安装于车身的状态下,相对于后保险杠17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正确地穿设于与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位置。这样,可获得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60,说明了使用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大体T形的定位部51的场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如在与图9和图12的对应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而示出的图14那样,作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0,使用按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的定位部41。
(6)第6实施方式图15在与图1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在图15中,示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在将用于安装作为车辆用部件的后下扰流板(未图示)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穿设于车辆的车尾行李箱盖71上时使用。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为组装方式,整体由具有厚度的硬质纸材形成,由用具主体75和带状的延伸部3a、3b构成,该用具主体75大体配置于中央部,该延伸部3a、3b从用具主体75朝与作为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正交的、作为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侧延伸。在该场合,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构成为用具主体75的卡定部8a、8b可接触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后表面73和上表面74进行卡定,从平板状的纸模板组装的方法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即,该用具主体75由中央面部4、侧面部5a、5b、第1间隔保持部6、及第2间隔保持部7构成;该中央面部4大体为长方形;该侧面部5a、5b连设于该中央面部4,朝内侧折曲成与中央面部4大体成直角,相互面对;该第1间隔保持部6连设于中央面部4的一端,朝内侧折曲,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该第2间隔保持部7连设于中央面部4的另一端,朝内侧折曲,配置于侧面部5a、5b间;侧面部5a、5b的卡定部8a、8b大体形成为弯曲状,成为与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后表面73到上表面74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另一方面,延伸部3a、3b重量轻而且具有一定强度,为带状,根部分别一体成形于用具主体75的侧面部5a、5b,通过从该侧面部5a、5b的连设部分被折曲,从而可使平面部13a、13b在水平状态下朝与作为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正交的、作为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侧延伸。除了该构成外,在延伸部3a、3b,还将可分别折曲的作为定位部的卡定片76a、76b设于其前端。
在这里,对于该实施方式的场合,夹着组装后的用具主体75朝箭头y方向折曲的延伸部3a、3b的纵向的长度尺寸选定为比车尾行李箱盖71的宽度尺寸(箭头y方向的尺寸)的约一半短。
另外,在该延伸部3a、3b,对应于后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预先在两平面部13a、13b上分别设置多个开孔用的划线标记14,成为刺入图钉等划线形成工具时的目标。
下面,说明在以上构成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从一张纸模板组装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在车尾行李箱盖71上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场合。
如图15所示那样,作业者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的卡定部8a、8b接触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后表面73和上表面74,从而可限制朝作为车辆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与行进方向正交的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的移动,这样,可将延伸部3a、3b相对于该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表面74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通过对应于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后表面73到上表面74的形状将卡定部8a、8b形成为朝箭头x和z方向延伸的弯曲状,从而可使用具主体75整体沿车尾行李箱盖71的后表面73和上表面74紧密接触,这样,可相对车尾行李箱盖71在箭头x和z方向上对用具主体75进行更稳定而且确实的定位。
另外,此时,延伸部3a、3b的平面部13a、13b在水平状态下从卡定部8a、8b沿箭头y方向延伸,所以,可使该延伸部3a、3b的平面部13a、13b确实紧密接触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表面74上。
然后,作业者仅折回设于延伸部3a、3b前端的一方的卡定片76a,使其卡定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一侧的侧端部77,从而可限制用具主体75和延伸部3a、3b的箭头y方向的移动,这样,可以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一侧的侧端部为基准将用具主体75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71。
这样,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可将卡定部8a、8b卡定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后表面73和上表面74,同时,可将卡定片76a卡定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一侧端部77,从而可确实地防止用具主体75朝箭头x、y和z方向(即车辆行进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的位置偏移,这样,可将与后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正确而且稳定地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面的预定位置。
此时,作业者通过把持作为把持部的立体地形成的用具主体75,可容易地一边使用具主体75接触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表面74,一边使用具主体75移动,所以,可容易地将一延伸部3a的卡定片76a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一侧端部77。
