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翻斜移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6035发布日期:2018-08-24 20:3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上翻斜移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



背景技术:

箱、柜、台等家具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目前,应用于箱、柜、台等家具上的门板支撑装置主要存在如下不足:第一、门板的启闭比较费力,从而使家具使用起来,不够人性化和不够便利;第二、阻尼缓冲性能较差,使得门板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产生一定噪音,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第三、结构复杂,工作不稳定,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操作方便,上翻斜移稳定,噪音低,实用性好的上翻斜移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翻斜移装置,其包括基座、转动设置于基座的上翻斜移机构和转动机构、以及装设于基座并用于缓冲转动机构的缓冲机构,所述上翻斜移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的上翻斜移臂及铰接于上翻斜移臂的连接件,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转动机构的另一端抵触缓冲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座、滑动座及弹簧,所述固定座装设于基座,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基座,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用于容设弹簧的固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滑动座,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固定座或基座,所述转动机构的另一端抵触滑动座。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转动机构的另一端抵触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凸轮组件及上翻支撑组件,所述凸轮组件转动设置于基座,所述上翻支撑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凸轮组件,上翻支撑组件的另一端铰接连接件的中部,所述凸轮组件远离上翻支撑组件的一端抵触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组件设置有用于容置滚轮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的凸轮板及装设于凸轮板的凸轮夹板,所述上翻支撑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凸轮夹板的支撑杆、转动设置于支撑杆的限位块及用于驱动限位块复位的限位扭簧,所述限位块用于抵触凸轮板,所述限位扭簧的一端抵触支撑杆,限位扭簧的另一端抵触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设置有扣接件,所述凸轮板设置有用于容置扣接件的扣接槽;所述支撑杆靠近扣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凸轮夹板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部活动容设于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远离上翻斜移臂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于连接件的壳体、连接于壳体的固定件及用于将固定件限位于壳体的开合组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与壳体配合的卡槽及与开合组件配合的扣槽,所述卡槽和扣槽分别设置于固定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开合件及装设于开合件与壳体之间的开合扭簧,所述开合扭簧的一端抵触开合件,开合扭簧的另一端抵触壳体,所述开合件设置有用于伸入扣槽内的扣接部,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于卡槽内的卡接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包括所述的上翻斜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工作时,驱动连接件向下斜移时,连接件带动上翻斜移臂和转动机构顺时针转动,转动机构的另一端抵触缓冲机构,缓冲机构被压缩,缓冲机构经由转动机构对连接件进行缓冲,从而对连接件向下斜移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连接件缓缓地向下斜移,提高了连接件向下斜移的稳定性,降低了噪音的产生;拉动连接件向上斜移时,连接件带动上翻斜移臂和转动机构逆时针转动,缓冲机构伸展复位,缓冲机构抵触转动机构的另一端,缓冲机构经由转动机构抵触连接件向上斜移,从而使缓冲机构对连接件的向上斜移提供支撑力,降低了连接件向上斜移的劳动强度,达到省力的效果,提高了连接件上翻斜移的效率;本上翻斜移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的结构简单且紧凑,操作方便,上翻斜移稳定,噪音低,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翻斜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外壳后的上翻斜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外壳和基座后的上翻斜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上翻斜移机构;21、上翻斜移臂;22、连接件;3、转动机构;

31、凸轮组件;311、限位槽;312、凸轮板;3121、扣接槽;313、凸轮夹板;

3131、卡接槽;32、上翻支撑组件;321、支撑杆;3211、卡接部;322、限位块;

323、限位扭簧;324、扣接件;4、缓冲机构;41、固定座;411、固定孔;42、滑动座;

43、弹簧;44、滚轮;5、固定机构;51、壳体;511、卡接轴;52、固定件;

521、卡槽;522、扣槽;53、开合组件;531、开合件;5311、扣接部;532、开合扭簧;

6、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翻斜移装置,其包括基座1、转动设置于基座1的上翻斜移机构2和转动机构3、以及装设于基座1并用于缓冲转动机构3的缓冲机构4,所述上翻斜移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1的上翻斜移臂21及铰接于上翻斜移臂21的连接件22,所述转动机构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2,转动机构3的另一端抵触缓冲机构4。

