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68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f吏拆装部件相对主体固定的锁定装置,具体而言,涉 及一种适于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锁定装置,所述往复式电动剃须刀, 通过将内刃压向侧视大致呈倒U字形的外刃的内表面并且使内刃往 复运动,来剃去面部的胡须。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往复式电动剃须刀,其将内刃压向侧视大致呈倒u字 形的外刃的内表面并且使内刃往复运动,通过内刃来切割进入到外刃 上设置的狭缝中的胡须。
专利文献1 特开2004-49864 专利文献2 特开平10-323461
在专利文献1、 2中示出了一种往复式电动剃须刀,其将保持外 刃在上下方向上可自如沉入的外刃装配体可拆装地锁定在内设有马 达的主体上。即,使内刃在可摆动并且由内刃上压弹簧向上推压的状 态下保持在由主体中内设的马达励振的振动器上,该内刃在以既定的 弹力挤压外刃内表面的状态下往复运动。
在此,相对主体拆装外刃装配体的锁定装置,使从侧方压入并且 可复归地设置在主体上的按钮与外刃装配体上设置的卡爪结合或者 脱离。即,在按钮和主体内装部件之间压缩安装有按钮的复归弹簧, 通过该复归弹簧向按钮赋予朝向主体外侧的复归力,在使按钮复归时 则为锁定状态,在压入按钮时则解除锁定。
在这样现有的锁定装置中,在装配主体时,需要在主体外壳的开 口处安装按钮,并在其与主体内装部件之间填装复归弹簧。因此,需 要一并进行主体内装部件的组装和锁定装置的组装,存在装配操作性 差的问题。
而且,由于按钮的复归弹簧的负荷施加在主体外壳的内表面和主
体内装部件上,所以需要在主体外壳的内表面和主体内装部件上对施 加有该复归弹簧的负荷的位置进行预先补强。因此,需要通过在这些 位置设置补强用加强筋、凸起,或者使部件的壁变厚,来提高刚性。 另外,在这些部件为树脂等成型品的情况下,还存在的问题是,在成 型用的模具的结构上制约了部件形状、设计自由度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定装置,其 操作性提高,可以不用与主体一侧的装配相关联地来装配锁定装置, 在主体外壳和主体内装部件中没有施加按钮的复归弹簧的负荷,从而 不需要在主体外壳和主体内装部件中设置加强筋等,增大了成型用模 具的设计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以下锁定装置实现,该锁定装置是使拆
装部件相对主体固定的锁定装置,包括第l卡爪,设置在上述主体 及拆装部件中的一方上,与上述拆装部件的拆装方向平行且沿另 一方 的内表面延伸;和按钮装配体,被固定于上述主体及拆装部件中的另 一方的内表面,具有与上述第1卡爪相卡合或脱离的第2卡爪。上述 按钮装配体由以下部件一体化而形成,所述部件包括背板,固定在 上述另一方的内表面;按钮,可从在另一方处设置的开口突出,与上 述背板卡合,其突出量被限制并且形成有上述第2卡爪;按钮复归弹 簧,压缩安装在上述背板和按钮之间。
根据本发明,在按钮和背板之间压缩安装按钮复归弹簧,使它们 相互卡合而限制按钮的突出量,由此形成按钮装配体,通过将背板固 定到主体或拆装部件的一方的内表面来装载该按钮装配体,从而能够 与主体内装部件的装配无关地来装配锁定装置,提高装配操作性。而 且,由于按钮复归弹簧的负荷由背板和按钮承受,所以不需要设置用 于在主体外壳和主体内装部件等中承受负荷的补强用的加强筋或凸 起,增大了成型用模具的设计自由度。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2是其头部的纵向剖视图3是在图2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4是头部的分解立体图5是表示浮动设定部件的调整机构的侧视图6是所述调整机构的仰视图7是所述调整机构的后视图8是表示主体外壳内部和锁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9是主体外壳的外观立体图IO是在图9中的X部的》文大图11中,(A)是表示外刃装配体的拆装状况的侧面剖视图,(B) 是外刃装配体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的"^兌明
