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门铰链组件及防辐射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25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门铰链组件及防辐射门铰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铰链,特别是重型门的较链。



背景技术:

门铰链是一种将门扇与门框活动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使门扇能够自然平滑地旋转开启和关闭,常规的门铰链一般包括有转轴、轴座和转板,门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轴座,门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转板,转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轴座,这种门铰链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对于普通房屋的门扇存在重量轻的特点,现有这种门铰链能使门扇与门框牢固连接,并有效确保门扇的平滑转动,能很好的满足轻重量门扇的使用要求。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功能的房屋,如防辐射室,其墙体要求具有防辐射功能的同时也要求门扇具有防辐射功能,门扇通常由钢龙骨架和依次固定于钢龙骨架两侧的防辐射板和装饰板构成,这种门扇具有良好的防辐射效果,但是重量很重,通过常规结构的门铰链连接于门框上,极易发生门扇转动受阻不易开启或关闭的情况,常规门铰链无法满足这种重量较重的门扇的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重型门铰链组件,其能有效满足重量较重的门扇的使用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使用灵活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重型门铰链组件,其包括有转轴、螺母、轴座和转板,轴座具有带内螺纹的轴座连接孔,转板具有转板穿孔。

转轴依次具有轴座连接部、转板连接部和六角形挡头部,轴座连接部的外壁具有适配于轴座连接孔的外螺纹,转板连接部的外壁光滑并间隙配合于转板穿孔。

还包括有支承轴轮,支承轴轮的中部具有间隙配合于转轴的轴轮穿孔,支承轴轮的2个端面分别具有与轴轮穿孔同轴的环形轴轮槽,转板具有与转板穿孔同轴的环形滑槽。

转轴的轴座连接部依次穿过支承轴轮的轴轮穿孔、转板的转板穿孔和轴座的轴座连接孔以及螺母,螺母和轴座与转轴的轴座连接部螺纹连接,使支承轴轮和转板可转动的套于转轴的转板连接部上,支承轴轮的环形轴轮槽与转板的环形滑槽之间置有若干滚珠。

优化方案,转轴的轴座连接部的末端部位于螺母的外侧具有横插孔并设有销钉。

上述重型门铰链组件可以作为重型门(防辐射门)的上门铰组件和下门铰组件使用,上、下门铰组件的轴座固定连接于门框的上、下端,转板固定连接于门扇的上、下端,轴座通过转轴和支承轴轮以及滚珠将门扇支撑,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上、下门铰组件的转轴使门扇的重量分配于上门铰组件和下门铰组件。

上述重型门铰链组件可以配合现有下门铰组件使用,现有下门铰组件包括有下转轴、下轴座和下转板,下轴座具有端封闭的下轴座插孔,下轴座插孔的底面为圆弧形封面并置有滚珠,下转板具有带内螺纹的下转板连接孔。

下转轴依次具有下轴座连接部、下转板连接部和六角形下挡头部,下轴座连接部外壁光滑并间隙配合于下轴座的下轴座插孔,下转板连接部的外壁具有适配于下转板连接孔的外螺纹,下轴座连接部的末端面具有圆弧形下转轴凹面。

下转轴的下转板连接部通过下转板的下转板连接孔螺纹连接于下转板,下转轴的下轴座连接部穿出下转板的下转板连接孔并插于下轴座的下轴座插孔内使下转轴凹面贴靠于滚珠;下转板连同下转轴可绕下轴座转动。

优化方案,下转轴的下转板连接部上位于下挡头部与下转板之间还螺纹连接有下螺母。

使用时,将下门铰组件的下轴座固定连接于门框的下端,下转板固定连接于门扇的下端,下轴座通过滚珠和下转轴将门扇支撑。

上门铰组件的轴座固定连接于门框的上端,转板固定连接于门扇的上端,轴座通过转轴和支承轴轮以及滚珠将门扇支撑,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下门铰组件的下转轴和上门铰组件的转轴使门扇的重量分配于上门铰组件和下门铰组件。

转动门扇时,下铰链组件中的下转板和下转轴同步转动,下轴座插孔内的滚珠起到减轻下转轴转动摩擦力的作用,以此同时,上铰链组件的转板随门扇转动,转轴和支承轴轮不转动,位于支承轴轮与转板之间的滚珠起到减轻转板转动摩擦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下铰链组件和上铰链组件通过滚珠同时支撑门扇,使门扇的重量分配给下铰链组件和上铰链组件,门铰组件具有使用更灵活(噪声小),使用更长久的特点,特别适于于重型门扇(例如电离射线辐射防护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门铰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中下转轴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结构的下门铰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型门铰链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结构中的转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4结构中的支承轴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型门铰链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实用新型的下门铰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结构的下门铰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型门铰链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结构的重型门铰链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7,一种防辐射门铰链,其包括有上门铰组件和下门铰组件。

