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291发布日期:2018-12-05 20:4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动化搬运的应用当中。使用机械手进行搬运已经越来越普遍了。通常机械手通过抓手来搬运物品。并且通过导轨和同步带等部件组成抓手的安装结构,将抓手安装到横梁上。但是目前对于抓手的安装,都是从单侧进行固定的。所以,如果抓手的质量大,其固定的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对于抓手的安装,是从双侧进行固定的,因此固定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用于固定在横梁相对的两侧;

还包括U形滑板;所述U形滑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轮组;所述导轮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轨或者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侧的第一上导轮、第一下导轮、和第二上导轮、第二下导轮;

其中,所述第一上导轮和所述第一下导轮的间隙、所述第二上导轮和所述第二下导轮的间隙分别提供所述第一导轨或者所述第二导轨安装。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上导轮和所述第一下导轮在竖直方向上相对;

所述第二上导轮和所述第二下导轮在竖直方向上相对。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U形滑板包括L形折板和I形直板;

所述I形直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L形折板上;

所述L形折板和所述I形直板上分别设有所述导轮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螺钉在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I形直板,并且将所述I形直板固定在所述L形折板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螺钉在竖直方向上贯穿所述L形直板,并且将所述I形直板固定在所述L形折板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上导轮、所述第一下导轮、所述第二上导轮、以及所述第二下导轮均为柔性轮。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通过设置在横梁相对的两侧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并且配合上U形滑板,可以从双侧进行固定抓手,因此固定效果好。并且对于导轨和导轮之间的连接,也是从双侧进行连接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形滑板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横梁;4、U形滑板;41、L形折板;42、I形直板;43、螺钉;5、导轮组;51、第一上导轮;52、第一下导轮;53、第二上导轮;54、第二下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其包括相对的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分别用于固定在横梁3相对的两侧。其还包括U形滑板4;U形滑板4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轮组5;导轮组5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导轨1或者第二导轨2的两侧的第一上导轮51、第一下导轮52、和第二上导轮53、第二下导轮54。其中,第一上导轮51和第一下导轮52的间隙、第二上导轮53和第二下导轮54的间隙分别提供第一导轨1或者第二导轨2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横梁3相对的两侧的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并且配合上U形滑板4,可以从双侧进行固定抓手,因此固定效果好。并且第一上导轮51和第一下导轮52的间隙、第二上导轮53和第二下导轮54的间隙分别提供第一导轨1或者第二导轨2安装,因此,对于导轨和导轮之间的连接,也是从双侧进行连接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第一上导轮51和第一下导轮5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第二上导轮53和第二下导轮54在竖直方向上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连接稳定性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手的抓手安装结构,U形滑板4包括L形折板41和I形直板42;I形直板42通过螺钉43固定在L形折板41上;L形折板41和I形直板42上分别设有导轮组5。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U形滑板4包括L形折板41和I形直板42,并且两者之间可拆卸,因此在安装和维修方面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钉43在水平方向上贯穿I形直板42,并且将I形直板42固定在L形折板41上。在本实施例中,对于I形直板42的安装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的,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钉43在竖直方向上贯穿L形直板,并且将I形直板42固定在L形折板41上。在本实施例中,对于I形直板42的安装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上导轮51、第一下导轮52、第二上导轮53、以及第二下导轮54均为柔性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