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分离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3920发布日期:2019-07-27 10:4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体分离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花塞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分离工装。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汽车点火系统中将高压电流引入气缸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体的部件,火花塞的外壳都是采用注塑成型制成的。

火花塞注塑过程中会产生余料、飞边,存在余料和飞边影响火花塞的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分离工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余料和飞边影响火花塞的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壳体分离工装,所述壳体分离工装包括基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切削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所述切削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切削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所述切削组件包括夹持机构、壳体组件和切削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壳体组件被所述夹持机构锁紧,所述切削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切削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下方,所述切削机构与所述壳体组件配适。

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段和第二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段和所述第二夹持段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夹持段和所述第二夹持段其中之一可沿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壳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段和所述第二夹持段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夹持段和所述第二夹持段抵持。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

其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驱动手柄,所述驱动手柄与所述第一夹持段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模和第二模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段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模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与所述第二夹持段抵持,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模之间螺纹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模之间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连接件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凸块的数量为多块,并成螺旋状分布。

其中,所述壳体分离工装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的数量至少为两颗,两所述螺栓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分离工装,通过由所述基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切削组件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并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转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所述切削组件,所述切削组件又是由夹持机构、壳体组件和切削机构构成,所述壳体组件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转动所述夹持机构,带动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切削机构产生切削动作,进而将所述壳体组件上的余料和飞边去除,从而获得提高火花塞产品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分离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分离工装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组件的放大图。

图中:100-壳体分离工装、10-基座、20-第一支撑板、30-第二支撑板、40-切削组件、41-夹持机构、411-第一夹持段、412-第二夹持段、413-驱动手柄、42-壳体组件、421-第一模、422-第二模、423-连接件、424-凸块、43-切削机构、5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分离工装,所述壳体分离工装100包括基座10、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30和切削组件40,所述第一支撑板20与所述基座1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10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板3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相对设置,所述切削组件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转动连接,所述切削组件4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0之间;

所述切削组件40包括夹持机构41、壳体组件42和切削机构43,所述夹持机构4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0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0之间,所述壳体组件42被所述夹持机构41锁紧,所述切削机构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固定连接、所述切削机构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0之间,且位于所述壳体组件42的下方,所述切削机构43与所述壳体组件42配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10放置在水平的操作台上,将粘附有余料和飞边的所述壳体组件42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41上,所述夹持机构41与所述壳体组件42连接的一端可采用三爪卡盘,液压钳等方式与所述壳体组件42可拆卸连接,在进行余料和飞边的去除时要通过所述夹持机构41将所述壳体组件42锁紧,然后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转动所述夹持机构41,进而带动所述壳体组件42转动,转动时与所述切削机构43发生切削动作,实现对所述壳体组件42上的余料和飞边进行去除的目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所述切削机构43绕着所述壳体组件42转动,达到同样的效果,从而获得提高火花塞产品质量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41包括第一夹持段411和第二夹持段412,所述第一夹持段4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段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段411和所述第二夹持段412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夹持段411和所述第二夹持段412其中之一可沿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壳体组件42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段411和所述第二夹持段41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夹持段411和所述第二夹持段412抵持。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段411和所述第二夹持段412可以实现对所述壳体组件42的固定,进而可以带动所述壳体组件42转动的效果,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段411和所述第二夹持段412其中之一可沿轴线方向移动,可以实现对各种不同长度的所述壳体组件42的夹持,也实现了对所述壳体组件42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段41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转动连接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20。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通过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20,并具有伸出距离,可以利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外侧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段411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41还包括驱动手柄413,所述驱动手柄413与所述第一夹持段4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驱动手柄413可以便于人工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段41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加驱动手柄413上加装一台电机来替代人工驱动,进而提高去除余料、飞边的效率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42包括第一模421和第二模422和连接件423,所述第一模4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段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模42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模42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与所述第二夹持段抵持,所述连接件423位于所述第一模421和所述第二模42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模421之间螺纹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模422之间螺纹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连接件423可以实现同时对双模的余料和飞边的去除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42还包括凸块424,所述凸块424与所述连接件423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连接件423的外表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凸块424可以实现所述壳体组件42在转动时,与所述切削机构43发生切削动作时,也与所述凸块424产生接触推动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424的数量为多块,并成螺旋状分布。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通过螺旋状分布的所述凸块424,可以实现所述切削机构43驱动所述螺栓50时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分力,进而获得去除余料和飞边与将所述第一模421和所述第二模422分开的动作同步进行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分离工装100还包括螺栓50,所述螺栓50的数量至少为两颗,两所述螺栓50与所述基座10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0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螺栓50,可以将所述基座10固定在工作台上,防止在作业的过程中整个工装抖动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