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切菜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899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切菜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切菜机,属于小家电领域,解决了对电机功率要求高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将切菜盒竖立固定在主机上,刀架相对切菜盒竖直上下往复运动,这样在切菜时可以利用刀架本身的势能克服物料对刀片的阻力,降低对电机功率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切菜、切水果等。
【专利说明】一种立式切菜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特别是一种立式切菜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家庭厨房用往复运动式电动切菜机,包括主机和切菜盒,切菜盒中设置刀架,刀架上设置刀片,主机中设置电机带动刀片的水平往复运动来实现切菜功能。在切菜盒中设置有滑槽,在刀架上设置与滑槽配合的滚轮,在刀架运动的过程中,刀架受自身重力和物料的压力作用会使滚轮被紧紧压在滑槽上,即便滚轮与滑槽之间是滚动摩擦,也需要电机分出一部分功率去克服,而在刀片切割物料时,由于物料对刀片的阻力,此时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大,但也完全依靠电机做功来实现,因此需要较大功率的电机,才能使切菜机适应不同软硬程度的物料。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立式切菜机,降低电机的功率要求。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切菜机,包括主机和切菜盒,所述主机中设有电机和旋转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由电机驱动,其中,所述切菜盒竖立固定在主机上,所述切菜盒包括入料盒和出料盒,入料盒具有入料口,出料盒具有出料口,切菜盒中设有刀架,刀架装有刀片,入料盒和出料盒分别位于刀架的两侧,所述旋转升降机构与刀架连接并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刀架相对切菜盒的往复运动,所述刀架相对切菜盒竖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切菜盒与刀架上还设有限制刀架水平运动的限位结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刀架上的滚轮和设在切菜盒上供滚轮安装滑移的滑槽,滑槽竖直设置,所述滚轮插入所述滑槽内并沿所述滑槽上下往复运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入料盒位于主机的上方,入料口位于入料盒的上端,入料盒的下端设有切料口,所述切料口与入料口导通,出料盒位于切菜盒背向主机的一侧,所述出料盒的上端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入料盒的切料口对应且位于所述刀片的运行行程内,出料盒的下端悬空,出料口位于出料盒的下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入料盒沿直线延伸设置,入料盒的轴线与切菜盒的安装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彡60°。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切菜盒上设有转轴,所述主机上设有用于放置转轴的卡口,所述入料盒与主机上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卡扣结构,所述切菜盒绕转轴转动使卡扣结构配合实现与主机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于切菜盒的下端,所述卡口设于主机的底部,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入料盒底部的凸块和设于主机顶部的卡钩,所述凸块向下延伸,所述卡钩弹性连接于主机,所述卡钩勾住凸块并配合卡口定位转轴实现切菜盒与主机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为切片刀,所述刀架上位于刀片的下方设有刀衬,刀衬与刀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所在的竖直面与刀衬所在的竖直面之间具有间距。