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7460发布日期:2021-05-25 14:5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舵轮为集成了驱动电机、转向电机、减速机等一体化的机械结构,相比传统差速控制方式,舵轮集成化高,适配性强,广泛应用于agv小车、移动式机器人等领域。

目前,在对agv小车、移动式机器人等车架安装舵轮时,需要用千斤顶将车架的底盘顶升至高于舵轮的高度,然后微调舵轮的高度,使舵轮的安装平面与底盘能够贴合,当舵轮的安装平面上的安装孔与底盘上的安装孔相对后,再用螺丝将安装平面与底盘固定。然而舵轮一般重达30kg甚至更重,且舵轮的轮体为回转体,现有技术中的安装辅助工装难以稳定地支撑舵轮并将舵轮进行稳定的升降,导致舵轮安装操作非常不方便。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安装辅助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辅助工装,其能稳定支撑并方便地抬高具有回转体的工件。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辅助工装,用于辅助安装具有回转体的工件,所述安装辅助工装包括承载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一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回转体的回转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对所述回转体的回转周面进行支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以将所述回转体抬高。

本发明的安装辅助工装,在使用时回转体的圆周面支撑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侧,驱动第二支撑件和第一支撑件相靠近的过程中,两个支撑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小,因此推动回转体的周面,使回转体的轴线位置升高,以便于工件进行安装,且在回转体升高的过程中,回转体始终保持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抵接,进而保证了工件抬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为轴状件,所述轴状件的轴向与所述回转体的回转轴线平行。故在回转体抬升过程中,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始终保持线接触的方式,减小了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减轻回转体和支撑件的磨损。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安装辅助工装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承载板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轴承座转动配合。故在回转体抬升的过程中,回转体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为滚动摩擦,进一步降低了摩擦力,减轻了低回转体和支撑件的磨损。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安装辅助工装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一支撑件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当仅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件转动时,第一支撑件能够带动回转体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从而对工件的姿态进行调整,使工件上的安装平面与待安装位置相匹配,进一步提高工件安装的便捷性。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源、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第一挠性件,所述第二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挠性件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配合。第二驱动源通过驱动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一支撑件转动,进而实现工件姿态的调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三传动轮和第二挠性件,所述第一驱动源能驱动所述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二挠性件的一端缠绕于第三传动轮,另一端绕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第一驱动源驱动第三传动轮转动时,第二挠性件不断缠绕在第三传动轮上,从而使故第二挠性件的另一端带动第二支撑件靠近第一支撑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挠性件绕设于所述滑轮。滑轮能够对第二挠性件起到导向作用,进而保证第二挠性件对第二支撑件的拉力方向与第二支撑件的运动方向一致。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沿垂直于所述回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件能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保证第二支撑件运动方向准确、运动过程更为顺畅。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承载板下方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承载板移动的轮组件。从而便于将安装辅助工装挪动至所需要的位置,进一步方便工件的安装。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轮组件包括万向滚轮。使安装辅助工装的移动更加灵活。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安装辅助工装,在使用时回转体支撑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侧,驱动第二支撑件和第一支撑件相靠近的过程中,两个支撑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小,因此会推动回转体的周面,使回转体的回转轴线位置升高,以便于工件调整高度并进行安装,且在工件升高的过程中,回转体始终保持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抵接,进而保证了工件抬升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安装辅助工装能够稳定支撑并方便地抬高具有回转体的工件,以便于工件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辅助工装在第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辅助工装在第二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工件;101-回转体;102-安装板;

1-承载板;

2-第一支撑件;

3-第二支撑件;

4-第一驱动组件;41-第一驱动源;42-第三传动轮;43-第二挠性件;44-滑轮;

51-第一轴承座;52-第二轴承座;

61-第一支架;62-第二支架;

7-直线导轨;

8-第二驱动组件;81-第二驱动源;82-第一传动轮;83-第二传动轮;84-第一挠性件;

9-万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辅助工装,其可用于辅助具有回转体101的工件100的安装。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工件100为舵轮,舵轮包括轮体和安装板102,安装板102用于与车架的底盘进行连接。以下以工件100表示舵轮,回转体101表示轮体,图中x向表示回转体101的回转轴线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件100未通电的情况下,回转体101与安装板102的相对位置固定。

具体地,安装辅助工装包括承载板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及第一驱动组件4,其中,第一支撑件2设置在承载板1上,第二支撑件3与第一支撑件2间隔设置于承载板1上,第二支撑件3与第一支撑件2分别设置于回转体101的回转轴线的两侧,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用于对回转体101的回转周面进行支撑,第一驱动组件4能驱动第一支撑件2和/或第二支撑件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以将回转体101抬高。

