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5683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磁力阻尼器。



背景技术:

传统应用于马桶盖及座圈上的阻尼器,对于枢转速度的控制主要依赖阻尼油在不同压力腔体间的流动速度来实现,而阻尼油在高低温环境下会出现时间衰减波动,因此稳定性较差。其次,阻尼器在运动过程中,其中的阻尼油会对腔体产生高压,容易造成腔体漏油、破裂,从而造成阻尼功能失效。而且,当腔体发生阻尼油少量泄露时,由于无法有效形成高压腔以抵抗负荷,其结果是导致阻尼直接失效,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马桶盖的损坏并存在砸伤使用人员的风险。

因此,传统阻尼器有待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提出的磁力阻尼器正是为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力阻尼器,以减少阻尼油的使用,增加阻尼器的承载负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磁力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磁力活塞及设于壳体内部一端或两端的静磁铁,其中,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其一端设于壳体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之外,转轴上设有外螺纹,磁力活塞不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并穿套于转轴上,磁力活塞与转轴的配合面上设有内螺纹,且磁力活塞与静磁铁同极性的一端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筒体,壳体的开口端固定有一挡环,所述的转轴包括轴柄、螺纹段、延伸段及连接轴柄与螺纹段的联轴部, 其中,转轴设于壳体内,其轴柄自挡环的安装孔伸出壳体外部,延伸段是自螺纹段向外延伸的具有光滑表面的圆柱体,延伸段可转动地与壳体底部连接,而联轴部外径则适配壳体内壁,并能与壳体内壁保持密封。

优选地,所述联轴部的圆周方向设有沟槽,沟槽内部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的静磁铁为一个,所述的静磁铁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的磁力活塞包括呈杯状体的活塞和环状动磁铁,所述的动磁铁与活塞内部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静磁铁与壳体底部一体成型实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静磁铁为两个,分别设于壳体的开口端和底部,所述的磁力活塞包括适配转轴外螺纹的活塞及嵌置其中的环状动磁铁。

优选地,所述开口端的静磁铁固定设置于联轴部。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内封装少量阻尼油,活塞内螺纹面上设置过油槽。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内壁设有止转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若阻尼器为单向阻尼,当转轴正向转动时,磁力活塞向静磁铁的一端运动,因为磁力活塞与静磁铁同极性的一端相对设置,磁力活塞与静磁铁产生的排斥力对转轴的正向转动产生一定的阻碍,且这种阻碍运动的力随着磁力活塞与静磁铁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变大;当转轴反向转动时,磁力活塞向远离静磁铁的一端运动,因为磁力活塞与静磁铁同极性的一端相对设置,磁力活塞与静磁铁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对转轴的反向转动产生助力,且这种助力随着磁力活塞与静磁铁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变小。

若阻尼器为双向阻尼,当转轴正转或反转,使磁力活塞从中间位置向任何一端静磁铁的方向运动,磁力活塞远离一端的静磁铁对磁力活塞的运动产生助力,且这种助力随磁力活塞的远离而变小,而磁力活塞靠近一端的静磁铁对磁力活塞的运动产生阻碍,且这种阻碍会随着磁力活塞的靠近而增大,因此,磁力活塞向任何一端静磁铁方向运动的阻尼将渐变变大;反之,磁力活塞由任何一端静磁铁方向向居中位置运动的阻尼将渐变变小。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磁力阻尼器利用磁铁磁力作为阻尼载体,阻尼油控制运动平稳度,因此该方案相比传统的纯阻尼油控制阻尼器所使用的阻尼油大为减少。本专利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阻尼油的不稳定性对阻尼器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上述结构磁力阻尼器结构可以在同等结构强度和油量情况下有效提升负荷承载力。这样,磁力阻尼器的适用范围变得更为广泛,不单可以适用于马桶,还能适用于负载更大的应用场合。再次,因为降低了对于阻尼油的使用量,同时也降低了阻尼油对于壳体腔壁产生的压力,磁力阻尼器可适用更薄的壳体腔壁,这样使得磁力阻尼器的外型设计变得更加小型化。最重要的是,当磁力阻尼器因为生产不良或在使用过程中阻尼油泄露时,利用磁铁产生的阻尼可以为产品功能提供终极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转轴正向转动时阻尼器的剖面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转轴正向转动时左侧端面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转轴反向转动时阻尼器的剖面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转轴反向转动时左侧端面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转轴结构示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塞外部结构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塞横截面结构示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磁力活塞位于中间位置时的状态剖示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磁力活塞位于中间位置时的端面示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磁力活塞由开口端静磁铁向中间位置移动时的剖面示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磁力活塞由开口端静磁铁向中间位置移动时的端面示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磁力活塞由壳体底部静磁铁向中间位置移动时的剖面示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磁力活塞由壳体底部静磁铁向中间位置移动时的端面示图。