实际工作时,驱动连接件22向下斜移时,连接件22带动上翻斜移臂21和转动机构3顺时针转动,转动机构3的另一端抵触缓冲机构4,缓冲机构4被压缩,缓冲机构4经由转动机构3对连接件22进行缓冲,从而对连接件22向下斜移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连接件22缓缓地向下斜移,提高了连接件22向下斜移的稳定性,降低了噪音的产生;拉动连接件22向上斜移时,连接件22带动上翻斜移臂21和转动机构3逆时针转动,缓冲机构4伸展复位,缓冲机构4抵触转动机构3的另一端,缓冲机构4经由转动机构3抵触连接件22向上斜移,从而使缓冲机构4对连接件22的向上斜移提供支撑力,降低了连接件22向上斜移的劳动强度,达到省力的效果,提高了连接件22上翻斜移的效率;本上翻斜移装置的结构简单且紧凑,操作方便,上翻斜移稳定,噪音低,实用性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固定座41、滑动座42及弹簧43,所述固定座41装设于基座1,所述滑动座42滑动设置于基座1,所述固定座41与滑动座42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座41设置有用于容设弹簧43的固定孔411,所述弹簧43的一端抵触滑动座42,弹簧43的另一端抵触固定座41或基座1,所述转动机构3的另一端抵触滑动座42;当固定孔411是盲孔时,弹簧43的另一端抵触固定座41的固定孔411的底壁;当固定孔411是通孔时,弹簧43的另一端抵触基座1。该缓冲机构4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工作稳定、可靠,提高了缓冲机构4对转动机构3和连接件22缓冲的稳定性,保证了缓冲机构4的缓冲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弹簧43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提高了缓冲机构4的缓冲效果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42远离固定座4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44,所述转动机构3的另一端抵触滚轮44;滚轮44便于转动机构3抵触缓冲机构4的同时,转动机构3保持转动的状态,且降低了转动机构3与缓冲机构4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转动机构3和缓冲机构4的磨损,延长了转动机构3和缓冲机构4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凸轮组件31及上翻支撑组件32,所述凸轮组件31转动设置于基座1,所述上翻支撑组件32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凸轮组件31,上翻支撑组件32的另一端铰接连接件22的中部,所述凸轮组件31远离上翻支撑组件32的一端抵触滚轮44;具体地,所述凸轮组件31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1的凸轮板312及装设于凸轮板312的凸轮夹板313,所述上翻支撑组件32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凸轮夹板313的支撑杆321、转动设置于支撑杆321的限位块322及用于驱动限位块322复位的限位扭簧323,所述限位块322用于抵触凸轮板312,所述限位扭簧323的一端抵触支撑杆321,限位扭簧323的另一端抵触限位块322;所述支撑杆321设置有扣接件324,所述凸轮板312设置有用于容置扣接件324的扣接槽3121;所述支撑杆321靠近扣接件324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3211,所述凸轮夹板313设置有卡接槽3131,所述卡接部3211活动容设于卡接槽3131内。

凸轮组件31与上翻支撑组件32可拆卸连接,便于转动机构3快速拆装;组装凸轮组件31与上翻支撑组件32时,支撑杆321的卡接部3211插装于凸轮夹板313的卡接槽3131内,凸轮板312抵触限位块322,使得限位块322转动,限位块322压缩限位扭簧323,同时支撑杆321上的扣接件324扣接于凸轮板312的扣接槽3121内,且限位扭簧323驱动限位块322复位,限位块322抵触凸轮板312,使得限位块322将支撑杆321限位于凸轮板312,从而实现对凸轮组件31与上翻支撑组件32进行组装;拆卸凸轮组件31与上翻支撑组件32时,只需转动限位块322,使限位块322不抵触凸轮板312,再将支撑杆321上的扣接件324脱离凸轮板312的扣接槽3121,进而将支撑杆321的卡接部3211从凸轮夹板313的卡接槽3131内拔出,从而实现对凸轮组件31与上翻支撑组件32进行拆卸;使用时,凸轮组件31转动并抵触缓冲机构4,使得缓冲机构4压缩或伸展,上翻支撑组件32对连接件22进行支撑;该转动机构3的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结构牢固紧凑,拆装方便,提高了转动机构3拆装的效率,便于对转动机构3进行维护及零部件的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组件31设置有用于容置滚轮44的限位槽311;当凸轮组件31转动至设定的角度时,滚轮44容置于限位槽311内,限位槽311对滚轮44进行限位,避免凸轮组件31转动的角度超出设定的行程,保证了凸轮组件31转动角度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2远离上翻斜移臂2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连接于连接件22的壳体51、连接于壳体51的固定件52及用于将固定件52限位于壳体51的开合组件53,所述固定件52设置有与壳体51配合的卡槽521及与开合组件53配合的扣槽522,所述卡槽521和扣槽522分别设置于固定件52的两端,所述固定件52用于与外部的面板连接。

壳体51与固定件52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壳体51与固定件52进行拆装;壳体51与固定件52组装时,固定件52安装于壳体51,固定件52与壳体51闭合,开合组件53将固定件52限位于壳体51,固定件52的卡槽521与壳体51卡接,固定件52的扣槽522与开合组件53扣接;拆卸时,按压开合组件53,使开合组件53转动,开合组件53脱离固定件52的扣槽522,使得固定件52与壳体51打开,只需横移固定件52,使得固定件52的卡槽521与壳体51脱离,即可实现固定件52与壳体51进行拆卸;该固定机构5的结构简单且紧凑,通过固定件52的卡槽521和扣槽522分别与壳体51和开合组件53连接,开合组件53控制固定件52与壳体51的开合状态,其操作简单,工作稳定,固定件52与壳体51的拆装便捷,提高了使用者的拆装效率,便于日常生活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组件53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51的开合件531及装设于开合件531与壳体51之间的开合扭簧532,所述开合扭簧532的一端抵触开合件531,开合扭簧532的另一端抵触壳体51,所述开合件531设置有用于伸入扣槽522内的扣接部5311,所述壳体51设置有容置于卡槽521内的卡接轴511。

壳体51的卡接轴511卡接于固定件52的卡槽521内,通过卡槽521与卡接轴511进行配合,提高了壳体51与固定件52组装的位置精度及效率,便于壳体51与固定件52进行拆装;拆装固定件52时,按压开合件531,使开合件531相对壳体51转动,开合件531压缩开合扭簧532,使得扣接部5311与固定件52的扣槽522脱离,释放作用于开合件531的按压力,开合扭簧532驱动开合件531复位,使得扣接部5311与固定件52的扣槽522扣接,从而实现固定件52与壳体51打开或闭合,开合组件53的结构简单,动作反应灵敏,开合稳定,操作快捷,便于固定件52与壳体51进行拆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盖设有外壳6,所述凸轮组件31和缓冲机构4设置于基座1与外壳6之间;外壳6对凸轮组件31和缓冲机构4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包括所述的上翻斜移装置。本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具备上述上翻斜移装置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