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板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01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板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配合超细长轴加工的专用扳具。
背景技术
在超细长轴一刀成形特种工艺中,被加工轴处在轴向拉直状态。在该加工工艺中, 需要使用到一种专用的销杆组件的带外螺纹销杆。参见


图1和图2,该带外螺纹销杆具有如下特点1、尺寸档M为螺纹段,如
图1所示。2、在螺纹销杆的顶端(即右端端面)上开设凹槽,如图2所示。上述结构的螺纹销杆结构比较特殊,如果采用常规的螺丝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结构的扳具来替代传统的螺丝刀。每次装、卸需用专用扳具旋紧、松启,以此达到装、卸螺纹销杆的目的。安装时,带外螺纹销杆外螺纹与被加工的超细长轴的预制螺纹中心孔内的内螺纹相互啮合。因此,提供一种与新型带外螺纹销杆的结构特征相配合的工具,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超细长轴一刀成形特种工艺中,采用常规的螺丝刀对销杆组件中带外螺纹销杆的操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板具,通过该板具使得整个操作过程简捷,效率与可靠性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板具,所述板具一体成型,由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组成的T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板具的厚度均勻。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部分顶部为弧形,四个顶角倒圆角。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部分的底部开设有一凹槽,与所述横向部分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再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部分的两端高度为8_12mm,T形板具的高度为横向部分两端高度的5-8倍。又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部分的长度为竖向部分宽度的3倍。又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部分底部凹槽的深度为3_4mm,宽度比带外螺纹销杆的直径大l_2mm,且比竖向部分宽度小5-6m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本实用新型形成的扳具组件可达到装、卸螺纹销杆的目的;(2)整个操作过程简捷,效率与可靠性高;(3)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非常适合在机械制造业中推广、使用;[0021](4)操作扳具组件时无特殊操作要求,亦无需改变原有操作习惯。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螺纹锁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螺纹销杆的顶端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形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组件中长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组件中长杆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所提供的新型板具102与相应的长杆101组成相应的板具组件100。参见图4,长杆101整体为一圆柱状,其圆周面上开设有一安置凹槽101a,该安置凹槽用于安置相应的板具,即τ形板具102。进一步的,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该安置凹槽 IOla设置在长杆101的中间部位,且安置凹槽IOla为一弧形(如图5所示)。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中的T形板具102 —体成型,其整体由横向部分10 和竖向部分102b组成厚度均勻、扁平状的T形结构。其中横向部分10 顶部102c为弧形,该弧形顶部102c与长杆101上的弧形凹槽 IOla相配合,这样将T形板具102的横向部分10 安置在凹槽IOla中,实现T形板具102 与长杆101相接,得到图3所示结构。横向部分10 上端的两个顶角倒圆角r3,下端的两个顶角倒圆角r2。竖向部分102b—体成型于横向部分10 的中间位置,并且在与横向部分10 之间采用圆弧rl过渡。同时在竖向部分102b的底部开设有一对带外螺纹销杆进行配合操作的凹槽102d。上述方案在具体实施时,T形扳具中横向部分10 的两端高度h约为8 12mm, 同时T形板具102的高度H为横向部分10 两端高度h的5 8倍。采用这样构造是为了操作时手在旋转扳具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扭矩力。T形扳具中横向部分10 的长度W为竖向部分宽度L的3倍。竖向部分102b底部凹槽102d的宽度1比带外螺纹销杆的直径dl (参见
图1)大约1 2mm,同时比竖向部分102b的宽度L小约5 6mm。竖向部分102b底部凹槽102d 的深度a约3 4mm。从而在竖向部分102b底部形成1 Xa的凹口型(如图6所示),这样可与外螺纹钻套顶(端)部尺寸档M相配。这样板手不仅能完全伸入钻套顶端的凹槽中, 而且能与钻套顶端外径相扣,以此发挥出最大扭矩力,达到旋紧或松启效果。最后,本实用新型中长杆上的安置凹槽IOla宽度tl (如图4所示)比T形扳具的厚度t (如图7所示)大0. 5mm。这样确保T形扳具的工作接触端能有效地进入螺纹销杆的凹槽内。上述方案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扳具可取材废旧的铣刀片或类似片状刀具。这是因为铣刀片可承受很高强度负荷,是理想的选材。扳具外形通过线切割加工获得。另外,T形扳具所有棱角都将去除经线切割留下的尖角,锐边。这样不会造成操作中因加工残留在扳具上的尖角,锐边对手造成损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板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一体成型,由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组成的T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板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的厚度均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新型板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部分顶部为弧形,四个顶角倒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新型板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部分的底部开设有一凹槽,与所述横向部分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新型板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部分的两端高度为 8-12mm, T形板具的高度为横向部分两端高度的5_8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新型板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部分的长度为竖向部分宽度的3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一种新型板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部分底部凹槽的深度为3-4mm,宽度比带外螺纹销杆的直径大l_2mm,且比竖向部分宽度小5_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板具,该板具一体成型,由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组成的T形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整个操作过程简捷,并提高效率与可靠性。
文档编号B25B27/14GK202155859SQ201120237910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
发明者叶善培, 季明浩, 张会焱, 沈剑 申请人:上海海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