图中,

壳体1 挡环11 安装孔110 限位盲孔10 止转面12

转轴2 轴柄21 螺纹段22 延伸段23 联轴部24

沟槽241 密封圈240

活塞3 内螺纹31 容置空腔30 通孔段32 外壁33

过油槽34

动磁铁4 静磁铁5 静磁铁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磁力阻尼器,为单向阻尼器,用于把一个枢转件枢转式连接到一个固定座上,包括壳体1、转轴2、活塞3及动磁铁4和静磁铁5。转轴2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上,其一端设于壳体1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1之外,转轴2上设有外螺纹21,活塞3不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内,并穿套于转轴2上,活塞3与转轴2的配合面上设有内螺纹31,活塞3内部固定有一动磁铁4,壳体1底部固定有一静磁铁5,且动磁铁4与静磁铁5同极性的一端相对设置。

具体地,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筒体,壳体1的开口端固定有一挡环11,固定方式可以是超声波焊接、红外焊接或粘接等。挡环11上设有安装孔110,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环状的静磁铁5,此处静磁铁5的固定方式选用与壳体一体成形的方式,当然还可以是卡设于壳体1底部或者是与壳体1底部通过过盈方式配合。环状静磁铁5中心位于壳体1的底部中心设有限位盲孔10,且壳体1内壁设有相对设立的止转面12。

如图6所示,转轴2包括轴柄21、螺纹段22、延伸段23及连接轴柄21与螺纹段22的联轴部24,转轴2设于壳体1内,其轴柄21自挡环11的安装孔110伸出壳体1外部,延伸段23是自螺纹段22向外延伸的具有光滑表面的圆柱体,延伸段23插设于壳体1底部的限位盲孔10,而联轴部24外径则适配壳体1内壁,并能与壳体1内壁保持密封,更具体地,联轴部24是一个沿圆周方向设有沟槽241的圆台,沟槽241内部设有密封圈240。

活塞3呈杯状体,杯状体底部具有一通孔段32,通孔段32具有适配转轴2螺纹段22的内螺纹31,杯状体具有适配壳体1及其止转面12的外壁33,内壁与杯状体底部间形成容置空腔30,容置空腔30内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设置有环状动磁铁4,活塞3与环状动磁铁4共同构成磁力活塞。

如图7至图9所示,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活塞3通孔段的内螺纹31根部可以设置过油槽34,壳体1内封装少量阻尼油。

上述磁力阻尼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至图5所示,当转轴2正向转动时(旋转90度),活塞3带着动磁铁4向静磁铁5的一端运动,因为动磁铁4与静磁铁5同极性的一端相对设置,随着动磁铁4与静磁铁5之间的距离缩小,动磁铁4与静磁铁5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对转轴2的反向转动产生阻碍,且这种阻碍运动的力随着动磁铁4与静磁铁5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变大;当转轴2反向转动时,活塞3带着动磁铁4向远离静磁铁的方向运动,因为动磁铁4与静磁铁5同极性的一端相对设置,动磁铁4与静磁铁5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对转轴2的正向转动产生助力,且这种助力随着动磁铁4与静磁铁5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变小, 在磁力活塞运动过程中,阻尼油可从磁力活塞的过油槽通过,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对磁力产生的阻尼作用进行适度补偿,以使阻尼器运行平稳。此种结构的阻尼器首先对阻尼油的使用量需求较小,基本可避免因为阻尼油在高低温环境下产生的衰减波动,又因为磁铁在50°C以下的正常环境中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确保了阻尼器的性能稳定;其次,可避免阻尼油过多对腔体产生高压,影响到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因此,该磁力阻尼器可以适用更薄更小型化的壳体腔壁;再次,上述的磁力阻尼器因磁铁分担的载荷力可达到30%以上,剩下不足70%的载荷力由阻尼油来承担,这样,可以大大提升磁力阻尼器的载荷力,扩大磁力阻尼器的适用范围,使该磁力阻尼器不仅能适用于马桶盖板上,还能适用于比马桶盖板载荷力更大的应用场合。

