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平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8516发布日期:2021-05-28 14: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平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平衡车(1)和机器人主体(2);所述机器人主体(2)固接在电动平衡车(1)的顶部;所述电动平衡车(1)的内部设置有陀螺仪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2)包括箱体(21)和主臂(22);所述主臂(22)转动连接在箱体(21)的一侧;所述箱体(21)顶部开设有一号凹槽(211);所述箱体(21)内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一号凹槽(211)内设置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一号转轴(31)、矩形块、重锤(32)、伺服电机(33)、二号转轴(34)、一号齿轮(35)和二号齿轮(36);所述箱体(21)固接在电动平衡车(1)的顶部;所述一号凹槽(211)开设在箱体(21)的顶部;所述一号转轴(31)转动连接在一号凹槽(211)的内侧壁;所述重锤(32)固接在一号转轴(31)的侧壁;所述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空腔(37);所述伺服电机(33)固接在一号空腔(37)的内壁;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控制伺服电机(33)的工作;所述二号转轴(34)固接在伺服电机(33)的输出轴;所述一号齿轮(35)固接在二号转轴(34)的侧壁;所述二号齿轮(36)固接在一号转轴(31)的侧壁,且所述一号齿轮(35)与二号齿轮(36)呈相互啮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平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空腔(37)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二号凹槽(41)、凸轮(42)、叠形气囊(43)、支撑板(44)、吸管(45)和一号排油管(46);所述二号凹槽(41)开设在一号空腔(37)的底部,且位于一号齿轮(35)的底部;所述二号凹槽(41)内设置有润滑油;所述凸轮(42)固接在二号转轴(34)的侧壁;所述支撑板(44)固接在二号凹槽(41)的侧壁;所述叠形气囊(43)固接在支撑板(44)的顶部,且位于凸轮(42)的底部;所述吸管(45)贯穿设置在支撑板(44)的顶部,且吸管(45)的一端与叠形气囊(43)连通,另一端浸没在润滑油里;所述排油管的一端与叠形气囊(43)连通,另一端设置在一号齿轮(35)的底部;所述吸管(45)和一号排油管(46)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平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空腔(37)的侧壁开设有三号凹槽(51);所述三号凹槽(51)的内部固接有导杆(52);所述导杆(5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推板(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平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形气囊(43)的侧壁还固接有二号排油管(61);所述导杆(52)的内部设置有二号空腔(62);所述二号空腔(62)通过二号排油管(61)与叠形气囊(43)连通;所述导杆(52)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一号通孔(63),且一号通孔(63)与二号空腔(6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平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凹槽(41)的开口处固接有v形板(71);所述v形板(7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二号通孔(72);所述v形板(71)的顶部对称固接有三棱柱(73),且所述三棱柱(73)的一侧与二号凹槽(41)的侧壁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平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通孔(72)的开口处固接有滤网(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平衡机器人,包括电动平衡车和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固接在电动平衡车的顶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内部设置有陀螺仪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箱体和主臂;所述主臂转动连接在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一号凹槽;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一号凹槽内设置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一号转轴、矩形块、重锤、伺服电机、二号转轴、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所述箱体固接在电动平衡车的顶部;所述一号凹槽开设在箱体的顶部;所述一号转轴转动连接在一号凹槽的内侧壁;所述重锤固接在一号转轴的侧壁;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空腔;实现机器人的自动平衡。

技术研发人员:刘笑彤;李小山;陈伯行;黄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