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刀衬的上端设有多个水平排列用于切丝的刀齿;或者,所述连通口上设有切丁刀,所述切丁刀包括第一切刀及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相交设置,且第一切刀距刀片的距离大于第二切刀距刀片的距离。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刀架的下端设有连接槽,所述旋转升降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与电机的主轴连接并由电机带动绕电机的主轴转动,滑块与曲柄连接并相对主机上下滑动,滑块上弹性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卡入连接槽与刀架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入料盒的下端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设有卡块,所述切菜盒上设有供卡块配合安装的扣槽。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所述切菜盒立式设置,充分利用物料本身的重力,进料过程中,依靠物料本身的自重,可实现自动进料;而加工完成的物料依靠自重,能自动排出,无需特别的结构来推动物料;将切菜盒竖立固定在主机上,使得刀架相对切菜盒竖直上下往复运动,而物料从刀架的一侧送入,所以物料对刀架的压力只是一个分力,同时通过限位结构对刀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使得切菜盒与刀架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在刀架由电机带动向上运动时,刀片没有切割物料,刀片表面光滑,所以物料与刀片之间的摩擦力要比现有技术中水平运动的刀片在没有切割物料时物料压在刀片上产生的摩擦力小得多,因此电机只需克服刀架的重力加物料的一小部分重力对刀片产生的摩擦力即可,而电机将刀架抬升至一定高度,使刀架储存了一定的势能,在刀架向下运动过程中,电机只需要输出较小的功率,再加上刀架自身的势能,就可以实现刀片对物料的切害I],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对电机功率的要求就变成要求电机能够带动刀架向上运动即可,相比现有技术中要求电机功率要能够克服刀架与切菜盒之前的摩擦以及刀片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对电机功率的要求更低了,这也与手工切菜的原理相同,菜刀竖直向下切菜要比水平切菜容易得多。而且不同物料的软硬程度不同,对电机功率的选择也没有多大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曲柄滑块机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I处放大图;
[0020]图5为入料盒、刀架与切菜盒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切菜盒相对主机倾斜时的三维示意图;
[0022]图6a为切菜盒相对主机倾斜时的主视图;
[0023]图6b为图6a中II处放大图;
[0024]图7为卡扣结构分开时的示意图;
[0025]图8为卡扣结构相互配合后的示意图;
[0026]图8a为另一种卡扣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9为刀架上升到最闻位置与待切割的物料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意图;
[0028]图10为切下来的物料以及刀架与被切割后的物料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9]图11为刀架与刀衬分开时的示意图;
[0030]图1la为较图11中的刀衬厚度大的刀衬的示意图;
[0031]图12为带刀齿的刀衬的示意图;
[0032]图12a为较图12中的刀齿水平间距小的刀衬的示意图;
[0033]图13为安装切丁刀的刀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切菜机的实施例,包括主机I和切菜盒2,主机中设有电机3和曲柄滑块机构4,切菜盒2竖立固定连接在主机I上,切菜盒2上设有入料盒5和出料盒6,入料盒5具有入料口 51,出料盒6具有出料口 61,切菜盒2中设有刀架7,刀架7装有刀片70,刀架7相对切菜盒2竖直上下往复运动,曲柄滑块机构4与刀架7的下端连接并将电机3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刀架7相对切菜盒2的往复运动。入料盒5和出料盒6分别位于刀架7的两侧,具体是,入料盒5位于主机I的上方,入料盒5与切菜盒2安装后将切菜盒2顶部封起来,保证使用安全,入料口 51位于入料盒5的上端,入料盒5沿直线延伸设置,入料盒5的轴线与切菜盒2的安装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 <60°,例如α取60°、50°、45°、40°、35°、30°、20°、15°等等,α越小,物料与入料盒5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小,越容易实现自动进料,而且α越小,入料盒5下端与切菜盒2连通的口子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L就越长,切出来的菜片或菜丝就越长。
