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48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式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式分切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材料经过铝箔轧机轧制完成后,此种产品属于半成品,还需要根据客户对宽度等方面要求,需要经过分切机进行切边、分条、分卷来实现。立式分切机根据成品宽度要求,在出口刀轴上安装数组刀具,实现切边、分条功能。在生产过程中,在切刀将铝箔带材切开时,需要及时将切边、分条时产生的废边、铝屑、铝粉通过吸边装置吸走,否则铝屑、铝粉会造成产品表面出现亮线和硌坑,影响客户的使用,造成客户的批量退货。如图1所示,原有立式分切机采用逆刀式切边、分条,分切机切刀安装在刀架02上,切刀在刀槽辊01的顶部,而吸边装置05在刀槽辊01的下部,吸边装置05的吸风口 04离刀片较远。在切刀切开铝箔03时产生的铝粉尘和铝屑,容易掉落在刀槽辊01的刀槽中,在刀槽辊01运转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很容易甩出,从而带入铝箔卷中,使铝箔产品表面产生亮线和硌坑。因此,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分切机,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分切机,包括:刀槽辊,铝箔带材由所述刀槽辊导过;设置于所述刀槽辊周围的切边装置和吸边装置,所述吸边装置的吸风口靠近所述切边装置的切边位置布置。优选地,在上述立式分切机中,所述吸边装置为吸风管。 优选地,在上述立式分切机中,所述切边装置位于所述刀槽辊的侧面,所述吸边装置位于所述刀槽辊的顶部。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分切机,改变切边装置和吸边装置的位置,并将吸边装置的吸风口靠近所述切边装置的切边位置布置,这样切刀切开铝箔带材时产生的铝粉和铝箔碎屑就能及时被吸风口吸干净,不会掉落到刀槽辊上,彻底解决亮线和硌坑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立式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分切机,以提高产品质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分切机,包括刀槽辊2、切边装置I和吸边装置3。其中,铝箔带材5由刀槽辊2导过,切边装置I和吸边装置3设置于刀槽辊2的周围,吸边装置3上的切刀用于切开铝箔带材5,吸风口 4用于将产生的铝屑吸走。吸边装置3的吸风口 4靠近切边装置I的切边位置布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分切机,改变切边装置I和吸边装置3的位置,并将吸边装置3的吸风口 4靠近所述切边装置I的切边位置布置,这样切刀切开铝箔带材5时产生的铝粉和铝箔碎屑就能及时被吸风口 4吸干净,不会掉落到刀槽辊上,彻底解决亮线和硌坑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在本实施例中,吸边装置3为吸风管,切边装置I位于刀槽辊2的侧面,吸边装置3位于刀槽辊2的顶部。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槽辊(2),铝箔带材(5)由所述刀槽辊(2)导过; 设置于所述刀槽辊(2)周围的切边装置(I)和吸边装置(3),所述吸边装置(3)的吸风口(4)靠近所述切边装置(I)的切边位置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边装置(3)为吸风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装置(I)位于所述刀槽辊(2)的侧面,所述吸边装置(3)位于所述刀槽辊(2)的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立式分切机,包括刀槽辊,铝箔带材由所述刀槽辊导过;设置于所述刀槽辊周围的切边装置和吸边装置,所述吸边装置的吸风口靠近所述切边装置的切边位置布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分切机,改变切边装置和吸边装置的位置,并将吸边装置的吸风口靠近所述切边装置的切边位置布置,这样切刀切开铝箔带材时产生的铝粉和铝箔碎屑就能及时被吸风口吸干净,不会掉落到刀槽辊上,彻底解决亮线和硌坑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6D7/18GK202985616SQ20122041669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王庆华, 李佑强, 马振甲, 王振华, 李军强, 韩鹏飞, 李会敏 申请人:华北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