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9084发布日期:2018-06-05 20:2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属于机械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器人装置在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而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机器人装置的结构以及操控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其中,在安装机器人装置的各个部件时,不仅需要定位准确,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减小相互间的干扰,例如转轴的防护盖,这样既方便部件的连接,又能够保障转轴的工作可靠。但是,现目前在安装相关部件时,在转轴周围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就使得转轴的工作过程中,容易与周围的其他部件发生触碰,进而造成磨损,这样会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故障率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机器人装置中转轴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护转轴的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椭圆形结构,在盖体的前端嵌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为矩形且固定在盖体上,在连接盘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通孔,在连接孔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环形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设置在连接孔旁边的定位槽连通,在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小于连接孔的直径;在所述盖体的后端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安装孔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转轴安装槽,所述转轴安装槽与定位槽连通,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圆心、定位孔的圆心和连接孔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化地,在所述转轴安装孔内设有四个卡位槽,其中,第一卡位槽的内径大于第二卡位槽的内径,第二卡位槽的内径大于第三卡位槽的内径,第三卡位槽的内径大于第四卡位槽的内径。这里通过设置阶梯状的卡位槽,不仅能够提高安装精度,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型号转轴的使用需求,通用性更好。

优化地,在所述连接孔的下端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直径大于连接槽的直径。这里的限位槽可以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在安装时也便于操作。

优化地,所述盖体的上端面为圆弧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弧型的盖体设计,这样能够减小盖体安装过程中的磨损,获得更大的安装空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二轴侧盖根据机器人装置的实际空间,针对性的设计了侧盖的形状,并配合安装孔的位置,使得转轴能够正常、可靠的运转,避免了周围部件可能产生的干扰问题,不仅如此,通过安装侧盖后,还能加强转轴的稳定性,降低设备松动的几率,提高机器人装置整体运转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的立体图。

图中,1—盖体,2—连接盘,3—连接孔,4—连接槽,5—定位槽,6—定位孔,7—转轴安装孔,8—转轴安装槽,91—第一卡位槽,92—第二卡位槽,93—第三卡位槽,94—第四卡位槽,1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为椭圆形结构,在盖体1的前端嵌入有连接盘2,所述连接盘2为矩形且固定在盖体1上,在连接盘2上设有连接孔3,所述连接孔3为通孔,在连接孔3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环形的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与设置在连接孔3旁边的定位槽5连通,在所述定位槽5内设有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的直径小于连接孔3的直径;在所述盖体1的后端设有转轴安装孔7,所述转轴安装孔7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转轴安装槽8,所述转轴安装槽8与定位槽5连通,所述转轴安装孔7的圆心、定位孔6的圆心和连接孔3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参见图1-图3,在所述转轴安装孔7内设有四个卡位槽,其中,第一卡位槽91的内径大于第二卡位槽92的内径,第二卡位槽92的内径大于第三卡位槽93的内径,第三卡位槽93的内径大于第四卡位槽94的内径。在所述连接孔3的下端还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的直径大于连接槽4的直径。所述盖体1的上端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二轴侧盖具有较好的安装匹配度和精度,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安装后的稳定性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