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串联升降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991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串联升降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串联升降臂。



背景技术:

在压铸行业,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已越来越多地使用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其安装在压铸机定模板的顶部,不占用地面场地,取件和喷雾时直接从压铸机上方伸出升降臂至模具区域进行作业,不需开关压铸机的安全门,简化了自动生产的环节。然而压铸用线性机器人为实现自动喷雾和自动取件,升降行程一般较长,但单条升降臂行程做得太长会导致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高度大幅增加,给运输增加了难度,而且压铸厂房也不一定能满足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行业内现在采用的升降臂的结构是由两条直线滑动配合的型材组成,这两条型材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产生主从传动,实现连锁直线运动。然而,这种结构的升降臂由于配合长度有限,往往导致稳定性差,伸展时产生摇晃,抗震能力及运动精度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抗震性能和运动精度高的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串联升降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串联升降臂,包括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所述第一升降臂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二升降臂上设有第二滑块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配合,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所述第二滑块配合,当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相对运动距离越小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越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下端,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压铸用线性机器人上设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上设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升降臂上设有第三直线导轨和第四直线导轨,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配合,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配合,所述第一升降臂上设有同步带,该同步带的一段与所述升降底座连接,所述同步带与该段相对应的另一段与所述第二升降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臂上安装有齿条,该齿条与外部动力源的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底座上还安装有平衡气缸,所述第一升降臂上安装有平衡座,该平衡座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平衡气缸的活塞杆头部与所述连接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升降臂,其第一升降臂的滑块和直线导轨分别与第二升降臂直线导轨和滑块配合,实现了滑块和直线导轨的错位配合,从而使两条升降臂之间始终形成互相抱紧的状态,具有更长的配合距离,力学稳定性高,工作更加稳定,能很好地抵抗震动和摇晃和保证运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串联升降臂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串联升降臂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是升降底座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升降臂的第一立体图。

图5是第一升降臂的第二立体图。

图6是第二升降臂的第二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升降底座1、第一升降臂2、第二升降臂3;

第三滑块11、第四滑块12、平衡气缸13、第一安装位14;

活塞杆头部131;

第一滑块21、第一直线导轨22、平衡座23、同步带24、第三直线导轨25、第四直线导轨26、齿条27;

连接孔231;

第二滑块31、第二直线导轨32、第二安装位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串联升降臂安装于升降底座1上。参照图3,升降底座1上安装有第三滑块11、第四滑块12和设有第一安装位14。串联升降臂包括第一升降臂2和第二升降臂3。参照图4和图5,第一升降臂2上安装有第一滑块21、第一直线导轨22、第三直线导轨25、第四直线导轨26、齿条27,第一滑块21位于第一升降臂2的下端,第一升降臂2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同步带24。参照图6,第二升降臂3上安装有第二滑块31、第二直线导轨32和设有第二安装位33,其中第二滑块31位于第二升降臂3的上端。装配时,第三直线导轨25和第四直线导轨26分别与第三滑块11和第四滑块12配合,第一滑块21与第二直线导轨32配合,第一直线导轨22与第二滑块31配合,同步带24的一段连接于升降底座1上的第一安装位14,同步带24与该段相对应的另一段连接于第二升降臂3上的第二安装位33,第一升降臂2上的齿条27与外部动力源的齿轮相啮合。

优选设计方案,升降底座1上还安装有平衡气缸13,第一升降臂2的下端安装有平衡座23,该平衡座23上加工有连接孔231,平衡气缸13的活塞杆头部131与连接孔231连接。向平衡气缸13的缸体内充入气体而产生的提升力以抵消第一升降臂2和第二升降臂3的重量,从而达到平衡重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升降臂的工作原理是:当外部动力源提供的动力驱动第一升降臂2作升降运动时,第一升降臂2通过同步带24驱动第二升降臂3产生连锁运动,运动方向与第一升降臂2的相同,从而实现串联升降臂的伸展和收缩,串联升降臂伸展开来时如图1所示,串联升降臂收缩回来时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升降臂,其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均设置有滑块和直线导轨,而非一条升降臂上全装滑块,另一条升降臂上全装直线导轨,第一升降臂的滑块和直线导轨分别与第二升降臂的直行导轨和滑块配合,从而实现了滑块和直线导轨的错位配合。当两条升降臂的相对运动距离最短时,即串联升降臂处于收缩状态,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最大,此时两条升降臂之间形成了两头约束互相抱紧状态,能很好地抵抗震动和摇晃,保证运动精度,当两条升降臂从收缩状态逐步伸长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依然处于错位配合直线导轨的状态。因此,与两组滑块安装于同一条升降臂的结构相比,该串联升降臂始终具有更长的配合距离,力学稳定性占有一定优势,更有利于抵抗震动和摇晃和保证运动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