10 主体
11 主体外壳
12外刃装配体(拆装部件)
14头盖
16 外刃
18第l卡爪
20头拆装钮(按钮)
30振动器
46巻簧(内刃上压弹簧)
50 内刃
54 外刃框
56外刃下压弹簧(外刃弹性支撑体)
62 滑动部件
70滑动部件下压弹簧
76浮动i史定部件
84手动操作件
画锁定装置
102按钮装配体
104背板
106开口
108按钮复归弹簧
110小孔
112爪
114第2卡爪
118间隙
120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外观立体图。图2 是其头部的纵向剖视图,是沿中央外刃的剖视图。而且,在图2中从 中央开始,左半部分示出外刃浮动压力较强或为普通(正常)的状态, 右半部分示出外刃浮动压力较弱(松弛)的状态。图3是图2的一部 分的放大图,(A)示出了外刃浮动压力较强(正常)的状态(相当 于图2的左半部分),(B)示出了外刃浮动压力较弱的状态(松弛, 相当于图2的右半部分)。图4是头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将通过 手动操作件调整滑动部件高度的机构抽出后来进行表示的侧视图。图 6是所述机构的仰视图。图7是所述机构的后视图。
在图l中,附图标记10为主体,该主体IO在主体外壳11内容 纳有电池、电动马达、控制电路等(未图示)。外刃装配体12可以 从上方在主体10的上表面上拆装。外刃装配体12是将3个外刃16 可上下活动并且平行地装载到头盖14中而构成的组件。并且,在头 盖14中向下方即向着外刃装配体12的拆装方向突出有4个第1卡爪
6
18 (参照图3 (B)),而在主体10的左右侧表面上装载着被赋予有 朝向外侧的突出复归特性的头拆装钮20,在该头拆装钮20中形成的 第2卡爪114 (参照后述的图8 图11)可与所述的第1卡爪18卡合 或脱离。在后面对用于使该外刃装配体12在主体10上拆装的锁定装 置IOO加以描述。
所述头盖14覆盖了主体10的除了正面侧的一部分之外的上表 面,因此主体10的上表面的该正面侧的一部分露出。在该露出部分 中收容有剃边刃22。即,该剃边刃22可以通过在主体10中设置的操 作件24向上方突出。在使用时通过向上方上压操作件24而使剃边刃 22向上方突出。图1示出了剃边刃22的收容状态。在图l中,26为 电源开关,通过压下一次该电源开关而使马达起动,通过再压下一次 而4吏马达4亭止。
在图2中,28为在主体10的上部内侧固定的内块,30为装填在 该内块28的开口中的振动器。振动器30的左右两端通过U字状的挠 性连接部32且利用小螺钉34被固定到内块28上。在振动器30的中 央下表面沿图2中纸面的垂直方向形成长的长槽36,在该长槽36中 嵌入有通过上述马达的旋转而进行偏心运动的励振轴38。由此,通过 起动马达而使振动器30在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振动。
在振动器30的上表面中央突出有内刃保持部40,其上固定有垂 直轴42。在该垂直轴上上下自由滑动地保持有滑块44。在滑块44和 振动器30的内刃保持部40之间压缩安装有巻簧46,从而赋予滑块 44向上的复归特性。如后所述,该巻簧46是内刃上压弹簧。并且, 滑块44通过在垂直轴42的上端设置的止挡件48而防止脱落。
50是与所述外刃16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内刃。内刃50可左右摆 动地保持在滑块44上,从而通过振动器30可左右振动。并且,内刃 50对应3个外刃16a c也为3个,而图2、图3中只示出了1个。而 且,在振动器30的内刃保持部40和内块28的上表面之间装载有密 封部件52,实现主体10的防水。
以下说明外刃装配体12。外刃装配体12如图4所示,在外刃框 54上上下可动地安装有3个外刃16,并且外周由头盖14(图1、图2) 包围。如前所述,在将头盖14固定到主体10上时,外刃框54被头 盖14和主体10的上缘夹持固定。
在外刃16的两端设置有弹簧装填室58,其中装填有作为外刃弹 性支撑体的外刃下压弹簧56。该弹簧装填室58由在外刃框54的两端 板54a的内表面上突设的引导件60引导,从而可实现外刃16的上下 移动。在外刃框54的两端板54a的外表面上可上下自由移动地安装 有滑动部件62。即,使在外刃框54的两端板54a的外表面上突设的 卡爪64、 64与在滑动部件62上设置的纵长的狭槽66、 66卡合。