[0035]所述入料盒5的下端设有切料口 52,所述入料口 51与所述切料口 52导通,出料盒6位于切菜盒2背向主机I的一侧,所述出料盒6的上端设有连通口 62,所述连通口 62与所述切料口 52对应且位于所述刀片70的运行行程内,当所述刀片70运行时,能保证将切料口 52内的物料切割并由所述连通口 62排出,并最终由所述出料口 61排出,出料盒6的下端悬空,出料口 61位于出料盒6的下端,用户可以在出料口 61下方放置用于接收切下来的物料的容器,出料盒6的结构可以避免切下来的物料到处飞溅,保证切下来的物料落入出料口 61下方的容器中,同时也避免用户将手指伸入切菜盒2中。物料从入料口 51进入入料盒5,经过刀架7上的刀片70切割后,穿过连通口 62进入出料盒6,最终从出料口 61中掉入容器。若以图1所展示的方位为用户使用时的方位,则出料盒6在刀架7的左侧,入料盒5和主机I设在刀架7的右侧,而除了将主机I和入料盒5设置在刀架7的同一侧,也可以将主机I水平转动90度,结合图1的方位,即将主机I设置在刀架7的前方或后方,甚至还可以将主机I设置在出料盒6的上方,曲柄滑块机构4与刀架7的上端连接。总之只要不影响物料的进出,主机I的位置可以调整,本实施例选择的最佳方案,主机I相当于和入料盒5共用刀架7—侧的空间,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另外主机I能够用于支撑整个机器,若将主机I移至出料盒6上方,则需要另外增加支撑结构。
[0036]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曲柄滑块机构4中的曲柄与电机3的主轴31连接并由电机3带动绕电机3的主轴31转动,为了提高曲柄转动时的稳定性,曲柄采用转盘结构,转盘41的中心与电机3的主轴31连接,在转盘41上偏心设置连接轴42,由转盘41和连接轴42组成曲柄,连接轴42与滑块43连接,滑块43中设置水平滑槽431,水平滑槽431的长度要不小于连接轴42的转动直径,主机I中设置带竖直滑槽111的支架11,滑块43与支架11连接并与竖直滑槽111配合,转盘41转动带动连接轴42转动同时改变连接轴42的高度位置,连接轴42在水平滑槽431中滑移同时带动滑块43改变高度位置,使得滑块43在竖直滑槽ill上滑移,支架也可以是类似铁轨的结构,相应的在滑块上设置凹槽来配合。曲柄除了转盘41结构,也采用杆状结构,而杆状结构的中点与电机的主轴连接,这样杆状结构转动起来稳定性也较好。本实施例中,滑块43上还固定连接有联动块44,滑块43和联动块44分别位于支架11的两侧,联动块44与滑块43固定连接之后将两者定位在支架11上,而滑块43则通过联动块44与连接头45弹性连接,具体是在联动块44上与连接弹簧46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弹簧46的另一端与连接头45连接,连接弹簧46将连接头45向远离联动块的方向推动,但是连接弹簧46的长度又不足以让连接头45与联动块距离过大,而为保证连接头45与联动块44连接的稳定性,在联动块44上设置导柱441,导柱位于连接弹簧46的水平两侧,连接头45上设置供导柱441穿过的导向通孔451,然后在导柱上设置螺钉孔,并安装螺钉后将连接头45锁在联动块44上,而在连接弹簧46的上下两侧设置挡块442将连接头45限位在两个挡块442之间,这里的连接弹簧46也可以用硅胶、橡胶或弹性金属条等弹性件替代。在刀架7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71,连接块71上面向连接头45的端面设置有连接槽711,连接头45卡入连接槽711实现曲柄滑块机构4与刀架7的连接。为了减少连接轴42与水平滑槽431之间的摩擦,可以在连接轴42位于水平滑槽431中的部分套有滑动轴承421,而连接轴42与转盘41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使连接轴42转动,连接轴42与转盘41之间设置轴承,由于结构较小,优选滑动轴承,这样连接轴42与水平滑槽431的侧壁之间就变成了滚动摩擦。
