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件和滑轮轴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74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导件和滑轮轴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配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引导件以及具有该引导件的滑轮轴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图1为动滑轮组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动滑轮组2通过滑轮轴7串联若干滑轮3组装而成,然后封装在外壳1内。单个滑轮3内一般具有两个轴承4,两个轴承4之间具有隔离环5,滑轮3与滑轮3之间设有定距环6,其中,隔离环5与定距环6的内径均大于滑轮轴7的外径,而且所述隔离环5与定距环6在径向上的安装位置并不固定,能够产生径向移动。在动滑轮组的组装过程中,如图1所示,依图1中滑轮轴7上的箭头所指的穿越方向,滑轮轴7从动滑轮组一端穿至另一端,直至伸出外壳1,最后在滑轮轴7两端用固定螺母固定,完成动滑轮组的装配。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由于滑轮轴7的端部701为螺纹端,该螺纹端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螺纹退刀槽。在滑轮轴7穿过轴承时,由于隔离环5的径向位置并不固定,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落在螺纹端上并进一步地卡在螺纹退刀槽上,从而阻止滑轮轴7的继续穿过。而且,滑轮之间的定距环6也与隔离环5—样,在滑轮轴安装时会形成卡阻问题。因而操作人员在组装时必须小心翼翼,必要时采用铁丝等工具将隔离环5或定距环6费力的拨开。但在动滑轮组体积较大、非常笨重的情况下,尤其是动滑轮组为具有外壳1的封装结构,操作空间极为狭小,因而组装过程也就非常费时费力。比如一台200T冶金铸造起重机具有两个动滑轮组,在更换时单个动滑轮组的组装过程就要平均耗时长达8小时,且需要多名操作工人合作,从而导致损耗人力以及设备停车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引导件以及一种滑轮轴安装组件,所述弓I导件与轴连接,能对轴的安装起引导作用,所述滑轮轴安装组件应用于动滑轮组的装配过程中,能解决动滑轮组内的隔离环或定距环在滑轮轴安装时形成的的卡阻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导件,该引导件包括套筒部和从该套筒部的一端同轴向外延伸的引导部,该引导部的外径从所述套筒部轴向向外连续减小。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形成为圆锥台形状。优选地,所述圆锥台形状的引导部的锥度为1 15至1 10。优选地,所述套筒部具有内螺纹。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和套筒部均具有中空内腔,所述引导部的中空内腔与所述套筒部的中空内腔连通,并且所述套筒部的中空内腔与所述引导部的中空内腔之间具有台阶部。[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ー种滑轮轴安装组件,该滑 轮轴安装组件包括滑轮轴和引导件,该引导件包括套筒部和从该套筒部的一端同轴向外延 伸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外径从所述套筒部轴向向外连续减小,所述引导件的套筒部可 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滑轮轴的端部。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形成为圆锥台形状。优选地,所述圆锥台形状的引导部的锥度为1 15至1 10。优选地,所述套筒部具有内螺纹,所述滑轮轴的端部为螺纹端,该螺纹端与所述套 筒部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和套筒部均具有中空内腔,所述引导部的中空内腔与所述套 筒部的中空内腔连通,并且所述套筒部的中空内腔与所述引导部的中空内腔之间具有台阶 部。优选地,所述套筒部的外径与所述滑轮轴的外径相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引导件能对轴在安装时起到引导作用,便于轴 的快速安装到位。采用具有所述引导件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在动滑轮组的组装过程中,可消 除动滑轮组内隔离环或定距环的卡阻问题,对滑轮轴的安装具有引导功能,节省动滑轮组 的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动滑轮组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滑轮轴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滑轮轴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动滑轮组3滑轮4轴承5隔离环6定距环7滑轮轴 701端部8套筒部801内螺纹 802中空内腔9引导部901底面 902中空内腔10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如“底面”是指锥或锥台 的直径最大的端面,“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锥体高度之比,或者锥台的上、下两底圆 的直径差与锥台高度的比值。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导件的剖视图。由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引导件包括套筒部8和从该套筒部的一端同轴向外延伸的引导部9,该引导部9的外径从所述套筒部轴向向外连续减小。套筒部8用于与轴的连接,引导部9在轴安装时主要起引导作用。因此,所述引导部9形成为与套筒部8同轴的锥或锥台形状,可以是棱锥、棱台、圆锥或圆台等诸多形式,但优选地形成为圆锥台形状。优选地,所述圆锥台形状的引导部的锥度为1 15至1 10。其中,所述锥度即圆锥台的上、下两底圆的直径差与锥台高度的比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9从套筒部8延伸,因而引导部9的底面901的直径与套筒部 8的直径相同,如图3所示。由于引导部9的外径从所述套筒部8轴向向外是连续减小的,不存在外径的突然变化,因而引导部9上以及套筒部8与引导部9之间均不会形成卡阻台阶。当引导件安装在滑轮轴上并应用于动滑轮组组装时,隔离环或定距环在径向上落在引导部,随着滑轮轴的推进,隔离环或定距环能够沿着引导部的外周部顺畅地移动到套筒部并移动到滑轮轴上, 在这安装过程中不会形成卡阻。