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避障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1525发布日期:2018-11-16 22:4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盲人避障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盲机器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盲人避障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盲人外出时常会使用盲人避障机器人,以帮助盲人探查行走时遇到的障碍物。现有技术中的盲人避障机器人通常包括机体、安装于机体底部的滚轮、安装于所述机体且用以检测障碍物的障碍物检测装置(比如红外线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安装于所述机体的语音提示装置、以及与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和所述语音提示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语音提示装置发出语音提示。然而,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该盲人避障机器人时,盲人的注意力会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且容易因没有留意语音提示而发生安全隐患。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盲人避障机器人,旨在使盲人能不受外界噪声干扰地接收转向提示。为了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盲人避障机器人,包括:机体,沿上下向延伸呈柱状设置,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机体的上端壁贯设有上安装孔,所述机体的下端壁贯设有下安装孔;导向杖,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第一驱动杆、以及沿前后向延伸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腔外的抓握杆,所述抓握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上安装孔至所述下安装腔内;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杆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转动;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下端面的第一安装架、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支撑滚轮;转向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前方且位于所述机体下侧,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二驱动杆、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杆下端的第二安装架、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转向滚轮,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至所述安装腔内;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杆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转动;以及,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转动且用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或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电机。优选地,所述支撑滚轮设有两个,所述两个支撑滚轮沿左右向呈间隔且位于所述转向滚轮的左右两侧。优选地,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杆上端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件为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动力输出轴的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优选地,所述导向杖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抓握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端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自上向下朝前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呈伸缩杆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外杆件,呈下端开口的筒状设置,所述外杆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抓握杆的前端,所述外杆件的侧壁贯设有第一定位孔;内杆件,所述内杆件的上端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杆件内,所述内杆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端,所述内杆件的侧壁凹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沿所述内杆件的长度方向呈间隔排布;以及,定位件,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且可选择地与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的其中之一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孔呈螺纹孔设置,所述定位件为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的螺接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转动,从而提醒盲人改变行进方向,以避开障碍物,这样使盲人能不受外界噪声干扰地接收转向提示。并且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转动,能改变盲人机器人在惯性的作用下的前行方向,从而能起到引导盲人前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盲人避障机器人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盲人避障机器人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盲人避障机器人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盲人避障机器人的仰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机体4支撑组件11安装腔41第一安装架12上安装孔42支撑滚轮13下安装孔5转向组件2导向杖51第二驱动杆21第一驱动杆52第二安装架22抓握杆53转向滚轮23连接杆54从动齿轮231外杆件6第二驱动件232内杆件7主动齿轮233定位件8地面3第一驱动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盲人避障机器人,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盲人避障机器人的一实施例,所述盲人避障机器人包括机体1、导向杖2、第一驱动件3、支撑组件4、转向组件5、第二驱动件6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机体1沿上下向延伸呈柱状设置,内部设有安装腔11,所述机体1的上端壁贯设有上安装孔12,所述机体1的下端壁贯设有下安装孔13。所述导向杖2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第一驱动杆21、以及沿前后向延伸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腔11外的抓握杆22,所述抓握杆22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杆21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21的下端穿过所述上安装孔12至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第一驱动件3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杆21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21转动。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1下端面的第一安装架41、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41的支撑滚轮42。所述转向组件5设于所述支撑组件4前方且位于所述机体1下侧,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二驱动杆51、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杆51下端的第二安装架52、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52的转向滚轮53,所述第二驱动杆51的上端穿过所述下安装孔13至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第二驱动件6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内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杆51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51转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6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3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21转动且用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6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51转动。使用时,将盲人机器人置于地面8上,使支撑滚轮42和转向滚轮53与地面8相接触,盲人手握所述导向杖2的抓握杆22,在行走时推动所述盲人避障机器人前进。当导向杖2发生转动时,盲人能根据导向杖2的转动方向改变行进方向,以避开障碍物,这样使盲人能不受外界噪声干扰地接收转向提示。并且,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6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51转动,能使转向滚轮53发生转向,从而能改变盲人机器人在惯性的作用下的前行方向,进而能起到引导盲人的作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3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21转动,从而提醒盲人改变行进方向,以避开障碍物,这样使盲人能不受外界噪声干扰地接收转向提示。并且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6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51转动,能改变盲人机器人在惯性的作用下的前行方向,从而能起到引导盲人前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盲人避障机器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体1的障碍物检测装置(比如红外线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用以侦测障碍物,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电性连接,用以根据侦测障碍物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3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21转动,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6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51转动。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盲人避障机器人能根据侦测障碍物的结果自动发生动作(比如自动发出语音提示)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于对盲人机器人进行结构上的改进,通过使导向杖2可在第一驱动件21的驱动下相对于机体1转动,使得盲人可以通过导向杖2的转动而被提醒,通过使转向组件5可在第二驱动件51的驱动下相对于机体1转动,使盲人机器人在惯性的作用下的前行方向能够被改变,从而引导盲人改变前进方向。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驱动件3和所述第二驱动件6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所述第一驱动件3和所述第二驱动件6可以为电磁驱动装置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3和所述第二驱动件6均为电机,显然,也可以为所述第一驱动件3和所述第二驱动件6的其中之一为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控制器控制驱动件的方案为现有技术,且常见于家用电器中,以驱动件为电机的情况为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动搅拌机,通常包括控制器、电机和搅拌轴,当满足开始搅拌的预设条件时,自动搅拌机的控制器就会控制自动搅拌机的电机驱动自动搅拌机的搅拌轴转动。为提高对所述盲人避障机器人支撑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滚轮42设有两个,所述两个支撑滚轮42沿左右向呈间隔且位于所述转向滚轮53的左右两侧。为防止转向滚轮53承受的来自地面8的挤压力,经第二安装架52和第二驱动杆51传递至第二驱动件6,而影响第二驱动件6的工作。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组件5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杆51上端的从动齿轮54,所述第二驱动件6为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动力输出轴的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与所述从动齿轮54啮合的主动齿轮7。盲人在推动所述盲人避障机器人前行时,施加给所述盲人避障机器的推动力通常自上向下朝前倾斜,为防止所述盲人避障机器的所述推动力的作用下朝前倾覆,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杖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抓握杆22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杆21上端之间的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自上向下朝前倾斜设置。通过设置连接杆23能够使盲人施加推动力的作用点后移,从而减小使所述盲人避障机器发生倾覆的转矩的力臂,从而防止所述盲人避障机器发生倾覆。为使导向杖2的延伸长度能根据盲人的实际身高进行调整,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3呈伸缩杆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呈伸缩杆设置的连接杆23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3包括外杆件231、内杆件232和定位件233。其中,所述外杆件231呈下端开口的筒状设置,所述外杆件23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抓握杆22的前端,所述外杆件231的侧壁贯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内杆件232的上端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杆件231内,所述内杆件23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端,所述内杆件232的侧壁凹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沿所述内杆件232的长度方向呈间隔排布。所述定位件233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且可选择地与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的其中之一配合。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23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且成本低廉。具体地,所述第二定位孔可以呈螺纹孔设置,所述定位件233可以为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的螺接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