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上下料自动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机械手末端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制造中上下料多采用人工上下料或关节机械手上下料方式,人工上下料方式存在安全性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而关节机械手上下料方式存在成本高柔性低等缺点。使用坐标式机械手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市面上存在的上下料坐标式机械手翻转机构存在翻转半径大,翻转质量大,翻转惯性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机械手翻转机构翻转半径大、翻转质量大、翻转惯性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机械手末端运动机构,通过增设末端旋转传动机构减小翻转半径和翻转质量,以此提高翻转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机械手末端运动机构,包括翻转传动机构、机械臂和取放料机构,机械臂连接翻转传动机构和取放料机构,翻转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联轴器一、相互啮合的斜齿轮一和斜齿轮二,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斜齿轮一通过联轴器一相连,机械臂上还设置有末端旋转传动机构,末端旋转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联轴器二、传动轴和末端运动装置,伺服电机二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二与斜齿轮二相连,传动轴一端与斜齿轮二相连,传动轴另一端与末端运动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包括末端运动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锥齿轮一与传动轴相连,锥齿轮二通过末端轴与取放料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将翻转机构设置在远离末端的位置,降低了翻转质量,提高翻转的稳定性;采用斜齿轮传动,传动精度高,效率高;采用锥齿轮啮合,传动精度高,降低了翻转半径;整个机构采用伺服电机控制,控制精度高,动作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翻转传动机构,2、机械臂,3、取放料机构,11、伺服电机一,12、联轴器一,13、末端运动装置,14、相互啮合的斜齿轮一,15、斜齿轮二,16、翻转主轴,17、伺服电机二,18、联轴器二,19、传动轴,20、锥齿轮一,21、锥齿轮二,22、末端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机械手末端运动机构,包括翻转传动机构1、机械臂2和取放料机构3,机械臂2连接翻转传动机构1和取放料机构3,翻转传动机构1包括伺服电机一11、联轴器一12、相互啮合的斜齿轮一14和斜齿轮二15,伺服电机一11的输出轴与斜齿轮一14通过联轴器一12相连,机械臂2上还设置有末端旋转传动机构,末端旋转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17、联轴器二18、传动轴19和末端运动装置13,伺服电机二1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二18与斜齿轮二15相连,传动轴19一端通过翻转主轴16与斜齿轮二15相连,传动轴19另一端与末端运动装置13相连,末端运动装置13包括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一20和锥齿轮二21,锥齿轮一20与传动轴19相连,锥齿轮二21通过末端轴22与取放料机构3相连。
翻转传动机构1与伺服电机二17安装在基座内,斜齿轮一14与斜齿轮二15啮合将运动传递到翻转主轴16上,翻转主轴16一端与机械臂2相连,翻转主轴16另一端与伺服电机二17相连,末端旋转传动机构在机械臂2内,传动轴19的输出端与锥齿轮一20相连,锥齿轮一20与锥齿轮二21相互啮合实现末端旋转运动,锥齿轮二21安装在末端轴22上,末端轴22与取放料装置3相连。翻转传动机构1采用一对斜齿轮啮合传动,以保证机械手翻转运动的平稳性,末端旋转机构在确保翻转运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翻转时的回转半径,并且降低了翻转质量,减少了翻转惯性,翻转机构和末端旋转运动机构都有单独的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方便,末端旋转机构采用一对锥齿轮啮合传动,提高了传动精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