在该滑动部件62的上缘形成有3个水平突起68,所述水平突起 68贯穿通过在外刃框54的端板54a上设置的纵长的开口 ,并且水平 进入到外刃16的弹簧装填室58内。该水平突起68卡合到在外刃16 的弹簧装填室中装填的外刃下压弹簧56的上端。即,外刃下压弹簧 56以下端抵靠在弹簧装填室58的底面、上端抵靠在滑动部件62的水 平突起68上的状态被压缩。
通过压缩安装在外刃框54之间的滑动部件下压弹簧70,向滑动 部件62赋予向下的复归力。即,该弹簧70的下端卡止到在滑动部件 62的下端中央处设置的突起72,而其上端卡止到在外刃框54的上缘 中央处设置的突起74。该弹簧70具有比3个外刃下压弹簧56的合计 弹力更强的复原力。因此,滑动部件62—方面受到外刃下压弹簧56 的向上反力,另一方面受到该滑动部件下压弹簧70的向下反力,由 于后者的向下反力较大,所以最后滑动部件62静止在下降位置。
即,滑动部件62在以下位置处于稳定,该位置为使得在外刃框 54的端板54a处设置的卡爪64与滑动部62的狭槽66的上缘抵靠的 位置。图2的左半部分,图3 (A)、图5、图7示出了该状态。此时, 外刃下压弹簧56为伸展状态,因此下压外刃16的力(F (OUT)) 较小。从而,与上述内刃上压弹簧46的上压力(F(IN))之间的差 F (TOT) =F (IN) —F (OUT)则变大。
该滑动部件62的高度由在主体10 —侧设置的浮动设定部件76
设定。即,如图4、图6所示,浮动设定部件76形成为,从在主体 10的背面的内侧可上下移动地设置的水平板78的两端向上方立起。 该浮动设定部件76通过上述头拆装钮20中设置的纵槽向上方进出, 临近于上述滑动部件62的下缘中央下表面(突起72的下表面)。因 此当将外刃装配体12安装到主体10并锁定到头拆装钮20时,滑动 部件62的下缘与浮动设定部件76的上端抵靠,使浮动设定部件76 的高度固定。在水平板78上固定有凸轮板80,在形成于该凸轮板80中的倾斜 的凸轮槽82中,嵌入手动操作件84的突起86,所述的手动操作件 84可水平滑动地安装在主体10的背面。由此,通过左右移动手动操 作件84而使凸轮板80和水平板78上下移动。因此,浮动设定部件 76也上下移动。当使手动操作件84向一方(图7中左侧)移动时,浮动设定部 件76上升。由此滑动部件62上升,外刃下压弹簧56伸展。从而, 外刃下压弹簧56的弹力F (OUT)变小,因此,外刃16的浮动压力 F (TOT) =T (IN) —F (OUT)变大。即为正常状态。相反地,当使 手动操作件84向另一方(图7中右侧)移动时,滑动部件62下降, 外刃下压弹簧56被压缩而收缩。从而,外刃下压弹簧56的弹力F (OUT)变大,因此,外刃16的浮动压力F (TOT)变小。即为杠^弛 状态,外刃16^艮好地追随皮肤的曲面而上下移动。由于此时内刃50 和外刃16的接触压力没有变化,所以不会产生锋利度变化、噪音变 大、以及由于摩擦热而大量发热等问题。以下,利用图8 ~图11对使外刃装配体12可拆装地锁定在主体 外壳11上的左右一对的锁定装置100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了主体 外壳11的内部和锁定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该主体外壳的 外观立体图;图10是在图9中的X部的放大图;图ll中,(A)是 以省略了内部结构的方式表示外刃装配体12的拆装状况的侧面剖视 图,(B )是外刃装配体12的正视图。锁定装置100具有在上述外刃装配体12的头盖14上设置的卡
爪18 (参照图3(B))、和在主体外壳11上设置的按钮装配体102。 在此,按4丑装配体102是由以下部件一体化而形成的,所述部件包括 背板104,固定在主体外壳11内表面;上述头拆装钮20,是可以从 在主体外壳11上设置的开口 106 (图8)突出的按钮;按钮复归弹簧 108,压缩安装在背板104和头拆装钮20之间。即,在头拆装钮20 上突设有一对爪112、 112,该对爪与在背板104上设置的一对小孔 110、 110卡合, 一边压缩按钮复归弹簧108, 一边使头拆装钮20的 爪112、 112进入背^反104的小孔110、 IIO并卡合,使头拆装钮20 与背板104 —体化,由此形成按钮装配体102。在该状态,头拆装钮20的爪112、 112从小孔110、 110向内侧 突出,由此可以在既定范围内进退移动。