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磁力阻尼器,为双向阻尼器,包括壳体1、转轴2、磁力活塞、静磁铁5和静磁铁6。

其中,转轴2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上,其一端设于壳体1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1之外,转轴2上设有外螺纹21,磁力活塞不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内,并穿套于转轴2上,磁力活塞与转轴2的配合面上设有内螺纹31,静磁铁6和静磁铁5分别设于壳体1的开口端和底部,且磁力活塞的两端分别与静磁铁5和静磁铁6同极性的一端相对设置。

具体地,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筒体,壳体1的开口端固定有一挡环11,固定方式可以是超声波焊接、红外焊接或粘接等。挡环11上设有安装孔110。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环状的静磁铁5,此处静磁铁5的固定方式选用与壳体一体成形的方式,当然还可以是卡设于壳体1底部或者是与壳体1底部通过过盈方式配合。环状静磁铁5中心位于壳体1的底部中心设有限位盲孔10,壳体1内壁设有相对设立的止转面12。

如图11和图12所示,转轴2包括轴柄21、螺纹段22、延伸段23及连接轴柄21与螺纹段22的联轴部24,转轴2设于壳体1内,其轴柄21自挡环11的安装孔110伸出壳体1外部,延伸段23是自螺纹段22向外延伸的具有光滑表面的圆柱体,延伸段23插设于壳体1底部的限位盲孔10,而联轴部24外径则适配壳体1内壁,并能与壳体1内壁保持密封。更具体地说,联轴部24是一个沿圆周方向设有沟槽241的圆台,沟槽241内部设有密封圈240,静磁铁6固定设置于开口端的联轴部24。

磁力活塞包括适配转轴2外螺纹的活塞3及嵌置其中的环状动磁铁4。

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活塞3通孔段的内螺纹31根部可以设置过油槽34,壳体1内封装少量阻尼油。

上述磁力阻尼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1至图12所示,当转轴正转或反转,使磁力活塞从中间位置向任何一端静磁铁的方向运动,磁力活塞远离一端的静磁铁对磁力活塞的运动产生助力,且这种助力随磁力活塞的远离而变小,而磁力活塞靠近一端的静磁铁对磁力活塞的运动产生阻碍,且这种阻碍会随着磁力活塞的靠近而增大,因此,磁力活塞向任何一端静磁铁方向运动的阻尼将渐变变大;反之,如图13至图16所示,磁力活塞由任何一端静磁铁方向向居中位置运动的阻尼将渐变变小。在磁力活塞运动过程中,阻尼油可从磁力活塞的过油槽通过,可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对磁力产生的阻尼作用进行适度补偿,以使阻尼器运行平稳。此种结构的阻尼器首先对阻尼油的使用量需求较小,基本可避免因为阻尼油在高低温环境下产生的衰减波动,又因为磁铁在50°C以下的正常环境中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确保了阻尼器的性能稳定;其次,可避免阻尼油过多对腔体产生高压,影响到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因此,该磁力阻尼器可以适用更薄更小型化的壳体腔壁;再次,上述的磁力阻尼器因磁铁分担的载荷力可达到30%以上,剩下不足70%的载荷力由阻尼油来承担,这样,可以大大提升磁力阻尼器的载荷力,扩大磁力阻尼器的适用范围,使该磁力阻尼器不仅能适用于马桶盖板上,还能适用于比马桶盖板载荷力更大的应用场合。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进与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