这样,在该状态下,作业者通过用图钉刺延伸部3a、3b的划线标记14,从而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从车尾行李箱盖71的表面上开设很小的孔,这样,可在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一侧的区域形成与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应的孔部。
此后,作业者在将孔部形成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一侧的区域后,使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朝车尾行李箱盖71的另一侧的区域移动,同时,折回另一方卡定片76b,将另一方卡定片76b卡定于车尾行李箱盖71另一侧端部78,这样,对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相对车尾行李箱盖71的另一侧进行定位。
这样,在该状态下,作业者通过用图钉刺入延伸部3a、3b的划线标记14,从而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车尾行李箱盖71的表面开设很小的孔,这样,可相对车尾行李箱盖71的另一侧的区域形成与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应的孔部。
这样,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中,虽然延伸部3a、3b的纵向尺寸比车尾行李箱盖71的宽度尺寸的约一半短,但可在车尾行李箱盖71的整个宽度方向(箭头y方向)范围确实地形成孔部。
这样,作业者可对车尾行李箱盖71用钻根据孔部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在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的场合,不进行过去那样的相对于车尾行李箱盖71临时固定后扰流板等作业,即可正确地对车尾行李箱盖71穿设与后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
因此,通过夹紧螺母等将螺栓穿入穿设于后保险杠17上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和后下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将该螺母拧于该螺栓的前端,从而可将作为车辆外部装饰部件的后扰流板安装于作为安装预定位置的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表面74。
按照以上的构成,根据后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和安装其的车尾行李箱盖的上表面的形状,在延伸部3a、3b上设置划线标记14,由卡定部8a、8b在作为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作为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同时,利用车尾行李箱盖的侧端部由卡定片76a、76b对作为车辆宽度方向的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从而只要使用卡定部8a、8b和卡定片76a、76b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71,即可根据划线标记14对车尾行李箱盖71正确地示出安装后扰流板时需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位置,所以,作业者不进行后扰流板的临时固定等作业,仅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穿设孔,即可在最佳的位置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可较大程度地减轻安装后扰流板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
另外,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72的场合,不使用时可使其成为平坦的板状,所以,可减小收容其用的空间,因此,可容易将其与后扰流板一起包装,这样,可与后扰流板一起流通。
(7)第7实施方式图16在与图15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在图16中,示出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在将用于安装后扰流板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穿设于车辆的车尾行李箱盖71时使用。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的用具主体81的尺寸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不同,同时延伸部3a、3b的纵向的尺寸也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不同,通过将用具主体81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大体中央附近,从而可在该车尾行李箱盖71的整个宽度方向(箭头y方向)范围对延伸部3a、3b进行定位地构成。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的组装方法和用具主体81的构成与上述第1和第6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省略其说明。
即,该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为组装方式,整体由具有厚度的硬质纸材形成,由从用具主体81沿与箭头x和z方向正交的箭头y方向延伸的带状的延伸部3a、3b构成。
在这里,延伸部3a、3b重量轻而且具有一定强度,为带状,根部分别一体成形于用具主体81的侧面部5a、5b,通过从该侧面部5a、5b的连设部分折曲,从而可使平面部13a、13b以水平状态朝箭头y方向侧延伸。除了该构成外,在延伸部3a、3b,还将可分别折曲的卡定片76a、76b设于其前端。
在此,对于该实施方式的场合,夹着组装后的用具主体81朝箭头y方向折曲的延伸部3a、3b的纵向的长度尺寸选定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宽度尺寸(箭头y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另外,在该延伸部3a、3b上,对应于后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的位置,预先在两平面部13a、13b上分别各设置多个开孔用的划线标记14,成为刺入图钉等划线形成工具时的目标。
下面,说明在以上构成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从一张纸模板组装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在车尾行李箱盖上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场合。
如图16所示那样,作业者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的卡定部8a、8b接触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后表面73和上表面74上,从而可限制其朝作为车辆行进方向的箭头x方向和与行进方向正交的作为车辆高度方向的箭头z方向的移动,这样,可对延伸部3a、3b相对于该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表面74进行定位。
