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3640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装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瞄准器具上的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具有燕尾形的凸棱的上表面安装例如瞄具等待安装件时,待安装件底部开设有与燕尾形的凸棱基本匹配的燕尾卡槽;当待安装件安装在燕尾形的凸棱的上表面时,往往通过以下方式:

1)待安装件顶部至底部贯穿有固定螺丝,需要用扳手重复多次进行驱动,促使该固定螺丝顶住燕尾形凸棱的上表面,促使待安装件底部的燕尾卡槽与燕尾形的凸棱紧固。该方式虽然在燕尾卡槽与燕尾形的凸棱之间采用面面接触的方式,但需要人为多次调整、重复工作量大、装调效果前后统一、费时费力。例如某型号的枪械上的瞄准系统,当需要更换瞄准器具时,需要多次转动固定螺丝进行拆装,同时还需要进行多次调校,使用非常不便,无形中增加了该枪械的使用难度。

2)带有棘轮机构的装夹装置,用棘轮驱动固定螺钉来锁紧或松开。同样需要重复多次的往复操作,使螺钉伸出或退回。且内结构复杂,精密齿轮在多次使用后易磨损造成卡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迅捷以及稳定性强的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包括工装本体、燕尾卡槽、锁紧螺母、蝶形弹片、横向推动机构以及纵向锁紧机构;所述工装本体底部开设有燕尾卡槽;所述横向推动机构水平设置在工装本体内部;所述纵向锁紧机构的顶部止靠在横向推动机构上纵向设置在工装本体内部并伸入燕尾卡槽中;所述锁紧螺母通过蝶形弹片与横向推动机构相连;所述横向推动机构驱动纵向锁紧机构纵向运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横向推动机构包括凸轮扳手、锁紧螺杆、锁紧滑块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工装本体内部;所述锁紧滑块活动设置在工装本体内部;所述锁紧螺杆依次穿过锁紧滑块、限位块以及蝶形弹片后与锁紧螺母相连;所述锁紧螺杆的端部设置有凸轮扳手;所述锁紧螺杆、锁紧滑块、限位块以及锁紧螺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纵向锁紧机构的顶部止靠在锁紧滑块以及限位块上;所述凸轮扳手通过锁紧螺杆驱动锁紧滑块在水平方向运动;所述锁紧滑块驱动纵向锁紧机构纵向运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纵向锁紧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钢轴以及压盘;所述钢轴沿工装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钢轴的顶部止靠在锁紧滑块以及限位块上;所述压盘的截面整体呈T型;所述工装本体上开设有与燕尾卡槽相贯通的通孔;所述压盘穿过通孔并伸向燕尾卡槽中;所述锁紧滑块以及限位块的宽度不小于钢轴的长度;所述锁紧滑块驱动钢轴以及压盘进行纵向运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锁紧滑块驱动钢轴先水平转动然后进行纵向运动;所述锁紧滑块与钢轴始终处于线接触;所述钢轴水平转动开始时与限位块线接触;所述钢轴纵向运动结束时与限位块面接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限位块与钢轴相接触部位包括限位块第一圆弧面以及与限位块第一圆弧面相连的限位块第二圆弧面;所述限位块第一圆弧面以及限位块第二圆弧面整体呈S型;所述限位块第一圆弧面与钢轴呈线接触;所述限位块第二圆弧面与钢轴呈面接触;所述锁紧滑块与钢轴相接触的部位包括锁紧滑块圆弧面;所述锁紧滑块圆弧面始终与钢轴处于线接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限位块第一圆弧面的半径与锁紧滑块圆弧面的半径相同;所述限位块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与钢轴的半径相同;所述限位块第一圆弧面的半径以及锁紧滑块圆弧面的半径标记为R1;所述限位块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以及钢轴的半径标记为R2;所述锁紧滑块驱动钢轴运动时钢轴的纵向位移标记为h;所述锁紧滑块驱动钢轴运动时钢轴的纵向位移标记为h满足以下关系: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压盘与工装本体之间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是鞍形碟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锁紧滑块以及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横向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钢轴的轴向呈哑铃型结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工装本体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凸轮扳手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小滑块以及小滑块复位弹簧;所述小滑块通过小滑块复位弹簧设置在工装本体外部;所述小滑块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轮扳手上设置有与凸台相匹配的通孔槽;所述凸轮扳手通过通孔槽扣合在小滑块的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包括工装本体、燕尾卡槽、锁紧螺母、蝶形弹片、横向推动机构以及纵向锁紧机构;工装本体底部开设有燕尾卡槽;横向推动机构水平设置在工装本体内部;纵向锁紧机构的顶部止靠在横向推动机构上纵向设置在工装本体内部并伸入燕尾卡槽中;锁紧螺母通过蝶形弹片与横向推动机构相连;横向推动机构驱动纵向锁紧机构纵向运动。燕尾卡槽扣合在燕尾形的凸棱上,驱动横向推动机构,横向推动机构驱动纵向锁紧机构从燕尾卡槽中伸入并作用于燕尾形的凸棱上,由于纵向锁紧机构不断向下运动,在接触到燕尾形的凸棱后,最终促使工装本体整体向上移动,迫使燕尾卡槽的两个侧翼与燕尾形的凸棱紧密结合,双向均实现面面接触,固定后的工装本体稳定性强。同时,由于锁紧螺母与蝶形弹片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始终对横向推动机构施加拉力,使得横向推动机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能始终如一的顶住纵向锁紧机构,避免纵向锁紧结构由于例如震动而引起的松动,进一步提升了装夹效果。本实用新型首先将燕尾卡槽对准燕尾形的凸棱,通过扳动横向推动机构,驱动纵向锁紧机构压紧燕尾形的凸棱,使得工装本体底部的燕尾卡槽牢牢的抱死将燕尾形的凸棱,可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工装本体的安装工作;同时,当需要更换或者拆卸工装本体时,仅需要扳动横向推动机构,取消对纵向锁紧机构所施加的力,纵向锁紧机构能够迅速的从燕尾形的凸棱上驶离,进而促使工装本体底部的燕尾卡槽与燕尾形的凸棱脱离,实现快速拆卸。由于横向推动机构、纵向锁紧机构以及蝶形弹片的多重作用,可迅捷的将工装本体安装或拆卸,使用非常便利。由于安装后,燕尾卡槽与燕尾形的凸棱的两侧均采用面面接触的方式,同时由于仅需一次扳动横向推动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线面接触方式以及多次重复动作的处理方式而言,是本质的革新与突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的力学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

