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05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孔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纺布吊紧带冲孔通常采用电热棒加热金属刀模,再将刀模熔化无纺布的方式,但受刀模温度高低和操作人员的动作快慢等因素影响冲模后的产品尺寸、冲孔位置和规格不好控制,并容易烫坏无纺布,且金属烫刀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表面不断氧化,使刀模尺寸不断变化为了保持烫孔质量,就要定期的调换刀模,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作可靠、高效且便于维护的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气动冲压装置、刀模装置、电动传送装置及电动机箱体23,所述的气动冲压装置设在该装置的上部,所述的刀模装置连接在气动冲压装置的下部,该刀模装置支撑连接在电动机箱体23的顶面平台上,所述的电动传送装置设在电动机箱体23的上侧部。所述的气动冲压装置包括气缸体1、导柱2、气缸连接杆3、横梁杆4、气管12及横梁架13,所述气缸体1设在横梁架13上部,该汽缸体1上连接所述的气管12,该气管12的另一端外接空气压缩机上,所述的横梁架13与上部两侧的导柱2及下部的汽缸连接杆3为一体设置,固定在电动机箱体23的顶面平台上。所述的刀模装置包括刀模14、刻度尺15及切刀16,所述的刀模14的上端与横梁杆4螺钉连接,所述的切刀16设在靠近电动传送装置中的传送带21的一端,该切刀16的上端与横梁杆4螺钉连接,所述的刻度尺15设在刀模装置的底部的,该刻度尺设置在电动机箱体23的上部,刀模14及切刀16的下端设在电动机箱体23的顶面平台上。所述的电动传送装置包括电动机、从动轮5、主动轮6、传动链7、控制器18、第一传送轮20、传送带21及第二传送轮25,所述电动机设置在电动机箱体23内,所述传动链7由电机驱动,该传动链7的一边套设在主动轮6上,另一边套设在第二传送轮25上,所述的从动轮5设在主动轮6的上部,所述的传送带21套设在第一传送轮20及第二传送轮25之间, 所述的控制器设在传送带21的上部。所述的电动机箱体23内设有电动机,该电动机箱体23正面设置电动机箱门11,该箱门11上设置控制箱10,该控制箱10上设置有电动机开关8及汽缸调节钮9,电动机箱体 23的侧面设置废料出口 22,电动机箱体23的底部设置滚轮24。所述的传送带21安装在第一传送轮20和第二传送轮25上,通过调节传送带21 前部的传送带松紧调节杆19拉动第一传送轮20的轮轴,调节两轮间隔的距离,控制传送带 21的松紧。
所述的传送带21的上部设置三个压轮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相当于近2人的产量;(2)产品尺寸易于控制,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3)减少了产品在生产过程的流转环节产品只要经过此设备后,直接上架干燥后,就可检验、包装;(4)该设备刀模可根据产品形状、冲孔数量,自由组合,有很大的通用性;(5)安全可靠冲刀刀口隐藏于定位孔内,不会对操作人员构成安全隐患;(6)移动方便该设备底部安装有滚轮,便于设备灵活移动,不受场地限制。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其中1-气缸体、2-导柱、3-气缸连接杆、4-横梁杆、5-从动轮、6_主动轮、7_传动链、8-电动机开关、9-气缸调节按钮、10-控制箱、11-电动机箱门、12-气管、13-横梁架、 14-刀模、15-刻度尺、16-切刀、17-压轮、18-控制器、19-传送带松紧调节杆、20-第一传送轮、21-传送带、22-废料出口、23-电动机箱体、24-滚轮、25-第二传送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气动冲压装置、刀模装置、电动传送装置及电动机箱体23,气动冲压装置包括气缸体1、导柱2、气缸连接杆3、横梁杆4、气管12及横梁架13,气缸体1设在横梁架13上部,该汽缸体1上连接气管12,气管 12的另一端外接在室外的空气压缩机上,横梁架13与上部两端直至顶面平台的立柱是一体的,固定在电动机箱体23的顶面平台上。刀模装置包括刀模14、刻度尺15及切刀16,刀模14可根据产品需要,增加或减少刀模数量,以及调整刀模间距离,上端与横梁杆4螺钉连接,切刀16设在靠近电动传送装置中的传送带21的一端,上端与横梁杆4螺钉连接,刻度尺15设在刀模装置的底部,该刻度尺设置在电动机箱体23的上部,刀模14及切刀16的下端设在该刻度尺15上。电动传送装置包括电动机、从动轮5、主动轮6、传动链7、控制器18、 第一传送轮20、传动带21及第二传送轮25,电动机设置在电动机箱体23内,传动链7由电机驱动,该传动链7的一边套设在主动轮6上,另一边套设在第二传送轮25上,从动轮5设在主动轮6的上部,传送带21套设在第一传送轮20及第二传送轮25之间,控制器设在传送带21的上部,传送带21的前端设置传送带松紧调节杆19,该传送带松紧调节杆19设在第二传送轮25的上部,传送带21的上部还设置三个压轮17。