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扳手防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287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扳手防护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扳手防护板,属于中空扳手领域。



背景技术:

中空扳手壳体侧面一般设有防护板,包裹在棘轮周围。目前,中空扳手防护板为T形,防护板本体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另一端设有呈现T型对称的固定耳,固定耳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安装时,将固定耳折弯,防护板本体的第一安装孔伸入中空扳手壳体内通过螺丝由内向外固定,防护板本体自然压弯包裹在棘轮周围,固定耳上的第二安装孔与中空扳手壳体以及内部零部件共用固定螺丝。这种T形防护板,加工浪费材料,且加工难度较大;装配前需折弯,增加了一道加工步骤,降低了效率;固定耳上的第二安装孔通常与主要零部件共用固定螺丝,这就需要与主要零部件同时装配,在产品的测试过程中,防护板本体阻挡了视线,不利于观察内部零部件运动情况,最好能先安装主要零部件,通过产品测试后,再安装防护板本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空扳手防护板,它解决了目前T形防护板加工难度较高、且浪费材料,安装效率低,影响产品测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空扳手防护板,它包括防护板本体,所述防护板本体为长条形,防护板本体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将防护板本体的第一安装孔伸入中空扳手壳体内通过螺丝由内向外固定,将防护板本体自然压弯包裹在中空扳手棘轮周围,第二安装孔与中空扳手壳体侧面通过螺丝固定。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防护板本体与中空扳手壳体等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防护板本体采用钢板一体化冲压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长条形防护板本体,它加工难度较低,一体化冲压成长条形,节省材料;省去折弯步骤,安装效率较高;独立的第二安装孔,可以通过产品测试后再安装,方便测试时观察内部结构运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条形防护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长条形防护板本体安装在中空扳手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T形防护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T形防护板本体安装在中空扳手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护板本体1,第一安装孔2,第二安装孔3,中空扳手壳体4,棘轮5,固定耳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中空扳手防护板,它包括防护板本体1,防护板本体1为长条形,防护板本体1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2,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3,将防护板本体1的第一安装孔2伸入中空扳手壳体4内通过螺丝由内向外固定,将防护板本体1自然压弯包裹在中空扳手棘轮5周围,第二安装孔3与中空扳手壳体4侧面通过螺丝固定。

防护板本体1与中空扳手壳体4等宽。

防护板本体1采用钢板一体化冲压加工而成。

如图3-图4所示,现有的中空扳手防护板为T形,防护板本体1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2,另一端设有呈现T型对称的固定耳6,固定耳6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安装时,将固定耳6折弯,防护板本体1的第一安装孔2伸入中空扳手壳体4内通过螺丝由内向外固定,防护板本体1自然压弯包裹在棘轮5周围,固定耳6上的第二安装孔3与中空扳手壳体4以及内部零部件共用固定螺丝。

现有的T形防护板,加工浪费材料,且加工难度较大;装配前需折弯,增加了一道加工步骤,降低了效率;固定耳6上的第二安装孔3通常与主要零部件共用固定螺丝,这就需要与主要零部件同时装配,在产品的测试过程中,防护板本体1阻挡了视线,不利于观察内部零部件运动情况,最好能先安装主要零部件,通过产品测试后,再安装防护板本体1。

本实用新型采用长条形防护板本体1,它加工难度较低,一体化冲压成长条形,节省材料;省去折弯步骤,安装效率较高;独立的第二安装孔3,可以通过产品测试后再安装,方便测试时观察内部结构运动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