具体参考图1,下门铰组件包括有下转轴4、下轴座5和下转板6。

下轴座5的中部附近具有端封闭的下轴座插孔50,下轴座插孔50的底面为圆弧形封面并置有滚珠51。

下转板6具有带内螺纹的下转板连接孔60。

参考图1和图2,下转轴4依次具有下轴座连接部41、下转板连接部42和六角形下挡头部43,下轴座连接部41外壁光滑并间隙配合于下轴座插孔50,下转板连接部42的外壁具有适配于下转板连接孔60的外螺纹,下轴座连接部41的末端面具有圆弧形下转轴凹面44。

参考图1和图3,下转轴4的下转板连接部42通过下转板6的下转板连接孔60螺纹连接于下转板6,下转轴4的下轴座连接部41穿出下转板6的下转板连接孔60并插于下轴座5的下轴座插孔50内使下转轴凹面44贴靠于滚珠51,下转板6连同下转轴4可绕下轴座5的转动。

具体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上门铰组件为重型门铰链组件,其包括有转轴1、支承轴轮14、螺母18、轴座2和转板3,轴座2具有带内螺纹的轴座连接孔20。

参考图4和图5,转板3具有转板穿孔30,转板3的两侧具有与转板穿孔30同轴的环形滑槽31。

转轴1依次具有轴座连接部11、转板连接部12和六角形挡头部13,轴座连接部11的外壁具有适配于轴座连接孔20的外螺纹,转板连接部12的外壁光滑并间隙配合于转板穿孔30。

参考图4和图6,支承轴轮14的中部具有间隙配合于转轴1的轴轮穿孔10,支承轴轮14的2个端面分别具有与轴轮穿孔10同轴的环形轴轮槽16。

参考图4和图7,转轴1由轴座连接部11的依次穿过支承轴轮14的轴轮穿孔10、转板3的转板穿孔30和轴座2的轴座连接孔20以及螺母18,螺母18和轴座2与转轴1的轴座连接部11螺纹连接,使支承轴轮14和转板3可转动的套于转轴1的转板连接部12上,螺母18拧紧连接于转轴1的轴座连接部11的末端部,支承轴轮14的环形轴轮槽16与转板3的环形滑槽31之间置有若干滚珠17。

本实施例的门铰链安装时,下门铰组件的下轴座5固定连接于门框的下端,下转板6固定连接于门扇的下端,下轴座5通过滚珠51和下转轴4将门扇支撑;上门铰组件的轴座2固定连接于门框的上端,转板3固定连接于门扇的上端,轴座2通过转轴1和支承轴轮14以及滚珠17将门扇支撑。

转动门扇时,下铰链组件中的下转板6和下转轴4同步转动,下轴座插孔50内的滚珠51起到减轻下转轴4转动摩擦力的作用,以此同时,上铰链组件的转板3随门扇转动,转轴1和支承轴轮14不转动,位于支承轴轮14与转板3之间的的滚珠17起到减轻转板3转动摩擦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下铰链组件和上铰链组件具有同时滚珠支撑门扇的作用,使门扇的重量分配给下铰链组件和上铰链组件,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下铰链组件的下转轴4和上铰链组件的转轴1使门扇的重量分配于上门铰组件和下门铰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更灵活(噪声小),使用更长久的特点,特别适于于重型门扇(例如电离射线辐射防护门)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上门铰组件和下门铰组件都采用重型门铰链组件方案,如图4所示,上、下门铰组件的轴座2固定连接于门框的上、下端,转板3固定连接于门扇的上、下端,轴座2通过转轴1和支承轴轮14以及滚珠17将门扇支撑,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上、下门铰组件的转轴1使门扇的重量分配于上门铰组件和下门铰组件。

实施例3

参考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下门铰组件中,下转轴4的下转板连接部42上位于下挡头部43与下转板6之间还螺纹连接有下螺母45。

本实施例的下螺母45具有将下转板6与下转轴4锁紧的作用。

实施例4

参考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在于:重型门铰链组件中,转轴1的轴座连接部11的末端部位于螺母18的外侧具有横插孔110并设有销钉111。

本实施例销钉111具有防止螺母18松脱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了上门铰组件的使用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