1-凸轮扳手;2-弹簧销;3-锁紧螺杆;4-锁紧滑块;5-横向复位弹簧;6-限位块;7-小滑块;8-小滑块复位弹簧;9-钢轴;10-压盘;11-弹片;12-燕尾卡槽;13-锁紧螺母;14-蝶形弹片;15-工装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燕尾卡槽的快速装夹装置,包括工装本体15、燕尾卡槽12、锁紧螺母13、蝶形弹片14、横向推动机构以及纵向锁紧机构;工装本体15底部开设有燕尾卡槽12;横向推动机构水平设置在工装本体15内部;纵向锁紧机构的顶部止靠在横向推动机构上纵向设置在工装本体15内部并伸入燕尾卡槽12中;锁紧螺母13通过蝶形弹片14与横向推动机构相连;横向推动机构驱动纵向锁紧机构纵向运动。燕尾卡槽12扣合在燕尾形的凸棱上,驱动横向推动机构,横向推动机构驱动纵向锁紧机构从燕尾卡槽12中伸入并作用于燕尾形的凸棱上,由于纵向锁紧机构不断向下运动,在接触到燕尾形的凸棱后,最终促使工装本体15整体向上移动,迫使燕尾卡槽12的两个侧翼与燕尾形的凸棱紧密结合,双向均实现面面接触,固定后的工装本体稳定性强。同时,由于锁紧螺母13与蝶形弹片14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始终对横向推动机构施加拉力,使得横向推动机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能始终如一的顶住纵向锁紧机构,避免纵向锁紧结构由于例如震动而引起的松动,进一步提升了装夹效果。本实用新型首先将燕尾卡槽12对准燕尾形的凸棱,通过扳动横向推动机构,驱动纵向锁紧机构压紧燕尾形的凸棱,使得工装本体15底部的燕尾卡槽12牢牢的抱死将燕尾形的凸棱,可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工装本体15的安装工作;同时,当需要更换或者拆卸工装本体15时,仅需要扳动横向推动机构,取消对纵向锁紧机构所施加的力,纵向锁紧机构能够迅速的从燕尾形的凸棱上驶离,进而促使工装本体15底部的燕尾卡槽12与燕尾形的凸棱脱离,实现快速拆卸。由于横向推动机构、纵向锁紧机构以及蝶形弹片14的多重作用,可迅捷的将工装本体15安装或拆卸,使用非常便利。由于安装后,燕尾卡槽12与燕尾形的凸棱的两侧均采用面面接触的方式,同时由于仅需一次扳动横向推动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线面接触方式以及多次重复动作的处理方式而言,是本质的革新与突破。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横向推动机构包括凸轮扳手1、弹簧销2、锁紧螺杆3、锁紧滑块4以及限位块6;限位块6固定设置在工装本体15内部;锁紧滑块4活动设置在工装本体15内部;锁紧螺杆3依次穿过锁紧滑块4、限位块6以及蝶形弹片14后与锁紧螺母13相连;凸轮扳手1通过弹簧销2固定设置在锁紧螺杆3的端部;锁紧螺杆3、锁紧滑块4、限位块6以及锁紧螺母1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纵向锁紧机构的顶部止靠在锁紧滑块4以及限位块6上;转动凸轮扳手1时,凸轮扳手1通过锁紧螺杆3驱动锁紧滑块4在水平方向运动;锁紧滑块4驱动纵向锁紧机构纵向运动。锁紧滑块4以及限位块6之间设置有横向复位弹簧5,横向复位弹簧5确保松开凸轮扳手1后,锁紧滑块4能够迅速的复位,进而使得纵向锁紧机构纵向向上弹起,便于装卸工装本体15。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纵向锁紧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钢轴9以及压盘10;钢轴9沿工装本体15的轴向设置;钢轴9的顶部止靠在锁紧滑块4以及限位块6上;压盘10的截面整体呈T型;工装本体15上开设有与燕尾卡槽12相贯通的通孔;压盘10穿过通孔并伸向燕尾卡槽12中;锁紧滑块4以及限位块6的宽度不小于钢轴9的长度;锁紧滑块4驱动钢轴9以及压盘10进行纵向运动。更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在压盘10与工装本体15之间设置有弹片11;弹片11是鞍形碟簧。弹片11的设置,使得当横向推动机构的外力取消时,弹片11发生形变,促使压盘10迅速驶离燕尾形的凸棱,工装本体15底部的燕尾卡槽12与燕尾形的凸棱不再紧密结合,便于拆卸工作的及时进行。

