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趟门上的阻尼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8645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趟门上的阻尼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阻尼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家居中越来越多的家庭用到趟门类产品,而在大家使用趟门时会因滑轮太顺畅而出现惯性的推动撞击,会发出啪的一声,以至于小孩会被惊吓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趟门装上阻尼器,阻尼器可以让移门的移动速度到达侧板时会自动缓冲下来,然后自动的慢慢的关闭,移门不会反弹。

目前,市场上的阻尼器大多缸体、弹性缓冲机构、活塞及拉杆构成;而缸体大多做成为一端面封闭,另一端面做出开口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加工较为困难,生产效率低;另外,这类阻尼器上大多只在拉杆的外侧端上设有连接结构,这方便与趟门的移动门连接,但是在缸体的尾端上并无任何连接结构,在将阻尼器安装在趟门的上导轨上时,需要外置一个将缸体紧压固定在上导轨中的部件,安装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趟门上的阻尼器结构,该阻尼器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生产效率高、安装方便、快捷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趟门上的阻尼器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缸体、尾塞、连接件、活塞、弹性缓冲组件、密封件、拉杆,其中所述缸体做成为中空结构,在缸体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腔口,该缸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穿孔;所述连接件设有二个第一连接部,在二个第一连接部之间还设有凸环;所述尾塞设置在缸体内,在尾塞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件的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部穿过穿孔插入到连接槽中;所述活塞设置在缸体中,在活塞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缓冲组件设置在缸体中;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活塞与弹性缓冲组件之间的缸体中;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该拉杆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穿过弹性缓冲组件及密封件插入到活塞的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缓冲组件包括前盖、复位弹簧、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置在缸体中,所述前盖设置在缸体的腔口中,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前盖与弹簧座之间。

再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弹簧座上分别设有凸起部,所述复位弹簧其中一端套入到弹簧座的凸起部上,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入到前盖的凸起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缸体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腔口,该缸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穿孔的设计,结构简单,使得加工更加容易,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拉杆上设有第二连接部,以及采用连接件并在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通过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安装在趟门的上导轨中,通过拉杆的第二连接部与趟门的移动门连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简易画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尾塞与连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缓冲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于趟门上的阻尼器结构,包括缸体1、尾塞2、连接件3、活塞4、弹性缓冲组件5、密封件6、拉杆7,其中所述缸体1做成为中空结构,在缸体1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腔口11,该缸体1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穿孔12,这样的缸体1结构简单,不需要将一端封闭起来,加工起来更加方容易,生产效率更高;所述连接件3设有二个第一连接部31,在二个第一连接部31之间还设有凸环32,所述尾塞2设置在缸体1内,在尾塞2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槽21,所述连接件3的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部31穿过穿孔12插入到连接槽21中,通过在连接件3上设有凸环32的设计,使连接件3与尾塞2连接后,尾塞2会固定在缸体1的端部;所述活塞4设置在缸体1中,在活塞4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安装槽41;所述弹性缓冲组件5设置在缸体1中;所述密封件6设置在活塞4与弹性缓冲组件5之间的缸体1中;所述拉杆7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71,该拉杆7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71穿过弹性缓冲组件5及密封件6插入到活塞4的安装槽41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拉杆7上设有第二连接部71,以及采用连接件3并在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31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通过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部31安装在趟门的上导轨中,通过拉杆7的第二连接部71与趟门的移动门连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缓冲组件5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2、图5所示,所述弹性缓冲组件5包括前盖51、复位弹簧52、弹簧座53,所述弹簧座53设置在缸体1中,所述前盖51设置在缸体1的腔口11中,所述复位弹簧52设置在前盖51与弹簧座53之间。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复位弹簧52与前盖51、弹簧座53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前盖51、弹簧座53上分别设有凸起部54,所述复位弹簧52其中一端套入到弹簧座53的凸起部54上,该复位弹簧52的另一端套入到前盖51的凸起部54上。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活塞4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2、图4所示,所述活塞4设有环槽42,所述活塞4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与环槽42相连通的疏油孔43,在活塞4的另一端面上设有与环槽42相连通的油道44,在环槽42上设有密封圈4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尾塞2与缸体1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如图2、图3所示,所述尾塞2上设有密封槽22,在密封槽22上套装有密封胶圈2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部31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3的二个第一连接部31上分别设有倒扣结构,为了使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部31能与尾塞2的连接槽21实现插装连接,所述尾塞2的连接槽21相对应地设有与倒扣结构适配的倒扣槽结构。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拉杆7的第二连接部71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2、图4所示,所述拉杆7的二个第二连接部71上分别设有倒扣结构,为了使拉杆7的第二连接部71能与活塞4的安装槽41实现插装连接,所述活塞4的安装槽41相对应地设有与倒扣结构适配的倒扣槽结构。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拉杆7的第二连接部71能穿过弹性缓冲组件5及密封件与活塞4连接一起,如图2、图5、图6所示,所述前盖51、弹簧座53、密封件6上分别设有通孔8,所述拉杆7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71依序穿过前盖51、弹簧座53、密封件6上的通孔8插入到活塞4的安装槽41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趟门上,以连杆7与趟门的移动门连接,连接件3连接在趟门上导轨上为例,开门时,移动门推动拉杆7,如图2、图4所示,当拉杆7推动活塞4移动时,活塞4与尾塞2之间的液压油会通过疏油孔43与油道44流向活塞4与密封件6之间形成的腔室中,同时液压油会推动密封件6令到复位弹簧52压缩,而活塞4与尾塞2之间的液压油会令到活塞4的速度得到一定的缓冲,使开门时,移动门不会与门框发生撞击;关门时,拉杆7拉动活塞4,使得活塞4与密封件6之间的液压油通过疏油孔43与油道44回流到活塞4与尾塞2之间形成的腔室中,同时活塞4与密封件6之间的腔室形成负压,使得复位弹簧52复位,但随着活塞4的移动,会推动密封件6令到复位弹簧52压缩,使得活塞4逐渐变慢,令到关门时的移动门得到缓冲,不会发出碰撞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