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3297发布日期:2019-01-25 16:3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录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模组烧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录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鱼眼镜头模组的烧录使用球型光源,工业的模组一般尺寸较大,模组在进行烧录时是通过双面胶黏住模组进行烧录,这样做模组容易掉落,从而损坏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录夹具,用于解决现有的鱼眼镜头模组烧录时,模组容易掉落,从而损坏模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录夹具,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

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结合,用于固定模组,且所述模组的PCB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模组的镜头固定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结合后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与所述PCB板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下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为亚克力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为亚克力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亚克力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双面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当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结合时,模组的PCB板位于第一凹槽内,模组的PCB板上面的镜头固定在第三凹槽内,固定件对结合后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固定,使得模组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模组不易掉落,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鱼眼镜头模组烧录时,模组容易掉落,从而容易损坏模组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第二固定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第二固定板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固定板;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烧录夹具,解决了现有的鱼眼镜头模组烧录时,模组容易掉落,从而损坏模组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俯视图。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第二固定板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第二固定板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和固定件。

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2和第三凹槽4。

第一凹槽2用于放置PCB板,第三凹槽4用于固定模组中的镜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凹槽4的开口大小与镜头的大小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模组包括PCB板和设置在PCB板上面的镜头。

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结合,使得模组固定在第一凹槽2和第三凹槽4之间,且模组的PCB板位于第一凹槽2内,模组的镜头固定于第三凹槽4内。

更为具体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结合时,第三凹槽4侧壁的顶端一部分与第一凹槽2的侧壁顶端连接,另一部分与PCB板接触,也可以为,第三凹槽4的侧壁的顶端仅与第一凹槽2侧壁顶端连接。

固定件用于固定结合后的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

以上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以下将对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的应用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

第一凹槽2的高度与PCB板的厚度相同,使得PCB板完全置于第一凹槽2内,当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结合时,刚好压住PCB板,防止模组内外松动。

进一步地,烧录夹具还包括:第二凹槽3,第二凹槽3设置在第一凹槽2的下底面,如图2所示。

第二凹槽3开口宽度大于第一凹槽2开口宽度。

当PCB板背面有元器件时,第二凹槽3用于避空PCB板背面的元器件,防止元器件的损坏。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1或第二固定板可以为亚克力板,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也可以均为亚克力板。

进一步地,固定件包括双面胶。

需要说明的是,该固定件可以实现第一固定板1和第一固定板1进行固定,也可以实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的拆卸,因此,此处对固定件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烧录夹具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