套筒部8主要起连接作用,因而套筒部8存在多种方式与轴接合,比如销轴方式、 过盈配合或紧配合的轴套连接方式等等。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部8设有内螺纹801,该内螺纹形成于所述套筒部8上远离所述引导部9的一端,并且该内螺纹801与所连接的轴上的外螺纹相吻合。为使结构轻便、简洁或连接方便,优选地,所述引导部9具有中空内腔902,所述引导部9的中空内腔902与所述套筒部8的中空内腔802连通,并且所述套筒部8的中空内腔802与所述引导部9的中空内腔902之间具有台阶部10,该台阶部10可供所连接的轴端抵靠,使引导件能承受轴向的更大推力,与轴连接更牢靠紧密。此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滑轮轴安装组件,该滑轮轴安装组件包括滑轮轴7和引导件,该引导件包括套筒部8和从该套筒部8的一端同轴向外延伸的引导部9,所述引导部9的外径从所述套筒部8轴向向外连续减小,所述引导件的套筒部8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滑轮轴7的端部70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形成为圆锥台形状。所述圆锥台形状的引导部的锥度为1 15至1 10。所述套筒部具有内螺纹,所述滑轮轴7的端部701优选为螺纹端, 该螺纹端与所述引导件的套筒部8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在应用于动滑轮组的组装过程中时,滑轮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小。因而,优选地,所述套筒部8的外径不大于所述滑轮轴的外径,以免使得引导件的外径过大而不能装配。但套筒部8的外径也不能台小于所述滑轮轴的外径, 以免形成卡阻台阶。因而,优选地,所述套筒部的外径与所述滑轮轴的外径相等。特别地,如上所述,所述引导部和套筒部均具有中空内腔,所述引导部的中空内腔与所述套筒部的中空内腔连通,并且所述套筒部的中空内腔与所述引导部的中空内腔之间具有台阶部。因而,在引导件的内腔中形成有对轴端的止挡台阶,在滑轮轴的安装过程中, 所述台阶部能承受滑轮轴较大的轴向推力。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滑轮轴安装组件组装动滑轮组时,先拆除旧滑轮并同时拆除滑轮轴,而后将引导件与滑轮轴的螺纹端拧紧形成滑轮轴安装组件,在更换滑轮后将滑轮轴安装组件从滑轮组外壳的一端穿至另一端,最后将滑轮轴的两端螺母紧定,从而完成动滑轮组的装配。通过这样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在试验更换一台200T冶金铸造起重机的动滑轮组时,单个动滑轮组的组装过程平均耗时仅2小时,从而很大程度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套筒部与轴的端部的连接方式的变化或引导部改为实心体等,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滑轮轴安装组件也不仅仅适用于动滑轮组的装配,也可扩展地适用于所有需要通过轴来组装的装置中。
权利要求1.一种引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包括套筒部(8)和从该套筒部的一端同轴向外延伸的引导部(9),所述引导部(9)的外径从所述套筒部(8)轴向向外连续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9)形成为圆锥台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台形状的引导部(9)的锥度为 1 15 至 1 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8)具有内螺纹(8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9)和套筒部(8)均具有中空内腔,所述引导部(9)的中空内腔(902)与所述套筒部(8)的中空内腔(802)连通,并且所述套筒部(8)的中空内腔(802)与所述引导部(9)的中空内腔(902)之间具有台阶部 (10)。
6.一种滑轮轴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滑轮轴安装组件包括滑轮轴(7)和引导件,该引导件包括套筒部(8)和从该套筒部的一端同轴向外延伸的引导部(9),所述引导部(9)的外径从所述套筒部(8)轴向向外连续减小,所述引导件的套筒部(8)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滑轮轴(7)的端部(7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9)形成为圆锥台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台形状的引导部(9) 的锥度为1 15至1 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8)具有内螺纹(801),所述滑轮轴(7)的端部(701)为螺纹端,该螺纹端与所述套筒部(8)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9)和套筒部 (8)均具有中空内腔,所述引导部(9)的中空内腔(902)与所述套筒部(8)的中空内腔(802)连通,并且所述套筒部⑶的中空内腔(802)与所述引导部(9)的中空内腔(902)之间具有台阶部(10)。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8)的外径与所述滑轮轴(7)的外径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导件以及具有该引导件的滑轮轴安装组件。所述引导件包括套筒部(8)和从该套筒部(8)的一端同轴向外延伸的引导部(9),所述引导部(9)的外径从所述套筒部(8)轴向向外连续减小。所述滑轮轴安装组件包括滑轮轴(7)和所述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的套筒部(8)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滑轮轴(7)的端部(701)。本实用新型的引导件能对轴在安装时起到自动引导作用,便于轴的快速安装到位。采用具有所述引导件的滑轮轴安装组件,在动滑轮组的组装过程中,可消除动滑轮组内的隔离环(5)或定距环(6)的卡阻问题,节省动滑轮组的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5B27/00GK202162777SQ20112022167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
发明者杨维志, 虞强 申请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