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753发布日期:2019-11-12 23:4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夹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住宅,为了自己的生活方便,人们都会在自己的住宅中购买各种家用电器。

目前家用电器的智能调速和多档调速多利用霍尔传感器调速,这些电器可以正反转运行,多受消费者青睐,但是对匹配其相对应电机的多速调节、霍尔传感和正反转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电机的端子座线束甚至有5-10根原子线,传统的原子线接线只能在测试模拟端子座上标示原子线的颜色和排序,依靠人工判断原子线颜色接线排序,通过人工接线和识别,这样效率低下,即使颜色接线排序错误,电机性能和方向不会错误,但是接入客用连接器则产生错误信号,引致客户投诉。人们在进行相关测试工具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包括台面、探头测试组件、支撑组件盒、测试座以及安装支撑组件,所述台面上安装有按钮控制开关和底板,测试座固定在底板上,安装支撑组件通过Y轴滑杆固定在台面上,探头测试组件和支撑组件盒均安装在Y轴滑杆上,安装支撑组件包括Z轴滑杆、锁紧座和手动位移座,手动位移座的圆孔穿入Y轴滑杆,两根Z轴滑杆平行的锁定在固定板中并且Z轴滑杆上套设有Z轴调节块,锁紧座固定在Z轴调节块上,安装支撑组件不仅具有安装支撑的作用,还具有调节上下高度和前后位置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探头测试组件包括探头固定座、安装板和图像传感器,所述探头固定座锁在手动位移座上,安装板和图像传感器均安装在探头固定座上,方便调节位置,适用于不同的状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支撑组件盒包括智能显示器、显示器箱体和显示器底板,显示器底板锁在Y轴滑杆上,显示器箱体锁在显示器底板上,智能显示器安装在显示器箱体内并且智能显示器外部安装有显示器保护罩,可以对智能显示器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支撑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显示器箱体采用螺丝锁在显示器底板上,连接牢固性好,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显示器保护罩通过合页与智能显示器相连接,便于显示器保护罩的安装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测试座包括连接线线插组件、电机线插组件和线插固定座,连接线线插组件插入线插安装块中,连接线线插组件的两侧均安装有一块压板,连接线线插组件固定在线插固定座上并且线插固定座锁紧在底板上,连接线线插组件分别与电源线和按钮控制开关相连,电机线插组件安装在线插固定座上,连接稳定性好,方便进行调节倍率和焦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产品设计合理,利用图像传感器结合相关夹具,100%检测即拍摄电机原子线束端子座上原子线接线排序和颜色排序,并与标准模型即设定采集图像接线排序和颜色线束排序模型进行对比,调整分辨率和设定对比误差度,精确判断原子线接线排序和颜色位置,杜绝误判,人工操作错误,接线错误,即时发出报警信号即时可以校正错误排列,从而真正做到不流出不良品,达到监控原子线颜色和接线线束接入端子座正确排序的目的,尤其是测试监控多种颜色、多种线束、多转向、多信号和反向运行的电机接入端子座监控接线排序和颜色排序,具有积极,经济实用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的爆炸图。

图2为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中F处连接线线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中G处电机线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中H处线插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中I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中J处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中K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板,2-Z轴滑杆,3-Z轴调节块,4-锁紧座,5-Y轴滑杆,6-螺丝,7-探头固定座,8-安装板,9-显示器底板,10-显示器箱体,11-显示器保护罩,12-按钮控制开关,13-底板,14-线插固定座,15-线插安装块,16-压板,17-手动位移座,18-合页,19-图像传感器,20-智能显示器,21-连接线线插组件,22-电机线插组件,23-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包括台面23、探头测试组件、支撑组件盒、测试座以及安装支撑组件,所述台面23上安装有按钮控制开关12和底板13,测试座固定在底板13上,安装支撑组件通过Y轴滑杆5固定在台面23上,探头测试组件和支撑组件盒均安装在Y轴滑杆5上,安装支撑组件包括Z轴滑杆2、锁紧座4和手动位移座17,手动位移座17的圆孔穿入Y轴滑杆5,两根Z轴滑杆2平行的锁定在固定板1中并且Z轴滑杆2上套设有Z轴调节块3,锁紧座4固定在Z轴调节块3上,安装支撑组件不仅具有安装支撑的作用,还具有调节上下高度和前后位置的作用。

