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工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工具结构,特别是工作杆与本体枢接结合,且工作杆可与本体形成折叠状,或是工作杆可展开的工具结构,属于手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工具是一种由使用者利用双手来操作的工具,如棘轮扳手、活动扳手、榔头、锯子等。以棘轮扳手为例,通常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及达到省力的目的,其具有本体,并在本体的端部具有供作动工件或可套掣套筒的工作头。实际上,本体的长度较长可提高省力效果,但需要较大的收纳与运输空间。此外也会降低操作的便利性。反之,本体的长度若设计成较短,则使用者需提高操作力量。`[0004]虽然市面上已开发多种可折收的手工具,但是这些手工具具备复杂的结构,或是在操作上无法有效达到定位。
发明内容为了改进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工具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多功能工具结构,其包含本体;收合空间形成在本体上,该收合空间的一端为开放构造且该开放构造具有二个侧壁;容置空间形成在开放构造的侧壁的外表面;滑孔形成在容置空间内,且该滑孔连通该开放构造;工作杆配置在开放构造内,其具有杆部以及头部连接该杆部一端,其中该杆部用以安装在该本体的开放构造内,且杆部具有张展定位孔及收合定位孔,该张展定位孔及该收合定位孔相对;压钮可摆动地组装在容置空间内;压缩弹簧配置在容置空间内,且压缩弹簧一端接触压钮;定位销及回复弹簧的组合配置在滑孔内,且定位销一端接触该压钮,另一端可用以插入收合定位孔或张展定位孔;回复弹簧,结合该定位销,并使该定位销可弹性活动;藉此,压动该压钮可释放定位销与工作杆之间的锁掣,并使工作杆可收置在本体的收合空间内,或工作杆与本体可形成张展状态;而再使定位销嵌入收合定位孔或张展定位孔,则可使工作杆形成定位状。上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还有轴杆穿置开放构造的二个侧壁及该工作杆的杆部,使该工作杆可以转动,此外该收合定位孔及该张展定位孔位于该轴杆的周边。上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还包含容槽,该容槽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底面,且该压缩弹簧配置在该容槽内。上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还包含复数角度定位孔,该复数角度定位孔形成在该杆部上且位于该张展定位孔及该收合定位孔之间。上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还包含隆起部,该隆起部形成在该容置空间内,且该滑孔形成在该隆起部。上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还包含接杆,该接杆用以连接该工作杆的头部。工作杆与本体形成折叠收合可利于收纳及携带,而工作杆展开后可相对本体形成多个夹角角度,藉此满足不同的操作角度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工具结构,可依需求改变长度,并能调整成特定的角度,可同时兼具节省空间与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动压钮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张展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张展状态的定位销与张展定位孔的配置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收合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收合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本体与工作杆连结成有角度状态且配接接杆的外观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本体与工作杆连结成有角度状态且配接接杆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本体与工作杆叠合且配接接杆的外观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1收合空间Ila开放构造Ilb底面Ilc穿孔12锁孔13轴杆15容置空间15a隆起部16定位孔17枢杆18滑孔19容槽20工作杆21头部22杆部23轴孔26张展定位孔27收合定位孔28角度定位孔30压钮31枢座32枢孔34定位销35凸部36回复弹簧38压缩弹簧40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图示中的实施例及构件,关于所称前与后、左与右、顶部与底部、上部与下部、以及水平与垂直的参考,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亦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间方向,在此先予陈明。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手工具,其由本体10及工作杆20相对枢接而成,其中本体10与工作杆20可相对折收。更进一步,本体10具有开口向上且用以容纳工作杆20的收合空间11。