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59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轧辊辊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厂轧辊摆放架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轧辊辊架。
背景技术
冷轧轧钢厂的五机架冷轧机组和单机架平整机使用的轧辊种类多,共使用四种工 作辊,轧辊周转倒用量达90支左右,轧辊重量4000kg,单支轧辊价格15万元,加之入厂需要 现场放置的新轧辊,若采用地面摆放方式,现场位置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而且不利于轧辊的 取放和管理;传统辊架轧辊放置方式为将轧辊直接摞放两层或三层,辊面间使用木板隔 开,一人吊运操作较为困难,而且行车频繁取放,极易造成辊面碰伤,不适合冷轧辊的高精 度生产管理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辊辊架,可以使轧辊取放简便、安全,充分利用 有限的空间,实现轧辊摆放有序,工序物流畅通,资源合理配置利用,提高磨削、毛化、装配 作业的整体管理控制水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轧辊辊架,包括在长方形框架底座的对称 长边框架上,分别均布固接着对称直立的立柱,在每组对称直立立柱的外侧面上均布设置 着横向定位槽,V型支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相邻立柱的定位槽上,位于最下部的固定V型 支座通过螺栓直接固接在两相邻立柱之间的底座上,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的活动V型支座 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相邻立柱相对应的定位槽上,其中一端采用销轴铰接,另一端采 用插销连接,固定、活动V型支座的支座表面分别固装着尼龙垫板。本实用新型位于最下部的V型支座为固定支座,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的V型支座 为活动支座,利用V型支座支承轧辊辊径部位。摆放的轧辊数量多,占地面积小,存取轧辊 方便,当上层活动V型支座上的轧辊取走后,拔掉该活动V型支座上的插销,将活动V型支 座向外转90°,即可在下层V型支座上存取轧辊。在V型支座的支座表面上固装着尼龙垫 板,存、取轧辊上可防止轧辊损伤。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可根据现场位置条件选定,其宽度根 据轧辊尺寸的减少种类、尽量统一原则确定,便于轧辊分类摆放,可满足现场不同位置轧辊 摆放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使轧辊取放简便、安全,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轧辊摆放有序, 工序物流畅通,资源合理配置利用,提高磨削、毛化、装配作业的整体管理控制水平。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动V型支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轧辊辊架,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在长方形框架底座1的对称长边 框架上,分别均布固接着对称直立的立柱2,在每组对称直立立柱2的外侧面上均布设置着 横向定位槽,V型支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相邻立柱2的定位槽上,位于最下部的固定V型 支座4通过螺栓直接固接在两相邻立柱2之间的底座1上,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的活动V 型支座7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相邻立柱2相对应的定位槽上,其中一端采用销轴3铰 接,另一端采用插销5连接,固定、活动V型支座4、7的支座表面分别固装着尼龙垫板8。插 销5的顶端固接着铁链9。活动V型支座7位于安装插销5 —侧的座体面上固接着把手6。 固定、活动V型支座4、7的总层数为2—4层。在每层V型活动支座7上放置的轧辊其相邻 层相对应的轧辊辊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为20—30mm。相邻立柱2之间的中心距以在V型活 动支座7上放置的轧辊,其水平相邻轧辊辊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50—200mm为宜。本实用 新型两层V型支座的辊架适于存放配对使用的成品轧辊;三层V型支座的辊架适于存放新 辊或短期不使用的轧辊。
权利要求一种轧辊辊架,包括在长方形框架底座(1)的对称长边框架上,分别均布固接着对称直立的立柱(2),在每组对称直立立柱(2)的外侧面上均布设置着横向定位槽,V型支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相邻立柱(2)的定位槽上,其特征是位于最下部的固定V型支座(4)通过螺栓直接固接在两相邻立柱(2)之间的底座(1)上,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的活动V型支座(7)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相邻立柱(2)相对应的定位槽上,其中一端采用销轴(3)铰接,另一端采用插销(5)连接,固定、活动V型支座(4、7)的支座表面分别固装着尼龙垫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辊架,其特征是插销(5)的顶端固接着铁链(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辊架,其特征是活动V型支座(7)位于安装插销 (5)—侧的座体面上固接着把手(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辊架,其特征是固定、活动V型支座(4、7)的总层 数为2— 4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辊架,其特征是在每层V型活动支座(7)上放置的 轧辊其相邻层相对应的轧辊辊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为20— 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辊架,其特征是相邻立柱(2)之间的中心距以在V 型活动支座(7)上放置的轧辊,其水平相邻轧辊辊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50— 200mm为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厂轧辊摆放架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轧辊辊架,包括在长方形框架底座的对称长边框架上,分别均布固接着对称直立的立柱,在每组对称直立立柱的外侧面上均布设置着横向定位槽,V型支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相邻立柱的定位槽上,位于最下部的固定V型支座通过螺栓直接固接在两相邻立柱之间的底座上,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的活动V型支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相邻立柱相对应的定位槽上,其中一端采用销轴铰接,另一端采用插销连接,固定、活动V型支座的支座表面分别固装着尼龙垫板。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轧辊取放简便、安全,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轧辊摆放有序,工序物流畅通,资源合理配置利用,提高磨削、毛化、装配作业的整体管理控制水平。
文档编号B25H3/04GK201711960SQ2010202568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
发明者王爱民, 矫东利, 韩文峰 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