[0037]为了减少切菜盒2对刀架7的摩擦力,切菜盒2与刀架7上设有限制刀架7水平运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设在刀架7上的滚轮72和设在切菜盒2上供滚轮72安装滑移的滑槽21,滑槽21竖直设置,滑槽21与滚轮72 —一对应安装配合,滑槽21的水平宽度与滚轮72的外径相等,如图5所示,刀架7上共设置四个滚轮72,且关于刀架7中心对称分别于刀架7的两侧,相应的滑槽21也设置有四段,本实施例中,切菜盒2的结构包括切菜盒面板201以及位于切菜盒面板201两侧的切菜盒侧板202,切菜盒面板201与出料盒6连接,而切菜盒侧板202的内侧面则设置滑槽21,滑槽21的开口位于滑槽21的上端,且在切菜盒侧板202远离切菜盒面板201的一侧,而刀架7的结构也与切菜盒2类似,包括刀架面板701和刀架侧板702,滚轮72设置在刀架侧板702上,刀架7上两个刀架侧板702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要与切菜盒2上两个切菜盒侧板202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刀架7在水平方向被限制运动,而切菜盒2与刀架7上相互接触的面与面之间只要粗糙达到一定要求即可减少摩擦力,因为刀架7只会沿竖直方向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切菜盒2的压力非常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自然就小。除了利用刀架7上两个刀架侧板702外侧面和切菜盒2上两个切菜盒侧板202内侧面来限位,也可以通过滚轮72的端面与滑槽21的底面实现,但是要减少滚轮72在轴向上的跳动。滚轮72及滑槽21的数量可以变化,例如在一个刀架侧板702上设置一个滚轮72,在另一个刀架侧板702上设置两个滚轮72,滑槽21也作相应变化,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刀架7也可以得到很好地限位,也可以在两个刀架侧板702上都只设置一个滚轮72,而在刀架7的上端中间设置一个滚轮72,滑槽21作相应的变化,也具有同样的限位效果。而滚轮72数量增加,设置五个或更多,反而浪费,增加成本,并不可取。
[0038]此外,限位结构也可以全部采用滑动摩擦的结构实现,例如在两个刀架侧板702的外侧面和两个切菜盒侧板202的内侧面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凸筋和限位槽,限位槽竖直设置,至于将凸筋设置在刀架侧板702上、将限位槽设置在切菜盒侧板202上,或者将凸筋设置在切菜盒侧板202上、将限位槽设置在刀架侧板702上,都是可以实现的。由于凸筋与限位槽的接触面可以设置得很小,虽然是滑动摩擦,但摩擦力也很小,而且只需要两对凸筋与限位槽的结构就可以限制刀架7在水平方向上所有方位的移动,总体效果也很好。
[0039]本实施例中,出料盒6可以与切菜盒2—体化成型实现固定,也可以分体制造后续安装固定。而由于切菜盒面板201位于出料盒6所在的一侧,所以入料盒5需要采用后续安装固定的方式。具体见图5,入料盒5的下端设置有竖板53,竖板53上设有卡块531,切菜盒2上设有供卡块531配合安装的扣槽22,为了简单模具结构以及切菜盒2的成型工艺,将扣槽22设置在滑槽21的开口处,卡块531从上向下安装于扣槽22中,而竖板53则压在切菜盒侧板202上,再加上入料盒5自身重力的作用,就能实现入料盒5与切菜盒2的固定连接。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切菜盒面板201设置在入料盒5所在的一侧并与入料盒5固定连接,则入料盒5无须设置竖板,而在出料盒6上设置竖板,并采用类似图5中入料盒5的结构与切菜盒2固定连接即可。
[0040]下面来说明切菜盒2与主机I的固定连接结构。
[0041]如图6所示,切菜盒2的下端设有转轴23,具体是切菜盒侧板202的下端,主机I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转轴的卡口 12,入料盒5与主机I上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卡扣结构,切菜盒2绕转轴23转动使卡扣结构配合实现与主机I固定。转轴23与切菜盒2是一体式结构,并且采用扁轴结构,如图6a和图6b示,转轴23的周侧面由两个转轴平面231和两个转轴圆弧面232相互间隔连接而来,而卡口 12的内侧壁则由第一段斜面121、一段卡口竖直面122、一段卡口圆弧面123和第二段斜面124依次连接组成,两段斜面相互平行,转轴平面231竖直设置,而两段斜面则与竖直面的夹角为β,0 < β < 90°,在安装切菜盒2时,使切菜盒2倾斜β角度,先将转轴23对准卡口 12的口部推入,使转轴23的平面沿卡口 12的斜面滑移,直到图6b中在下的转轴圆弧面232抵到卡口圆弧面122,此时第一段斜面121仍然与图6b中在左的转轴平面231的一部分紧贴,然后转动切菜盒2,使转轴圆弧面232沿卡口圆弧面122滑移,最终使在左的转轴平面231与卡口竖直面122紧贴,将卡扣结构相互配合连接,实现切菜盒2与主机I的固定连接。卡口 12的斜面能够支撑切菜盒2保持在倾斜β角度的位置,即图6a所示状态,用户在拆切菜盒2过程中,中途可以停歇,保证拿稳切菜盒2后再将切菜盒2取下,同样的,用户在安装切菜盒2的过程中,中途略作停歇,使连接头与连接槽对准后,保证连接头与刀架连接好,再将切菜盒2推向主机I固定。