收合空间11的一端为开放构造11a,且收合空间11的底面Ilb具有贯穿的穿孔11c。收合空间11的开放构造Ila的两个侧壁面各自形成锁孔12。又容置空间15形成在开放构造Ila的侧壁面的外表面上,且一对定位孔16分别形成在容置空间15的相对壁面,且其一个定位孔16具贯穿构造。容置空间15的底面具有隆起部15a,滑孔18与容槽19形成在容置空间,其中滑孔18位在隆起部15a,且该滑孔18为贯穿构造连通该开放构造11a。工作杆20具有头部21及杆部22,其中头部21形成在杆部22的一端。头部21可为棘轮结构用以供驱动或连接套筒。杆部22具有轴孔23、张展 定位孔26、收合定位孔27及复数角度定位孔28,其中张展定位孔26及收合定位孔27是相对的,张展定位孔26及复数角度定位孔28可位于轴孔23周边,且轴孔23介于张展定位孔26及收合定位孔27之间。请参阅图I、图2,工作杆20的杆部22组装在开放构造Ila内,以及轴杆13穿置在锁孔12及轴孔23,则可使工作杆20结合本体10。再者压缩弹簧38安装在容槽19内。定位销34及回复弹簧36的组合安装在滑孔18内,其中定位销34 —端具有较大外径的凸部35用以限制回复弹簧36。压钮30具有枢座31。枢孔32形成在枢座31上。该压钮30安装在容置空间15,以及枢杆17穿置定位孔16及枢孔32,可使压钮30结合本体10,且压钮30 —侧压靠在压缩弹簧38上,另一侧压靠在定位销34上。请参阅图3,当压钮30 —侧受力而压动该压缩弹簧38,则定位销34可受回复弹簧36的作用而位移离开工作杆20的杆部22,例如定位销34离开图式中所显示的收合定位孔27。当定位销34与工作杆20之间的锁掣被解除,工作杆20可搭配轴杆13而对本体10产生转动。请参阅图4,根据上述的操作说明,工作杆20可以相对本体10形成张展状态。请参阅图5,在工作杆20与本体10形成张展状态下,可藉由释放压钮(未显示)上的作用力,使定位销34向工作杆20位移且嵌置在张展定位孔26。如此工作杆20可形成定位状态以供操作者使用。请参阅图5、图6,解除定位销34与工作杆20之间的锁掣,可使工作杆20转动而与本体10形成重叠状。此时定位销34可嵌置在收合定位孔27内。请参阅图7,工作杆20与本体10形成重叠状,工作杆20容置在收合空间11内。请参阅图9,藉由解除定位销34与工作杆20之间的锁掣,可使工作杆20转动至预定角度,再使定位销34插置于角度定位孔28内。请参阅图8、图9,工作杆20与本体10可形成有角度的状态。此外工作杆20的头部21可配接支接杆40。如此操作者可更方便施予扭力于本体10以带动接杆40快速转动,以及满足特殊角度的操作需求。请参阅图10,在工作杆20与本体10形成叠合的状态下,工作杆20的头部21可以配接接杆40。如此操作者可用手掌握本体10并施扭力以转动本体10及接杆40。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设计图式,但较佳实施例以及设计图式仅是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以均等的技艺手段、或为本申请所涵盖的权利范围而实施的内容,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本体; 收合空间,形成在该本体上,该收合空间的一端为开放构造,且该开放构造具有二个侧壁; 容置空间,形成在该开放构造的侧壁的外表面; 滑孔,形成在该容置空间内,且该滑孔连通该开放构造; 工作杆,其具有杆部,以及头部连接该杆部一端,其中该杆部用以安装在该本体的开放构造内,且该杆部具有张展定位孔及收合定位孔,该张展定位孔及该收合定位孔相对; 压钮,可摆动地组装在该容置空间内; 压缩弹簧,配置在容置空间内,且该压缩弹簧的一端接触该压钮; 定位销,配置在该滑孔内,该定位销一端接触该压钮,另一端可用以插入该收合定位孔或该张展定位孔; 回复弹簧,结合该定位销,并使该定位销可弹性活动; 藉此,压动该压钮以释放定位销与工作杆之间的锁掣,则该工作杆可收置在本体的收合空间内,或该工作杆与该本体可形成张展状态;该定位销嵌入该收合定位孔或张展定位孔,可使该工作杆成定位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有轴杆穿置开放构造的二个侧壁及该工作杆的杆部,使该工作杆可以转动,此外该收合定位孔及该张展定位孔位于该轴杆的周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容槽,该容槽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底面,且该压缩弹簧配置在该容槽内。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复数角度定位孔,该复数角度定位孔形成在该杆部上且位于该张展定位孔及该收合定位孔之间。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隆起部,该隆起部形成在该容置空间内,且该滑孔形成在该隆起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接杆,该接杆用以连接该工作杆的头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工具结构,包括本体及工作杆枢接而成,且工作杆可与本体形成折收状态。更进一步,本体上设有一个可弹性活动的压钮,且压钮可连动可活动插置于工作杆上的定位销。如此藉由按动压钮可解除工作杆与定位销的锁掣,使工作杆形成可摆动状,而释放压钮则可使定位销与工作杆重新锁掣。如此工作杆与本体形成折叠收合可利于收纳及携带,而工作杆展开后可相对本体形成多个夹角角度,藉此满足不同的操作角度的需求。
文档编号B25G1/06GK202716242SQ20122024255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周依秋 申请人:锐泰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