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侧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857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门外侧把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外侧把手,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以在侧面撞击的车辆碰撞的情况下防止门被意外地打开的门外侧把手。



背景技术:

典型地,车门可以这样的方式被打开,即拉动门外侧把手的手柄(以下称为“把手手柄”)使得把手手柄的接合部分拉动门外侧把手的突出部(以下称为“把手杆(handle level)”)使得把手杆旋转并且同时门闩被释放,同时联接至把手杆的杆部(rod)或线缆被拉动,从而打开门。

然而,在侧面撞击的车辆碰撞的情况下,门板移动至车辆的内部,然而门把手由于惯性不再移动,因此发生与拉动把手手柄的情况相同的结果,结果是发生了车辆的门被打开的问题。

因此,如果门在侧面撞击的车辆碰撞的情况下被打开,则发生乘客被抛出车辆的问题,并且因此担心除了由碰撞引起的损伤之外的由于门的打开而造成的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因此,在现有的车门中,为了符合相关法律和法规,用于施加抵抗把手杆的门打开方向(或旋转方向)的重量的平衡重量经常被安装在把手杆中以便防止把手杆朝向迫使门由于惯性而打开的方向旋转以及因此在侧面撞击的车辆碰撞的情况下门被意外地打开的情况。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其是设置在把手手柄上的把手杆和铰链部分均被固定至门板的结构,因此可能存在当根据侧面撞击的碰撞门板变形时把手手柄被提起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的理解的增强,并且不应被认为本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门外侧把手,该门外侧把手可以通过将把手手柄的铰链部分和把手杆被联接至其的把手基座分成两个区域使得当门板由于碰撞而变形时铰链部分从把手基座的两个区域中的一个脱离来吸收铰链部分和把手杆的变形。

在一个方面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外侧把手,其包括:第一基座,与把手手柄连接的把手杆被联接至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其与把手手柄的铰链部分联接并且被形成为与第一基座分离,并且当发生碰撞时,关于第一基座执行朝向门的内侧的枢转运动;以及连接构件,其将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连接在一起并且促进第二基座的枢转运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基座被形成在第一基座在该处通过连接构件连接至第二基座的连接区域中,并且包括用于引导第二基座的初始位置的引导构件。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构件形成用于第二基座的枢转运动的旋转轴线并且包括:销,其穿过设置在第一基座中的第一连接孔和设置在第二基座中的第二连接孔以连接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以及复位弹簧,其用于向第二基座提供弹性力,以线圈的形状围绕销安装。

另外,第一连接孔被形成为具有使得销能够运动的长度的槽孔形类型。

该复位弹簧被安装成为第二基座提供指向把手手柄的弹性力。

另外,当第二基座关于第一基座执行枢转运动时,第二基座选择性地从铰链部分分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利效果是,由于把手手柄的铰链部分和把手杆被联接至其的把手基座被分成两个区域,使得当门板由于碰撞变形时,铰链部分从把手基座的两个区域中的一个脱离,铰链部分和把手杆的变形可以被吸收。

因此,通过其中铰链部分从把手基座分离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根据侧面撞击的碰撞的门板的变形期间吸收撞击并且因此防止把手手柄被提起的现象的有利效果。

以下讨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示例性实施例。

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相似术语包括一般的机动车辆,诸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车,包括各种船艇和船只的水运工具、飞行工具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和其他替换燃料车辆(例如,源自石油以外资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及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个或多个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动力车辆。

以下讨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和设备具有其它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将从并入本文的附图和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显而易见或者更详细的阐明,它们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原则。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的结构的视图;

图2是示出在碰撞之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的视图;

图3是示出在碰撞之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的连接构件的视图。

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其呈现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则的各种优选特征的稍简化的表示。本文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定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特定地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

在图中,贯穿附图的几个图中,附图标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等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描述。虽然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将理解的是,本描述并不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在不仅覆盖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修改、等同物以及其他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将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以及用于实现它们的方法。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以各种方式实施。示例性实施例被提供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地告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已知相关技术和类似物的详细解释可被省略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实用新型的主题。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的结构的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包括第一基座100、第二基座200和连接构件300。

首先,第一基座100与把手手柄10的第一侧联接以被拉出并且第一基座100也在门的内侧联接至与把手手柄10连接的把手杆20。

即,当把手手柄10的第一侧被拉出时,把手手柄10的接合部分将把手杆20拉出,并且因此把手杆20旋转,同时闩锁被释放,同时连接至把手杆20的线缆被拉出并且进而门被打开,其中第一基座100被安装在门的内侧以与被拉出的把手手柄10联接并且固定和支撑把手杆20的位置,其中把手杆20随着把手手柄10被拉出而旋转。