[0042]如图7所示,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入料盒5底部的凸块54和设于主机I顶部的卡钩13,凸块54向下延伸,卡钩13通过复位弹簧15弹性连接于主机1,卡钩13勾住凸块54并配合卡口定位转轴实现切菜盒2与主机I固定。卡钩13上迎着凸块54的端面上端设置过渡面131,这样在安装切菜盒2时,便于凸块54将卡钩13下压,而不需要人工将卡钩13下压,实现自动连接。卡扣结构相互配合连接好之后,如图8所示。用户需要拆下切菜盒2时,先按下卡钩13,使卡钩13与凸块54脱离,然后转动切菜盒2,最后将切菜盒2斜向上提起,使转轴23从卡口 12中退出即可。上述卡扣结构中凸块54也可以设置在切菜盒2上,在切菜盒2上位于入料盒5的下方设置一连接两个切菜盒侧板的横杆,入料盒5抵在横杆上,而凸块54设置在横杆上,而除了将卡钩13弹性连接于主机I之外,也可以将卡钩13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主机I上,在销轴上设置扭簧或者在卡钩13与主机I之间设置弹簧,例如图8a所示,卡钩13的一端通过销轴14与主机I连接,卡钩13的中部与主机I之间设置复位弹簧15,卡钩13另一端则是与凸块54配合的钩体,用户拆切菜盒2时对卡钩13操作与图8所示结构一样,都是将卡钩13向下按动即可。若将销轴14设置在卡钩13的中部,则用户将卡钩13没设置钩体的一端向上提,也能使凸块54与卡钩13分离。此外,卡扣结构也可以设置在主机I的侧面以及切菜盒2与之对应的侧面。也可以将卡口设置在主机的顶部,转轴则设于切菜盒上与卡口位置相对应,卡扣结构对应位于主机的底部。
[0043]另外本实施例中,刀片70为使用最多的切片刀,刀片70通过螺钉固定在刀架面板701的中部。为了调整物料切出来的厚薄程度,在刀架7上位于刀片70的下方设有刀衬73,刀衬73与刀架7可拆卸连接,刀片70所在的竖直面与刀衬73所在的竖直面之间具有间距d,参见图9,在刀片70切割物料之前,物料8抵在刀衬73上,刀片70位于物料8的上方。刀架7向下运动之后,使刀片70切割物料8,切下来的物料80从出料盒6中掉出,而在入料盒5中的物料8则抵在刀片70上方的刀架面板701上,切下来的物料80的厚度就是间距d,参见图10。而更换不同厚度的刀衬73,调整d的大小,就可以调整切下来的物料80的厚度,如图11和图1la所示,就是两种不同厚度的刀衬73,其中图1la中的刀衬73较厚,所以间距d就变小,切下来的物料就更薄。而具体到刀衬73与刀架7之间的连接结构,可见图11,在刀衬73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均设置卡扣731,安装刀衬73时将卡扣731卡在刀架侧板702上即可,刀衬73与刀架7之间除了卡扣也可以使用螺钉等可拆卸方式连接。
[0044]为了使得切菜机能够切丝,如图12和12a所示,刀衬73的上端设有多个水平排列用于切丝的刀齿732,一般在同一个刀衬73上的刀齿732的水平间距相等,而不同刀衬73上的刀齿73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大小不同,则可以调整切出来的物料丝的粗细,如图12a中的刀齿732的水平间距比图12中的刀齿732的水平间距要小,所以使用图12a中刀衬73切出来的物料丝更细。
[0045]还有就是为了让切菜机能够切丁,在切菜盒2的连通口上安装切丁刀24,见图13,切丁刀是由交叉设置的多把直刀片组成,所述所述切丁刀包括第一切刀及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相交设置,以形成需要切割的物料丁的形状,例如设置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切刀距刀片70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切刀距刀片70的距离,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切丁过程中,需要刀架7的推压以实现切割,在切割过程中,物料首先与第一切刀接触并被切害I],再与第二切刀接触并被切割,使切割刀分解,从而减小整个切丁的切割刀,调整刀片与刀衬的间距山使切下来的物料厚度较大,然后切下来的物料经过切丁刀24时,就会被切成近似立方体的块状。
[0046]上述实施例中,旋转升降机构除了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之外,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刀架的直线运动的机构,或者可以直接采用直线电机。
