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66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向扳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拧工具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万向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0720073719.3名称为《万向扳手》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万向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扳头和手柄,扳头和手柄分别安装在可弯曲的柔性轴两端。本实用新型中的万向扳手,能有效的解决安装在狭小空间,隐蔽位置处螺栓的拆卸、安装问题,可缩短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劳动效率。然而,该装置的柔性轴扭力不足,无法用于拆装尺寸较大或摩擦力较大的螺栓,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用于不同方位、改变拧距,且使用方便的万向扳手。即本万向扳手具有设计巧妙,即使螺栓设置在狭小空间、隐蔽位置处也能方便拆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万向扳手,包括能旋拧螺栓的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扳手还包括有传动部,将扭力通过传动部传送至扳头的旋拧部,所述扳头与能驱动扳头转动的驱动齿轮同心设置,所述旋拧部与旋拧齿轮同心设置,所述传动部由n组相邻能相对转动的传动组组成,每组传动组内设置有传送扭力的传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第一个传动组的传动齿轮传动相啮合,最后一个传动组中的传动齿轮与旋拧齿轮相啮合,所述n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

作为改进,所述传动组包括前连接片,后连接片,两根能分别相对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转动的转动轴与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能转动地套置在对应的转动轴上,所述前连接片与后连接片将两个传动齿轮夹置在中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而与连接相邻传动组的连接板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可优选为四组,所述扳头设置在第一个传动组的前连接片外侧,所述旋拧部设置在最后一个传动组的后连接片外侧。

进一步改进,所述扳头的底部与第一传动轴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个传动组转动相连接,所述旋拧部的底部与第二传动轴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最后一个传动组转动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个传动组的第一转动轴即为第一传动轴,套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即为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转动轴同心固定在一起,所述最后一个传动组的第二转动轴即为第二传动轴,套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即为旋拧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转动轴同心固定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可优选设置有凸起部,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径与凸起部的轴向投影直径大小相同。

作为改进,所述旋拧部为外形可优选与扳头相同的旋拧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板焊接相固定,所述扳头的底部与第一传动轴的端部焊接相固定,所述旋拧部的底部与第二传动轴的端部焊接相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前连接片可优选与后连接片的厚度相同,所述前连接片的厚度为3~6mm。

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可优选为正面投影外形与前连接片相同的金属片体,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2~3mm,所述前连接片的正面投影外轮廓宽度为40~50mm,所述传动齿轮、驱动齿轮、旋拧齿轮的直径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扳头与能驱动扳头转动的驱动齿轮同心设置,所述旋拧部与旋拧齿轮同心设置,所述传动部由n组相邻能相对转动的传动组组成,每组传动组内设置有传送扭力的传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第一个传动组的传动齿轮传动相啮合,最后一个传动组中的传动齿轮与旋拧齿轮相啮合,所述n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传动部将旋拧部的扭转力传递至扳头上,实现扳头扭转螺栓的使用目的,由于传动部由n组相邻能相对转动的传动组组成,因此能调整传动部的外形,使本万向扳头能伸入狭小空间或隐蔽位置处,完成旋拧螺栓的操作;由于旋拧部至扳头的扭力通过齿轮传递,齿轮之间啮合稳定不易脱离,能有效传递扭力,即使螺栓连接牢固也能方便的旋拧安装或拆卸;综上所述,本万向扳头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携带十分方便,有效解决螺栓在狭小空间、隐蔽位置处难以拆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正面投影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1中转动传动组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万向扳手,包括能旋拧螺栓的扳头1,所述万向扳手还包括有传动部,将扭力通过传动部传送至扳头1的旋拧部2,所述扳头1与能驱动扳头1转动的驱动齿轮11同心设置,所述旋拧部2与旋拧齿轮21同心设置,所述传动部由n组相邻能相对转动的传动组组成,每组传动组内设置有传送扭力的传动齿轮3,所述驱动齿轮11与第一个传动组的传动齿轮3传动相啮合,最后一个传动组中的传动齿轮3与旋拧齿轮21相啮合,所述n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所述传动组包括前连接片31,后连接片32,两根能分别相对前连接片31和后连接片32转动的转动轴33与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3,所述传动齿轮3分别能转动地套置在对应的转动轴33上,所述前连接片31与后连接片32将两个传动齿轮3夹置在中间,所述转动轴33的两端分别伸出前连接片31和后连接片32而与连接相邻传动组的连接板34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为四组,所述扳头1设置在第一个传动组的前连接片31外侧,所述旋拧部2设置在最后一个传动组的后连接片32外侧。所述扳头1的底部与第一传动轴12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与第一个传动组转动相连接,所述旋拧部2的底部与第二传动轴22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22与最后一个传动组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个传动组的第一转动轴即为第一传动轴12,套置在第一传动轴12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即为驱动齿轮1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转动轴同心固定在一起,所述最后一个传动组的第二转动轴即为第二传动轴22,套置在第二传动轴22上的第二传动齿轮即为旋拧齿轮21,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转动轴同心固定在一起。所述转动轴33的中部设置有凸起部35,所述传动齿轮3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36,所述中心通孔36的孔径与凸起部35的轴向投影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旋拧部2为外形与扳头相同的旋拧结构。所述转动轴3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板34焊接相固定,所述扳头1的底部与第一传动轴12的端部焊接相固定,所述旋拧部2的底部与第二传动轴22的端部焊接相固定。所述前连接片31与后连接片32的厚度相同,所述前连接片31的厚度为3~6mm。所述连接板34为正面投影外形与前连接片31相同的金属片体,所述连接板34的厚度为2~3mm,所述前连接片31的正面投影外轮廓宽度l为40~50mm,所述传动齿轮3、驱动齿轮11、旋拧齿轮21的直径均相同。

工作原理:将扳头套置在待旋拧的螺栓上,使用旋拧扳手、旋拧螺杆或使用手部旋拧旋拧部,旋拧部通过齿轮将扭力传递至扳头上以旋拧螺栓。由于传动部由n组传动组组成,因而能将本万向扳手伸入狭小空间、隐蔽位置处拆装螺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