本实施例的安装辅助工装,在使用时回转体101的回转轴面支撑在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上,第一驱动组件4驱动第二支撑件3靠近第一支撑件2的过程中,两个支撑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小,因此推动回转体101的周面,使回转体101的回转轴线的位置升高,以使工件100整体被抬高至安装高度,且在回转体101升高的过程中,回转体101始终保持与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抵接,进而保证了工件100抬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承载板1下方设置有用于辅助承载板1移动的轮组件,从而便于整体挪动安装辅助工装整体,以将工件100输送至待安装位置,进一步方便工件100的安装。优选地,轮组件包括万向滚轮9(也可称为万向滚珠),从而使安装辅助工装的挪动更为灵活。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安装辅助工装包括四个万向滚轮9,四个万向滚轮9均匀地布置在承载板1下方,其他实施例中,万向滚轮9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万向滚轮9为本领域常用部件,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均为轴状件,轴状件的轴向与回转体101的回转轴线平行。故在回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运动并被抬升的过程中,回转体101与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始终保持线接触的方式,减小了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减轻回转体101和支撑件的磨损,也能够相应减小抬升工件100所需要输入的动力。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安装辅助工装还包括第一轴承座51和第二轴承座52,第一轴承座51设置在承载板1上,第一支撑件2与第一轴承座51转动配合,第二轴承座52与承载板1滑动配合,第二支撑件3与第二轴承座52转动配合。故在回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运动并被抬升的过程中,回转体101与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进一步降低了摩擦力的大小,减轻了回转体101和支撑件的磨损,减少了抬升工件100所需要输入的动力。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辅助工装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51,两个第一轴承座51分别支撑在第一支撑件2的两端,从而使第一支撑件2两端受力平衡,对工件100的支撑也更平稳。同样地,安装辅助工装包括两个第二轴承座52,两个第二轴承座52分别支撑在第二支撑件3的两端,从而使第二支撑件3两端受力平衡,以对工件100的支撑更平稳。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承载板1上设置有直线导轨7,直线导轨7沿垂直于回转体101的回转轴线(即垂直于x向)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件3能沿直线导轨7滑动,从而保证第二支撑件3运动方向准确、运动过程更为顺畅,进而保证工件100抬升过程更为平稳。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座52与直线导轨7滑动配合,以实现第二支撑件3沿第二导轨滑动。进一步地,安装辅助工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7,每个第二轴承座52对应与一个直线导轨7滑动配合。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源41、第三传动轮42和第二挠性件43,第一驱动源41能驱动第三传动轮42转动,第二挠性件43的一端缠绕于第三传动轮42,另一端绕设于第一支撑件2后与第二支撑件3连接。第一驱动源41驱动第三传动轮42转动时,第二挠性件43不断缠绕在第三传动轮42上,从而使第二挠性件43的另一端带动第二支撑件3靠近第一支撑件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二挠性件43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52连接。第一驱动源41为电机,且输出轴平行于x向,安装辅助工装还包括第一支架61,第三传动轮42转动支撑在第一支架61上且与第一驱动源41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沿承载板1平面内垂直于x向的方向,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及第一驱动源41依次设置在承载板1上,使安装辅助装置的结构紧凑、整体占用空间小,以便于安装辅助工装灵活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可选地,第二挠性件43为钢丝或者绳索,第二挠性件43的强度能够满足拉动第二支撑件3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4还包括滑轮44,滑轮44与第一支撑件2连接,第二挠性件43绕设于滑轮44。滑轮44能够对第二挠性件43起到导向作用,进而保证第二挠性件43对第二支撑件3的拉力方向与第二支撑件3的运动方向一致,避免因第二挠性件43对第二支撑件3拉力方向与第二支撑件3运动方向不一致时造成的零部件件间的磨损。

当将工件100的回转体101支撑在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上后,工件100的安装板102可能没有以所需要的角度设置,即便将工件100抬升后,安装板102也无法和待安装位置(如本实施例中车架的底盘)进行贴合,无法直接进行安装。对此,如图2所示,安装辅助工装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8,第二驱动组件8能够驱动第一支撑件2和第二支撑件3中的一个绕自身的轴线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8能够驱动第一支撑件2转动,当第二驱动组件8驱动第一支撑件2转动时,第一支撑件2能够带动回转体101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从而对工件100的姿态进行调整,使工件100上的安装板102所在的平面能够与待安装位置相平行,当后续将工件100抬升后,安装板102能够与待安装位置完全贴合,以便于直接进行安装,进一步提高了工件100安装的便捷性。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支撑件2带动回转体101绕自身轴线转动时,第二支撑件3也随着回转体101转动,从而减小驱动回转体101转动所需要的动力。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第二驱动源81、第一传动轮82、第二传动轮83及第一挠性件84,第二驱动源81能够驱动第一传动轮82转动,第二传动轮83与第一支撑件2连接,第一挠性件84绕设于第一传动轮82和第二传动轮83并分别与第一传动轮82和第二传动轮83传动配合。第二驱动源81通过驱动第一传动轮82带动第一支撑件2转动,进而实现工件100姿态的调整,保证安装板102与待安装位置平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8能够驱动第二支撑件3转动。第二驱动组件8在驱动第二支撑件3转动时,第二支撑件3带动回转体101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件100姿态的调整。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电机,电机与第二轴承座52连接,并能够随第二轴承座52一起相对于承载板1滑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件3连接,以驱动第二支撑件3转动。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源81为电机,且第二驱动源81的输出轴平行于x向,安装辅助工装还包括第二支架62,第一传动轮82转动支撑在第二支架62上且与第二驱动源81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沿垂直于x向的方向,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第二驱动源81及第一驱动源41依次设置在承载板1上,使安装辅助装置的结构紧凑、整体占用空间小,以便于灵活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82和第二传动轮83均为带轮,对应地第一挠性件84为皮带。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82和第二传动轮83均为链轮,对应地第一挠性件84为链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组件4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组件8的输出端分别和第一支撑件2沿轴向的两端连接。从而使整个安装辅助工装沿回转体101的回转轴线的方向的结构更为紧凑且能够避免第一驱动组件4和第二驱动组件8之间发生位置干涉的问题。具体地,滑轮44和第二传动轮83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件2的两端,从而使第二挠性件43绕设在第一支撑件2的一端,第一挠性件84绕设在第一支撑件2的另一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