[0047]本实用新型中,前一部件弹性连接于后一部件的定义,是指前一部分通过弹簧或硅胶或橡胶等弹性件与后一部件连接,弹性件会将前一部分向远离后一部件的方向推动,使得前一部分与后一部件之间具有间隙,又由于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前一部分和后一部件连接,所以前一部件又不会从后一部件上掉落,相应的,在后一部件上设置一定的限位结构保证前一部件是沿着弹力方向运动的。本实用新型的切菜机一般是家用切菜,但也可以实现大批量切菜,能够连续工作,中间不必停机,相对于卧式切菜机而言,要方便得多,更适合食堂、餐馆等场所使用。也可以用于切水果、年糕等食物。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切菜机,包括主机和切菜盒,所述主机中设有电机和旋转升降机构,旋转升降机构由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菜盒竖立固定在主机上,所述切菜盒包括入料盒和出料盒,入料盒具有入料口,出料盒具有出料口,切菜盒中设有刀架,刀架装有刀片,入料盒和出料盒分别位于刀架的两侧,所述旋转升降机构与刀架连接并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刀架相对切菜盒的往复运动,所述刀架相对切菜盒竖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切菜盒与刀架上还设有限制刀架水平运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刀架上的滚轮和设在切菜盒上供滚轮安装滑移的滑槽,滑槽竖直设置,所述滚轮插入所述滑槽内并沿所述滑槽上下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盒位于主机的上方,入料口位于入料盒的上端,入料盒的下端设有切料口,所述切料口与入料口导通,出料盒位于切菜盒背向主机的一侧,所述出料盒的上端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入料盒的切料口对应且位于所述刀片的运行行程内,出料盒的下端悬空,出料口位于出料盒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盒沿直线延伸设置,入料盒的轴线与切菜盒的安装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 <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菜盒上设有转轴,所述主机上设有用于放置转轴的卡口,所述入料盒与主机上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卡扣结构,所述切菜盒绕转轴转动使卡扣结构配合实现与主机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于切菜盒的下端,所述卡口设于主机的底部,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入料盒底部的凸块和设于主机顶部的卡钩,所述凸块向下延伸,所述卡钩弹性连接于主机,所述卡钩勾住凸块并配合卡口定位转轴实现切菜盒与主机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为切片刀,所述刀架上位于刀片的下方设有刀衬,刀衬与刀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所在的竖直面与刀衬所在的竖直面之间具有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衬的上端设有多个水平排列用于切丝的刀齿; 或者,所述连通口上设有切丁刀,所述切丁刀包括第一切刀及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相交设置,且第一切刀距刀片的距离大于第二切刀距刀片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的下端设有连接槽,所述旋转升降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与电机的主轴连接并由电机带动绕电机的主轴转动,滑块与曲柄连接并相对主机上下滑动,滑块上弹性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卡入连接槽与刀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切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盒的下端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设有卡块,所述切菜盒上设有供卡块配合安装的扣槽。
【文档编号】B26D1/08GK203993960SQ20142026344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王旭宁, 姜新勇, 陈龙, 唐峰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