探头测试组件包括探头固定座7、安装板8和图像传感器19,所述探头固定座7锁在手动位移座17上,安装板8和图像传感器19均安装在探头固定座7上,方便调节位置,适用于不同的状况。

测试座包括连接线线插组件21、电机线插组件22和线插固定座14,连接线线插组件21插入线插安装块15中,连接线线插组件21的两侧均安装有一块压板16,连接线线插组件21固定在线插固定座14上并且线插固定座14锁紧在底板13上,连接线线插组件21分别与电源线和按钮控制开关12相连,电机线插组件22安装在线插固定座14上,连接稳定性好,方便进行调节倍率和焦距。

实施例2

一种双转向电机原子线接入端子座的颜色识别夹具,包括台面23、探头测试组件、支撑组件盒、测试座以及安装支撑组件,所述台面23上安装有按钮控制开关12和底板13,测试座固定在底板13上,安装支撑组件通过Y轴滑杆5固定在台面23上,探头测试组件和支撑组件盒均安装在Y轴滑杆5上,安装支撑组件包括Z轴滑杆2、锁紧座4和手动位移座17,手动位移座17的圆孔穿入Y轴滑杆5,两根Z轴滑杆2平行的锁定在固定板1中并且Z轴滑杆2上套设有Z轴调节块3,锁紧座4固定在Z轴调节块3上,安装支撑组件不仅具有安装支撑的作用,还具有调节上下高度和前后位置的作用。

支撑组件盒包括智能显示器20、显示器箱体10和显示器底板9,显示器底板9锁在Y轴滑杆5上,显示器箱体10采用螺丝6锁在显示器底板9上,连接牢固性好,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智能显示器20安装在显示器箱体10内并且智能显示器20外部安装有显示器保护罩11,可以对智能显示器20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支撑作用。

显示器保护罩11通过合页18与智能显示器20相连接,便于显示器保护罩11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产品的安装步骤如下:1.用螺丝6将两根Z轴滑杆2锁在固定板1上,以下采用螺丝6固定时,未特别要求均是按螺丝6固定;

2.Z轴调节块3两圆孔套在Z轴滑杆2上,并用螺丝6固定;

3.用螺丝6将锁紧座4固定在Z轴调节块3上;

4.在手动位移座17的圆孔内穿入Y轴滑杆5;

5.将显示器底板9锁在Y轴滑杆5上,再将显示器箱体10用螺丝6锁在显示器底板9上,智能显示器20放入显示器箱体10中,并用螺丝6固定好合页18和显示器保护罩11;

6.将探头固定座7用螺丝6锁在手动位移座17上,然后分别将安装板8和图像传感器19用螺丝6安装在探头固定座7上;

7.将连接线线插组件21穿入线插安装块15,然后分别在连接线线插组件21两边各装一块压板16,再用螺丝6固定在线插固定座14上;

8.再将线插固定座14用螺丝6锁紧在底板13上;

9.按照接线图纸将连接线线插组件21接上电源线和按钮控制开关12,调节Z轴/和Y轴的位置使传感器的测试探头位置合适,连接线线插组件21和电机线插组件组件22即可。

本产品的测试步骤如下:1.测试前技术人员先对确认合格的电机原子线样品拍摄取样,将安装支撑组件调整上下高度和前后位置,调节智能显示器20,调节分辨率和对比误差分度,采集样品电机原子线的线束端子座上原子线接线和颜色排序,后续测试时每一个样本将和设备内的标准进行对比。

2.取电机,将电机原子线的线束端子座插入夹具的测试座,线束端子座设有防错功能,只能按正确方向插入;

3.启动按钮控制开关12,夹具上的图像识别系统将自动拍摄线束端子座原子线接线和颜色排序,并自动与存储的样品标准进行对比,当排列错误时,智能显示器20上的显示屏会显示NG,蜂鸣器响起,测试步骤将会终止,如电机原子线接线线束接线和颜色排列序正确,智能显示器20上的显示屏会显示OK,电压导通将继续进行后续的低压异音测试。

4.每个电机均按上述测试步骤进行,测试完成将通过颜色记号笔加点记号,便于追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