电动机箱体23内设有电动机,该电动机箱体23正面设置电动机箱门11,箱门11上设置控制箱10,控制箱10上设置有电动机开关8及汽缸调节钮9,电动机箱体23的侧面设置废料出口 22,电动机箱体23的底部设置滚轮对。启动电动机开关8,装置开始运转。挤出成型后的吊紧带由牵引机引入主动轮6和从动轮5之间,两轮夹送吊紧带穿入刀模14定位孔内,再到传送带21上,当吊紧带前端接触到固定在传送架边缘上的控制器18 (该控制器18可按照产品长度在传送架边边缘水平调节位置)触发控制器开关,启动固定在横梁架13上的气缸1工作,气缸连接杆3被气缸活塞下压,带动固定在横梁杆4的刀模14和切刀16向下运动,刀模14按照预设好的刀模间距在吊紧带上冲出孔洞,切刀16段切出两端的形状。吊紧带的成品传送到成品收集箱内, 孔洞落料沿着内置在电动机箱23内的导料槽经废料出口 23排出。
电动机箱体23下方设有滚轮24,使设备便于移动,不受场地限制。传送带21上设置有压轮17,以防止无纺布在传动带21上移动时翘起,影响冲孔质量。传送带靠板11设有传送带松紧调节杆19,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传送带21的松紧,确保设备运行稳定。主动轮6通过连接件与从动轮5相连,有利于将冲孔完成的无纺布快速的送至成品箱,可避免成品在设备操作平台上的堆积。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气动冲压装置、刀模装置、电动传送装置及电动机箱体(23),所述的气动冲压装置设在该装置的上部,所述的刀模装置连接在气动冲压装置的下部,该刀模装置支撑连接在电动机箱体的顶面平台上,所述的电动传送装置设在电动机箱体的上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冲压装置包括气缸体(1)、导柱( 、气缸连接杆C3)、横梁杆(4)、气管(1 及横梁架(13),所述气缸体(1)设在横梁架(1 上部,该汽缸体(1)上连接所述的气管(12),该气管(12)的另一端外接空气压缩机上,所述的横梁架(1 与上部两侧的导柱( 及下部的汽缸连接杆 (3)为一体设置,固定在电动机箱体03)的顶面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模装置包括刀模(14)、刻度尺(15)及切刀(16),所述的刀模(14)的上端与横梁杆⑷螺钉连接, 所述的切刀(16)设在靠近电动传送装置中的传送带的一端,该切刀(16)的上端与横梁杆(4)螺钉连接,所述的刻度尺(1 设在刀模装置的底部的,该刻度尺设置在电动机箱体03)的上部,刀模(14)及切刀(16)的下端设在电动机箱体03)的顶面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传送装置包括电动机、从动轮(5)、主动轮(6)、传动链(7)、控制器(18)、第一传送轮(20)、传送带及第二传送轮(25),所述电动机设置在电动机箱体内,所述传动链(7)由电机驱动,该传动链(7)的一边套设在主动轮(6)上,另一边套设在第二传送轮0 上,所述的从动轮( 设在主动轮(6)的上部,所述的传送带套设在第一传送轮00)及第二传送轮0 之间,所述的控制器设在传送带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箱体内设有电动机,该电动机箱体正面设置电动机箱门(11),该箱门(11)上设置控制箱(10),该控制箱(10)上设置有电动机开关(8)及汽缸调节钮(9),电动机箱体03) 的侧面设置废料出口(22),电动机箱体的底部设置滚轮04)。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带 (21)安装在第一传送轮00)和第二传送轮0 上,通过调节传送带前部的传送带松紧调节杆(19)拉动第一传送轮00)的轮轴,调节两轮间隔的距离,控制传送带的松紧。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带 (21)的上部设置3个压轮(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冲孔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气动冲压装置、刀模装置、电动传送装置及电动机箱体,气动冲压装置设在该装置的上部,刀模装置连接在气动冲压装置的下部,该刀模装置支撑连接在电动机箱体顶面平台上,电动传送装置设在电动机箱体的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代了人工段切和人工烫孔,且在段切的同时完成了冲孔,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产品的冲孔质量,另外冲刀刀口隐藏于定位孔内,不会对操作人员构成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文档编号B26D7/02GK102284974SQ20101020213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吕建荣 申请人:上海新必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