此时,作业者通过将用具主体81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中央附近,从而将分别设于延伸部3a、3b前端的卡定片76a、76b同时卡定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两侧端部77、78,这样,可限制用具主体81和延伸部3a、3b的箭头y方向的移动,这样,可将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两侧端部77、78作为基准更确实而且稳定地将延伸部3a、3b定位于车尾行李箱盖71。
这样,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可将卡定部8a、8b卡定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后表面73和上表面74上,同时,可分别将卡定片76a、76b同时卡定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两侧端部77、78,从而可更确实地防止用具主体81朝箭头x、y和z方向(即车辆的行进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的位置偏移,这样,可相对于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表面74的预定位置正确而且稳定地对与后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划线标记14进行定位。
这样,在该状态下,作业者通过用图钉刺入延伸部3a、3b的划线标记14,从而在该划线标记14的位置从车尾行李箱盖71的表面开设很小的孔,这样,可相对车尾行李箱盖71形成与划线标记14的位置对应的孔部。
这样,作业者不使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移动,即可根据划线标记14一次将所有孔部形成于车尾行李箱盖71,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比,可减轻作业负担。
这样,作业者可相对车尾行李箱盖71用钻根据孔部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在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80的场合,不进行过去那样的相对车尾行李箱盖71临时固定后扰流板等作业,即可在车尾行李箱盖71上将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正确地穿设在与后扰流板的车辆安装用孔对应的位置。这样,可获得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8)其它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第7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平面状纸材形成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25、40、50、60、70、72及80的场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平面状的可折回的塑料构件等各种构件形成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
另外,在上述第1~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将后下扰流板安装于后保险杠17时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25、40、50、60、及70的场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在将前下扰流板安装于前保险杠时使用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1、25、40、50、60、及70。
另外,在上述第1~第7实施方式中,作为从由卡定部限定的用具主体朝车辆用部件的安装预定位置侧延长形成的延伸部,说明了适用分别紧密接触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或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表面74、仅沿安装预定位置地形成的延伸部3a、3b的场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以从由卡定部限定的用具主体朝车辆用部件的安装预定位置侧延长的方式形成延伸部即可,也可适用以在与后保险杠17的底面18或车尾行李箱盖71的上表面74间具有间隙的方式形成的延伸部,或除了安装预定位置外还沿其它部分地形成的延伸部等各种形状的延伸部。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1~第7实施方式,也可在本发明的要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用具主体2的构成形成得与第2实施方式的用具主体29的构成同样等。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用于将车辆用部件安装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卡定部、延伸部、及定位部;该卡定部相对于上述车辆限定用具主体;该延伸部是从由上述卡定部限定的上述用具主体朝上述车辆用部件的安装预定位置侧延长而形成的,设有上述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标记;该定位部用于将上述延伸部相对于上述车辆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定部相对于上述车辆高度方向限定上述用具主体,上述延伸部是朝与由上述卡定部限定的上述高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长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延伸部具有相对于上述车辆限定上述延伸部的位置的第2卡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是通过组装板状构件而形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其可很大程度地减轻安装车辆用部件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通过由卡定部在箭头x和z方向对延伸部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后保险杠的车身安装部由定位部在车辆的箭头y方向对延伸部进行定位,从而只要使用卡定部和定位部定位到后保险杠,即可根据划线标记相对后保险杠正确地示出安装后下扰流板时需要的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穿设位置,所以,作业者不进行后保险杠的拆卸等作业,仅在该划线标记的位置穿设孔,即可在最佳的位置穿设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这样,可较大程度地减轻安装后下扰流板时的作业负担,同时,可大幅度缩短安装作业的作业时间。
文档编号B25B11/00GK1796053SQ20051013540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宍仓康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