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件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572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件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件的夹持装置,其包括夹持框,该夹持框包括底板、两个侧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其中底板、两个侧板、以及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放置试件区域,特别是,在每个侧板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滑槽,夹持装置还包括能够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的加固模块、用于将加固模块的两侧与两个侧板之间相对锁定的锁定机构、设置在第一端板上能够快速向第二端板移动的推杆、设置在推杆一端部用于顶推试件或加固模块的夹持头、以及用于将快速移动后的推杆锁定在第一端板上的锁定件,其中推杆与锁定件相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防止两个侧板的变形,又在不会损坏试件前提下,保证了夹持的力度。
【专利说明】一种试件的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件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试件的夹持装置,其主要在试件制备时,起夹持和固定试件尺寸的作用。目前,采用的夹持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以弹簧固定推杆式的夹持装置;另一种采用带锯齿推杆式的夹持装置。其中第一种夹持装置用弹簧起固定作用,配以金属薄皮形成的模框;第二种夹持装置,在把手处以卡扣卡住带锯齿的推杆,起固定作用,同样配以金属薄皮形成的模框。
[0003]显然,上述夹持框,存在以下不足:
[0004](I)、两种夹持框,金属薄皮形成的框,当夹持试件较多、或试件本体较长时,其金属框的两条侧边容易发生变形,造成试件尺寸不稳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
[0005](2)、以弹簧固定推杆的夹持框在把手部位的咬合力不够,而带锯齿推杆的夹持框在把手部位的会出现咬合力不够或者是咬合力太大将试验材料压碎的情况。给制、装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试件的
夹持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试件的夹持装置,其包括夹持框,所述夹持框包括底板、分别沿着底板两侧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两个侧板、分别沿着底板两端部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底板、两个侧板、以及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放置试件区域,特别是,在每个侧板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滑槽,夹持装置还包括能够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的加固模块、用于将加固模块的两侧与两个侧板之间相对锁定的锁定机构、设置在第一端板上能够快速向第二端板移动的推杆、设置在推杆一端部用于顶推试件或加固模块的夹持头、以及用于将快速移动后的推杆锁定在第一端板上的锁定件,其中推杆与锁定件相螺纹连接。
[0009]优选地,加固模块有一个或多个,且每个加固模块的两侧均设有螺纹连接孔,锁定机构包括与螺纹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螺栓,螺栓栓柱的外径小于等于滑槽的宽度,并且螺栓栓帽的外径大于滑槽的宽度。由加固模块的设置,防止两个侧板的变形,使得位于夹持框内试件大小比较均一,确保夹持装置的稳定性,从而减小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概率。
[0010]进一步,优选地,每个加固模块的底面均与底板的上表面重合。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在第一端板的上设有供推杆快速通过的连接孔,推杆为螺杆,且螺杆的外径小于连接孔的孔径。便于螺杆从连接孔内快速通过。从而能够实现夹持装置的快速夹持试件,效率较高。[0012]优选地,锁定件包括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端板上、并能够与螺杆相螺纹配合的螺纹连接件。当螺杆快速移动至试件的侧面,然后通过螺纹连接件与螺杆的配合,使得夹持头所提供的应力满足夹持试件的需求,同时,由螺纹配合代替之前把手和夹持框的咬合,既不会损坏试件,又保证了夹持的力度。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夹持头能够拆卸地设置在螺杆的一端部,螺杆另一端部还设有调节把手。
[0014]优选地,夹持头的夹持端面与试件或加固模块面面接触,并能够抵触在试件或加固模块一侧的中心。
[0015]进一步,优选地,夹持头的夹持端面为圆形,其圆心位于螺杆中心线上。
[0016]此外,上述的滑槽位于侧板的中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能够拆卸地连接在底板上和两个侧板之间,底板包括用于支撑试件底部两侧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形成间隔槽,且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宽度相等并为试件宽度的1/6 ?1/3。
[0017]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采用锁定机构将加固模块的两侧与两个侧板相连接,防止两个侧板的变形,从而确保夹持框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采用推杆与锁定件相螺纹连接,使得夹持头所提供的应力满足夹持试件的需求,既不会损坏试件,又保证了夹持的力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0023]其中:1、夹持框;10、底板;100、第一支板;101、第二支板;102、间隔槽;11、侧板;110、滑槽;12、第一端板;120、连接孔;13、第二端板;2、加固模块;20、螺纹连接孔;3、锁定机构;30、螺栓;4、推杆(螺杆);5、夹持头;6、锁定件;60、螺纹连接件;7、调节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试件夹持装置,其包括夹持框1,该夹持框I包括底板10、分别沿着底板10两侧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两个侧板11、分别沿着底板10两端部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端板12和第二端板13,底板10、两个侧板11、以及第一端板12和第二端板13形成放置试件区域,特别是,在每个侧板11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10,夹持装置还包括能够沿着滑槽110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侧板11之间的加固模块2、用于将加固模块的两侧与两个侧板11之间相对锁定的锁定机构3、设置在第一端板12上能够快速向第二端板13移动的推杆4、设置在推杆4 一端部用于顶推试件或加固模块2的夹持头5、以及用于将快速移动后的推杆4锁定在第一端板12上的锁定件6,推杆4与锁定件6相螺纹连接。