同时,为了缩减工装本体的体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钢轴9的轴向呈哑铃型结构,中间窄两头宽的结构设计,确保了横向推动机构能够在中间较窄的地方运行,而对钢轴9以及工装本体15的上表面均不进行相互干涉。

参见参见图4以及图6,锁紧滑块4驱动钢轴9先水平转动然后进行纵向运动;锁紧滑块4与钢轴9始终处于线接触;钢轴9水平转动开始时与限位块6线接触;钢轴9纵向运动结束时与限位块6面接触。限位块6与钢轴9相接触部位包括限位块第一圆弧面以及与限位块第一圆弧面相连的限位块第二圆弧面;限位块第一圆弧面以及限位块第二圆弧面整体呈S型;限位块第一圆弧面与钢轴9呈线接触;限位块第二圆弧面与钢轴9呈面接触;锁紧滑块4与钢轴9相接触的部位包括锁紧滑块圆弧面;锁紧滑块圆弧面始终与钢轴9处于线接触。限位块第一圆弧面的半径与锁紧滑块圆弧面的半径相同;限位块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与钢轴9的半径相同;限位块第一圆弧面的半径以及锁紧滑块圆弧面的半径标记为R1;限位块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以及钢轴9的半径标记为R2;锁紧滑块4驱动钢轴9运动时钢轴9的纵向位移标记为h;锁紧滑块4驱动钢轴9运动时钢轴9的纵向位移标记为h满足以下关系:

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工装本体15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凸轮扳手1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小滑块7以及小滑块复位弹簧8;小滑块7通过小滑块复位弹簧8设置在工装本体15外部;小滑块7上设置有凸台;凸轮扳手1上设置有与凸台相匹配的通孔槽;凸轮扳手1通过通孔槽扣合在小滑块7的凸台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