并且在头拆装钮20中,与 外刃拆装方向大致正交切地且沿着主体外壳11的内表面,而突设有 左右一对的第2卡爪114。如上所示,外刃装配体12的第1卡爪18 与上述第2卡爪114相卡合或脱离。这样装配的按钮装配体102中, 通过热铆部116将背々反104固定在主体外壳11的内表面上。此时头 拆装钮20从主体外壳11的开口 106突出。在主体外壳11的内表面形成有引导槽120,所述引导槽120从主 体外壳11的开口边缘将外刃装配体12的第1卡爪18引导到头拆装 钮20的第2卡爪114和主体外壳1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118(图10)。因为按钮装配体102是由头拆装钮20、背板104和按钮复归弹簧 108 —体化而形成的,所以可以将该装配体102固定到主体外壳11 上,从而,锁定装置IOO具有良好的装配操作性。即,由于没有在主 体10的内装部件和按钮(头拆装钮20 )之间压缩安装按钮复归弹簧, 所以可以在主体内装部件的装配之外单独进行锁定装置100的装配。 而且,由于在主体外壳11和主体10的内装部件中没有受到按钮复归 弹簧的反力,所以不需要使用用于承受这些强度的加强筋等,模具设 计自由度变大了。
权利要求
1、 一种锁定装置,是使拆装部件相对主体固定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卡爪,设置在上述主体及拆装部件中的一方上,与上 述拆装部件的拆装方向平行且沿另 一方的内表面延伸;和按钮装配体, 固定于上述主体及拆装部件中的另一方的内表面,具有与上述第1卡爪 相卡合或脱离的第2卡爪,上述按钮装配体由如下部件一体化而形成,所述部件包括背板, 固定在上述另一方的内表面;按钮,可从设置在上述另一方上的开口突 出,与上述背板卡合,其突出量受到限制,并且形成有上述第2卡爪; 按钮复归弹簧,压缩安装在上述背板和按钮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主体为往复式电动剃须 刀的主体外壳,拆装部件为从上方在主体上拆装的外刃装配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第l卡爪以从主体外壳 的开口边缘沿主体外壳的内表面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外刃装配体上,按钮外壳内表面的方向上突出,上述第1卡爪被主体外壳的内表面引导,进 入到主体外壳的内表面和上述第2卡爪之间的间隙,压缩按钮复归弹簧, 推压打开上述间隙并与第2卡爪卡合,另一方面,通过压入按钮而使第2 卡爪从第1卡爪脱离出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在主体外壳的内表面形 成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将外刃装配体的第1卡爪引导到主体外壳的内 表面和第2卡爪之间的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定装置,其操作性提高,可以不用与本体一侧的装配相关联地来装配锁紧装置,在主体外壳和主体内装部件中没有施加按钮的复归弹簧的负荷,从而不需要在主体外壳和主体内装部件中设置加强筋等,增大了成型用模具的设计自由度。本发明的锁定装置具有第1卡爪(18),其设置在主体(10)及拆装部件(12)中的一方上,与拆装部件(12)的拆装方向平行且沿另一方的内表面延伸;和按钮装配体(102),其被固定于主体(10)及拆装部件(12)中的另一方的内表面处,有与第1卡爪(18)相卡合或脱离的第2卡爪(114)。按钮装配体(102)由以下部件一体化而形成,该部件包括背板(104),固定在另一方的内表面;按钮(20),可从在另一方处设置的开口(106)突出,与背板(104)卡合,其突出量被限制并且形成有第2卡爪(114);按钮复归弹簧(108),其压缩安装在背板(104)和按钮(20)之间。
文档编号B26B19/28GK101121269SQ200710140190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1日
发明者柴伸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泉精器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