第二基座200与把手手柄10的第二侧即安装在把手手柄10处的铰链部分12联接,其中把手手柄10围绕铰链部分12旋转并且第二基座200与第一基座100被分离地形成。

第二基座200通过连接构件300连接至分离的第一基座100,并且第二基座200被形成为在侧面撞击的碰撞的情况下关于第一基座100朝向门的内侧执行枢转运动。

换言之,第二基座200通过连接构件300与第一基座100连接,其中第二基座200与第一基座100一起形成具有预定长度的常规基座,其中第二基座200可以从把手手柄10的第二侧脱离,并且当根据侧面撞击的碰撞而发生门板的变形时执行朝向门的内侧的枢转运动,使得可以防止门板的把手手柄10被提起的现象。

常规基座被设置成具有长度并且固定地联接至把手手柄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两者。在本例中,当根据碰撞发生门板的变形时,不可能吸收传递至把手杆20和铰链部分12的撞击,其结果是把手手柄10可从门的外侧突出。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把手手柄10的铰链部分12和把手杆20被联接至其的基座被分成两个区域,即第一基座100和第二基座200,使得当根据侧面撞击的碰撞而发生门板变形时,铰链部分12可以朝向门的内侧执行枢转运动以吸收门板的变形,并且同时铰链部分12能够从第二基座200脱离从而防止把手手柄10被提起的现象。

图2是示出在碰撞之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的视图,图3是示出在碰撞之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的视图,以及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的连接构件的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门外侧把手包括第一基座100、第二基座200和连接构件300,其中连接构件300连接第一基座100和第二基座200并且第二基座200关于连接构件300执行枢转运动。

为此,连接构件300设置有销310和复位弹簧320。

销310用作用于第二基座200的枢转运动的旋转轴并且通过穿过设置在第一基座100中的第一连接孔100a和设置在第二基座200中的第二连接孔(未示出)来连接第一基座100和第二基座200。

现在,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连接孔100a被形成为槽形孔,以应对把手手柄10纵向地移动并且在侧面撞击的碰撞的情况下变形的情况。

进一步地,复位弹簧320以线圈形状被安装,即围绕销310的双线圈弹簧形状以向第二基座200施加弹性力。

换言之,如图4所示,复位弹簧320被安装在用于连接第一基座100和第二基座200的连接区域中,其中复位弹簧320可以在朝向把手手柄10的方向上向第二基座200施加弹性,以使第二基座保持其在正常状态下的配置。

在本例中,第一基座100设置有引导构件110。该引导构件110可以通过被安装成面向第二基座200的端部而在用于连接第一基座100和第二基座200的连接区域中来引导第二基座200的初始位置,使得第二基座200不能通过由复位弹簧320施加至其上的弹性力在朝向把手手柄10的方向上向前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当在门上发生侧面撞击的碰撞时,第二基座200围绕销310朝向门的内侧旋转使得撞击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第二基座200的变形而被吸收,防止铰链部分12和把手杆20的变形。

在本例中,当把手手柄10由于侧面撞击的碰撞而在第二基座200处旋转两次或多次时,把手手柄10从第二基座200脱离,其结果是可以防止施加至与第二基座200联接的把手手柄10的一部分上的撞击被传递至与第二基座200联接的把手手柄10的第二部分,防止把手手柄10从门的外侧突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利效果是,由于把手手柄的铰链部分和把手杆联接至其的把手基座被分成两个区域,使得当门板由于碰撞而变形时,铰链部分从把手基座的两个区域中的一个脱离,铰链部分和把手杆的变形可以被吸收。

因此,由于其中铰链部分从把手基座分离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根据侧面撞击的碰撞的门板的变形期间吸收撞击并且因此防止把手手柄被提起的现象的有利效果。

为了所附权利要求中的解释和精确的限定的便利,术语“上部”、“下部”、“内部”、“外部”、“上”、“下”、“上方”、“下方”、“朝上”、“朝下”、“前面”、“后面”、“背面”、“内侧”、“外侧”、“向内地”、“向外地”、“内部”、“外部”、“里面”、“外面”、“向前”以及“向后”被用于参考在图中示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呈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它们不意在详尽或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显然地,根据上述教导,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被选择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及其各种替换和修改。意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