[0025]具体的,上述加固模块2有一个或多个,且每个加固模块2的两侧均设有螺纹连接孔20,锁定机构3包括与螺纹连接孔20——对应的螺栓30,该螺栓30栓柱的外径小于等于滑槽110的宽度,且螺栓30栓帽的外径大于滑槽110的宽度,也就是说,螺栓30能够沿着滑槽110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的设置在滑槽110上,同时通过调节螺栓30和螺纹连接孔20的松紧,防止两个侧板11的变形,使得位于夹持框内试件大小比较均一,确保夹持装置的稳定性,从而减小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概率。进一步的,每个加固模块2的底面均与底板10的上表面重合。当本例中的夹持装置,在夹持试件做检测实验时,加固模块2还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试件相隔开,防止夹持时,试件与试件之间磨损,而影响检测结构的准确性,此时,夹持头5抵触在加固模块2的一侧或者试件的一侧均可;当本例中的夹持装置,在制备试件时,由加固模块2将放置试件区域分隔成均匀相等的多个分区,然后夹持头抵触在加固模块2的一侧,在通过锁定机构3,将两个侧板11与加固模块2进行锁定,从而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制备的试件大小均一的模具(夹持装置)。
[0026]本例中,在第一端板12的上设有供推杆4快速通过的连接孔120,推杆4为螺杆,且螺杆的外径小于连接孔120的孔径。这样才能实现夹持的快速特性,直接与检测效率或制备效率相关联。
[0027]同时,上述的锁定件6包括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端板12上、并能够与螺杆相螺纹配合的螺纹连接件60。由螺纹配合代替之前把手和夹持框的咬合,既不会损坏试件,又保证了夹持的力度。
[0028]本例中的夹持头5能够拆卸地设置在螺杆的一端部,螺杆另一端部还设有调节把手7。具体的夹持头5的夹持端面与试件或加固模块2面面接触,并能够抵触在试件或加固模块2 —侧的中心。本例中,夹持头5的夹持端面为圆形,其圆心位于螺杆中心线上。
[0029]此外,上述的滑槽110位于侧板11的中部。第一端板12和第二端板13分别能够拆卸地连接在底板10上和两个侧板11之间,底板10包括用于支撑试件底部两侧的第一支板100和第二支板101,所述第一支板100和第二支板101之间形成间隔槽102,且第一支板100和第二支板101宽度相等并为试件宽度的1/6?1/3。进一步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而且便于携带和使用。
[00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试件的夹持装置,其包括夹持框(I),所述的夹持框(I)包括底板(10)、分别沿着所述底板(10)两侧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两个侧板(11)、分别沿着所述底板(10)两端部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端板(12)和第二端板(13),所述的底板(10)、所述的两个侧板(11)、以及所述的第一端板(12)和第二端板(13)形成放置试件区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侧板(11)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10),所述的夹持装置还包括能够沿着所述滑槽(110)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11)之间的加固模块(2)、用于将所述加固模块(2)的两侧与所述两个侧板(11)之间相对锁定的锁定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12)上能够快速向所述第二端板(13)移动的推杆(4)、设置在所述推杆(4) 一端部用于顶推试件或所述加固模块(2)的夹持头(5)、以及用于将快速移动后的所述推杆(4)锁定在所述第一端板(12)上的锁定件(6),所述的推杆(4)与所述锁定件(6)相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模块(2)有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加固模块(2)的两侧均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的锁定机构(3)包括与所述螺纹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螺栓(30),所述螺栓(30)栓柱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滑槽(110)的宽度,且所述螺栓(30)栓帽的外径大于所述滑槽(110)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加固模块(2)的底面均与所述底板(10)的上表面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板(12)的上设有供所述推杆(4)快速通过的连接孔(120),所述推杆(4)为螺杆,且所述螺杆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孔(120)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件(6)包括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端板(12)上、并能够与所述螺杆相螺纹配合的螺纹连接件(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头(5)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一端部,所述螺杆另一端部还设有调节把手(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5)的夹持端面与试件或所述加固模块(2)面面接触,并能够抵触在所述试件或所述加固模块(2) —侧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5)的夹持端面为圆形,其圆心位于所述的螺杆中心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0)位于所述的侧板(11)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2)和第二端板(13)分别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底板(10)上和两个侧板(11)之间,所述的底板(10)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试件底部两侧的第一支板(100)和第二支板(101 ),所述第一支板(100)和第二支板(101)之间形成间隔槽(102),且所述第一支板(100)和第二支板(101)宽度相等并为所述试件宽度的1/6?1/3。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3738641SQ201420050579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张歆炯, 陈文洁, 余奕帆, 姚双华, 邓海燕 申请人: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