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调整压力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721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调整压力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工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用途调整压力钳。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力钳,例如大力钳、弹簧钳、F型钳等,其不管是上位、加压或释放等,都比较繁琐,并且调整加压稳定性不高,且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压力钳,通用性很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的多用途调整压力钳。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调整压力钳,包括固定架、调节板、直杆和推动主体;该调节板与该固定架为滑动配合;该推动主体包括一手柄、一推动机构、一定位机构、一推动架和一连接头,该直杆竖直穿过推动架且其底端固定在调节板上;该连接头顶部与推动架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头底部与该固定架固定连接;该推动机构设置于推动架上并与该直杆活动配合且可被操控使得该推动主体带动调节板相对该固定架移动,该定位机构设置于推动架上且与该直杆活动配合以锁定或解锁调节板相对固定架的位置。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导向杆和弹性回位件,该导向杆底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顶端穿设于所述固定架顶部,该弹性回位件穿设于导向杆上且其两端张顶于固定架顶部与调节板之间。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一推动柄、一推板和一第一弹性件,该推动柄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该推板套设于所述直杆上且与所述推动柄顶端活动连接,该第一弹性件也套设于所述直杆上且张顶于推板和推动架内壁之间,所述推动柄被操控相对手柄动作时,推板被驱动沿直杆长度方向移动,且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使推动主体向上移动,并在停止操控时,推板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回位,推动主体的位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作用下保持不变。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架包括左右贯通的推动区域,所述推板和第一弹性件位于推动区域内,所述直杆穿过该推动区域,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推动区域上方,所述手柄和推动柄位于推动区域同一侧。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压板、一第二弹性件和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推动架顶部,所述压板穿设于直杆上且一端与该固定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张顶于压板与主体之间驱使压板倾斜,通过倾斜的压板对直杆产生压力来锁定推动主体,压板另一端被按压使压板与直杆垂直时,压板对直杆的压力消失,从而解锁推动主体。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侧板和上、下板,该上、下板分别竖直设置于侧板的上、下两侧。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调整压力钳,通过按压推动柄使得推板沿直杆长度方向移动,且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该摩擦力大于定位机构施加的压力),带动调节板移动,操作简单、方便,即可调整压力的大小,而且压力推压均匀,操作步骤简易、省时省工又省力,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可用于各种拼板对模拼模,可用于物品对接、连接固定等;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弹性件驱使倾斜的压板对直杆产生压力来锁定推动主体位置,按压该压板另一端使压板与直杆垂直时,压板对直杆的压力消失,从而解锁推动主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3、本实用新型整体外形符合人体工学,与传统的微调方法比较,调整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方便携带、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板处在第一位置的使用状态图一(按压推动手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板处在第一位置的使用状态图二(按压压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板处在第二位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多用途调整压力钳,包括固定架10、调节板20、直杆30和推动主体40。该固定架10包括一侧板11和上、下板12、13,该上、下板12、13分别竖直设置于侧板11的上、下两端。该调节板20两侧设有与上板12滑动配合的滑槽21。直杆30的顶端设有手抓部32,以便于安装操作。所述调节板20可由弹性材料制成,对工作表面伤害小。

该推动主体40包括一手柄41、一推动机构、一定位机构、一推动架42和一连接头43,该推动架42设有左右贯通的推动区域42a,该直杆30竖直穿过推动区域42a和连接头43且其底端固定于调节板20上。该连接头43顶端与推动架42底部固定连接,底端与固定架10固定连接,调节板20与直杆30垂直。

推动机构包括一推动柄44、一推板45和一第一弹性件46。该推板45和第一弹性件46位于推动区域42a内。该推动柄44通过一转轴与手柄41转动连接,该推板45套设于直杆30上且与推动柄44顶端活动连接,该第一弹性件46也套设于直杆30上且张顶于推板45和推动区域42a侧壁之间。该推动柄44和手柄41位于推动区域42a的同一侧。推动柄44被操控相对手柄41动作时,推板45被驱动沿直杆30长度方向移动,且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使推动主体40向上移动,并在停止操控时,推板45在第一弹性件46的作用下回位,推动主体40的位置在定位机构的作用下保持不变。

定位机构位于推动架42上方,其包括一压板48、一第二弹性件49和一固定柱47,固定柱47固定于推动架42顶部,压板48穿设于直杆30上且一端与该固定柱47活动连接,第二弹性件49张顶于压板48与推动架42顶端之间驱使压板48倾斜,通过倾斜的压板48对直杆30产生压力来锁定推动主体40,压板48另一端被按压使压板48与直杆30垂直时,压板48对直杆30的压力消失,从而解锁推动主体40。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两个导向杆51和两个弹性回位件52,该两导向杆51底端与调节板20固定连接,顶端活动穿设于固定架10顶部,该弹性回位件52分别穿设于导向杆51上且其两端张顶于固定架10的上板12与导向杆51之间。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在拼板对模拼模时,对拼板起加压固定作用,调节板20可根据需要设置长度以适应不同拼板的需求。参照图1,反复手压推动柄44,使得推动主体40带动调节板20缓慢下压至合适位置。当完成工作时,参照图2,按压压板48,压板48对直杆30的压力消失,从而解锁推动主体40,在弹性回位件52作用下,调节板20上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