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635发布日期:2019-08-16 21:3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温泉~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工程保温。保温管适合输送在-50℃—150℃范围内的各种介质,它广泛应用于集中供热、供冷和热油的输送及暖室、冷库、煤矿、石油、化工等行业的保温保冷工程。

目前市场上的保温管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保温管外表面很光滑,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各个装置中转运时,大多用过绑带进行固定,使用起来相当麻烦,并且难以进行定位,使得保温管依旧容易滑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底座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右侧设置有齿条,所述定位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齿条,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侧面,所述定位板的侧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转轮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滑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柱,所述支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柱,所述左连接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左夹板,所述支架的左侧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摇轮,所述螺纹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右夹板,所述右夹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夹板设置为弧形,所述右夹板的左侧设置有右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夹板设置为半圆环状,所述左夹板的右侧设置有左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销和所述定位孔相适配,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十二个,每个所述定位孔之间等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布位于所述底座的四个拐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连接柱位于所述左夹板的左侧,所述下连接柱位于所述左夹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吊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保温管放置在左夹板上,此时保温管的下面和左侧面抵住左夹板的内表面,然后摇动手摇轮,手摇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向左侧移动,此时右夹板向左侧滑动,右夹板的内侧面抵住保温管的右侧面,从而保温管进行定位夹持,当要在调节保温管的高度时,此时将插销从定位孔,并且转动转轮,转轮通过转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齿条带动滑柱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支架的高度,从而方便进行加工,当在夹持完成后,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四个万向轮,从而方便移动保温管,支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吊环,当要吊运保温管时,将吊钩挂在吊环上,即可方便将保温管进行吊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中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中右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柱;3、支架;4、左夹板;5、左防滑垫;6、右夹板;7、手摇轮;8、滑杆;9、定位板;10、转轮;11、万向轮;12、左连接柱;13、下连接柱;14、螺纹杆;15、齿条;16、齿轮;17、插销;18、定位孔;19、转动杆;20、右防滑垫;2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保温管加工用多工位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9,底座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滑柱2,滑柱2的右侧设置有齿条15,定位板9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6,齿轮16啮合连接于齿条15,转动杆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10,转轮10位于定位板9的侧面,定位板9的侧面开设有定位孔18,转轮1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插销17,滑柱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架3,支架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柱13,支架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柱12,左连接柱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左夹板4,支架3的左侧螺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摇轮7,螺纹杆14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右夹板6,右夹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8,滑杆8滑动连接于支架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保温管放置在左夹板4上,此时保温管的下面和左侧面抵住左夹板4的内表面,然后摇动手摇轮7,手摇轮7带动螺纹杆14转动,螺纹杆14向左侧移动,此时右夹板6向左侧滑动,右夹板6的内侧面抵住保温管的右侧面,从而保温管进行定位夹持,当要在调节保温管的高度时,此时将插销17从定位孔18,并且转动转轮10,转轮10通过转动杆19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通过齿条15带动滑柱2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支架3的高度,从而方便进行加工,当在夹持完成后,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1,从而方便移动保温管,支架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吊环,当要吊运保温管时,将吊钩挂在吊环上,即可方便将保温管进行吊运。

右夹板6设置为弧形,右夹板6的左侧设置有右防滑垫20,如图4所示,在使用时,摇动手摇轮7,手摇轮7带动螺纹杆14转动,螺纹杆14向左侧移动,此时右夹板6向左侧滑动,右夹板6的内侧面抵住保温管的右侧面,右夹板6的左侧设置有右防滑垫20,增加摩擦力的同时避免压力过大,避免保温管受损。

左夹板4设置为半圆环状,左夹板4的右侧设置有左防滑垫5,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将保温管放置在左夹板4上,此时保温管的下面和左侧面抵住左夹板4的内表面,右防滑垫20有效防止滑动,使得夹持更加稳定,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右防滑垫20在增加摩擦力的同时避免压力过大,避免保温管受损。

插销17和定位孔18相适配,定位孔18的数量为十二个,每个定位孔18之间等距分布,如图2所示,当要在调节保温管的高度时,此时将插销17从定位孔18,并且转动转轮10,转轮10通过转动杆19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通过齿条15带动滑柱2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支架3的高度,当调节完成后,将插销17重新插入定位孔18,从而进行定位,定位孔18的数量为十二个,从而为支架3提高更多的高度选择。

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1,四个万向轮11分布位于底座1的四个拐角处,如图1所示,当在夹持完成后,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1,从而方便移动保温管。

左连接柱12位于左夹板4的左侧,下连接柱13位于左夹板4的下方,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将保温管放置在左夹板4上,此时保温管的下面和左侧面抵住左夹板4的内表面,左连接柱12位于左夹板4的左侧,从而对左夹板4进行固定,下连接柱13位于左夹板4的下方,从而对左夹板4进行支撑。

支架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吊环,如图1所示,当在夹持完成后,此时当要吊运保温管时,将吊钩挂在吊环上,即可方便将保温管进行吊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保温管放置在左夹板4上,此时保温管的下面和左侧面抵住左夹板4的内表面,然后摇动手摇轮7,手摇轮7带动螺纹杆14转动,螺纹杆14向左侧移动,此时右夹板6向左侧滑动,右夹板6的内侧面抵住保温管的右侧面,从而保温管进行定位夹持,当要在调节保温管的高度时,此时将插销17从定位孔18,并且转动转轮10,转轮10通过转动杆19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通过齿条15带动滑柱2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支架3的高度,从而方便进行加工,当在夹持完成后,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1,从而方便移动保温管,支架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吊环,当要吊运保温管时,将吊钩挂在吊环上,即可方便将保温管进行吊运。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