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裁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薄型片状材料冲裁的模具。
背景技术:
冲裁工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产品成型工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通常冲裁工艺使用冲裁模具使产品形成预定的形态。但是使用冲裁工艺加工薄型片状材料,如塑料薄膜,铝塑复合膜,塑料复合膜等时,由于这些片状材料材质材质软,置于模具上时,在冲裁过程中,在气流或者周边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发生位移或产生褶皱,造成冲裁的产品凹凸不平或者无法被精确加工,形成大量的废品。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有必要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冲裁模具。
一种薄型片状材料冲裁模具,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刃部及定型部,所述的定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基板的通孔,所述的基板包括上基板及下基板,所述的上基板上设置有上刃部及具有预定图案的上定型部,所述的下基板上设置有下刃部及具有预定图案的下定型部,所述的上刃部与下刃部相对设置,用以分切薄型片状材料,所述的上定型部与下定型部相对设置并用以将薄型片状材料形成预定图案。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设置在所述下定型部相对下基板的凹陷 区。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还设置在所述上定型部。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孔径为0.001mm-5mm。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孔径为0.1mm-3mm。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海绵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连接有负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连接至一气室,气室连接负压装置。
进一步的,基板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于对薄型片状材料加热定型。
本实用新型的薄型片状材料冲裁模具通过设置刃部及定型部,通过刃部将薄型片状材料裁切成预定的轮廓形状,通过定型部使薄型片状材料形成预定的花纹,同时通过在定型部设置贯通基板的通孔,使得薄型片状材料在被冲裁过程中,薄型片状材料与模具之间的空气能够通过通孔排出冲裁区,不会产生影响薄型片状材料的气流,从而使得位于冲裁区的薄型片状材料稳定的被冲裁,另外如进一步通过将通孔接入负压,则使得冲裁区的薄型片状材料将被吸附在模具基板上,更加使得薄型片状材料在冲裁时稳定,提高冲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薄型片状材料冲裁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薄型片状材料冲裁模具冲裁薄型材料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薄型片状材料冲裁模具的剖面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薄型片状材料冲裁模具10,应用于冲裁机对薄型片状材料冲裁,使得薄型片状材料形成预定花纹。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薄型片状材料可以为各种薄膜或薄片材料,如塑料膜、塑料片、铝箔、铝塑膜,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的薄型片状材料还可以是无纺布等片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薄型片状材料冲裁模具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200和下基板100,所述的上基板200与下基板100大体为一长方形板状,当然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圆形,方形或者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在此处不做限制。
所述的上基板200设置有上刃部201及上定型部202,下基板100设置有下刃部101及下定型部102,可以理解的,所述的上刃部201设置在上基板200的周边区域,下刃部101设置在下基板100的周边区域,上刃部201与下刃部101相对设置,当上、下刃部靠近时,由上、下刃部的剪切作用切出待冲裁产品400的轮廓。所述的上定型部202设置在上基板200的中间区域,所述的下定型部102设置在下基板100的中间区域,所述的上定型部202设置有凹凸状的预定花纹,如在本实施例中,上定型部202为波浪状截面形状,可以理解的,上定型部202也可以为其他形态,如仅仅是相对基体凸起或凹陷的形状,可以理解的下定型部102具有与上定型部202相契合的凹凸形态, 以使得冲裁产品在上下定型部102的夹持下形成预定的凹凸花纹,如在本实施例中上定型部202相对上基板200凸起部分,则下定型部102在相应的位置相对下基板100为凹陷状。进一步可以理解,所述的上定型部202及下定型部102的花纹形态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受任何限制,并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制作,如焊接、铣、雕刻等常规机加工手段。另外,可以理解的,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并不需要上、下基板都设置有定型部或刃部,也可以仅仅只有上基板200或下基板100设置有定型部或刃部,比如当下基板100为本实施例图1的形态的情况下,上基板200为一平板,当上基板200从上方向下基板100运动时,仍然能使得待冲裁产品400形成预定的花纹。同理,可以得出仅仅只有上基板200为本实施例中图1的实施情形。
可以理解的,为了能使上基板200稳定的向下基板100运动,不至于产生错位等问题,通常的,在下基板100与上基板200上设置导向装置与相应的限位装置,如在本发明中为下基板100设置的多个导柱104,在上基板200相应的位置设置导孔,将上基板200的导孔套置在导柱104上,使得上基板200沿着导柱104限定的方向运动,从而避免发生错位,当然也可以是在下基板100上设置导孔,而在上基板200上设置导柱104,可以理解的,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其他导向与限位装置,如导轨与导轮,导槽与导轮等。
所述的下定型部102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300,所述通孔300贯通所述下基板100,用于当定型部上覆盖有待冲裁产品400,上基板200向下运动时,使得待冲裁产品400形成预定花纹时,排出待冲裁 产品400与下定型部102之间的空气气流,防止气流流向下定型部102的其他区域,从而导致待冲裁产品400形成褶皱,进一步的由于待冲裁产品400本身的挺度,且下定型部102表面为凹凸状,待冲裁产品400一般仅仅与下定型部102的凸起部表面接触,而无法完全接触下定型部102的凹陷区,因此下定型部102凹陷区与待冲裁产品400之间具有更多的空气,因此优选的所述的通孔300设置在所述下定型部102相对下基板100的凹陷区。可以理解的,冲裁时,上基板200将快速向下基板100运动,因此上基板200的运动将会产生向下气流,为了防止该向下流影响待冲裁产品400的稳定,优选的,所述的上基板200的上定型部202也设置有通孔300,且所述的通孔300贯通所述上基板200。可以理解的,为了防止通孔300在冲裁时在待冲裁产品400表面留下印痕,优选的,所述通孔300孔径应较小,另外若通孔300孔径过小,则影响气流从基板流出的速率,因此优选的所述通孔300孔径为0.001mm-5mm,更优选的所述通孔300孔径为0.1mm-3mm,更优选的为0.5-2mm。为了防止通孔300在薄型片状材料表面留下印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300靠近待冲裁产品400的一端中填充海绵体301,使得通孔300能透气的同时,不在待冲裁产品400表面留下印痕,优选的所述海绵体301为海绵、金属网笼体等。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通孔300通向下基板100的一端可以连接一负压装置(图未示),使得待冲裁产品400铺设在下基板100上时,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在下基板100上,在一些情况下,如负压作用 较强或待冲裁产品400自身挺度较差时,铺设在基板上的待冲裁产品400已经形成定型部的预定花纹,从而稳定待冲裁产品400,实现精确冲裁,可以理解的所述的负压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各种负压发生装置,如真空泵等。可以理解的,当各通孔300直接连接负压装置时,由于管道作用或负压装置的不同可能导致各通孔300产生不同的负压强度,从而导致待冲裁产品400发生褶皱,请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300与一气室302相连通,气室302通过气孔303连接一负压装置,不仅使得各通孔300负压相同,而且由于气室302的存在,使得某一通孔300定型部外的气流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其他通孔300定型部外空气气流,或者真空泵的真空压力产生影响时,不会影响通过通孔300对待冲裁产品400的吸附。
另外,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冲裁模具10的基板上还可以设置有一加热装置用于对冲裁的薄型片状进行加热定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基板200外设置有一上加热体203,下基板100外设置有一下加热体103。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加热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加热装置,如电加热器、油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燃气加热器等。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